强化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对策

2013-04-10 10:43朱娟蓉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3年6期
关键词:实验室学校管理

朱娟蓉

(武汉大学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湖北武汉430072)

0 引言

近年来,高校实验室安全事件频发,从浙江大学一氧化碳中毒事件[1]、北京理工大学实验仪器爆炸事件[2]、东北农业大学布鲁氏菌感染事件[3]到南京大学甲醛泄漏事件[4]等一系列的实验室安全事故无不暴露出我国高校在实验室安全管理和监督工作中存在的缺陷和隐患。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高校实验室数量不断增多,规模不断扩大,实验室使用频率和进出实验室人员不断增多,实验室已经成为当今高校从事教学、科研和开展社会服务的重要场所之一。实验室安全是高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正常进行的必要保障条件之一,实验室安全也关系到人身安全、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等诸多方面,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后果不堪设想。因此,重视高校实验室安全,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提升实验室安全监管水平是各高校和全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也是亟须解决的突出问题。

1 高校实验室安全问题频发的原因分析

1.1 安全意识淡薄,安全管理滞后

我国高校长期以来把教学、科研视为学校发展的重中之重[5],形成了“注重教学科研,忽视安全管理”的观念,加之高校实验教学和科研活动中存在的安全问题不如其他行业那么直观和突出。还有人认为,高校实验室是科学研究的基地,本来就充满着各种未知的风险,安全事故无法避免[6]。所以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发展滞后,还处于亡羊补牢的补救阶段,离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的主动干预阶段还有一定的距离。这也导致了高校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不健全、管理体制不顺、管理存在漏洞和真空地带以及“多头管理”的局面和师生员工安全意识不强、安全知识缺乏、安全技术水平不高、安全教育和培训欠缺的普遍现象。

1.2 安全投入不足,基础设施简陋

(1)安全投入不足。由于主观认识不到位,多数高校在争取实验室项目建设方面十分积极,却忽视了实验室建设和使用中的安全问题,资金多用于房屋修建、购置设备,而在实验室配套安全设施上的投入十分不足。很多专业实验室缺乏烟雾报警、喷淋、防毒、防辐射、通风除尘、沐浴、洗眼等设施和实验废弃物回收、无害化处理设备以及必要的人员急救设施和药品[7]。

(2)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很多高校目前不同程度的存在实验室房屋使用面积不足、房屋规划设计不符合实验室使用要求。由于实验室用房紧张,导致设备的安全操作距离不够,一些需要分开存放的物品如化学试剂等,不能完全做到分开存放。很多实验室的水、电、气等管线设施不规范、布局不合理,缺乏备用电源等应急保障系统,导致一些实验设备因突然停电造成损坏甚至报废。也有很多的实验室乱设防护门窗、堵塞安全通道[8]。据统计,2010年教育部直属高校校舍面积缺额最多的就是实验室实习场所及附属用房,占总缺额的26%,缺额面积近350万m2[9]。

1.3 安全教育欠缺,缺少人文氛围

(1)实验室安全教育缺失。目前,我国多数高校开展的安全教育仅限于由保卫部门开展的消防、治安等安全教育,普遍缺乏也不重视专业的实验室安全相关教育,对于进入一些有特殊安全防护要求的实验室工作学习的人员更是缺少必需的化学安全、生物安全、辐射安全等更加专业的教育和培训,也导致了一些化学灼伤、毒气中毒、生物感染、辐射泄漏等严重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

(2)安全教育人性化程度不够。已有的实验室安全教育内容比较单一、枯燥,大多集中在实验守则、操作规程方面。教育的方式也多采用灌输式、强制性遵守的被动方式,如学生实验守则等文本多采用“必须遵守”之类的命令语气,而不是从教育学生为什么要这样、遇到问题如何应对的角度出发,缺乏灵活性、趣味性、主动性和亲和力,可操作性和学生参与程度不高,不容易被受教育者接受和运用。

2 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现实意义

2.1 有利于高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高校实验室是重要的教学、科研基地,也是人、物和环境构成的有机整体,任何一方面的缺陷都可能给实验室带来安全隐患,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及解决,就可能由量变到质变,最终酿成实验室安全事故[10]。实验室安全是学校教学、科研和其他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最基本保证,关系到师生员工人身安全和学校财产安全。各高校应将实验室安全问题提升到关系学校乃至社会安全和稳定的高度来予以足够的重视。

2.2 有利于实验室建设和可持续发展

从管理学的角度,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也是促进实验室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保障了安全,实验室才能建有所用,用有成效,实验室的管理和运行才能正常化、标准化,各种人力、财力、物力的投入才能效益最大化。

2.3 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人、塑造人的艰巨任务,高等教育不应该仅限于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国家需要的创新复合人才的基本要求首先应该是懂得保护自己和他人,在工作的实际操作中只有保障了自身安全和国家财产安全才能更好的开展工作并有所创造、创新。实验室安全管理能够从人的观念意识、技术防范水平、应急处理能力等角度对师生产生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从另一个侧面提升了人的素质。另外,也只有环境安全了,人才能没有担忧的潜心从事教学、科研有关的活动,从而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3 提高高校实验室安全水平的对策探讨

3.1 转变观念,加强安全文化建设

主观认知是人们开展各种活动方式、方法和效果的影响因素之一。安全观念不强、环保意识淡薄、文化熏陶缺乏长期制约着高校实验室安全事业的发展。各高校应坚持贯彻科学发展观,从固有的思维模式中解放出来,从上至下真正认识到实验室安全问题的重要性,提高实验室人员安全素质,加强实验室安全文化氛围建设,强化日常学习工作中安全环保文化的熏陶作用,切实提高安全意识,树立预防为主的安全观念。国外高校通常每年一次安全培训非常严格,进入实验室的教职工或学生至少参加1小时安全培训,因故缺席的参加下一轮培训[11]。

3.2 建立完善的实验室安全管理体制

将实验室安全纳入国家法律范围,逐步推进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体制改革,改变安全环保问题多头管理又都不管的现状,成立专门的安全管理部门,配备安全专业人员,并赋予它们足够的权力,从管理体制上杜绝管理空白现象的发生。逐步建立校长直接领导、学校职能部门主管、学院管理部门具体实施的分级管理机制,制定与之相匹配的管理规章制度和监督体系,并将实验室安全工作纳入单位和个人的绩效考核体系。如,台湾地区早在1993年就将大专院校的实验室、试验室、实习工场或试验工场等纳入了《劳工安全卫生法》的适用范围内。而香港高校一般都成立了由行政副校长负责的安全与环境保护方面的校级委员会和安全与环境事务管理处等校级专门管理部门[12-13]。

3.3 加大投入,构筑实验室安全防护屏障

随着实验室在高等教育中地位的日益凸显,各高校对实验室的投入在不断加大,但实验室投入不应仅局限于仪器设备购置、维护,实验用房合理规划设计、安全环保设施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也是亟需改进。

不同专业、不同类型的实验室有不同的设计需要、仪器设备的安装运行环境有不同的需求,就连水、电、气等基础设施也有不同的使用要求。因此,实验室在建设初期就应根据实验室的实际做好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和论证,避免在后期使用中不断的改造、调整、装修等导致的安全隐患。对部分有特殊安全要求的专业实验室(如生物、化学、物理、医药等)要尊重科学,树立“生命第一”的安全观念,根据需要配备必要的喷淋、洗眼、通风除尘、生物防护、辐射防护、废物回收、应急急救等设施和设备。高校应重视实验室配套设施建设,投入足够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建立一套从实验室设计、建造、装修到使用、维护的一整套咨询体系,既要完善实验室建设又要保证投入不浪费。

3.4 重视教育,提升实验室安全素养

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人的因素是最主要的因素,而人的素质需要通过加强教育来提高。严格实行实验室准入制度,开设安全教育课程、开展安全水平测试,拓宽教育渠道,把安全教育作为常态工作常抓不放,以活泼、灵活、轻松、互动的教育方式变枯燥教育为趣味教育。体现安全教育“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理念,营造实验室宽松的人文环境,发挥人文熏陶对人类思维的潜移默化作用,切实提升实验室人员的安全素质。如美国实验室学生安全规则语气比较温和,更多的是教给学生如何预防和处理出现的各种安全事故的方法,整个规则制定得具体、细致、可操作性强,给学生创造了宽松的环境。实验室的整体布局与环境建设、通风、采光和安全通道等都有利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营造一个开放的、适合进行实验教学与科学研究和以人为本的实验环境[14]。

4 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有益探索

4.1 建章建制,构建制度保障

针对近几年学校危险化学品和放射性物品使用频率增加,用量攀升而管理上却不顺畅的实际情况,武汉大学先后制定“关于加强废弃危险化学药品管理的通知”、“武汉大学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办法”、“武汉大学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管理文件,逐步规范实验室特殊物品和环境安全管理,从制度上杜绝实验室安全隐患。

4.2 明确职能,理顺管理体制

明确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由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牵头,科研院、保卫部、环保办等部门协助管理。学校应每2年对全校教学、科研实验室的涉及消防、危险化学品、辐射、环保等方面的全面安全检查和每年一次实验室安全抽查或专项检查的安全检查机制。

学校根据工作中出现的突出问题,近两年着重规范了危险化学品、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的管理体制,制定了上述物品从申请、购买、运输、使用、存放到回收处理的整套工作流程,引进专人负责此项工作,并对这些物品的管理实行月报制度。

学校建设了专门的危险化学品仓库和危险废弃物回收仓库,加强和省、市公安局、环保局等部门的联系,实行“五双”和24小时电子监控管理,监控视频可以实时传输到学校保卫部和学校所在辖区派出所。学校还主动向主管公安、环保部门汇报工作,定期接受上级部门的工作检查,争取他们对学校工作的支持。

4.3 加强教育,提高安全文化

传统的安全教育多数只注重消防安全教育,专门针对实验室的安全教育比较欠缺。学校加大安全教育力度,明确职责、分层管理,制定了实验室安全通识教育和特殊教育相结合的教育制度和严格的准入制度。

学校对实验室安全教育负有统筹和监督的责任。学校统一编制了“武汉大学实验室安全教育手册”,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内容涵盖一般安全、化学品安全、生物安全、辐射安全、激光安全、特种设备安全和常见事故处理,该手册在每年新生入校报到时随学生手册一同发放。学校还引进了“实验室安全教育与考试系统”供师生和各类进入实验室的人员使用。

学院必须认真执行实验室准入制度,对进出实验室的各类人员负有开展安全教育和管理的责任,没有经过实验室安全培训的人员不准进入实验室进行学习和科研活动。在学生参与的实验中,安全监管的责任应当更多地落到导师头上,但各高校的现实情况是,导师往往忙于自己的事,疏忽管理[15]。学校十分重视对导师责任的教育。另外,学院还应根据自身实验室特点和需要,负责学校通识教育未能涵盖的特殊实验室安全教育以及比通识教育更深入的安全教育工作。

5 结语

随着国家创新型人才培养要求越来越高,师生进入实验室开展教学、科研活动的频率也越来越高。在实验教学日益受到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师生关注的同时,如何规范实验室安全管理、如何提高实验室安全风险防范能力,也应该更加受到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师生的重视。只有做到了人身安全、财产安全,形成了良好的安全意识,建立了科学合理的安全管理体系,才能营造良好的教学、科研环境,才能让师生安心参与教学和科研工作,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从而促进学校的健康、快速发展。

[1] 李云芳.浙江大学女博士死于教师误接一氧化碳[N].东方早报,2009-07-07.

[2] 叶晓彦,王 琼.北京理工大学实验室发生爆炸[N].羊城晚报,2009-10-25.

[3] 刘景洋,曹霁阳.东北农大学生感染布鲁氏菌病事件追踪[EB/OL]www.jyb.cn 2011-09-05,

[4] 蒋晓梅,南京大学甲醛泄漏[N].吴江日报,2012-02-16.

[5] 徐建斌,赵涛涛.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现状与对策研究[J].实验室科学,2009(4):164-165.

[6] 徐 俊.高校实验室事故频发折射管理漏洞[N].中国青年报,2012-02-24.

[7] 新闻观察:杜绝高校实验室安全隐患路有多远[N].中国教育报,2011-09-16.

[8] 温光浩,周 勤,程 蕾.强化实验室安全管理,提升实验室管理水平[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4):153-157.

[9] 中国青年报.出事多是人祸,事故频发折射高校实验室管理漏洞[EB/OL].http://edu.sina.com.cn 2012-02-24

[10] 路贵斌,姜 慧.高校实验室安全隐患的排查与治理[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25(10):172-175.

[11] 邱 琦,罗仲宽,吕维忠,等.国内外高校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探索[J].广州化工,2010,38(5):273.

[12] 郑春龙.台湾地区推进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11):164-168.

[13] 李五一,谷大丰,胡 放.香港高校实验室安全和环保工作考察及启示[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25(9):10-12.

[14] 曾懋华,洪显兰,彭翠红,等.对比中美实验安全规则,反思我国高校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6):310-313.

[15] 陈竹沁.广东高校实验室安全吗?[N].南方都市报,2013-04-21.

猜你喜欢
实验室学校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学校推介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
管理的另一半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