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 红
中国传统文化视域下的少林武术文化
龚 红
少林武术文化是中国武术文化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是中国武术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中国武术文化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少林武术文化是中外文化交流的产物——佛学和儒学交流的产物,是中国化佛学——禅宗的产物。少林武术文化的主要指导思想是中国化佛学——禅宗,在其文化的最深层次则体现出土生土长的中国儒学文化,传统儒学思想在少林武术文化的各个方面都有着具体体现,但是少林武术文化又有着与儒学不完全一样的指导思想,具有自己的风格,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少林武术文化体系。
佛学文化;儒学文化;少林武术文化
武术产生于佛门圣地——嵩山少林寺,且在中国的武术史上具有如此巨大的影响力,是禅宗祖师意想不到的事情。佛学的主导思想和武术的技击特点是格格不入的,甚至可以说是一对矛盾共同体,是事物对立的两个方面,冰碳不同炉。但是就是在这样一个不可思议的局面中,嵩山少林武术在其建寺之初就诞生了,且经过1 500多年的发展,在今天中国武术界又焕发出无可伦比的生命力、向心力和号召力。
佛学在古印度是一种“出世之学”,修行佛学的人们远离俗世的尘嚣,抛开人世间的一切烦恼,一心求佛、以得自身的解脱,修成正果。佛学的这种思想必然和中国的传统文化相冲突,特别是以三纲五常,以孝为先、善恶学说的“入世之学”儒学思想相冲突。佛学为了在中国的生存和发展,吸收了包括儒家学说的众多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创造了适合中国国情的佛学——禅宗。禅宗把佛学的因果之说,儒学的善恶学说,道家的消长之机融为一炉,特别是把佛学的“出世之学”和中国的“入世之学”融会贯通,自成一家,为武术在寺院的开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据《少林拳术秘诀记载》,武术名家李镜源曾记录寺僧传授学习技击的心得:欲学技击先学不动心,欲学技击先学调息(数息)——即不动心之道,欲学技击先学勘破生死,证悟本心。《少林绝技》中云:欲学技击,先学不动心。欲学技击,必须破生死观。保持沉着冷静的心态,即“不动心”,是取胜的根本,也是一个武技高超之人所具备的首要条件。[11]六祖解释禅说:“外不著相为禅,内心不乱为定。”内心不乱我们有时也叫“不动心”,是禅宗的根本,表现在外面,就是“不著相”。内心不会纠缠于外在任何东西,而外在的任何东西也影响干扰不了内心。这内心不乱,这不动心,既是一种大的智慧,也是一种坚定的信念。[12]要练就“不动心”,就必须看破生死关。少林武学提倡通过参禅来领悟生死之机,做到心静如止水,即便是天崩地裂在眼前,依然能稳如泰山,坚若磐石,置名利、生死于度外,达到无我境界,武艺才会游刃有余。
禅是静的,武是动的,少林武术把这一静一动这两个极端融为一炉,以静促动、动静结合,做到修禅——修身养性,习武——提高技击技术、强身健体,达到禅武合一,以禅入武,习武修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至高境界。释永信方仗说:少林功夫的极致是炼就不动心,内心不乱,“内心不乱为定”,表现在外就是“外不著相为禅”。外不著相,才能变幻莫测,博大精深。[1]简洁精炼的语言把少林武术和禅的相互关系叙说的一清二楚,揭示了少林武术的真谛。
儒学在两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思想、伦理体系,其“天人合一”的思想更是其中的一个核心观点。“天人合一”观点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人自身内部之间的和谐统一。在儒学“天人合一”思想的启发和指导下,形成了少林武术“禅武合一”、“以禅入武”、“习武修禅”的风格。
古老文明的中国,先哲们的各种哲学思想一直在探讨“天、地、人”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儒学经典《周易》把一切自然现象与所有人世间的问题,都纳入“八卦”之中,其主旨在于说明整体内部(天、地、人)的统合联系,阐释在天地之间、日月系统之间的、人与人之间的规范和法则,以此来贯通理解宇宙万物神奇变化的属性,去分析世间万物和人类社会中的各种情由。传统儒学的这种“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不仅注重从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方面去把握理解对象,视整个宇宙为系统的有机统一,而且还注重从宏观整体上去审视认识对象,进而去思考整个宇宙、社会、人与人、人自身内外的和谐统一。并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儒学的“仁”性学说,形成了在人道的基础上认识自然界的无道,使人道与天道达到统一,创立了“天人合一”的思想观点。
中华武术技术风格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儒家文化的“天人合一”观点,得到了全面的贯彻,对于武术内外合一、形神兼备技术风格的形成起到了重大的作用,各门各派以及各种拳种的运动模式,都融入了“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具体体现就是武术演练中“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风格。少林武术在“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风格影响下,其也要求精、气、神、力、皮、骨同修,即内外合一。少林武术内练精、气、神,外练力、皮、骨,达到内外兼修的至高境界。少林武术的内虽然指的是“精、气、神”三者,其实质指的是禅学的“不动心和不著相”即“参禅”,是人体内部的“天人合一”;外指的是“手、眼、身、步”的协调一致,是外部技术动作的“天人合一”即“武技”。“形神兼备”的技术风格既讲究手、眼、身、步形体动作规范,(武技)又注重精、气、神传意,强调习练者的意象思维主观“参禅”,进一步发展到对动作演练所表现出来的精神、节奏及风格的追求,形成了少林武术的武中有禅,禅中有武“禅武合一”武术禅,使武僧达到习武修禅,以禅入武的至高境界。
儒家“天人合一”的思想观点,对于少林武术“禅武合一”、“以禅入武”、“习武修禅”风格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只有民族的文化才是世界的文化,这是文化理论界的共识。西方文化如此,东方文化同样如此,体育文化也同样遵循这一规律,奥运会和亚运会的开、闭幕式就用无可驳辨的事实证明了这个结论。少林武术文化作为嵩山区域体育文化的核心内容,其少林武德文化是民族文化的结晶,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不仅展示着几千年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面貌和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而且在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吸收了佛、儒伦理道德思想的精髓。少林武术从其诞生的那一天起,其伦理道德思想在理论上,深深地留下了儒家伦理道德的烙印。
《周易》载:“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孔子语:“人者‘仁’也”,孟子曰:“恻忍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忍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佛学的“断臂求法,割肉喂鹰,慈悲为怀、普渡众生”之伦理道德学说与儒家的伦理道德学说是一致的,都要求人要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把道德修养作为做人之源、立身之本。
宋代著名禅师契嵩提出:“五戒,始一曰不杀,次二曰不盗,次三曰不邪淫,次四曰不妄言,次五曰不饮酒。夫不杀,仁也;不盗,义也;不邪淫,礼也;不饮酒,智也;不妄言,信也。”。[2]十二世纪,少林觉远和尚就为训练中僧习武规定了森严的习武禁约,名为“十禁”。“十禁“为:一禁叛师;二禁异思;三禁妄言;四禁浮艺;五禁盗劫;六禁狂斗;七禁违戒;八禁抗诏;九禁欺弱;十禁酒淫。[3]《少林七十二艺练法》妙兴大师言:“技击之道,尚德不尚力,重守不重攻”,又说:“兵刃之举,圣人不得已而为之,而短打宁可轻用乎?故即不得不打,仍示之以打而非打不可之打,而分筋截脉之道出焉。圣人之用心苦也。夫所谓截脉者,不过截其血脉,壅其气息,使心神昏迷,手脚不能动,一救而苏,不致伤人”;少林武术又有“八打八不打”。《少林戒约》云:“对待齐辈须和顺温良诚信勿欺”。 觉远禅师所定的十条少林戒约中的第二条规定:“以深体佛门悲悯之怀、纵于技术精娴,只可,备以自卫,切戒逞血气之私,有好勇斗狠之举,犯者与违反清规问罪。”《少林功夫文集》云:传授门徒宜慎重选择,如确系朴厚忠义之士,始可以技术相传。[4]
以上少林武德文化的记载,我们看到少林武德文化充分吸收了儒家伦理道德思想的精髓,形成了未曾习武先习德、未曾学艺先习礼、习武先挨打,笑脸迎人欺,良师倡高德,苦恒出高手,德为艺先,贵仁、尚义轻利、忠国爱国、尚勇治气、贵教重养、诚实守信等少林武德伦理道德思想,并且结合特有的佛学伦理道德思想,在嵩山少林武术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少林武德文化。
中华武术从远古走来,在人类为了生存的远古社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冷兵器时代得到了血与火的洗礼,在战乱纷飞的年代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经过几千年的发展、
积累和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武术文化体系。技击是武术文化体系中的主要特点,同时也是武术的灵魂。技击是武术的主要特点,技击中自然而然的就少不了血肉淋漓的悲烈场面,在这样的一个大的环境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的另一文化奇葩——中医学,理所当然地和武术走到了一起,形成了有武必有医、 以医促武、武医结合的中华武学特点。少林武术是中华武术的有机组成部分,且在中华武术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少林武术自身的文化底蕴和其它武学的不同,以及它所处的独特环境,中医学和少林武术的结合也具有自己的特点。少林寺独处深山老林、人烟稀少,古代交通不便、生产力低下、科学技术落后的情况下,基本上形成了与世隔绝的局面;中国化佛学——禅宗的一个主要特点是“坐禅修佛”,长时间的‘坐禅修佛“导致血液不通,肢体僵硬而导致的致病情况也是屡见不鲜。在外界医学圣手鞭长莫及、内部自然规律生老病死、中国化佛学——禅宗“坐禅修佛”导致的疾病、特别是在少林武僧保卫寺院、征战沙场的搏斗中受伤,以及为了提高自身的技艺而催促了少林医学的诞生。
少林医学主要以骨伤科为主,这也是和少林武术的技击特点紧密联系的。技击是武术的主要特点,少林武僧在保护寺院的卫寺斗争和戎边卫国、抵御倭寇的战场上避免不了受伤、流血,这就要求少林武僧必须具备一定的医学知识,以便在危急关头自救和救他。少林骨伤科在长期的实践中,摸索出了独具特色的骨伤科救治药方,例如:少林活血丹、少林治血散、少林展筋丹、少林复生散、少林九虎丹、少林大力丸、少林金伤散、少林保将酒、少林解毒汤、少林珍玉散等等。
少林医学的形成的另一个原因是提高自身技艺的需要,做到以医促武、武医结合,不断的吸收医学知识从另一个侧面提高自己的技艺。如少林气功的修练者必须对人的呼吸原理、血液循环的运行路径、中国传统医学的经络学说有较高的认识;少林擒拿术的修练者必须对人体的骨架结构、韧带、肌肉、经络等相关的医学知识进行充分得了解,才有可能把少林擒拿术练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少林点穴术的修练者必须对各穴位的位置、起止循经路线,以及各穴位与五脏六腑、脑颅、肌肉、骨骼等的相互依存、制约关系才能学到真功夫,练成绝技。以上等等少林武术绝技修炼,不仅需要修练者具有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而且要具备有对人体结构和气血路径等相关的医学知识,才能练成真功夫、真本领。
少林医学经过一代又一代少林僧人努力,不但创造了深谙救治之法和救治之方的药方,而且创造了辅助练习少林武术的药方,对少林武术的修炼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推动了少林武术的发展,形成了少林文化禅、武、医相结合的独特风格,使少林医学成为少林文化的瑰宝之一。[5]
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爱国主义精神是人们对祖国自然产生的一种认同感和归属感。它常常表现为人们对祖国江河大地、锦绣山川的依恋之情,对祖国悠久历史传统和灿烂文化的自豪之感,更表现为对祖国人民的热爱之意。这种深厚的情感世代相传、绵绵不绝,始终激励着人们前赴后继,为维护祖国独立统一、民族尊严,推动民族、国家不断向前发展而奋斗不息。爱国主义情感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自发形成并逐渐巩固起来的,是人们的民族意识和祖国意识长期积淀的结果。江泽民指出:“在我国历史上,爱国主义从来就是动员和鼓舞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在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抵御外来侵略和推动社会进步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在爱国主义精神激励下,我们的国家和民族自强不息,具有伟大的凝聚力和生命力。”[6]
在我国历史的长河中,涌现了无数的民族英雄。如屈原《离骚》“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孟子·公孙丑下》的“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司马迁的“常思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宋代张荣渠“为天地立创,为生民立命”、岳飞的“精忠报国”、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的“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等等,这些民族英雄都表达出一个共同的精神愿望:把个人的生命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为了国家,为了民族宁可自己粉身碎骨的爱国主义精神。
少林武术从其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深深的印上了爱国主义精神的烙印,且在戒训中教导,在实际中敦行。少林武术发展到隋唐末期,十三棍僧顺因时代发展的潮流,助唐王李世民讨伐郑王王世充有功,李世民登基后,少林僧人得到嘉奖,“其寺僧昙宗蒙封大将军”,[7]准许少林寺大规模训练僧兵,至此少林武僧大增。据《少林寺志》记载:“少林寺即有僧众二千,其中武僧有五百余众”,少林武术得以迅速发展。少林武术的功能也由原来单纯的护法、护院、健身,进而与国家政治相联系,发展成为一支辅佐军事、保卫国家的力量,历代都涌现出为国尽忠的人物事迹。明朝,倭寇侵犯我国东南沿海,少林武僧先后30多次应诏抗倭戎边,为剿灭倭寇立下了汗马功劳。如顾炎武的《日知录》记述:“嘉靖中,少林僧月空受表都督万表檄,御倭于松江,其徒30余人,自为部伍,持铁棒击杀倭甚众,皆战死。嗟乎,能执干戈以悍疆场,则不得以其髡徒而外之矣。”《江南经略》记载:“嘉靖32年,少林僧天真、天池率领僧兵40人,打破倭寇,倭寇走上海。同年六月,又有少林僧天员率诸哨骑为先锋,月空等排阵于后,于贼战于白沙滩,打败倭寇”。[8]《上海掌故丛书·吴淞甲乙倭变志》载:“月空、天池…皆称少林僧,……轮棍破敌,遇者即仆,顷刻毙数倭。”现存少林寺塔林的“三奇友公和尚塔”曰:“敕赐大少林禅寺敕名天下对手教会武僧正德年间蒙钦取宣调镇守山陕等不政边□(境)御封都提调总兵统云南烈兵扣观赏扣友公三奇和尚之寿塔。”明代少林巨子程宗猷在其《少林棍法禅宗·纪略》中讲的非常透彻:习武是为了“壮干城,靖疆圉,俾师门之指授益籍光且大也。”[9]以及少林武德新观的大部分内容都体现了少林武术的爱国情操。
从少林武僧顺应历史潮流,助唐王统一全国,发展到明朝响应政府号召,抵御倭寇、守卫边疆,以及少林武术的少林武术历代戒约的内容都体现了少林武术安邦靖世,戎边卫疆、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正是由于少林武僧接受了中国传统的爱国主义思想熏陶,摆脱了佛学超然度外、隔世苦修的苦行僧生活,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对人民的关怀。因为少林武术具备了这种精神,才得到世人的称赞,激发人们对少林武术的向往,人们习武的激情和在人们心目中无与伦比的地位,并且使之成为少林武术文化的又一鲜明特征。
少林武术让少林寺名扬天下,使之有着“武以寺名、寺以武显”的美誉。少林武术文化作为中外文化流的产物,因其文化底蕴和表现形式的差异,在中华武术文化史上独树一帜,形成了自己独树一帜的武术文化特色—“以禅入武、习武修禅、禅武合一、禅武同修”。少林武术文化表面上看其文化主导思想是佛、是禅,但在其文化的最深层次深深的印下了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印迹,是中外文化交流的典范。在今天西学入侵,西方文化充斥我国社会各个层面的情况下,如何学习外来文化,如何把外来文化和本国文化相结合,创建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民族文化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1] 韩 雪,郭志禹.少林武术的文化特色[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6,26(4):85~93.
[2] 韩 雪,金 龙.少林武术的文化成因[J]. 搏击·武术科学,2006,3(6):1.
[3] 德 虔,编著.《少林武术大全》[M]. 北京: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90.38.
[4] 蔡宝忠.少林武术戒约阶段性变迁与发展的脉络[J]. 少林功夫文集.
[5] 韩 雪,郭志禹.少林武术的文化特色[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6,26(4):87.
[6] 江泽民文选: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21.
[7] 少林寺寺存.《皇唐嵩岳少林寺碑》 .
[8] 郑若曾.《江南经略·卷八下》[M].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69.
[9] 程宗猷《耕余剩技》.吴兴周氏言言斋,1926年影印隆庆刊本.
Shaolin Wushu Culture in the Sight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GONG Hong
Shaolin wushu culture is a dazzling pearl in Chinese wushu culture history, is an organic component of Chinese wushu culture, and it has a very important function in Chinese wushu culture history. At the same time, Shaolin wushu culture is a product of chinese and foreign cultural communication,a exchanging product of Buddhism and Confucianism,and a product of Chinese Buddhism and Zen Buddhism,which is the main guiding ideology of Shaolin wushu culture.But Shaolin wushu culture is an indigenous Chinese Confucianism culture at root.Traditional Confucianism thought is revealed in every aspect of Shaolin wushu culture.However, Shaolin wushu culture is not just the same as Confucianism.It has own style and has formed exceptional Shaolin wushu culture systerm.
Buddhism;Confucianism;Shaolin wushu culture
G80-54
A
1007―6891(2013)04―0001―04
2013-01-05
本文系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2BTY015
河南理工大学体育(太极拳)学院, 河南 焦作, 454000。Dept. of P.E. Hen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Henan Jiaozuo, 454000,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