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2012年国内群体性事件特征分析及趋势预测

2013-04-10 09:13孙元明
社会治理理论 2013年2期
关键词:群体性冲突预测

孙元明

2008-2012年国内群体性事件特征分析及趋势预测

孙元明*

从发展历程来看,当前国内群体性事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呈现出略有起伏的变化曲线。群体性事件参与主体、冲突形式和动员方式等,表现出若干新的特征。通过对群体性事件可能发生的时间、空间和主体的描述,分析中国社会未来的走势,预测中国社会发生大规模危机的可能性。

群体性事件 阶段性特征 社会态度调查 社会预警系统 下层知识分子

一、2008-2012年群体性事件发展变化及特点

(一)群体性事件进入一个新阶段

2008年奥运会后,全国各地加强社会管理的基础设施建设,基层政府危机管理能力持续强化,形成了以县委书记大接访为象征的“一体化大综治”格局和“维稳处突”工作体制。2011年9月16日,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更名为中央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被赋予协调和指导社会管理工作的重要职能。中央综治委的更名,由“治安”改为“管理”,标志着国内社会管理政策的变化。群体性事件治理政策,从过去应景式的、被动的、简单的“紧急处置”到现在“综合治理”的变化,从过去单一强力控制向现在社会综合协调的变化。两字之差折射出政府危机管理价值取向的积极变化,国内群体性事件治理被注入了新的内容。

从我们长期观察来看,2008-2012 年群体性事件的走势呈现出一个略有起伏的变化曲线,有一个从多发态势受到强力扼制、短期下降而又重新恢复高位运行的过程。自2011年起,国内群体性事件开始在数量上出现反弹,表现出明显上升趋势,重又进入一个恢复期。如2011年广州增城“6·10”事件,湖北利川“6·9”事件,广东潮安“6·6”事件,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抗议公共事件,浙江海宁“9·15”事件。2012年四川什邡“7·2事件”,浙江启东“7·28事件”等。近年来,每年因各种社会矛盾而发生的群体性事件多达数万起,甚至十余万起,2012年的情况也不容乐观。据全国总工会统计,2012年1-8月,全国共发生围绕工资纠纷的规模在百人以上的集体停工事件120多起,发生在19个省、规模在30人以上的270多起[1]中国社科院. 2010年社会蓝皮书[R].2009-12-21.。

(二)群体性事件的阶段性特点

1.群体性事件的主体更加分散性。近来群体性事件的针对目标、主体、矛盾指向和参与者发生了变化。一是针对主体的分散性。如2011年广东发生两起大规模的群体性事件,但基本没有特定指向性和明确目的性。二是参与主体的分散性。从过去相对单一的干群冲突转向多元化的冲突。如广州增城因围观引发的严重打砸抢烧骚乱事件,冲突的主体转换为当地人与外地人。三是矛盾指向的分散性。如潮州的骚乱,群体性事件中表现出来的怒气和仇恨指向不是传统的吏治和贪腐问题,而最终表现为民众之间的冲突和矛盾。

2.群体性事件的持续时间增长,空间扩散,处置延缓。早期的群体性事件从发生到结束,少的仅几个小时,多的也不过几十个小时。而现在大多数群体性事件的处置和问题的解决久拖不绝。如位居2011年中国十大新闻之首的广东乌坎事件就持续了三个月。时间的延迟意味着危机的延持,意味着危机有可能在空间上扩散,意味着解决问题的难度增加,同时更多地触及社会矛盾深的层面。

3.网络成为难以察觉的隐匿性动员方式。近期若干案例中,网络传闻或谣言和非理性化情绪成为群体性事件的催化剂,惹出若干事端,频现网络暴力之类的负效应。如通过网上和网下的联动,表现出网络制造事端,网上炒作策动,网下聚集行动,有较强模仿和扩散的特点。

二、今后一段时期群体性事件发展趋势预测

(一)有关预测的失误和“测不准”原理的反作用

预测社会性事件发生的概率是国内外众多研究者都极力回避的一个话题。对群体性事件发展趋势的预测分析,是国内危机管理研究和实践探索中一个难点。群体性事件,尤其是群体性突发事件在什么时候发生,可能和目前的地震预报一样是一个“世界难题”。近年国内学者对此进行了不懈的探索。2009年初,新华社邀请长期在一线采访群体性事件记者座谈。“2009年有可能成为群体性事件高发的年份;同时,各地提高敏感,早做准备,创新思维,完善机制,同样有可能使之成为深化改革、创造社会和谐的新契机”。[1]黄豁、郭奔胜、钟玉明.当前群体性事件是否进入高发期预测:2009年有可能成为群体性事件高发的年份[J],瞭望,2009,(1).但是,仅就数量而言,这一预测似乎没有得到完全应验。2009年群体性事件虽保持了多发态势,但数量并未明显增多。预测需要证实,这是一个随时都可能证明是对的也可以证明是错的命题。难道说研究者对走势的预测有误?其实,准确地预测群体性突发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进程、规模和激烈程度基本上是不可能的。虽然非线性理论暗示,人类认识世界的有限性总是绝对的,科学提供的最好的预测也不能做到拉普拉斯意义上的确定性预测。但是各种技术路线的预测探索都是应该鼓励的。一个符合逻辑的解释是,正因为这些预警引起有关方面的关注,才导致群体性事件减少,或者使冲突的激烈程度降低。正如Robert K.Merton所指出,对一个不良后果的预测可能会成为一个“自毁预测”。也就是说,风险预测模型的真正用途并不总是体现在它所预测危机的出现,而是体现在由于人们采取了某些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避免了危机的发生,所幸预测的灾难没有降临。还有一个原因可能是影响社会预测准确度的变量太多,现有的预测分析很难充分考虑到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二)对群体性事件发展趋势的描述

从发展变化的趋势来看,近来群体性事件表现出如下特征:一是,群体性事件冲突起点有所变化。公众对于基础民生问题表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重视,社会热点更多地集中在与民众生活有关的方面。二是,群体性事件形式有所变化。表达方式趋于平和克制的群体性事件将增多。三是,群体性事件解决方式有所变化。通过谈判、让步、讨价还价、妥协方式解决群体争端成为可能,当然这取决于地方政府的宽容度和政治智慧。四是,群体性事件中心议题有所变化。近期虽然大多数群体性事件是因经济利益矛盾引发的,但有些群体性事件出现宽泛、模糊的政治利益诉求,表现为参与者试图通过政治方法或事件政治化来达到经济利益。

从发生领域和引发诱因来讲,可能性最大的是引发利益冲突的征地拆迁、劳资纠纷、环境破坏、环境污染等。在今后几年,NGO发起的社会运动,业委会发起的业主维权行动等类型的群体性事件会增加,出现高层面的价值观追求,有可能出现从利益之争向谋求部分权力之争;需要特别注意低碳经济、业主维权、生态环境保护等这些极有可能演变为隐含价值观的敏感议题。如环境保护和民生权利,由此有可能演变为价值观的冲突。

(三)中国社会性稳定形势的三种发展前景和引发大规模危机的可能情景之一

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对中国社会稳定趋势的看法是多种多样的。“按主要倾向,国内的观点为大致可分为三种:博弈论(中庸论、阵痛论)、悲观论和乐观论[2]孙元明.国内群体性事件发展趋势分析与预测[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我们认为,悲观论可能对社会冲突、矛盾和社会不稳定局势的估计过于严重,“社会群体碎片化和群体利益碎片化,恰巧可以解释如今冲突虽然数量大大增加,但是并没有导致全局风险的重大社会冲突发生”。[3]李强.从整体层社会冲突到碎片化利益群体[J].新视野,2008,(5).中国社会结构本身的弹性使中国发生大规模社会动荡的可能性大大下降。[4]孙立平.机制与逻辑:关于中国社会稳定的研究[EB/OL].中国战略与管理研究会(2007-7-22)http://www.cssm.gov.cn/view.php?id=15264 .未来中国的现实问题可能是各类社会冲突和矛盾的多重综合,譬如,不确定性的经济增长速度、迷茫混乱的思想政治问题和祖国统一、国际和平环境等,有可能呈现出经济领域与社会领域、政治领域的重要冲突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局面。群体性突发事件大部分属于“能量积累型”危机,只有当能量积累超过所能承受的临界值后,才可能突然地释放出来。如果说,今后若干年内在中国发生大规模,特别是特大规模群体性事件的可能性究竟有多大?既有社会秩序会不会走向崩溃的边缘?其可能性最大的情景是在多种因素的综合推动下,内外压力在同一方向上聚集,在偶然事件引发下突然地释放,这就存在着极大地威胁性和破坏性,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多种社会冲突在同一时空中的叠加而相互汇聚成巨灾的风险。

当前中国发生群体性极端事件的隐患依然存在,部分区域社会稳定形势非常严峻。未来一个时期将是国内群体性事件的多发期。在理论上我们应该正视目前国内已经存在爆发大规模群体性极端事件,甚至由大规模群体性突发事件引发局部的社会动乱的可能性。

(四) 对未来群体性事件时间、空间和主体的描述

1.对群体性事件参者人物特征的描述。以工农群众弱势群体为主体的传统型群体性事件将逐渐缓和,工农群众的激烈抗争将有所淡化,而群体性事件的基本参与者日趋复杂,组成结构也会有所改变,流动人口和青年学生成为热情的响应者。据法制日报《2012年群体性事件研究报告》数据表明,“2012年群体性事件参与群体中,90后学生以及外来流动人口的参与需引起重视,年轻的学生群体往往熟练掌握网络新技术,便于在网上进行动员,并突破消息封锁,扩大事件影响力”。中国未来群体性事件走势分析不能忽略一个重要的变量,“今后若干年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危机,有可能为形成新的政治发展空间和催生新的政治运动提供机会”。我们认为,自2002年,高校扩招后第一届学生毕业以来,一个新的数量庞大的隐性失业群体正在形成。以他们为主,一个可被称之为“下层知识分子”的利益群体渐渐浮现出来。[1]“下层知识分子”概念是我们用来描述和分析当下中国“有知识而贫困”特殊现象的一种理论假设。参见孙元明。对因贫困分化而引发重大社会问题的思考——以国内待(失)业大学生为研究对象[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2,(5).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大学毕业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失业或待业的痛苦将产生明显的社会剥夺感和被社会抛弃感。在人生这一个特殊过渡期,如果长期处于待(失)业状态,心理容易发生剧烈变化,塑造出与“一帆风顺”者迥异的心理特质。在“待业”这种生存状态中极易形成仇视社会、蔑视权威和抗拒社会的特殊心态。需要警惕的是,这一特殊群体有可能演化为对权威主义政权有敌意的反社会边缘群体,成为群体性事件的“职业抗议者”。我们认为,如果说扩招以来的待(失)业大学生在10-15年之内不能很好解决职业发展,仍然被排除在体制之外的话,随着这一群体年龄的增大,就业空间将越来越小,而他们中那些长期沉沦于社会下层,几经沉浮者大约到了“四十而不惑”时,有可能形成有一定政治倾向的特殊群体,对中国社会稳定性造成极大的威胁。除此之外,需要特别重视那些务农无地、上班无岗、低保无份的“ 新三无农民群体”,尤其是通过单一货币补偿方式安置的失地农民。还有就是那些见多识广,有一定理论水平,对公众思想行为有较大的影响重点人物,如打工回乡者和经济能人。

2.对群体性事件发生空间的描述。在早期研究中,我们认为在沿海发达地区,因受到西化舆论的影响、公民社会意识的发展和自身生活水平提高的影响,经由传统诱因引发群体性事件的可能性不大。从矛盾冲突积累程度来看,容易爆发群体性事件的地点不是沿海、不是沿边地区,而多集中在中西部地区。这当然是假设在没有任何外来因素干扰前提下的一个初步判断。通过对以往文献的综合和归纳,早期的案例统计数据也支持这一说法。但近两年来,随着新生代农民工的成长和外来工群体生存状况的恶化,其态度和行为发生了突然变化。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爆发点”不一定是在理论上估计最有可能性的地方,如城市或者说困难地区。群体性事件多发地从中西部城市周边地区向东部地区延伸的趋势明显;据2012年12月28日法制日报法制网舆情监测中心正式发布《2012年群体性事件研究报告》显示,2012年群体性事件高发区的共同特征是:人口数量众多,人群组成复杂,经济发展水平在该区域内处于较领先的位置,这些地方容易出现纠纷和利益纠葛,一旦应对处置不当,致使矛盾激化,极易引发群体性事件[2]报告显示去年二成多群体性事件与征地强拆相关【N/OL】.法制日报,(2013-1-6) http://xj.people.com.cn/n/2013/0106/c186332-17973985.html.。广东佛山市总工会“佛山市外来新生代员工状况研究”也支持这一说法。“新生代外来工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明显增强,但很多人并不选择正规法律途径维权,在接受调查的外来工中,企图通过群体性事件来维权的人数高达45.43%”。这是影响中国未来群体性事件走势[3]李培林.加强群体性事件的研究和治理[N].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1-2-9.判断的一个重要变量。

3.对群体性事件发生时间的判断。随着“下层知识分子”阶层的出现和某些区域性多种不稳定因素的汇聚,区域性重大群体性事件有可能在某一特定地点和时间爆发,从而引发范围更广、规模更大、持续时间更长的事件,对国内社会秩序产生强烈的冲击[4]孙元明.当前国内群体性事件及其发展趋势研究[J].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08,(3).。一般认为,引发大规模社会动乱需要三个条件:一是下层精英参与,二是组织和政府控制与治理能力不足,三是主要政治领导人重要关头犹豫不决和举措失当。当前国内还很难同时具备这些条件,集中爆发重大危机的概率正在变小。在长期观察基础上,我们初步的结论是,未来15—25年将进入群体性事件多发期。未来的三到五个“五年计划”的安排落实及其实施效果,对于中国社会安全稳定至关重要。■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群体行为涌现机理及风险辨识研究》(11AZD109);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后移民时期三峡库区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研究》(11XZZ002) 和重庆市社科规划后期资助项目《近期国内群体性事件变化趋势分析与预测》(2012HQZZ13)。

*孙元明,重庆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应用心理学研究中心主任,天津工业大学兼职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目前主要研究方向: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政府危机管理和社会预测心理学研究。

猜你喜欢
群体性冲突预测
无可预测
选修2-2期中考试预测卷(A卷)
选修2-2期中考试预测卷(B卷)
耶路撒冷爆发大规模冲突
“三宜”“三不宜”化解师生冲突
不必预测未来,只需把握现在
密切党群关系在群体性事件治理中的作用及途径
谈涉警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应对之策
“邻避冲突”的破解路径
论网络与群体性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