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车外出游玩,来到人烟稀少的地区,口渴难忍却找不到商铺,这时如果发现后备箱中存有矿泉水能一解干渴,自然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然而,现在很多人都经常一向朋友们宣传“后备箱中夏天的温度会达到60oC,塑料瓶会释放很多有害物,这样的水是不能喝的”。那么这种说法是正确的吗?
坦率地推测一下,这个说法的研究者可能只是用温度计测了一下后备箱的温度而已,对于塑料瓶的研究恐怕完全是空白。塑料瓶所用的1号塑料PET的确受热易变形,但仍然可以抵抗60oC的温度,用它来装开水不合适,但如果是汽车后备箱的话,是没什么问题的,因为PET在此温度下只是变形而已。由于PET惰性较强(虽然有酯键但很难水解,否则涤纶的衣服岂不是一泡水就化了),直到150oC都不会发生化学反应。
有些人问那为什么矿泉水放到后备箱时间长了确实有异味?这个问题确实存在,主要问题是水源。有些矿泉水实际的来源很可疑,水中的含氯量或者营养物质偏高(分别说明来自城市管网或受污染区域),那么长期放置有味道就不奇怪了。要证明后备箱放水产生异味是水的问题而不是瓶子的问题可以简单做个实验:如果发现某个品牌的水有味道,换个品牌同样条件下对比就可以了。实际上PET这种塑料只有有限的一些大企业才具备生产母料的条件,连续化生产也可以保证批次间的稳定性,如果因为塑料的问题产生异味将会大范围暴发危机,不会只有个别品牌出问题。如果不同品牌的水有区别,自然就说明是水质的事了。所以,矿泉水放心地往车里搁吧,夏天到处找商店买水喝不是办法。
不过如果喜欢在后备箱放其他饮料就要注意了,饮料中的很多成分都是不耐热的,例如碳酸饮料会放出二氧化碳气体,维生素C的热稳定性也不高,所以不在后备箱放饮料是有道理的。
我问你答
下期问题
最近,不少媒体都报道了一项来自法国的最新研究,其结果显示频繁使用手机与脑部肿瘤(胶质瘤及听神经瘤)的发病存在正相关,这一结果再次引发了人们对手机安全性的忧虑。“手机导致脑肿瘤”的说法流传已久,在这方面目前的研究事实究竟是什么样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