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文兵, 姜传银
(上海体育学院武术学院,上海200438)
MMA是Mixed Martial Arts的缩写,译成中文是综合格斗的意思。MMA是当今世界武坛比赛规则最为开放的竞技格斗运动,其赛事规则允许世界上任何国家运动员使用任何格斗技法进行比试。即MMA赛事为不同特色的武技提供了同场比赛的平台,通过此平台,世界上各具特色的武技技法如踢、打、摔、拿等均可以得到完美的展示[1]。现代MMA突破了传统意义上其仅仅作为一门格斗技术而存在的历史,已形成独具特色的比赛运作模式。目前,典型的MMA赛事有美国的UFC和日本的PRIDE联赛,它们凭借良好的赛事运作和丰厚的商业收入,在世界范围内影响力越来越大,代表了世界武技竞赛的主流,引领了世界武坛发展的新方向。
MMA比赛是当前世界上最流行的格斗比赛之一。据不完全统计,MMA赛事每年赢利超亿美元,仅次于美国的职业篮球赛收入。在我国开展MMA比赛,不但能活跃我国的商业赛事,创造可观的利润,更重要的是能够培养一批杰出的职业运动员参加国际MMA比赛,为推广武术运动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研究于2011年8月27日,在上海旗忠森林网球中心举办的锐武终极格斗比赛现场对观众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60份,回收50份,回收率为83.3%。同时以专访或座谈形式,对MMA赛事运营者、专家以及相关政策制定者进行深度访谈。研究结果对于我国武术走向世界,跨入奥运殿堂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1.1 MMA职业赛在境外的开展现状 综合格斗历史悠久,可以追溯至公元前648年古希腊时期的第33届 奥 林 匹 克 运 动 会,当 时 被 称 为 Pankration[2]。Pankration是古代希腊时期本土的技击格斗术,它是集拳击、摔跤等多种技法于一身的综合格斗运动。运动员除了具有足够的勇气和灵活多变的战术外,全面的技击格斗方法也是重要的比赛制胜因素。即在所有参赛运动员中,仅精通一种技法的参赛运动员很难取得好成绩,精通多种技法的运动员往往会成为最后的胜利者。Pankration的主题思想对现代MMA赛事形成具有借鉴意义,现代MMA赛事的形成来源于巴西的Vale Tudo运动。Vale Tudo运动诞生于20世纪初期的开放格斗擂台,Vale Tudo的中文意思是没有限制,比赛中可以运用任何技法攻击对手的任何部位,它开启了近代形式各异的MMA赛事新时空。
20世纪70年代初号称美国“踢拳宗祖”的乔·刘易斯,提出了全接触自由搏击擂台赛制的理念,而乔·刘易斯是李小龙三大冠军级进修弟子之一;因此,他的理念正是受到导师李小龙的启发诱导[3]。真正推动MMA赛制发展的是巴西格雷西家族。1993年,格雷西家族把MMA赛事中的UFC(Ultimate Fighting Championship)即终极格斗冠军赛移植到了美国。UFC把东方世界的武术、跆拳道、柔道、相扑等优秀武技和西方的拳击、摔跤等武技放在同一竞赛场上进行比试,决出最后的胜利者。如今,UFC已成为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MMA赛事。与此同时,为了迎合观众口味,UFC引入了西方娱乐元素,把竞技和娱乐有机融合在一起,逐渐发展成为兼具竞技性和娱乐性的MMA比赛项目。由此,MMA赛事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吸引了国际武术界人士的注意。
在国际武术界人士的积极倡导下,奥运会和世界锦标赛的冠军以及各方武术高手均参加UFC[2]。由于MMA参赛运动员的竞技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因此吸引了更多的观众到现场观看比赛。UFC赛事逐渐转变成为一个知名品牌赛事,此后,MMA吸取了UFC成功的赛事经验,采用由 UFC带动多个其他MMA赛事的发展模式,在世界各地进行积极传播推广。如今MMA已成为世界流行的赛事,有席卷全球的态势。美国是世界上开展MMA比赛最成功的国家,全国50个州均定期举办各州UFC赛事。另外,还有约100家民间赛事机构不定期举办UFC比赛。与此同时,欧洲各国(如英国、西班牙、德国等)也先后开展MMA比赛。亚洲的部分国家或地区如阿联酋、韩国、中国台湾、泰国、菲律宾等也开始举办 MMA比赛[2]。现在,亚洲地区举办MMA赛事最好的国家是日本。日本的MMA赛事规模水平仅次于美国,并遥遥领先其他国家。PRIDE是日本最大的MMA组织,和UFC并列为MMA比赛的世界霸主[1]。PRIDE与UFC类似,也是定期举办比赛,并且每次比赛都有数万拳迷在现场观战。在PRIDE赛事的影响下,原来以踢拳为主的著名赛事组织K-1也逐步向MMA形式转变。
1.2 MMA职业赛在国内的发展现状 随着全世界MMA赛事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国内也涌现了形式各异的MMA职业赛。其中影响力最大的当属北京超峰文化传播公司主办的“英雄榜”赛事,它也是第1个在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播出的综合搏击格斗节目。在央视的大力支持下,“英雄榜”赛事迅速成为家喻户晓的节目,众多观众深深爱上了MMA赛事。现在“英雄榜”赛事已举办了10余届,为MMA赛事在中国的推广作出了巨大贡献。2007年,甄子丹主演的电影《导火线》上映,更是“引爆”了中国内地的综合格斗市场。《导火线》把MMA搬上了荧屏,让广大观众对综合格斗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随着中国MMA赛事产业的发展壮大,国外传媒公司也加入到国内MMA的宣传与推广队伍中。如“锐武”终极格斗公司由来自加拿大的乔瑞克创办,其推广的首届比赛于2011年8月27日在上海的旗忠森林网球中心举办,第2届于2011年12月17日在重庆举办。随着国内各级MMA赛事的有序开展,它将成为中国对抗项目的风向标。并且,MMA优秀参赛队伍中的现役MMA运动员均具有高超的技艺,他们当中不乏柔道、跆拳道、摔跤等各类武技高手。虽然国内已举办了一些MMA赛事,但与UFC等知名赛事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2.1 基础:国内体育产业的良好发展现状与前景 为了更好地促进中国体育产业的健康发展,1995年国家体育相关部门制定了《1995—2010年体育产业发展纲要》,要求建立符合现代体育运动规律、门类齐全、结构合理、规范发展的现代体育产业体系[4]。该政策的出台不仅对我国体育产业未来发展方向提出了新要求,更为重要的是,它对尚处在初级阶段的我国体育产业起到了激励和鞭策作用。在该政策的宏观调控下,我国体育产业中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资本控制等方面效率将会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与此同时,我们也在不断吸取国外有关体育产业发展的成功范例。例如,美国NBA各队之间每年的球员交换及交易、选秀活动等,被成功嫁接到CBA职业联赛中。当然这要有一个选择、消化、改造和创新的过程。
目前在中国的各大城市中,像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已在体育产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上海网球大师杯赛、上海F1汽车大奖赛等大型赛事逐渐步入正轨。这些大型体育赛事不仅成为上海一年一度的体育盛会,而且已成为上海市民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更为重要的是,整个中国体育产业已初步形成完整的体系,这些均为MMA职业赛事在国内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反之,MMA职业联赛的广泛开展也将成为中国体育产业新的增长点,从而进一步推动中国体育产业的发展。
2.2 保障:MMA职业赛系统的赛制与较高安全性安全性问题成为MMA赛事能否在国内顺利开展的关键因素。MMA赛事比赛规则极为开放,使人们质疑其安全性问题,这是可以理解的,但不能因为MMA的开放规则,就认为MMA赛事安全性低。事实上,MMA赛事从开始至今始终保持着良好的安全记录,这恰恰也是MMA开放的规则所致。MMA的赛事规则开放性主要针对观赏性方面,为吸引更多人投入MMA赛事运作中,将比赛规则制定得比较开放,但这个“开放”并不是指安全方面的开放。例如:锁技和绞技等技巧性技法被运用到MMA比赛中,增加了制服效率,同时减少了拳法和腿法的打击次数;在比赛过程中双方倒地后规则允许比赛继续进行,参赛者可以充分发挥地面技击术中的绞技、关节技等技法迅速制服对手;比赛取消了读秒规则,但场上裁判员凭借近距离和敏锐的观察力会在第一时间做出是否终止比赛的判断,从而避免了运动员在失去意识时进行比赛;比赛过程中,一方参赛运动员主动认输时,比赛立刻停止,真正做到了制服对手,而不是致伤、致残对手,这也充分体现了MMA赛事的高度文明性。
此外,在MMA比赛的护具、装备方面已经考虑到参赛者的安全问题。例如,规则要求参赛运动员戴分指手套,导致一些伤害性较轻、技巧性较强的拿法、绞技等技法频频运用到竞技场上,降低了比赛的危险性,提高了安全系数。同时为了增加比赛的观赏性,一些新奇、实用的新招式被运用到竞技场上,吸引了观众的眼球,推动了MMA赛事的发展;所以,MMA比赛可以说是为现代体育搏击史带来了一场安全性与观赏性的革命[3]。如1998—2003年国际修斗(日本MMA)与美国业余拳击赛伤亡数据对比显示,日本MMA受伤比例为9.5%,美国业余拳击赛受损比例为30%[5]。
2.3 引导:国家政策及相关规则规范MMA职业赛的发展 “英雄榜”职业赛在国内试点开展后,逐渐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以及市场的追捧,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并且被证明比赛是安全的。为此,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正式批准“锐武终极格斗”职业赛在中国正式举办,并于2011年8月27日在上海旗忠森林网球中心举办了“创始”赛,从此拉开MMA职业赛在中国开展的序幕。“锐武终极格斗”职业赛也成为中国首个得到政府认可的专业综合格斗赛事。“锐武终极格斗”赛事的成功举办,标志着中国MMA职业赛已有一个良好的开端。虽然目前还未出台MMA职业赛的相关方针政策,但随着MMA中国职业赛的陆续开展,国家主管部门将会出台有关MMA中国职业赛规章制度,进一步完善此项赛事,为中国的MMA职业赛指明发展方向。
2.4 借鉴:国外MMA职业赛和国内其他职业赛事的成熟运作模式 国外开展职业赛主要采用2种竞赛模式:职业体育俱乐部制和职业体育联盟制。职业体育俱乐部是以经营某类高水平运动项目的训练和竞赛,并开发训练竞赛及其附属产品,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特殊体育企业,它具有一般现代企业的共性,也具有职业体育的特性[6]。职业体育俱乐部由管理者和运动队组成。管理者可以通过职业体育的平台获取比赛的经济效益,运动员比赛成绩的优异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品牌和收益。
职业体育联盟是向观众提供竞赛表演及与之相关联的产品,以市场运作的方式达到营利目的的经济组织与社会单位[7]。随着职业联赛的深化,形成了以职业体育俱乐部为基础,以职业体育联盟为中介,以市场化为运作方式的社会经济组织模式,并且在其演进过程中日趋稳定。职业体育不同于专门的竞技体育,除了受竞技规则制约外,还要考虑经济方面的问题。
目前,世界两大知名MMA赛事,即美国的UFC赛事和日本的PRIDE赛事已成功地解决了竞技与经济方面的问题。UFC赛事和PRIDE赛事精心选取了高水平运动队参加比赛,同时利用制度有效均衡了俱乐部间运动员的实力水平。一方面,保证了将精彩比赛的场景呈现给观众,满足了观众对竞赛表演的需求,提高了经济效益,实现了赢利目的;另一方面,由于运动员之间实力水平相当,比赛充满了悬念,具有不确定性,充分保证了竞技比赛的基本特性。UFC赛事和PRIDE赛事真正避免了某个运动队成为垄断者,比赛失去魅力,职业体育组织的收入随之消失,产出也会趋于零[7]的尴尬局面,实现了竞技和经济的双丰收。同时也形成了一套成熟的MMA赛事运作模式。
我国竞技体育是采用“举国体制”模式运作的。1993年中国足球联赛率先走上了职业化道路,它是中国历史最为悠久的职业联赛却始终伴随着“准职业”或“不职业”的评价[8]。我们要充分认清中国足球职业联赛存在的弊端,避免同样的结果发生在中国MMA赛事之中。WMA(中国武术职业联赛)采用的是俱乐部制,由于缺乏专业高水平运动员的参与(不允许注册运动员参加比赛),因此比赛的激烈程度和观赏性不强。
国家体育总局网球运动管理中心在“举国体制”与职业化的融合方面探索了成功之路。在中国体育“举国体制”允许范围下,合理开发、利用及配置竞技体育人力、财力、物力、信息、科技、体制等资源[9],选择符合我国网球运动员的训练体系,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中国网球职业化道路。自从2003年以来,我国运动员成绩突飞猛进。如2003年李婷/孙甜甜成绩排名世界第400名左右,2004年成为奥运会冠军。2006年,郑洁/晏紫获澳网和温网赛双打冠军[10]。李娜近几年在四大满贯赛上成绩骄人。我们可以吸取国外的MMA赛事和国内网球职业化模式的先进经验,吸收中国武术职业联赛模式的教训,结合赛事自身的特点,构建符合中国国情、适合市场运作的现代中国MMA职业联赛模式。
2.5 关键:MMA职业赛观众的逐渐接受与认可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观看“锐武终极格斗”比赛的观众男性占84%,说明格斗类的比赛很受男性青睐;从观众的年龄分布来看,20~40岁是主要的受众,占84%,因为此年龄段的人既有精力,又有一定的经济实力(票价为188~1 988元),能够承担此类水平比赛的体育消费;从观看的动机来看,以娱乐为目的的占56%,以了解该运动项目为目的的占36%,说明观众一方面对这一项目有一定的好奇心,另一方面是为了休闲娱乐、放松心情,这也是职业体育赛事的主要功能,符合大众的消费心理;从观众获得比赛信息的渠道来看,主要是通过朋友介绍(占76%),说明该项目的宣传和推广还不够,没有利用主流媒体特别是电视媒体进行宣传;从开展的意义来看,有40%的观众认为意义非常大,40%的观众认为意义一般,但很少有观众认为没有意义;从国内开展的可行性来看,有72%的观众认为非常可行和可行,说明这一项目在国内的开展具有一定的前景。
3.1 加强与政府的合作,创建高水平的MMA职业体育联盟 有学者认为,中国MMA职业联赛应采用职业体育俱乐部的竞赛模式,他们了解到国内有几家知名俱乐部,如北京“拳天下”格斗俱乐部、西安体育学院的格斗俱乐部、北京超峰文化传媒公司、锐武终极格斗公司等情况,认为采用职业体育俱乐部的竞赛模式已经成熟。其实仔细分析一下便知,仅凭几家俱乐部的力量无法开拓庞大的中国MMA职业赛市场,并且,目前俱乐部模式没有充分利用政府资源及我国多年构建起来的竞技体育系统,也未能充分利用“举国体制”优势;所以从目前状况来看,中国的MMA职业联赛采用职业体育俱乐部模式很难取得成效。
中国足球职业联赛和中国武术职业联赛(WMA)暴露出来的弊端和不足是前车之鉴。MMA职业赛在我国开展较适合的竞赛组织模式应是体育职业联盟的形式。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我国“举国体制”的优势,与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各省市体育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积极合作,创办更高水平的中国MMA职业体育联盟,开展MMA职业赛。
3.2 加强与媒体的合作,采用市场化运作模式 任何一项职业体育赛事的举办都离不开媒体参与,MMA职业赛亦不例外。让媒体变被动参与为主动参与,以入股的形式参与到整个MMA职业赛的运作过程中。同时还要在构建强大的MMA职业体育联盟上下工夫,培养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职业运动员参与到美国的UFC和日本的PRIDE等国际知名的MMA比赛中,提高中国MMA运动员的知名度和中国功夫的国际影响力。另外,引进国际上知名的MMA职业运动员参与中国的MMA职业赛,提高我国MMA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加快MMA职业赛在我国的推广,开拓我国MMA职业赛市场。采用“送出去,请进来”的市场化运作模式,将会大大提高中国MMA职业赛的知名度。
3.3 优化职业赛的竞赛体制,打造世界级格斗明星我国竞技体育运动员是在“举国体制”下由政府全资培养,甚至退役后的工作也由政府出面解决,这就要求运动员必须服从政府的安排,一心一意地为本省或国家夺取金牌而拼搏,直至退出运动生涯。在竞技散打比赛中,有些运动员参赛年龄在35岁以上甚至更大,这就使高水平的专业散打运动员参加职业赛可能性大大降低;因此,现在的MMA职业赛参赛人员多为一些水平较低的非专业运动员,职业赛的竞赛水平受到限制。这样就很难开拓职业赛的市场,以高超的技艺吸引更多的观众,也就难以培育一批格斗明星。建议参加全国锦标赛、全运会、世界锦标赛等散打比赛的运动员参赛年龄尽量不要超过30岁,鼓励超过30岁的运动员参加MMA职业赛。这样就会有更多的高水平专业运动员进入职业赛行列,吸引更多的观众参与MMA赛事。
3.4 完善职业赛的相关法制保障,推动职业赛的良性发展 职业赛的运作模式是市场化运作,而市场化运作的目的是追求利益最大化,这就牵涉利益的分配问题。应制订公平、公正的法律、法规,合理分配运动员、教练员、管理人员及竞赛组织者的利益,保障职业运动员的合法收益,提高职业运动员的训练和参赛热情,为职业赛的开展提供法律保障。另外,还要为职业赛的参赛运动员投入高额保险,以便为职业赛的主办方和运动员解除后顾之忧,为职业赛的顺利开展保驾护航。
MMA职业赛在我国是个新生事物,其成长历程和发展之路不可能一帆风顺。中国的MMA职业赛将随着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而不断壮大,形成知名的品牌赛事,甚至有可能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新的支柱产业之一,为我国体育产业开拓广阔的国内、外市场,带动中国整个体育产业参与国际竞争作出贡献。
[1] 王鹏.普通高校武术散打教学的发展趋势探讨[J].考试周刊,2009(35):149-150
[2] 黎文仲.浅谈MMA及其发展趋势[J].科海故事博览:科技探索,2011(2):1-2
[3] 森森.MMA比赛预热京城[J].中华武术,2007(2):3-6
[4] 李君.城市营销视角:晋江体育城市形象的构建策略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0:22
[5] 武玄靖明.MMA 的安全性[EB/OL].[2013-03-12].http:∥blog.sina.com
[6] 夏帅.湖南省女子举重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09:39
[7] 张文健.职业体育联盟的组织模式研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6(1):56-58
[8] 陈晨曦,刘硕阳,范佳元.联赛办成了“四不像”:中国职业体育20年再破题[N].人民日报,2013-03-28(15)
[9] 陈一曦.举国体制下的职业化:我国女子高水平网球运动员培养体制分析[J].湖北体育科技,2008(4):379-380
[10] 田园,刘青.“举国体制”与职业化的融合:中国女子网球登顶世界的成因分析[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2):7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