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国盛
(江南大学,教务处,江苏 无锡214122)
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在全社会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人们对网络的应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虽然绝大部分人群都能够对网络进行必要的操作,但这毕竟是有限的,且单纯的通过操作并不能提升该领域的整体水平,仍然需要更多的具有一定实践经验的专业人才充实其中[1]。唯有如此,才能保证这一领域的持续进步。在这一方面,应用型本科高校因其战略定位而具有一定的优势和责任。这是因为,培养应用型人才是当前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办学目标,而网络课程的教学尺度又极难加以把握,将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进行有机的结合,实现对人才培养的目标显得尤为必要[2]。此外,在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时期,网络技术类人才的培养对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除了需要具备必要的师资队伍、课程资源以外,计算机网络实验室的建设尤为重要。尤其对应用型本科高校而言,人才培养目标直指实际应用[3],因此,对其网络实验室进行建设和优化就变得更加必要。现以应用型本科高校对其建设计算机网络实验室的意义和内容进行了分析,然后从多个不同的角度讨论了网络实验室的建设目标,最后给出了网络实验室建设优化的几个可行的路径。
(1)虽然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战略定位是为社会培养应用型的人才,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却往往落实不到位,“重理论教学、轻实验教学”,压缩实验教学比例的现象屡见不鲜。其中的原因:①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并没有得到有关领导或部门的重视,②实验教学的进行缺乏必要的环境保障[4]。而计算机网络实验室的建设将能够很好解决这一发展瓶颈,在网络实验室环境下,学生可以自己动手搭建、调试和配置网络,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对网络设备和应用环境进行了解,加深对理论知识的认识。此外,更为重要的是,这样一来,学生的就业选择范围更加广泛。而毕业生就业率的提高和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又会释放出积极的信号,吸引更多、更优秀学生进入该专业进行学习。这不但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还对学生的素质进行了优化。
(2)对应用型本科高校而言,计算机网络实验室的建设除了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升教学效果外,还能对高尖端人才形成明显的吸引作用[5],借此形成良好的教学团队,通过共同研讨构建严谨的学术氛围,强化本学科在学校建设中的地位。
(3)伴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全社会各个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加之高校办学难度的进一步加大,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已经成为应用型本科高校的重点专业[6]。而基于此建立起来的计算机网络实验室,不但能够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还能直接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供必要的条件。这是因为,计算机网络实验室的建设和完善,能够让专业教师、实验教师和学生更加直接、快速的接触该领域的前沿技术,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此外,网络实验室的建设往往要与行业内领先的网络设备厂商合作,通过技术上的交流,能够对实验教学水平的提高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对应用型本科高校而言,由于师资力量和学科方向的差异,其计算机网络实验室的硬件和软件配置与其他类型的高校存在明显的不同。针对这一情况,结合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在建设计算机网络实验室时,应按照以下内容分层次地进行[7]:①对基础型实验来说,应包括对网络设备的基本操作,局域网和广域网实验,VPN 技术实验以及网络管理和应用等。②在中高级实验方面,涉及到的实验包括网络协议分析和设计,网络交换,路由设计以及网络安全,VoIP,IPv6 技术实验等。③在创新性的实验层面,主要涉及到IP+MPLS技术实验,二层协议和路由协议研究实验,安全技术研究以及流量工程技术研究实验,等等。
计算机网络实验室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大量的仪器设备,且价格昂贵,加之更新速度快,增加了资金投入的压力。因此,在实验室的建设初期,就应该全面考察设备的通用性和可扩展性,保证和维持实验设备的良好性能,使不同厂商设备和网络产品的接入更加方面,设备的更新选择更多,节省成本和模块的添加和撤销更加容易,网络实验平台的控制更加容易和有序。
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使学生能够较好地满足社会的需求,积极有效地为社会服务[8]。因此,高校计算机网络实验室的建设必须包括以下内容,即网络组网实验、网络管理实验和网络工程实验[9]。同时,为了满足实验教学的全方位需求,使教学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专业教师和实验教师应该积极利用网络实验室进行科学实验,以此来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提升实验教学效果。此外,计算机网络实验室还应注重对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使其能够与社会的需求相符合。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学生,其就业的方向相对广泛,企事业单位、学校等行业都有其用武之地。因此,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除了需要学生掌握主流交换机、路由器以及防火墙的综合配置、调试和对故障的准确定位、进行故障排除能力外,还应使其充分了解国内外最先进的、标准的布线与规范,掌握各种线缆、接插件的安装和使用,以及光纤头的制作等[10-12]。
在现代计算机网络实验室的建设中,需要对传统的验证性实验进行必要的扬弃,保存有价值的实验手段和方法,改革过时、落后的实验内容,将设计性实验、系统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开放性实验更多融入其中,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13]。此外,还应通过多种途径拓展学生的知识层面,使学生的素质得到综合性锻炼。而在实验教学内容的改革方面,应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开发。
对应用型本科高校而言,产学研合作的开展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而在计算机网络实验室的建设中,通过与企业和科研院所的联合,能够将现实社会中相对成熟、完善的组织管理制度和相应的管理思维和管理体系纳入到实验教学当中,体现实验教学的应用性[14-15]。其中,比较典型的是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因为企业先进的培训思维和培训方案能够直接为高校的实验室建设所用,能够促进实验教学内容与现实紧密结合,使大学生更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能够较快适应工作的实际需要。
不可否认,在实验教学和理论教学两者之间,虽然难以分清孰轻孰重,但两者的先后顺序是不可改变的,即只能以“先理论教学后实验教学”的顺序进行人才的培养。实验教学可以看做是理论教学的充实和深化,没有理论的指导和支持,是无法完成实验教学的目标的。因此,在追求实验教学效果时,不能单纯的注重实验教师的培养,应该优化师资结构,将实验教师和专业教师的素质进行同时提升[16]。唯有如此,才能实现两者的紧密结合和共同发展。此外,对教师而言,不但要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还应在开发和引进新实验等方面具有独特的造诣。
计算机网络实验室的建设“对外”可以采取产学研的模式进行,“对内”应以开放式的模式为主[17],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利用实验教学资源,通过“投入”增加获取可观的“产出”。当然,所谓开放并非“自由进出”,而是在一定规则的指引下,使实验教学资源得到全方位的释放。即对进入网络实验室的用户进行身份验证,通过验证便能充分利用服务器、校园网等实验教学资源;实验室开放状态下,应对实验教学的过程进行实时的监控,包括用户上机的上机时间,实验室资源的使用情况,网络安全性、计算机的可维护性等,以此来保证实验室能够长期良性的运行。
对应用型本科高校而言,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关键是创新教育体系的构建,而实验教学便是其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当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适应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时,就需要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使高校的人才输出能够得到社会的认可。本文对应用型本科高校计算机网络实验室的建设和优化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旨在为相关的决策者提供一定的决策信息。当然,我们的工作还是初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会出现新的变化,到那时,还需要对今天的工作进行及时的必要的修正。
[1] 唐灯平. 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网络实验室建设的研究[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8(10):132-134.
[2] 高宋伟. 职业学校计算机网络实验室的建设改革与实践[J]. 科学教育,2009(6):78-80.
[3] 朱 莉. 高校计算机网络实验室建设和管理探讨[J]. 实验室技术,2009(2):33-34.
[4] 唐 勇. 浅议高职计算机网络实验室建设[J]. 广西大学学报,2009(10):23-25.
[5] 杨建良. 普通高校计算机网络实验室的规划与设计[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4):71-74.
[6] 常小燕.计算机网络实验室的规划与设计[J].实验室科学,2007(4):113-115.
[7] AndrewS.Tanenbanum.计算机网络[M]. 4 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8] 陶国芳.计算机网络综合布线实验室的设计和实现[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3):331-334.
[9] 石 岩,蒋东兴,冯珂等.基于网络环境的计算机开放实验室全自动化管理系统[J]. 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学报,2008(4):408-412.
[10] 蔡久评,况和平,周 强. 开放型计算机网络实验室建设[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5):166-170.
[11] 石幼生. 计算机网络实验室建设与实验教学的探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6(8):29-31.
[12] 林艳金. 计算机网络实验室改造与实验教学改革[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9):180-181.
[13] 谢希仁.计算机网络[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14] 王小鸥,古发辉.构建计算机网络实验室的实践与思考[J].实验室科学,2007(4):134-136.
[15] 黄培花,任 敏.基于仿真技术构建计算机网络实验平台[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9(6):48-50.
[16] 李 恬.高校计算机开放实验室创新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 实验教学与仪器,2007(3):49-50.
[17] 朱小明,林 捷,张 弘.高校网络实验室的建设与探讨[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06(10):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