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

2013-04-10 05:35
社科纵横 2013年7期
关键词:党性修养共产党人共产党员

周 挺

(中共福州市委党校 福建 福州 350014)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1]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崇高的追求和强大的精神支柱,也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在90多年的奋斗历程中,我们党培育形成了一系列彰显党的性质、反映民族精神、体现时代要求、凝聚各方力量的伟大精神。正是有了这些伟大精神,党和人民的事业才能够薪火相传、经久不衰。而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则使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始终对我们从事的事业充满信心,奋不顾身地去为之奋斗。今天,我们只有坚守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才能担当起中国共产党人崇高的历史使命,才能永远站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前列。

一、抓好思想理论建设这个根本

我们党的先进性首先体现为思想理论的先进性。把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作为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并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结合起来,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坚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保持全党思想统一。理论创新和理论武装共同构成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是保持党的思想理论先进性的基础工作。

(一)思想理论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

党在思想理论上的提高,是党的领导的正确性、科学性的根本保证。实践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实践难以取得成功。胡锦涛指出:“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坚定的基础,理论上的与时俱进是行动上锐意进取的前提,思想上的统一是全党步调一致的重要保证。”[2]中国共产党从建党伊始就致力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即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9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正确地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领导两次伟大革命,实现两次历史性飞跃,在实践上探索出两条有中国特色的道路,在理论上创立了两大理论体系。第一次飞跃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经过反复探索,在总结成功和失败经验的基础上,找到了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并在革命胜利后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形成了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发生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在总结我国发展经验和研究国际形势的基础上,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的最新概括,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我们党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

当前,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把握时代特征,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不是固步自封的学说,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只有用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的新理论、新范畴、新论断才能更好地指导我们的实践,解决前进道路上的新问题。要把握中国国情,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一切从实际出发,深入研究和回答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要准确把握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准确把握改革发展实际,及时总结党领导人民创造的新鲜经验,不断作出新的理论概括,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要深入实际调研,有的放矢的开展理论宣传。马克思主义只有被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所掌握,才能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在推动历史进步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掌握各类群众精神需求的特点,贴近群众生活和实践,把科学理论渗透到广大群众所喜爱的精神产品中,寓教于乐,寓德育于智育,潜移默化地发挥影响。

(二)切实提高理论修养和实践能力

理论与实践密不可分,理论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影响实践能力的大小。提高用党的科学理论指导实际工作的实践能力,前提是要深入透彻地掌握党的科学理论。掌握党的科学理论,关键是要加强理论学习。党员干部应从加强自身学习入手,伏下身子去学,用心用脑去学,以创新的精神来结合实际,不断提高识别是非、美丑的能力,始终保持头脑清醒。做到以学修政德、以学养心志、以学强党性。习近平指出,德是为官之魂,德不是空洞的、抽象的,而是实在的、具体的,主要体现在对待是与非、公与私、真与假、实与虚的态度和行动上。这四个方面,是检验新时期党员干部党性、政德的重要标准。心志高低强弱,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领导干部的党性人品和执政能力。要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淡泊名利、志存高远,坚守情操、保持超然,把心思用在工作上,把精力花在事业上,努力用高尚的人格、谦逊的态度、优秀的业绩去赢得信任、赢得尊重。要打牢理论功底,加强党性修养,坚持党性原则,坚定政治信念。要大力弘扬追求真理、恪守准则、求真务实的正气,真正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要坚决摒弃明哲保身、患得患失的错误思想,坚决破除好人主义,勇于求真、敢于较真,讲真话,讲实话,干实事,重实绩。要严格要求,守住自己、管好小节,不为虚名所累,殚精竭虑敬业,不求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真正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形象。

增强运用党的科学理论指导实际工作、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要依法行政。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必须强化法制意识,提高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能力,把发挥领导意志和遵循法制要求结合其起来,在充分展现个人勇气、锐气的同时,不断改进工作的方式方法,谋求工作实效的最大化。既要勇而有谋,注意讲究战略战术,把原则性和灵活性有机结合起来,把做好工作同讲清道理有机结合起来,妥善处理各种矛盾和利益冲突;又要勇而有道,依法依规稳妥推行各项政策,充分发扬民主,将群众的意见要求充分吸收,最大限度地减少矛盾和震荡。要做好群众工作。党员干部要时刻关注群众中的热点、难点问题,通过不同途径、方式对群众进行政策、法纪、义务权利、自主等方面的宣传教育,引导群众正确认识党的政策,形成群众工作的合力。努力掌握党的方针政策,掌握市场经济知识、科技知识和必要的专业知识,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解社情民意的能力、协调不同群体利益关系的能力、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的能力、做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动员群众的能力、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要抓落实。习近平指出:“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党员干部一定要在抓落实上显本事,牢固树立公仆意识、责任意识、忧患意识、大局意识,积极探索加强督促检查工作的新思路、新途径、新举措,用扎实的作风抓落实,在抓落实中彰显执行力和公信力。要干事创业,真抓实干,在贯彻落实中央各项决策部署的过程中,通过扎实有效的实际工作,与时俱进地推动党的科学理论的发展与改革开放实践的深化。

二、抓好党性教育这个核心

党性教育,就是按照党性的要求教育、锻炼、改造广大共产党员,使他们的思想、行为符合党的性质的要求,成为合格的共产党员。实践证明,共产党员只有时刻不忘加强党性修养,才能永葆共产党人的气节,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

(一)党性修养是共产党员修养的核心

党性是共产党员的灵魂,是党员应该具备的根本素质。党性修养是共产党员的修养中最核心的内容。对于共产党员来说,加强党性修养,“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有毕生,没有毕业”。习近平指出:“现实生活中,一些党员、干部出这样那样的问题,说到底是信仰迷茫、精神迷失。”[3]所谓共产党员的党性修养,是指共产党员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和知识技能方面,按照党性原则进行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改造和自我完善,是党性不断升华的过程。是作为无产阶级先锋队的共产党员,通过组织培养和个人努力,共同锻炼和培养党性的艰难历程。刘少奇将党性修养定义为“党员本质的改造”,他在《论共产党员修养》一文中指出:“全体共产党员、革命干部,要不断地加强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校正与改造,孜孜不倦地进行思想道德修养,在为人民服务中完善、提高自己的人格品德。”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改造、自我完善,共同构成了共产党员党性修养的主要链条,它们是互相关联、不可分离、同步进行、良性互动的关系,不能将它们截然分开。共产党员的党性修养就是共产党员党性不断升华的过程。

牢记党的宗旨,切实做到执政为民。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是共产党员约束自身行为最高准则。“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拜人民为师,把政治智慧的增长、执政本领的增强深深扎根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之中。”[2]党章规定,“党的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是人民的公仆”。领导干部作为人民公仆就是要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此,要求党员干部要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调查研究,做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使提出的发展思路、工作部署、政策措施更加符合实际。把改善民生作为当前群众工作的重中之重,要下大力气解决涉及群众利益的难点热点问题,带着深厚感情去做群众工作。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为群众办实事好事作为“第一任务”,把群众满意作为检验工作的“第一标准”。努力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每个党员干部都要从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高度,强化党的观念,严格按照党章的要求加强党性修养和锻炼。

(二)共产党人要树立正确的幸福观

幸福是人类追寻的终极目标。人类在对幸福的永恒追求中进步,人类的发展史就是对幸福的追求史。幸福观体现的是一种人生境界。一个人对幸福的理解和体验,直接影响其价值取向和工作导向,决定着精神境界和精神风貌。人们追求幸福的道路不会平坦,只有树立正确的幸福观,把握追求幸福的手段,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当前,对于共产党人来说,应该认识到:幸福是知识渊博、情趣雅致的精神富足;幸福是秉公用权、心系百姓的责任情怀;幸福是知足常乐、善于感恩的淡然心境。共产党人树立正确的幸福观,才会提高思想觉悟、加强党性修养,努力保持思想上的清醒与纯洁;才会自觉坚持人民利益至上、人民富裕至上、人民幸福至上,始终恪守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从政之德;才会充分认识到手中的权力来自人民,切实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为人民谋利益,以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为自己的“本分”和应有的“付出”,并从中获得精神上的充实和境界上的升华。宗旨,共产党人只有树立正确的幸福观,才能顺应时代发展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

让人民幸福是高质量的幸福。对于共产党人而言,幸福究竟在哪里呢?幸福在于干事创业,幸福在于正直做人,幸福在于乐于为人民服务,幸福在于清廉为官,幸福在于身心健康。这些都是对的。而“让人民幸福是高质量的幸福”。60多年前,一首震撼人心的《东方红》,唱出了广大贫苦农民对“为人民谋幸福”的共产党、毛主席的崇敬之情。60多年后的今天,党和国家对人民福祉的高度重视,再次引发了亿万人民对“幸福”的强烈共鸣。习近平当选总书记后,在第一次与中外记者见面会上深情地说道:“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表明共产党人的幸福与人民的幸福是一致的,共产党人的使命就是创造和实现“人民幸福”。让人民幸福是共产党人思想理论的历史起点,是共产主义运动的主题,是检验共产党人成败得失的根本标准,是一代代真正共产党人奋进的力量源泉。面对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长河,我们党始终在“赶考”,面对名与利、苦与乐、享受与奋斗,每一名共产党人每时每刻也都在“赶考”。把历史与现实、当年与眼前相连接,我们会发现,“赶考”的动力始终是为了人民利益、为了人民幸福。对于中国共产党人来说,我们永远以崇高的追求、伟大的力量行进在“赶考”路上,我们一定会高高举起为人民谋利益、为人民谋幸福的伟大旗帜,不断昂首阔步向前进!

三、抓好道德建设这个基础

党员干部具有良好的道德,会潜移默化地感染和影响群众,使人民群众同心向上,进而共同造就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反之,就会“上梁不正下梁歪”,失信于民,造成社会风气的败坏和恶化,影响民德民风,甚至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兴衰存亡。习近平强调,“领导干部要加强党性修养,提高综合素质。要加强道德修养,不断提高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操、锤炼道德意志、提升道德境界。”这是着眼于新形势、新任务,对党员干部的政治品格、思想境界、精神状态和工作作风提出的新要求,是推动党的事业发展和党的自身建设的重要保证。

(一)中国共产党面临“精神懈怠”的危险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新形势下,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1]在存在的四大危险中,首先提到的是精神懈怠的危险。当前,一些党员干部精神颓废,理想信念滑坡,对马克思主义缺乏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缺乏信心,对实现共产主义感到渺茫,对社会现实的评价只看到消极的一面;原则性不强、正义感退化、是非观念淡薄,信奉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甚至只相信所谓“官场潜规则”,一事当前,首先考虑的是对自己是否有利;对党的忠诚度不高,表里不一、言行不一、始终不一,“台上台下两个形象,圈里圈外两种表现”。少数党员干部不愿学习、不善学习,理论学习或者为了应付检查,或者为了装潢门面,浅尝辄止、不求甚解、流于形式的问题还比较普遍。由于不能找到科学理论来支撑理想信念,不信马列信鬼神,把自己的前途命运寄托于神灵,“问计于神”,到封建迷信中寻找精神寄托。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精神懈怠的危险放在第一位,这是从全党整体的风气,党员干部的精神状态出发的,如果精神懈怠之风改变不了,这个党即便现在把腐败控制到一定程度上,也是没有任何实质意义的。如何化解“精神懈怠”的危险,这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共产党员最实际的修养,最实际的党性锻炼。

领导干部腐败堕落危害严重。吏治腐败是危害最严重的腐败,也是干部群众最为痛恨的腐败。当前,有些领导干部以权谋私,把权力视为个人的囊中物,把简朴视为寒酸,把奢华当做气派,挥霍公款,吃喝玩乐,一掷千金,旧官场中的封建主义的庸俗习气卷土重来。有些领导干部三分工作,七分宣传,甚至制造假政绩;这些人追名逐利、互相攀比,争报纸版面、抢电视镜头、论座次排序,说空话,不干实事。有些领导干部亲亲疏疏,团团伙伙,假公济私,化公为私,贪求个人、亲属和小集团的私利。有的领导干部丢掉为人民服务的品格,他们在会上讲为穷人服务,而在会下却为“富人办事”。这些腐化堕落的行为、经济上的贪婪致使权力失去公正,损害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官失德千古恨”,善恶虽有天壤之别,但有时二者之间仅一步之遥。在关键时刻,就是一念之差铸成大错,往往一时糊涂,一时冲动,私欲恶性膨胀,一时把握不住自己,弄得身败名裂,一失足成千古恨。在当代社会,领导干部最重要、最基本的品德是“廉洁奉公”,廉是和谐和会的基础,没有廉洁,就谈不上社会和谐。领导干部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损公肥私、贪污受贿乃是各种腐败现象中影响最恶劣、最有破坏性的不道德行为。自觉恪守职业规范,自觉做到清廉自守,自觉抵制形形色色不良风气的侵蚀,自觉提高道德修养。

(二)加强道德修养提升人生境界

“党员、干部的道德修养,不仅关系他们的个人品行,而且也关系党的整体形象”[2],是社会健康发展的保证。党员干部积极适应新形势、新要求,不断加强道德修养,做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者,这也是党性原则的要求。立德是政治操守之本,不断提高道德修养,塑造高尚人格,应是党员干部一生永恒的追求。修德是为官从政之要,社会的发展,经济形势的变化,使得道德养成环境不断更新,人们面临的道德考验也花样翻新,层出不穷。要时时学习,处处自省,随着情势的变化,与时俱进,不断提高道德水准。守德是廉洁从政之源,党员干部应具备高尚的政治品德、保持规范的职业道德,积极推广良好的社会公德及优秀的中华传统家庭美德。要经常打扫思想上的灰尘,检查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是否符合党和人民的要求,是否做到了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优良道德的养成,是一项系统、艰苦的工程。面对当前改革发展的新形势,党员干部特别应当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带头学理论、学科技、学管理,使自己的知识结构和领导能力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要求,顺民意、得民心。

树立崇高的人生境界。党员干部必须本着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摒弃浮躁,沉下心来,不断提高思想觉悟,提升人生境界。要树立大局至上的境界。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在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保证中央的政令畅通。自觉接受党的纪律的约束,有强烈的忧患意识,不负重托,不辱使命,迎难而上,奋发进取。要树立事业至上的境界。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尽职尽责,干好本职工作。时刻怀着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兢兢业业做工作,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要树立奉献至上的境界。在工作方面,时刻都要靠前指挥,率先垂范,在完成急难险重任务时冲在前,涉及切身利益时讲奉献。带头遵守党的各项廉洁规则,切实把自己置于党和人民的监督之下。提高自己的人生境界要高调做事,低调做人;要高看别人,低看自己;要高调工作,低调生活;要永葆浩然正气,要增添深厚才气,要增强创新锐气,要涵养平心静气。概而言之,有意义的人生,就是不断追求高境界的人生。公心如海,博爱无垠。共产党人应该发挥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夙兴夜寐、殚精竭虑地干出一番为民族谋尊严、为祖国谋发展、为人民谋利益、为社会谋正义的事业。这是当代共产党人应有的精神境界,也是共产党人的追求。

坚守是生命的信念,是一泓永不枯竭的生命源泉。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力量源泉。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就应将远大的理想内化为精神动力,外化为具体行动。使自己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4]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人民出版社,2012.

[2]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1-7-2(2).

[3]习近平.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M].人民出版社,2012:11.

[4]毛泽东选集(第 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6:621.

猜你喜欢
党性修养共产党人共产党员
《共产党人》发刊词(节选)
作答
——献给优秀共产党员
弘扬抗联精神 加强党性修养
共产党人的感情
共产党员,上
共产党员,上
修炼好共产党人的“心学”
树立党章意识 加强党性修养
传承耀邦家风 增强党性修养
“因为我是共产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