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红蓉
膏肓首见于《左传》。《左传》:晋景公疾病,求医于秦……其一曰:“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医至,曰:“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唐·孔颖达疏注:“此膏,谓连心脂膏也。”清·段玉裁注《说文》:“贾逵、杜预皆曰:‘肓,鬲也,心下为膏’……析言之,鬲上肓,肓上膏,膏上心。今本作心上鬲下则不可通矣。[1]”
膏肓是什么?古人把心尖脂肪叫“膏”,心脏与膈膜之间叫“肓”。膏肓,指心之下、膈之上的部位。“病入膏肓”一词亦来源于此。由于病位特殊,针灸和药物难以施治,故将其病情危重者,称为“病入膏肓”。意指病已危重到了无法救治的地步,亦比喻事情到了无可挽回的地步。
晋·王叔和将“膏肓”引用入医学,《脉经》序言中:“脉理精微,其体难辨。弦紧浮芤,展转相类。在心易了,指下难明……致微疴成膏肓之变,滞固绝振起之望,良有以也。”用来形容疾病危重。晋·葛洪赋予膏肓具体的部位,《肘后备急方》:“膈中之病,名曰膏肓,汤丸经过。针灸不及,所以作丸含之。令气势得相熏染,有五膈丸方。”膈相当于现今所说的“膈膜”、“横膈膜”。这里膈为膏肓,膈中之病便是膏肓之病。至唐,孙思邈《千金方》最早记载了膏肓俞一穴,《千金方》“灸膏肓俞法”篇:“昔秦缓不救晋侯之疾,以其膏之下、肓之上,针药所不能及者,即此穴是也。”这里膏肓指膏肓穴。
至此,膏肓便完全进入医学体系,成为中医学体系的一部分。中医学中膏肓包括两个方面:作为一个部位的膏肓和作为一个穴位的膏肓俞。
1.1.1 脏腑之膏膜 《黄帝内经素问集注》:“肓乃膏肓,即膜原之属。”《黄帝内经灵枢集注》:“膏肓即脏腑之膜原。”“余于内则膏肓丰满。盖膏者,脏腑之膏膜;肓者,肠胃之募原也”。张志聪将膜原和膏肓二者联系起来,认为二者大同小异,膏肓即脏腑之膜原,其中膏为脏腑之膏膜,肓为肠胃之膜原,膏肓是膜原的一部分,而“募原者,脂膜也”。胸中之膈膜和五脏六腑间脂膜都属于膜原。
1.1.2 胸中 《灵枢识》:“张(锡纯)云:素问刺禁篇曰,膈肓之上,中有父母,是肓即膈也……心包者,即心肺相连之系,其体质原系脂膜,脂即膏也,传既云:居肓之上,膏之下,是其病定在胸中无疑,特是胸中之地,大气之所贮藏也。”书中引张锡纯之言指出膏肓即胸中。认为膏为膜,肓是膈,居肓之上,膏之下,则说明膏肓为心包外、膈之上胸中空旷之地,此处正是大气贮藏之所。此处不可针,以免泻大气,因外有胸骨,因而不能用砭石。而且此处上不通咽喉,下不通脏腑,因而不可针、不可砭,药力也达不到,因而此处便是通常所说的膏肓。
1.1.3 胸膈 葛洪《肘后备急方》:“膈中之病,名曰膏肓,汤丸经过。针灸不及,所以作丸含之。令气势得相熏染,有五膈丸方。”膈是人体中重要的器官之一,历代医家对膈相关病症也有记载,但相对五脏六腑而言,对其论述就少多了。膏肓为膈肓之说在古代也有,《证类本草》记载:“《左传义》云:膏肓者,乃是鬲肓,文误有此名。陶言背膏,同于旧说也。”此处膈应包括横膈、纵膈。李鼎[2]考证“膏肓”与“膈肓”,也曾提出“膏”乃“膈”之误,膏肓乃是膈肓之说。
1.2.1 参与津液输布 《黄帝内经灵枢集注》:“气味所生之津液,从脏腑之膏肓,外渗于皮肤络脉,化赤为血,荣于经俞,注于脏腑。”膏肓在津液的输布中取到重要作用,气味所生之津液,内到膏肓,外则渗于皮肤络脉。五脏所藏精液,溢于膏肓而外养于皮肤肌腠。
1.2.2 调节气机升降 《普济方》:“夫人之胸膈,升降出入,无所滞碍,名曰平人。”膈位于上中二焦,人体气机的升降出入不无经由膈,气的升降出入不但由肺、脾、肝、肾等五脏参与,与膈的运动也有密切关系。膈的升降运动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普济方》:“若寒温失节,忧恚不时,饮食乖戾思虑不已,则阴阳拒膈,胸脘痞塞,故名膈。曰气、曰忧、曰恚、曰寒、曰热,五种虽殊,其为膈病则一。”寒、热、情志因素如忧虑、恼怒,气机郁滞等影响膈的升降功能,导致胸脘痞塞,则会影响气机升降出入,致气机不利。
1.2.3 贮藏大气 《灵枢识》:“张(锡纯)云:素问刺禁篇曰,膈肓之上,中有父母,是肓即膈也……心包者,即心肺相连之系,其体质原系脂膜,脂即膏也,传既云:居肓之上,膏之下,是其病定在胸中无疑,特是胸中之地,大气之所贮藏也。”
膏肓贮藏胸中大气,主一身之气,与人体的生命活动息息相关,喻嘉言《医门法律·大气论》:“其所以统摄营卫脏腑经络,而令充周无间,环流不息,通体节节皆灵者,全赖胸中大气为之主持。”人体诸气如荣气、卫气、宗气、脏腑之气、经络之气等都在胸中大气的统摄下,才能各自发挥其功能,而形成全身的统一活动。
膏肓穴最早见于《备急千金要方》:“膏肓俞无所不治,主羸瘦虚损,梦中失精,上气咳逆,狂惑忘误”。后《圣济总录》将其归入足太阳膀胱经。
《备急千金要方》记载了坐位、侧卧位等体位的膏肓取穴方法。《备急千金要方》:“从胛骨上角摸索至胛骨下头,其间当有四肋三间,灸中间依胛骨之里肋间空,去胛骨容侧指许,摩膂肉之表肋间空处,按之自觉牵引胸户中……其穴近第五椎相准望取之。”王惟一《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曰:“膏肓俞二穴,在第四椎下两傍相去各三寸。”膏肓穴是膀胱经穴之一,在四椎下一分,五椎上二分,两旁各三寸半,四肋三间,去胛骨容侧指许。不同医家对膏肓的位置没有争论,只是取穴法各有不同。
《备急千金要方》记载“膏肓俞无所不治”,《古今医统大全》谓“百病无所不疗,五劳七伤诸病,咳逆痰火健忘”。为什么膏肓穴有如此神效?
2.2.1 膏肓为神明居所 明·汪机《针灸问对》:“盖膏肓神明所居,或为邪干,则脂膏销铄,肓膜瘦薄,灸之而病或安者。以三焦主气,为诸阳之府,气病则阳虚而阴不得相附。膏肓在三焦部分,气之所聚而行于诸,宜其主于气病也,若治血病,吾未见其可者。”膏肓为神明居所,神明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最高体现,通过灸膏肓,扶阳顾卫,调节气机,使神明健旺,神明旺则正气内存,邪不可干。
2.2.2 温补阳气 《医学入门》:“灸至百壮千壮,灸后觉气壅盛,可灸气海及足三里,泻火实下,灸后令人阳盛,当消息以自保养,不可纵欲。”膏肓穴位于人体背部,人体背部有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督脉统摄全身阳气,为阳脉之海,手三阳经、足三阳经均会于督脉,针刺督脉具有调节一身阳气的作用。督脉两旁为膀胱经,膀胱经遍布全身,五脏六腑在膀胱经都有对应的背俞穴,针灸膀胱经能取到协调全身脏腑的作用。
也有学者认为可把“膏肓”看作一个脏,膏肓穴则是“膏肓”这个脏在背部的俞穴,据《黄帝内经》所言,膏的原穴是鸠尾,位于胸骨柄剑突下。肓的原穴是气海。故灸膏肓俞则能够使上中下三焦之间互根互用,三焦既济,气机通畅则自无羸瘦虚损[3]。
综上所述,中医学中所讲的膏肓,具有三方面的含义:(1)指解剖部位,葛洪、张志聪、张锡纯等人曾赋予膏肓如“膈”、“胸中”、“膏膜”等具体内涵,但由于“膈”、“胸中”等具有一套相对成熟的理论体系,“膈”不仅有膈相关疾病,还有对应的治疗方剂,“胸中”亦如此,如著名的升陷汤,便是针对胸中大气下陷而设。因而,人们更习惯用“膈”、“胸中”等术语。作为解剖部位的膏肓没有具体理、法、方、药的支撑,成为一个相对孤立的解剖代名词而变得可有可无。(2)指膏肓俞穴,此穴应用广泛,常作为扶正祛邪、补益气血的基本穴位之一,用于多种虚损性疾病的治疗。可配伍用于治疗骨蒸盗汗、吐血咳痰、哮喘等疾病,也是艾灸常用的强壮穴。(3)形容疾病作为发展至无可救药危重阶段,如病入膏肓、膏肓之疾、膏肓之变等,已超越了膏肓解剖部位、膏肓穴的层面,作形容词使用。
[1]东汉·许慎//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M].北京市:中国戏剧出版社,2008:465.
[2]李鼎.“膏肓”还是“膈肓”?[J].上海中医药杂志,1983,(4):40.
[3]焦乃军.膏肓俞医治“百病”理论探析[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0,16(3):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