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金鹏
(济钢集团有限公司 绩效管理部,山东 济南250101)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内钢铁工业遭到重创,盈利空间大幅度压缩。传统的绩效管理模式无力助推济钢快速转型发展,一方面,内部计划成本核算、考核体系已不能准确、及时反映市场变化,成本考核导向与公司创利目标不统一,无法体现内部工序的市场贡献和对公司的效益贡献;另一方面,单一的绩效管理模式无法适应不同工作性质的生产单元,无法调动所有单元的积极性,不能实现系统效益最大化。为实现多元化转型发展,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针对不同单元的运营特点,建立与企业发展相适应的多元化绩效管理模式,加强对不同单元的经营管控与激励约束,提升企业整体的市场应变力和核心竞争力。
以“创利优先、系统效益最大”为原则,逐步打破传统的以成本、产量为中心的单一绩效管理模式。针对同一体制下不同单元的运营性质和市场特征,量体裁衣,分步实施。以“常规体系+变量”的灵活组合方式,以效益为中心建立差异化、多模式、能够充分调动各单元积极性的多元化绩效管理机制,引导各种类型、不同性质的单元均围绕济钢整体效益目标开展工作,实现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局部目标与公司目标双统一。
运营特点:子公司在体制上是独立法人,单独核算,自负盈亏;在经营上是独立的经营实体,直接面对市场,直接参与市场竞争。
原管理模式存在的缺陷:1)内部市场强行划分,破坏了自由竞争的市场环境,过度的内部市场保护导致部分子公司长期依靠内部市场生存,没有真正面向社会市场,独闯市场的能力较弱;2)内部计划价格体系与市场脱轨,不能真实反映子公司的经营业绩,不能公平、公正地评判经营者的经营能力;3)绩效考核导向不明确,设置了收入、成本等过多的过程控制指标,多目标导向易导致迷失方向。
针对子公司运营特点建立多元绩效管理模式:1)建立市场化价格体系,按照市场化原则重新调整内部市场定价,济钢集团内部的关联交易一律采用当期市场价格结算。2)建立内部市场化竞争规则,所有单位均按照市场化原则进行竞争,内、外公司一视同仁。同时,对子公司发展予以扶持,同等条件下允许子公司优先进入内部市场。3)按照创利优先原则,突出利润考核导向,设定考核、奋斗两档目标,以工效挂钩方式建立市场化绩效评价机制:利润低于考核目标,按比例扣减工资总额;高于考核目标,按提成比例增加工资总额;高于奋斗目标部分,提成比例增加10%。
机制效果:通过导入完全市场化的绩效管理模式,突出利润导向,强化子公司的危机意识,引导其独闯市场、参与竞争,迅速提高独立生存能力。
运营特点:属于辅助工序,长期不受关注;长期亏损,是整条产线上的效益洼地;运营相对独立,处于产线后端,生产经营活动接近市场。
原管理模式存在的缺陷:1)原有的内部管控机制束缚了其市场行为,处于市场的前沿却无法主动适应市场;2)与主体生产工序相同的管理模式无法适应本工序的运营特点;3)由于处于产线的后端,核算流程较长,与前端盈亏因素交织在一起,无法真实评价本工序业绩。
针对本工序运营特点建立多元绩效管理模式:1)建立市场化管理机制。一是划小核算单元,在组织机构上将本工序从整条产线中独立出来,单独核算;二是突出完全成本核算,改变原有的消耗性成本控制概念,将与生产经营直接相关的资金占用、计检化验等各项费用全部纳入生产成本核算;三是建立市场化价格体系,将成本、利润核算与市场接轨。2)建立模拟法人经营机制。模拟法人指不具有法人资格,但具有与法人相同的生产、服务等经营权,即体制不变、机制授权,其主要特征是充分授权、模拟核算、独立经营、自负盈亏。3)按照创利优先原则,以模拟利润为中心,建立与子公司相同的工效挂钩绩效评价机制。
机制效果:提高了本单元经营灵活性、自主性,以经营机制创新促使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主动适应市场,快速提升经营绩效。
运营特点:钢轧产线是济钢主导产品的生产线,是济钢生产经营的重心,是运营成本、产品质量控制的主体,也是济钢利润的主要源泉。
原管理模式存在的缺陷:1)内部计划价格体系与市场脱轨,经营决策不能快速适应市场;2)成本按炼钢、轧钢工序分块核算,无法实现产线贯通,各工序只注重本工序局部成本而不注重整条产线的产品成本;3)“成本+产量”考核模式不能体现产线的市场贡献和效益贡献,造成炼钢、轧钢、销售三方关注点不一致,利益无法统一,产销脱节。
针对钢轧产线运营特点建立多元绩效管理模式:1)建立市场化内部价格体系,内部成本核算由原来的计划价格调整为当期市场价格,外销产品按照市场价格与内部产线结算。2)建立产线化管理机制。一是将炼钢、轧钢工序按产线化管理方式重新拆分、组合,形成以不同产品定位为区分的多条钢轧产线,推倒内部成本核算壁垒,实现按产线、产品核算;二是将产品销售职能划归各产线,负责本产线产品的销售和服务,实现产销衔接。3)按照创利优先原则,以效益为中心,以边际贡献为尺度,建立产线贡献评价机制。按照有贡献(亏折旧)、有毛利(产线核算实现盈利)、有净利(公司核算实现盈利)设立分档目标,分档定基数,指标定奖金。
机制效果:以创利为中心,按照价值链流程统一了同一产线各工序、环节的目标,强化产线协同、产销协同,达到了产销利益统一;实现了内部产线与市场接轨,及时传递市场压力,让内部生产可以快速适应市场变化;引导生产工序由向内型转变为内外兼修型,变被动式管理为主动式管理。
运营特点:前端业务、流程复杂(包括采购、物流、配料、生产等多道工序),后端产品单一(向钢轧产线供应合格、廉价铁水)。
原管理模式存在的缺陷:1)炼铁内部工序分割,配料、球团、烧结、高炉均为独立工序,成本分块核算,无法实现从原料至铁水一贯制核算;2)内部计划价格体系与市场脱轨,价格导向、成本核算与市场不同步,影响后端钢轧产线效益核算;3)采购与生产环节责任无法区分,简单连挂考核不能准确评价两者的责任与贡献。
针对铁前系统运营特点建立多元绩效管理模式:1)变革组织机构,将铁前多个工序合并为1个核算单元,变分块式核算为流程化、产线化核算,实现物流、价值流从原料至铁水一贯制核算。2)建立市场化价格体系,按照原料实际采购价格计入生产消耗成本,内部运营成本直接体现市场行情变化。3)按照创利优先原则,以控制铁水成本为中心,以矿价指数为基准,分清采购、生产环节责任,建立铁前两线绩效评价机制。以月度平均普氏矿价指数为基准,评价原料采购单元的采购成本绩效;以行业平均生铁成本为基准,评价炼铁生产单元供钢轧产线的铁水成本绩效。
机制效果:以炼铁成本目标为统领,以矿价指数为基准,实现采购绩效与生产绩效的统分结合。
运营特点:无独立产品,运营性质单一,业务相对独立。
原管理模式存在的缺陷:1)与主体生产工序相同的考核模式无法适应本单元的运营特点;2)内部分项费用指标繁多,业绩难以用相同的尺度进行量化评价。
针对费用单元运营特点建立多元绩效管理模式:1)建立模拟核算、费用总包机制。将本单元模拟独立核算,以总费用降低为目标,自行管理和优化内部过程性指标。2)建立可持续发展机制。由于费用单元没有收入来源,而既定条件下的费用降低是有限的,为实现良性循环,降低的费用再投入本单元用于内部运行设施改造、升级。3)按照创利优先原则,以控制总费用为中心,建立导向明晰的绩效评价机制。低于目标费用,按提成比例增加工资总额;高于目标费用,按比例扣减工资总额。
机制效果:以总费用降低为目标,不过多干涉内部过程控制,赋予更多的经营决策权和自主权,实现总费用的可持续降低和良性循环。
常规考核体系缺点是时效性差,无法快速适应市场变化。为提高绩效管理体系的适应性,围绕济钢生产经营特点,对重点工作、关键环节、效益短板动态设定目标,重点跟踪、监控,建立专项激励约束机制。重点激励灵活性及针对性强,紧扣济钢各阶段的效益目标及关键点,弥补了常规考核体系一成不变的缺陷,是常规绩效管理模式的有效补充。
济钢多元绩效管理模式自2011年初运行以来,打破了传统的以成本和产量为中心的管理理念和模式,逐步建立了以效益为中心的多元绩效管理模式,实现了企业内部与外部市场的无缝对接,激发了各单元紧跟市场、细化管理、降本增效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整体盈利能力增强。与2010年相比,2012年济钢子公司外部市场收入增长15.2%,模拟法人单位增利2.6亿元,钢轧产线吨材利润与行业平均差距缩小了57元/t,炼铁成本与行业平均差距缩小了267元/t,可比成本费用降低率达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