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存虎
(作者单位:甘肃省永靖县水务水电局 731600)
永靖县中、小型水利工程原设计标准低,配套不完善,管理维护跟不上,水供需矛盾突出。本文论述了永靖县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项目的实施成效和经验,重点探讨了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完善的对策。
永靖县是国家扶贫重点县之一,也是刘家峡、盐锅峡、八盘峡三大水库移民重点安置县,共辖17个乡镇,139个村民委员会,总人口20.45万人。全县现有耕地35万亩,以粮食作物为主。多年平均干旱指数为3.0,被国家列为甘肃省18个干旱县之一。自上世纪六十年代起,国家先后在永靖县建成了刘家峡、盐锅峡、八盘峡三座大中型水电站。截至2012年底,全县农田水利工程达179处,其中自流灌溉工程4处,电力提灌工程150处,机井井灌区25处,共装机559台,总装机43 284千瓦,有效灌溉面积达13.99万亩,其中节水灌溉面积1.35万亩。在179处水利工程中,中型灌区9处,有效灌溉面积9.44万亩;小型灌区170处,有效灌溉面积4.55万亩。这些水利工程受当时技术条件等诸多因素制约,建设标准普遍偏低,配套不全,大部分渠道为土渠,渗漏塌陷严重,加之运行四十多年,管理维护跟不上,年久失修,损坏严重,无法保证正常灌溉,严重制约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及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
2009年永靖县被国家财政部、水利部列为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以下简称重点县),是全省11个重点县之一,从2009年起连续实施3年,项目总投资5 895.75万元。通过3年努力,2011年底,重点县项目全面完成,包括:27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改造,3处中型灌区末级渠系配套工程,渠道工程459公里;新建改造渠系建筑物2 236座;维修改造泵站47座;更换上水管道18.29公里,更换机电设备75台(套),安装配电盘95面。 完成投资5 443.46万元。同时,发动群众投劳11万人(次),拓宽农路23条28公里。共恢复和新增灌溉面积1.33万亩,改善灌溉面积6.75万亩,项目区5.47万人受益。通过项目实施,灌区具备了“旱能灌、涝能排”的功能,项目区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抗御自然灾害能力明显增强。一方面,有效节约了农业用水,降低了农民水费支出和劳动强度。如三塬灌区项目实施后,夏灌一轮从建设前的平均25天减少到现在的18天,抽水量从建设前的172.8万立方米减少到现在的124.42万立方米。另一方面,重点县项目的实施,推动了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增加了农民收入。如大坝自流灌区项目实施后,随着灌溉条件的改善,位于灌区下游的太极镇大川村一年新增温棚350座、210亩,仅此一项,该村人均纯收入增加600元。同时,重点县项目的实施,使“渠成网、沟涵通、水满渠、放水不再抢”的理想模式变成现实,大大节约了灌溉时间,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现在灌区群众的生产生活井然有序。
一是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并建立了科学的管理体制。成立了由县政府分管领导任主任,县财政、水利部门,受益乡镇、村主要负责同志任副主任及成员的永靖县重点县项目建设管理委员会,全面负责重点县项目建设。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县水务水电局,具体负责工程的组织实施、协调联络。镇村两级也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加强项目管理。有关部门积极落实配套资金,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多次深入一线检查指导工程建设情况,现场解决工程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二是宣传到位,充分发动群众,营造良好的建设环境。县委县政府把积极依靠群众、充分发动群众作为重点县项目建设的前提,召开党员干部会、村民大会、受益农户座谈会和工程建设动员会,让群众充分了解重点县项目建设的基本情况和重要意义。县水利部门在项目区设置公示牌,对项目设计方案、投资规模、资金来源、完成时间等内容进行公示,让群众心中有数,提高工程建设的透明度。还通过电视、广播、网站、报纸等新闻媒体及时将项目建设进展情况、典型经验、取得的成效等进行宣传,扩大重点县项目建设的影响,确保项目建设顺利实施。
三是建立科学有效的质量保障体系。在工程建设质量和进度上,采取“县级领导包片、乡镇领导和水利干部包村、村社干部包工程”的办法,实行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县水利部门明确技术人员,实行分段包干,进行技术服务和指导。乡、村、社三级分别确定专人天天驻守工地,现场跟班作业,监督工程建设质量和进度,从而形成县、乡、村三级组织监督和群众参与监督相结合的质量保障体系。工程管理委员会对劳力发动、建设进度、工程质量等情况适时进行监督指导,对存在的问题,及时督促整改,确保项目建设质量和进度。
四是在项目实施中各单位密切协作、相互配合。县水利部门作为工程建设的实施单位,主要负责技术指导、合理安排供水等工作,确保施工与灌溉“两不误”。受益镇、村主要负责做好群众宣传发动,施工临时输电线路、临时用水、临时道路、占地的协调及树木砍伐清障,组织群众投工投劳,按工程技术要求,按期完成渠道开挖衬砌、泵站拆除、设备安装等工作。广大农民群众在施工占地、砍伐树木、占用青苗地中全力配合,积极投工投劳。
重点县项目是永靖县近年来实施的水利项目中覆盖面最广、效益最明显、群众得实惠最多的项目,深受群众欢迎。但由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具有小而全、专业多、项目多、单项工程量小、单价低、投资小、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干预多、设计和施工的变化大、群众矛盾多等特点,在项目实施中主要存在两大问题:
一是县级配套资金落实困难大,经费短缺,维修管护跟不上。永靖县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县穷民弱,地方政府大都是吃财政饭,发工资尚且困难,无力拿出大量资金投入小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群众生活困难,水费征收标准低,管护经费不足,加之“两工” (农村义务工和劳动积累工)取消,这笔投入无法补偿,水利设施一旦发生问题,很难立即筹措资金进行维修。此外,由于群众只是工程的受益者,而不是管理者,投资投劳困难重重,直接造成现有水利工程维修加固跟不上,工程质量和效益难以发挥。
二是项目实施面窄。虽然重点县项目受益面广,深受群众欢迎,但永靖的项目仅实施3年,只对3个中型灌区末级渠道及所辖村级小提灌工程进行了改造,还有6个中型灌区、156处村级提灌工程状况得不到改善。
为进一步完善和巩固项目建设成效,确保工程长久发挥效益,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多渠道筹集资金。一方面,积极争取国家提高重点县资金投入比例,降低县级配套资金及群众投劳折资比例,减轻财政及项目区群众负担。中央、省级财政适当安排一定的管护经费或组建用水者协会的专项补助资金,确保水利设施长久发挥效益。另一方面,县人民政府应从全县预算内新增财政收入中安排部分资金,设立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专项补助资金,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对农户投资投劳开展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给予奖励补助,发挥好政府扶持资金的激励、引导作用。同时,认真贯彻落实“谁投资、谁建设、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制定相应的法规,保证农村集体将一定比例的积累资金用于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激发他们自觉投资投劳参加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积极性,引导农民和社会各界增加对农田水利的投入,广泛鼓励、吸纳社会资金办水利,努力促进农村小型农田水利事业发展投资多元化,确保水利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应建立稳定的财政投入保障机制,加强对配套资金落实情况的检查监督。
二是扩大重点县项目建设的实施面。据悉,到2020年,小农水重点县建设将基本完成纳入规划的小型水利工程整治工作,平原区做到旱能灌、涝能排,山丘区做到有水存得住、无水用得上,大幅提高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和综合生产能力。要积极利用重点县建设的有利时机,争取将永靖县列入中央财政支持的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县,把重点县项目的实施面扩大到全县所有中型和村级灌区。
三是完善项目建设管理制度。可以借鉴江苏省重点县建设的有关管理经验,由省财政厅、省水利厅制定完善一系列重点县项目管理办法,如可参照基本建设工程管理模式,将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施工监理制、项目公示制、合同制和竣工决算审核制贯穿工程全过程。根据小农水项目的特点和本地实际,明确项目所在镇的水利站为项目法人,明确省、市、县在这项工作中的责任和权力,健全用水户参与工程管理的管理模式,完善农民用水者协会管理的各项制度,充分发挥农民用水者协会作用,通过协会制定合理的工程维修养护费标准,根据受益面积和各地具体情况,向受益者和受益单位征收一定费用用于工程维护;利用水利发展基金等对工程进行维修和养护。用好经费,做好项目建成后的管理工作,实现用水户共建水利,用水协会管理水利,用水户共同受益的目标,使重点县项目管理有章可循。
四是抓好设施和安全管理。要对小型水利工程设施登记造册,绘制工程分布图,分类进行管理,对重点工程或工程重点部位挂牌设专人重点管理。要强化工程管理,积极探索群众参与水利工程管理的办法,明确管理权限,落实管理责任和管护主体。要加强《水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在防止水利工程受到洪水等自然灾害侵袭的同时,防止人为破坏,确保工程安全。要加快水行政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破坏水利工程的行为,保证工程安全正常运行,发挥其应有的效益。要加大执法力度,可参照河道长效管护、小水库管理的办法,出台全省农田水利管理办法。
五要大力推广技术,做好人才培养工作。水利工程的效益具有长期性,水利工程建设规划必须具有发展眼光,要高度重视管理人员的培养,采取多种形式,抓好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要抓好工程建设中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工作,使已有的、在建的和规划建设的水利项目都能充分发挥其自身的效益,服务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