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钟 张俊忠
(山东中医药大学·济南 250014)
第五跖骨基底部撕脱骨折是临床常见的足部骨折之一,由于足底腱膜的稳定作用,该类型骨折一般移位较小且稳定性较好,一般以保守治疗为主[2]。也因此临床上经常低估其带来的功能障碍。第五跖骨基底部是腓骨短肌、腓骨第三肌及小趾外展肌部分肌腱的附着处,第五跖骨基底部虽不是足部的主要负重点,但却是使足部背屈、外翻及提高足的外侧纵弓的肌肉收缩的作用力点。所以该骨折有手术适应证时应积极手术,否则很可能留下严重后遗症。我院于2009年09月至2012年05月对40例第五跖骨基底部撕脱骨折采取手术治疗,均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我院于2009年09月至2012年05月手术治疗的40例第五跖骨基底部撕脱骨折患者,其中男21例,女19例:左侧16例,右侧24例,其中20例克氏针张力带固定,13例空心钉固定,2例骑缝钉固定,5例锁定接骨板固定。受伤机制均为扭伤且闭合性骨折。受伤至手术时间1~10天,平均3天。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经X 线片诊断且以Dameron 分型属Ⅰ区骨折;(2)手术适应证均为骨折移位超过2mm 或累及跖骰关节面超过30%。排除标准:(1)足部血供情况差或皮肤切口处软组织条件差;(2)骨折无明显移位;(3)Dameron 分型为Ⅱ区或Ⅲ区;(4)下肢严重周围神经病变等。
蛛网膜下腔麻醉或连续硬膜外麻醉,气囊止血带下手术。手术入路取第5 跖骨粗隆部的纵行切口约2cm,逐层切开并保护血管及腓肠神经,暴露骨折端,直视下复位,根据骨折块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内固定物。骨块较大并完整且骨质条件好者,可在透视下经皮空心钉固定;另外骨折块较小,空心钉过大不适用时,可采用骑缝钉切开固定;选择螺钉固定时,在必要时可加用垫圈;骨折块不完整,且≥2 块时,可采用克氏针张力带钢丝固定;陈旧性骨折不愈合有骨缺损需植骨时可使用锁定接骨板固定。
术后抬高患肢,未行石膏或其他固定,术后第2天即可主动行足趾、踝部功能锻炼,3天后可穿前足免负重鞋下床负重行走。术后2~3周拆线,术后第4、6、8、12周复查X 线片,观察骨折愈合情况,正确判断负重行走时间。
本组术后29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7~24个月,平均14个月,伤口均为一期愈合,无感染。骨折愈合时间为2.5~3.6个月,平均为3个月。X 线片检查示骨折均愈合,无骨折不愈合及内固定物松动、断裂等情况出现。完全下地负重时间6~8周。参照AOFAS 中前足功能评分为86~100分,平均(92.9±5.4)分;VAS 疼痛评分为0~2 分,平均(0.5±0.7)分,术后疗效均满意。
第5 跖骨是足外侧纵弓及横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完整性对于足功能的正常发挥起重要作用。若骨折时不及时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会造成严重的后遗症,如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顽固性疼痛、骨坏死等)、畸形愈合(第5 跖骨内翻)、足底压力分布异常(跖痛症)等,从而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对于第五跖骨基底部撕脱骨折的手术指征。Heineck[3]等指出,第5 跖骨基底部撕脱骨折移位超过2mm 及关节面受累超过30%时应行手术治疗。
第五跖骨基底部由于其具有粗隆部而与其他跖骨不同,根据Dameron与Lawrencehe和Botte[4]的报道,把第五跖骨基底部骨折分为3区:Ⅰ区为第五跖骨基底粗隆部骨折,多为撕脱骨折;Ⅱ区为第五跖骨基底干骺端骨折,骨折常为横形,又称Jones骨折,有时可累及4、5跖间关节面;Ⅲ区为干骺以远15mm近端骨干骨折,常为疲劳骨折。此骨折大多可经保守治疗取得满意效果,但是如果骨折明显移位超过2mm或累及第五跖骨-骰骨关节面超过30%,骨折不愈合的可能性大,而且复位不理想很容易导致严重后遗症,应行手术治疗,并根据骨折块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内固定物。骨块较大并完整且骨质条件好者,可在透视下经皮空心钉固定,且具有创伤小、不破坏局部血运等优点;另外骨折块较小,空心钉过大不适用时,可采用骑缝钉切开固定,可以减少骨折块因螺钉较粗而碎裂的风险;选择螺钉固定时,在必要时可加用垫圈;骨折块不完整,且≥2块时,可采用克氏针张力带钢丝固定;陈旧性骨折不愈合有骨缺损需植骨时可使用锁定接骨板固定,达到坚强稳妥的固定目的[5]。本组中20例克氏针张力带固定,13例空心钉固定,2例骑缝钉固定,5例锁定接骨板固定,术后疗效均满意。另外由于固定满意,术后第二天即可主动行功能锻炼,预防了废用性骨质疏松与功能障碍,此种手术治疗选择应予推广。
[1]Dameron TB Jr.Fractures and anatomical variations of the proximal portion of the fifth metatarsal.J Bone Joint Surg Am,1975,57(6) ∶ 788~792.
[2]姜保国,付中国,张殿英,等.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研究.中华创伤杂志,2003,19(7)∶398~400.
[3]Heineck J,Liebscher T,Zwipp.Fifth metatarsal base avulsion fractures.Orthop Trauma,2001,9:141~147.
[4]Lawrence SJ,Botte MJ.Jones fractures and related fractures of the proximal fifth metatarsal.Foot Ankle,1993,14(6):358~365.
[5]俞光荣,李兵,杨云峰,等.微型T 形钢板治疗跖骨颈骨折.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8,23(11):958~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