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大众获得指导实践的立场、观点、方法与反思能力。由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高度理性与抽象性,大众化运行机制从内在逻辑看包括依次演进的三个环节:一是完成马克思主义现代理论建构,这是前提;二是实现理论理性向通俗感性置换,这是桥梁;三是达致实践主体的实践理性与自觉,这是目的。本文立足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现代形塑和大众化现实境遇,分析制约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成效的重要归因,探寻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理论与实践双重生成过程中的突破性新路。
任何理论如果悖逆人民大众的理性精神,即使可以依靠某种外力来获取大众一时的、表面的认可,最终也必然为人民群众所抛弃。因此,要使马克思主义理论真正具有而不是削弱它的理论性, 就要求马克思主义必须随着时代和社会进步保持其时代化自觉,研究新问题、丰富新内容、变换新形式、形成新成果、开拓新境界。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地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注]《毛泽东著作选读》,上册,第135页,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党的十八大报告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把科学发展观上升为党的指导思想,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形态。科学发展观着重研究关系,把脉全局,注重协调,研究体系,关注民生。其中蕴含的观察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充分体现出马克思主义解释世界与改造世界的时代使命,这既是历史与逻辑的必然,更是大众化共性价值趋向,为大众把握规律、永葆社会生机活力、推进共同事业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在今日中国,正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涵,自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自觉地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众化,就是人民大众自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成效表现在人民大众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内化上,体现在人民大众对马克思主义的自觉实践运动中。然而事实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事业的时代境遇并不乐观。
一是思想文化的多元交锋对马克思主义主阵地作用提出严峻挑战。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和文化多元化,各种思潮此起彼伏,纷呈于大众视野。“各种主义”、“多重信仰”冲击着人们的观念抉择,全球化的社会开放推动着国家权力、经济发展、社会运作模式重塑变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分配方式的日益多样化,不同社会力量都在寻找各种思想资源论证自身改革话语,思想文化领域呈现出多元文化共生共存的局面——有的诉诸“国产”传统的“儒家宪政主义”,希望从“读经”中重拾药方;有的从西方“舶品”如新自由主义、经济自由主义、民族主义等思想观念中寻求普世价值,不一而足。这些话语的建构交锋,表面上似乎不在讨论信仰,其实都与信仰紧密相关,关乎人的终极关怀、社会运行的价值规范以至未来体制改革的内涵、设计与走向。广大农村地区还特别面临着马克思主义与封建迷信、邪教思想争夺信仰归宿的严重斗争。在这些错综复杂的思想文化生态中,马克思主义为人民大众所理解、掌握和运用的进程,必然受到多元思想文化的影响和冲击,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着严峻考验和挑战。
二是转型时期利益矛盾的加剧使人民大众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产生动摇和怀疑。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体制攻坚,呈现出矛盾凸显、问题多发和风险累积的特征,社会系统内部冲突加剧增生出一系列问题:城镇化扩张、征地拆迁、医疗教育、就业保障、社会管理机制滞后、政府职能创新,尤其是社会现实中存在的地区差距、贫富不均、行业垄断、发展失衡、贪污腐化等问题,成为人民大众最关心、最忧虑的热点焦点问题。如果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说服乏力,缺乏对当代社会矛盾有说服力的注解,就会使人民大众对于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和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之“有效性”产生怀疑,影响到人民大众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与信仰,从而严重阻碍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
三是忽视或损害人民大众根本利益现象的存在影响着人民大众对马克思主义的拥护。一种理论能否得到人民的拥护,关键在于这种理论的代表程度。事实证明,社会民生是马克思主义终极关怀的切入点。在当前科学发展攻坚时期,改革的普惠性下降,利益共享、公平正义、平等和谐成为新时期巩固马克思主义信念的重要基石。如果“挫折感”加剧、公平正义扭曲、贫富差距不断加大,那么传统手段中的宣传鼓动、僵化说教显然已经无法左右民众内心的信仰。马克思深刻指出:“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第187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侵占惠民补贴、土地补偿、扶贫救灾、移民安置资金,干扰、破坏、操纵基层选举践踏民主,食品药品质量、安全生产、环境污染,以及官商勾结、横行霸道、欺压群众等等忽视或损害人民大众根本利益的现象和行为在一定范围内存在,严重侵蚀着执政党的群众基础与社会基础,影响了人民大众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四是理论理性转化为通俗性具体性的成效状况影响着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马克思主义为现实生活服务的方式总是理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更是以“哲学”的方式来为现实生活服务,它通过对现实生活提出来的时代精神引导人们加深对时代问题和生活意义的理解,帮助人们确立健康的政治原则、生活信念、道德情操、价值导向,整体上呈现出理论上的复杂性、逻辑性与专业性。然而,现实生活中,体制内却呈现出政治术语、文件格式、僵化说教游离于人民大众的鲜活实践之外的忧虑,文风会风话风中公式化、程式化、说教化泛滥成灾,抽象深邃的精英话语未能有效置换为大众话语,通俗易懂、入脑入心的教育宣传、形式载体不多,人民大众对马克思主义理论难以理解认同、喜闻乐见,丧失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兴趣,可能导致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同渐行渐远。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作为关系存在,需要考量大众旨趣对马克思主义的回应,激发大众主体对马克思主义的理性认识与实践自觉。从上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现实困境来看,问题症结出现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人民大众实践的矛盾运动中。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这些品质蕴含在它的实践性、科学性、阶级性、革命性、开放性、创新性等特征之中,蕴含在人民大众蓬勃鲜活的实践中。实践乃理论之“源”。马克思主义理论就是源于对大众实践的反思与面向实践的抽象提炼,“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72、56、56、66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要与时俱进、历久弥新,要完成解释世界与改造实践的时代使命,必须源于人民大众自觉投身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马克思深刻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72、56、56、66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理论是实践的升华,但其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指导实践。理论与实践在本真意义上是统一的,统一的基点就是实践。这种统一是一种存在层面的统一,并没否定科学理论可以保持一种“客观”的研究态度,但是这种“客观”的态度绝对不能忘记自己的实践根基。马克思主义要在实践中引发人民大众的回应,要求它契合人民大众的实践要求,贴近大众生活,关照时代矛盾,启思时代命题,对时代挑战和大众生活质问进行理性梳理和分析提炼,创造时代特有的理念、方法和精神,形成源于大众实践、体认的“时代精神”,不断丰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内容、形式,日益彰显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
问题是科学创造、理论创新的逻辑起点,时代问题是时代精神跳动的脉搏。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建构自己的理论体系时,都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与“问题旨趣”。马克思认为:“问题是公开的、无畏的、左右一切个人的时代声音,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卷,第289页,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马克思主义坚决反对脱离实际的理论研究,反对脱离实际构想各种理论体系,认为任何理论离开“现实历史”的抽象、停留在经院式的逻辑论证没有任何价值。显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必定是一个直面、应对各种重大现实问题和严峻考验的实践过程。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树立问题意识,要善于发现大众问题、提出大众问题、直面大众问题、研究大众问题、回答大众问题。一方面理论唯有回答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得到验证和发展,并随着问题解决、时代发展而演进;另一方面,解决的问题越多,成效越明显,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才能越深入、越宽广。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深化,当代中国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日益增多:如何让人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怎样科学谋划建构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扭转城乡、区域、行业发展差距扩大趋势,增加财产使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如何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均等化……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只能发端于对这些问题的疑问中,蕴涵在对这些时代问题的深度理解中,发展于对这些问题的不断回答中。可见,直面回答当代中国遇到的重大时代问题,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样态。与时代绝缘、与生活实践没有任何关系的所谓“普适理论”是不可能进入大众视野的;背弃时代、脱离大众生活实践的理论,也必将为时代与大众所抛弃。
民生问题是最大的政治问题,以人为本是执政党最大的合法性来源。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72、56、56、66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其实,马克思对社会历史的科学分析,就是从人出发,以人的自由活动本性为根据,以实现人的自由个性为目的而展开的,是从民生问题开始阐述唯物史观的。他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我们开始要谈的前提不是任意提出的,不是教条,而是一些只有在想象中才能撇开的现实前提。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已有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72、56、56、66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可以说,只有以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考虑问题的基点,把民生问题落到实处,科学发展观才能得以贯彻实施,才是抓住了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
确实,人生的最高意义和价值并没在超世脱俗的彼岸,而就在现实的、世俗的此岸,马克思主义哲学使命的终极关怀并没超越社会现实,而是以此为立足点来引导人民大众思索人生的意义、人生的价值,帮助人们确立健康的生活导向,它看似抽象,实际切入的正是人的现实生活世界。这种意义、价值就其表现形式来说似乎是脱俗的、抽象的,但就其根源来说,却深深扎根于现实生活土壤之中。“人的存在从来就不是纯粹的存在,它总是牵涉到意义。意义的向度是做人所固有的。”[注](美)赫舍尔:《人是谁》,第48页,隗仁莲译,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如果把人生的意义与价值推向不着边际的遥远、来世,谁还对这种关怀有多少兴趣呢!“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是,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9、9、57页。显然,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才能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9、9、57页。只有人民群众的生活好了,信心足了,他们的精神面貌才能焕然一新,才有选择或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主客观基础。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项极其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在不断深入理性地探析影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境遇与阻碍因素基础上,突破当前理论与实践分离的二难困境,树立新思维,开拓新视野,探求新途径。
过去我们不是用理论来图解、注释现实生活,就是根据现实生活问题从经典文本中寻找现成答案,最后“结合”的结果是,理论没有得到发展,现实问题也没有得到多少回答。马克思深刻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9、9、57页。为现实服务的方式虽然是“理论”的,但决不是让理论来图解、注释现实生活,也不是离开理论随意解释和说明现实生活,而应该是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来研究现实问题,同时促进对理论本身的深入思考与探索,发展和完善马克思主义理论,这是促进文本研究深入发展的必然途径。
为此,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转变基本理论研究范式,丰富理论研究的内容,深入基层,接通地气,创新理论研究的方法原则。这既需要有仰望星空的思问,更需要有服务社会的使命感和嵌入社会的行动能力;既要有根据国家重大战略和政策调整的对策研究,更需要有深入田野调查的实际行动,及时发现和诊断社会发展中的各种问题,把研究转化为推动发展的动力。如同邓小平同志指出:“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要提倡这个,不要提倡本本。我们改革开放的成功,不是靠本本,靠实事求是。”[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82页,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前不久,刘云山同志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重新强调“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注]刘云山:《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的讲话》,载《人民日报》,2013-01-05。,这对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性。当代中国面临许多科学社会主义普遍性与特殊性的问题,这些问题既关切中华民族整体宏观发展的前景,也反映芸芸众生的冷暖人生。包括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如买房、上学、看病等问题);社会普遍关注的突出问题(如信仰缺失、精神滑坡、贫富不均、道德诚信等问题);不断涌现的新矛盾新问题(如转型时期的社会矛盾、社会建设等问题);事关全局的系列重大问题,比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究竟表现在何处?中国社会主义的特殊性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普遍性如何有机统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一般意义上市场经济有何差异?怎样处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上的主导地位与多元社会思潮的关系?如何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提炼出全民核心价值观?等等。这些问题涉及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领域,关联到大众政治追求、利益取向、文化归宿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只有贴近大众实践、呼应大众关切,从根本上澄清这些问题,才能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理论支撑,引发人民大众对马克思主义的真实感受与蓬勃回应,唯其如此,才能与时俱进地丰富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美国学者亨廷顿在《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一书中把“参与的扩大化”作为政治现代化的三大标志之一。马克思主义既是一种政治理论,也是一种政治实践。在目前物质需求得到基本满足的前提下,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已经由“民生诉求”逐渐向“民主诉求”转变,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扩大群众的政治参与,就会出现马克思主义与群众现实政治生活的分离。如果我们一方面着力于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强调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培养人民大众的马克思主义觉悟;另一方面,我们却在一定程度上让群众回避现实政治生活,防止群众用马克思主义的现实批判主义精神观察评议现实政治生活,这必然使得作为政治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无法在广大群众中产生有效影响。为此,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拓宽群众有序政治参与渠道,让政治走进普通人民群众的生活,不仅能满足人民群众的效率追求,能兼顾公平正义,有效实现不同利益群体的利益整合,而且能使人民群众在真实、广泛的政治参与中领会马克思主义、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执政党形成共同的政治话语体系,进而达成政治共识。
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营造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作风生态。具体到现实生活中,要求“大众化”主导者(党政干部、专家学者)改进会风、端正学风、转变话风,因为“三风”问题不仅体现马克思主义党性原则,更关乎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实践中的通俗化、生活化、常态化。当前“三风”弊端令人忧虑:一是现实性与学术性对立,热衷于背诵马克思主义个别结论,不能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新情况新问题;二是“洋教条迷信”流行,“以西解马”,作为衡量学术水平标志,随意套用西方理论剪裁中国国情,故弄玄虚,比古文和外文都难懂,老百姓难以喜闻乐见;三是 “文山会海”与“假大空”泛滥成灾,说者累、听者厌、见者烦、百姓恶、有识之士痛。邓小平指出:“现在有一个问题,就是形式主义多。电视一打开,尽是会议。会议多,文章太长,讲话也太长,而且内容重复,新的语言并不很多。”[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81、382页。习近平同志也指出:“文风不正,危害极大。它严重影响真抓实干、影响执政成效,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耽误实际矛盾和问题的研究解决。不良文风蔓延开来,不仅损害讲话者、为文者自身形象,也降低党的威信,导致干部脱离群众,群众疏远干部,使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在群众中失去吸引力、感召力、亲和力。”[注]习近平:《努力克服不良文风,积极倡导优良文风》(2010年5月12日在中央党校2010年春季学期第二批入学学员开学典礼上的讲话)。因此,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重构面向人民大众实践的马克思主义作风生态,理所当然地成为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任务。
需要强调的是,提出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方向上的创新,并不否定或忽视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的基础性工作,即实现理论形态向通俗语系的转变不仅是必须的,而且仍然需要久久为功。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精英基于实践的艰辛创造,作为抽象的概念、范畴构成的理论体系,要使人民大众理解它、接受它,必须经过理论工作者艰苦的化“大众”工作,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从高深的理论殿堂、从抽象的概念体系中解放出来,在传播中进行通俗诠释与口语转换,使之通俗化(而不是庸俗化)。其实,越深刻的道理往往越简单平凡。邓小平指出:“我们讲了一辈子马克思主义,其实马克思主义并不玄奥。马克思主义是很朴实的东西,很朴实的道理。”[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81、382页。曾经,老一辈革命家通过《大众哲学》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进而投身革命,蒋介石叹息《大众哲学》冲垮了三民主义防线,可见理论一旦为群众掌握,其威力是何等巨大。今天,如何以简洁晓畅的语言和文笔,通俗浅显的事例和体裁,编纂出更多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好懂易记的大众理论读本,怎样在传播方式上发扬“走转改”精神,深入大众生活中“望闻问切”,始终是我们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础工作与基本方向,唯其如此,理论和实践的双向互动才可能在此基础上得以展开和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潜在力量才能转化为指导人民大众改造中国社会的现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