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生兵,郑萍伟,金 勇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四川 成都 610072)
近年来,随着国家开发性移民政策的不断完善以及新农村建设和“以人为本”理念的不断深入,为了积极响应国家和地方政府相关政策和文件要求,有效提升移民的居住环境和生活品质,移民居住区风貌规划建设势在必行。但目前移民居住区风貌规划建设还面临以下现实问题:
(1)移民居住区风貌规划建设工作还未与城乡风貌改造、新农村建设有机接轨,没有系统性规划;
(2)移民居住区风貌规划范围、规划方式、规划内容及要求等没有明确条文规定;
(3)移民居住区风貌规划建设资金来源保障不明确。
为了突破目前移民居住区风貌规划面临的难题,本文在分析和探讨移民居住区风貌规划必要性的基础上,尝试性对移民居住区风貌规划范围和方式、规划内容和要求,以及投资分摊模式、投资计列方式等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将移民居住区风貌规划定位为针对所有移民开展相应典型规划,同时提出“业主+地方政府”共同分摊规划投资模式,以及业主承担移民户个体风貌规划建设方面投资、地方政府承担公共风貌规划建设方面投资的建议。同时建议将移民居住区移民户个体风貌规划方面的投资,以一种补助费的方式计列入概算;移民居住区公共风貌规划方面的投资,由地方政府结合移民居住区风貌规划需要,从区域产业发展规划资金、后期扶持项目资金、扶贫资金等方面多渠道筹集。
近年来,随着国家开发性移民政策的不断完善以及“以人为本”、“城乡一体化”和“移民安置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理念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做好移民居住区风貌规划建设工作的迫切性和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国家相关政策文件已对移民居住区进行风貌规划提出了明确要求,如2012年2月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在《关于做好水电工程先移民后建设有关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提出,“城市集镇的迁建规划……,应保持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和传统风貌”要求。
(2)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移民对居住环境和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对移民居住区进行风貌规划建设,符合社会发展趋势,满足移民意愿。
(3)对移民居住区进行风貌规划建设,可促进地方旅游资源开发与发展,进一步拓宽移民收入来源,加快移民脱贫致富步伐,促进社会和谐,维系社会稳定。
规划范围:考虑到移民的特殊性,为稳妥、有效推进移民搬迁安置工作,减少不必要的攀比,建议针对所有移民居住区,包括集中居住区(安置移民人数在100人及其以上)和分散居住区(安置移民人数在100人以下)开展相应的风貌规划。
规划方式:考虑到移民居住区风貌规划的“普惠性”,并与地方政府正在或即将开展的城镇风貌改造相衔接,对移民集中居住区(包括县城、集镇),建议选择典型居住区,从移民户个体风貌规划和公共风貌规划两方面开展相应的工作;对分散居住区,考虑到安置规模相对较小,且风貌规划更多体现为移民户个体特点,建议只采用移民户个体风貌规划成果开展相应工作。
农村风貌规划包括以下内容:
(1)建筑风貌规划:包括风貌特色推荐、细节构造(主要为“穿衣”、“戴帽”工程);
(2)住房基础设施改造:主要包括厨房、厕所、圈舍等内部功能改造及给排水、电、气系统内部设施改造等;
(3)周边环境改造:主要包括居住区周边垃圾清理和处理、地质灾害治理及绿化工程等。
考虑到移民居住区风貌规划为新增规划项目,为体现移民居住区风貌特色,在移民居住区风貌规划时需兼顾风貌的“硬件”规划(移民户个体基本需求)和“软件”规划(公共需求)两方面因素。
移民居住区风貌规划首先需满足移民户个体建筑风貌规划的基本需求,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1)外墙面装饰(“穿衣”)。移民居住区外墙面主要考虑使用外墙漆材料进行装饰,在保持地方传统特色的同时兼顾时尚美观、古朴灵活的视觉效果。
(2)屋顶装饰(“戴帽”)。移民居住区屋顶装饰主要通过瓦的颜色以及屋脊颜色、高度,翘角、飞檐、漂檐的色调、长度、宽度及其相互之间的协调配合来呈现。
(3)房屋整体协调搭配(“细节点缀”)。除了屋面、外墙面效果外,一栋房子的整体外观效果更多来自于围墙、女儿墙、风火墙以及门窗雕刻、装饰等细节;对联排或相邻安置的移民户,通过布局优化,使房子间融合协调;对砖混结构和土墙等不同的建筑结构,通过对围墙、女儿墙、窗棂不同的样式、颜色等进行装饰点缀,使房屋间相互连接,相互融合,形成整体。
移民居住区风貌规划,除了满足移民户个体基本需求外,还需考虑居住区公共部分的风貌规划,主要包括对周边环境改造和景观配套规划两方面内容。
(1)周边环境改造。结合移民居住区传统特色以及资源优势(如旅游资源)和区位优势(交通便利、城镇附近等),周边环境改造主要包括集中居住区对外连接道路硬化、结合危岩清理及泥石流整治等灾害治理,开展相应的绿化工程以及垃圾集中收集和处理、道路两旁种植经济作物等。
(2)景观配套规划。一般景观规划,包括广场及街道空间规划、视觉通道规划、绿地规划、自然景观和夜景照明规划等;特色景观规划,如石柱、雕像、亭子、寨门、喷泉等。
移民居住区风貌规划建设有三种主要资金来源保障模式:
(1)地方政府独自承担模式。所有风貌规划建设费用由政府来承担。优点:减轻业主和移民户压力。缺点:一方面增加了政府资金压力,另一方面业主参与度不够,未履行相应的社会责任。
(2)地方政府+业主分摊模式。业主参与部分资金分摊。优点:减轻地方筹措资金压力,满足发改能源〔2012〕293号文“探索多渠道、多途径安置移民政策,研究水电建设促进移民脱贫致富途径和措施”要求,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缺点:增加了项目业主资金压力。
(3)地方政府+业主+移民户分摊模式。地方政府、业主、移民户多方参与资金筹措。优势:多方分摊,进一步拓宽资金来源渠道,使地方政府、业主、移民户成为利益共同体,有利于控制风貌规划规模和规划投资。缺点:增加了移民户的负担,同时,由于不同移民户生活品质需求不同,对风貌规划项目、规划内容要求会有差异,对风貌规划项目的实施将产生一定的阻碍。
综上分析,为使移民居住区风貌规划建设资金来源有保障,且在不增加移民负担的同时能加快移民脱贫致富步伐,建议采用第二种模式,即由地方政府和业主共同分摊风貌规划建设投资的方式。同时,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做好水电工程先移民后建设有关工作的通知》中“落实项目法人的参与责任。项目法人……根据企业情况和项目特点,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认真研究促进移民脱贫致富的措施,经各方协商一致后按有关程序纳入移民安置规划设计文件,使项目融入当地,得到地方政府和移民群众的支持”的要求,建议由业主承担风貌“硬件”即移民个体基本风貌规划建设方面的投资;同时,鉴于风貌"软件"规划建设主要为了满足公共需求,具有很强的社会服务性质,属于政府应履行的职责范畴,建议由地方政府承担该部分费用。
考虑到移民居住区风貌规划的“普惠性”, 为了减少不必要的攀比,建议将移民居住区移民户个体风貌规划建设方面的投资,以一种补助费的方式计列;移民居住区公共风貌规划建设方面的投资,由地方政府结合移民居住区风貌规划建设需要从区域产业发展规划资金、后期扶持项目资金、扶贫资金等方面多渠道筹集。
本文对移民居住区风貌规划范围和方式、规划内容和要求,以及规划投资分摊模式、投资计列方式等方面从理论上进行了相应的分析和探讨,将移民居住区风貌规划定位为针对所有移民开展相应典型规划,并提出“业主+地方政府”共同分摊规划投资模式以及由业主承担移民户个体风貌规划建设投资、地方政府承担公共风貌规划建设投资的建议,同时建议将移民居住区移民户个体风貌规划建设方面的投资,以一种补助费的方式计列入概算;移民居住区公共风貌规划建设方面的投资,由地方政府结合移民居住区风貌规划建设需要从区域产业发展规划资金、后期扶持项目资金、扶贫资金等方面多渠道筹集。以上分析和建议对下一步深入开展移民居住区风貌规划设计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意义。但移民居住区风貌规划建设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风貌规划内容及控制要求、规划建设资金来源分摊模式及投资计列方式等还需结合各电站、各区域实际情况,进一步丰富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唐琦.小城镇风貌规划初探[J].城镇风貌与建筑设计,2010.
[2] 何韬,张耀元.城镇景观风貌规划及实践[J].广西城镇建设,2007(6).
[3] 疏良仁,肖建飞,郭建强,朱娟.城市风貌规划编制内容与方法的探索[J].城市发展研究,2008(2).
[4] 顾鸣东,葛幼松,焦泽阳.城市风貌规划的理念与方法[J].城市问题,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