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燕
(煤炭工业太原设计研究院 山西太原 030001)
在文化风景区建设过程中,将文化观念和美学思想融入水景观建设,可以营造清新优美的水环境,提高旅游环境质量。水分要素是生态系统重要的功能因子,也是景观单元(生态系统)及其内在能量、物质及营养成分变化的五个驱动力(风、水、风行动物、地面动物和人类)之一[1]。水景观建设既要注意保护水的自然美,也要运用人的社会劳动和科技手段,形成具有审美价值和文化意义的景观。
对水环境的改善过程,如果只注意风景景观,不注意生态建设,就会造成一些误区。如今水资源的匮乏已成为了世界性的问题。雨水作为水资源的利用具有以下多重功能:缓解水资源紧张;减缓和减少雨水的排放量,降低因雨水受到的灾害;通过渗透增加地下水资源,使生态环境得以改善[2]。
总之,通过雨水的合理收集与利用,结合文化水景建设要求,可以更高效的利用水资源,控制水体污染,提高景观观赏价值以及推广群众的节水观念。
经过多年研究,国内外在雨水利用技术上形成了一些相对成熟的经验。例如:通过屋顶、坡面等集雨面的雨水收集技术、地表回灌系统(含蓄水池、透水地面和草地等)、还有通过法律法规制定来推广和规范雨水利用技术[3]。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和文化需求的提高,景观水体已经慢慢地融入了人们的生活。雨水利用措施在水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1)构造水景观设施,形成人工水面、跌水、瀑布等水面景观,达到游人观赏的效果。另外可结合人工湿地、生态护坡、地埋式SBR水处理工艺等技术,构筑生态与建筑的完美结合。例如广州海珠湖[7]、泰达时尚广场景观等。
2)建成雨水回用设施,即通过收集雨水,经过水处理设施,达到一定的水质要求。雨水处理程度与雨水的水质、回用用途等密切相关,可以采用成套水处理装置(例如集装箱一体化等水处理设备),以达到杂用水水质要求。如果水质要求较高,可提高水处理循环工艺,还可以考虑超滤(UF)反渗透(RO),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和移动床膜生物反应器(MBBR)等处理措施。例如世博会的四大永久场馆,均通过收集屋面雨水,并加以水处理设施来节约利用水源,并取得极佳的效果[9]。
3)改善景区内绿化带生产能力,增强景区植物抗御自然灾害能力。结合我国旱区农村多年雨水利用的经验[8],采用旱地水窖、灌溉蓄水池等微小型水源工程,可灌溉绿地,保障作物关键用水,并达到补给地下水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效果。例如山西常家庄园绿化带中的蓄水池、金昌中水蓄水池等。
雨水自天降落,经收集形成景观,是从物质性的存在上升为审美意义的存在。水景观主要体现的是它的实用价值、经济价值、科技价值以及审美价值。不同相态的水体,在审美内涵上有一定区别,这是雨水利用技术用于水景观建设中需要了解的。
传统雨水的管理目标一般都是将雨水尽可能快地收集汇流,而后快速输送、排除至容泄区。而当较大雨洪来临时,雨水的快速汇流输送,将会给排水管道和容泄区提供很大的安全考验。为高效利用雨水资源,建议水景观建设过程中,要同时注重雨水蓄渗、缓排和利用,在保证防洪安全的过程中,提高水景观的实用价值。
结合以往雨水利用设计经验[4],在水景观建设中,为节约水资源,可以将雨水径流简单处理后,直接用于人工湖补水、灌溉绿化带和道路清洗。另外,还可以采用屋顶绿化、景观蓄水池和渗透性防护材料等措施强化雨水的储蓄和下渗,以减少雨水径流。
常见的雨水收集来源有:公共、公益设施(公园、绿地、校园、广场)、集中住宅用地(高楼间、停车场等)、别墅区住宅用地及庭院等。
常用的雨水存储方法有:地表储存方法(利用低洼地、开挖水池等)、地下储存方法(回补地下水、混凝土水槽等)。
雨水利用技术的合理利用可以将景区防洪、水景观观赏和生态环境改善等功能融为一体,体现出水景观建设的实用价值理念,并具有推广节水意识和扩展景区观赏价值的双重效果。
把雨水利用技术应用于园林景观设计,在水资源日益缺乏的中国已是刻不容缓。我国古人已经意识到了水循环对人类生息的重要作用,并形成了一些实在的规律,例如在风水格局中推崇负阴抱阳、背山面水的环境[5]。这种生态环境不仅有利于涵养水土,还可以调整小气候,形成良性的生态循环。水景观建设区通过雨水的收集,可以形成高效的绿化效果,保证绿化带和风景区的水源供应,取得较高的生态经济效果。
雨水收集处理系统具有成本低廉、生态节水的特点,是解决水资源短缺,提高降水利用率的一种有效措施。水景观建设用水,还要考虑水的运营成本问题。由于水景观的设计运行时间一般选择在节假日,平时并不运行。采用传统水源(地下水、自来水等)的话,会导致利用水费太高,使水景达不到规划设计的预期效果,而如果通过收集雨水,以补充其景观水,便是十分经济可行的途径。
水景观设计牵涉的知识面很广,加上新型水处理技术的出现,做出来的规划设计可能更趋复杂,若没有科技观念的支持,水景观建设只能在老路上蹒跚,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水景观建设中,运用成熟的现代科学技术来拓展和释放人们多层次的生活空间,意味着科技的生活化、人性化。采用先进成熟的雨水收集技术,还会避免设计的许多盲目性和不可预知性。
例如,现在很多水景观的防洪压力越来越大,因为水景观建成区越来越大,下垫面硬化,洪峰流量加大,雨水汇集时间缩短。为克服硬性材料的缺点,结合雨水利用技术,可采用代替混凝土和浆砌石的防护材料,诸如:空心连锁板、土工布、草皮加土工网、韩国标准砌块、植草砖、木桩、芦苇丛、任意摆放的大石块等等,以上材料足以保证雨水流速在2~3m/s范围。
水景观建设的理念发源于人们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审美选择,所以要十分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
目前在水景观建设中,多采用“点状”的水景观,即是池、潭、泉、井的形态。水面呈平静状态,风格为秀美类型。人在接近这类水体时,容易产生亲和感和沉静感,房舍建造可傍井,或临池,或近泉,不仅生活方便,也是钟情于水的灵气。以泉成景,在实用的生活中融合了审美的成分。如云南丽江的黑龙潭,大理的蝴蝶泉,江西瑞金的“红军井”。
另外,雨水收集系统配合水景观建设,可加入先进的“循环自洁”功能,不仅可以利用收集下来的天然雨水,而且通过蕴含水处理的生态人工湿地还可以创造出更高的审美效果。
受季风影响较大,我国降雨具有时空分布不均匀的特点,并随气候演变,近年年际差异性变大,因此雨水利用技术必须考虑具体自然条件的因素。根据景区的当地气象、水文地质和不同的下垫面条件,选择经济适用的雨水集蓄利用方式[6]。水污染控制是雨水的管理与利用的重要方面。但由于各种原因,水景观建设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尤其一些景观水的水质变坏与改善环境的初衷正好背道而驰。
水景观目前常见的问题有:水体变黑变臭、观赏鱼大量死亡、蓝绿藻泛滥和蚊蝇滋生等。
1)水源的条件差。一般景观水的水源主要来自三个方面:自来水、河水以及地下水。一般情况下水源中所含的氮、磷、碳和钾等元素偏高。研究表明,在降雨径流中,初始部分污染物的含量会比较高[10]。实践中,对初期雨水的合理处置,可以降低水处理成本,提高水景观的经济性。
2)面污染源多。雨水或浇灌水将植物中的各种氮、磷、碳、钾等营养物质带入景观水体。水体中的动物代谢物质和腐烂的水生动物,也会使水质变臭。另外,雨水汇流过程中,还会受到集流路面、屋面等建筑材料以及废弃排泄物等因素的影响,造成水面污染。
3)水面设计的不合理。如果设计得不科学,水体会出现死角,而死角中的水由于缺乏流动,往往最容易恶化。因此,在一个人工水体中如果死角越多,水质恶化得越快。
4)景观水处理技术不合理。如采用生态化处理,滥种水草,导致蚊蝇滋生等。人工水体由于水源、外来污染或管理等原因,均出现一定程度的富营养化,在一定条件下出现蓝绿藻的疯长,严重影响水体美观,蓝绿藻已是景观水的头号公敌。
1)利用自然的植物群落,绿地缓冲带来截留净化路面径流污染物,蓄积、净化雨水径流。
2)为控制雨水汇流过程中的垃圾、油污和一些悬浮污染物,可以设置雨水截污工程,尤其是针对初期雨水的弃流处理设备。
3)在雨水径流的过程中或雨水输送终端设置雨水滞留沉淀池等。
4)景观水池采用引水换水、或循环过滤的方式。经雨水收集和汇流后,雨水可以通过输送管道的预过滤设备,再进入储水池。采用循环过滤方式,可以长期确保水体的水质,有效防止藻类的滋生。
5)水面景观设计中水处理工艺还包括:多点补水,防止死区、药剂除磷、气浮除藻、过滤除浊、自然充气,防止水体缺氧、保持一定的水体流速等。
(1)综上所述,水景观建设要在保证行洪安全、自然和谐的前提下,营造舒适、文明的亲水环境。将雨水利用技术用于水景观建设工程,实现雨水资源化,可有效节约建设成本,提高景观质量。
(2)雨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不仅需要合适的雨水收集系统,还必须有雨水处理和回用系统。通过水景观的综合整治与雨水利用管理,可以使水体的资源功能、环境功能、生态功能都得到充分发挥,创造出安全、舒适、自然、文明的水景观空间。
[1]邢贵.孙家岔流域不同土地利用土壤水分时空变化的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52-60.
[2]鹿新高,庞清江,等.城市雨水资源化及模式的探讨[J].水利经济,2010(1):1-4.
[3]王浩,杨爱民.国内外城市雨水利用情况评述[R].北京科协,2002:11-23.
[4]内蒙古自治区水利厅.SL267-2001雨水集蓄工程利用技术规范[S].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1:8-15.
[5]王其亨.风水理论研究[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2:25-33.
[6]朱贵良,段志伟.城市雨水资源综合利用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5):53-55.
[7]何秋红.雨洪调蓄和雨水利用在广州海珠湖的应用[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3(2):21-23.
[8]路毅,董艳桐.城市绿地雨水利用的基本途径[J].北方园艺,2008(9):145-147.
[9]《建筑学报》编辑部.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概述[J].建筑学报,2009(6):1-3.
[10]蒋海涛,丁丹丹,等.城市初期雨水径流治理现状及对策[J].水资源保护,2009,25(3):3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