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红波
(翼城县水利局,山西 翼城 043500)
翼城县位于临汾市东南隅,东邻沁水,西连曲沃,北与浮山、襄汾接壤,南与绛县、垣曲毗邻,东西长约44km,南北宽约25km,国土面积1159km2,辖6镇4乡212个行政村。
翼城县地处中纬度,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日照丰富,季风强盛,四季分明,为山西省气候光热资源丰富,无霜期较长的地区。全县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16435万m3,其中地下水12020万m3,地表水6553万m3,重复计算量2138万m3,人均水资源占有量517m3,仅为全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23.5%。水资源可利用量仅8789万m3,人均仅276.5m3,水资源严重短缺,属严重缺水地区。地下水资源开采量4767万m3,多年平均降水量518mm,平均蒸发量1738mm。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多集中在6—9月,约占全年降水量的70%,多年平均河川径流量0.903亿m3。
截至2012年底,全县共有有效灌溉面积1.26万hm2,主要分布在唐兴、南梁、里砦、中卫、南唐、王庄乡等6个乡镇。其中:3大灌区有效灌溉面积0.79万hm2(小河口灌区0.37万hm2,利民灌区0.36万hm2,王庄扬水站0.07万hm2);小型水库11座,小型电灌站78处;水井2331眼,其中深井487眼,浅井1844眼,用于灌溉的水井617眼;小型自流灌区12处,有效灌溉面积0.05万hm2。由于水资源缺乏,部分水利设施老化,近年来实灌面积仅有0.53万~0.67万hm2。水资源短缺成为制约全县农田灌溉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目前,全县所有的水利工程设施中,小河口灌区、利民灌区、王庄扬水站3大灌区为国有准公益性事业单位,由政府统一定编、定补,独立法人,已按上级要求完成了水管体制改革工作,并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管理制度,水价由物价部门统一核定,自负盈亏;灌溉时节,由村委会统一组织灌溉。78处小型泵站管理体制基本分为承包管理和私人经营两种形式。如有县土地开发、农业综合开发或村集体修建的泵站,承包给有经营能力者管理,基本是保本经营;私人修建的泵站,个人经营,除能正常运转外,每年还有盈余。水价除国家投资的泵站由物价部门核定外,其余均为个人根据运营成本自行定价。塘坝、闸堰、水井等均为私人经营,基层水利站只搞服务,不参与经营。
据调查,水源来水量减少是影响全县农业灌溉的主要原因。如小河口灌区和王庄扬水站,因降水量和河道径流量减少,蓄水量锐减,小河口灌区2008年灌溉用水518万m3,仅占水库设计灌溉用水量1715万m3的30%,自唐兴镇陵下村以西干渠所控制的里砦镇、南唐乡0.2133万hm2面积多年得不到灌溉;王庄扬水站因水源地小河口水库蓄水量减少,水位低,666.67余hm2面积多年无水灌溉;利民灌区主水源滦池泉水流量0.34m3/s,加上辖区内水井和小泉水,共灌溉面积0.36万hm2,但目前泉水断流,最大提水量仅0.24m3/s。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采煤、采矿排水和泉口附近打井、用水量增加,导致泉水断流。
全县农业灌溉工程大部分建于20世纪60—80年代,经过几十年的运行,老化失修,渗漏、损坏严重,加之配套不完善,严重影响灌溉效果。如小河口水库存在安全隐患,不能正常蓄水运行,致使灌溉供水无保障。小河口灌区干渠上封壁渡槽,因排架下沉,槽体裂缝,过水量仅0.3m3/s,造成下游2000hm2农田不能适时灌溉。利民灌区的干、支两级渠道防渗大部分坍塌损坏,渗漏严重,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主水源断流后,由于来水量有限,运行时间缩短,部分渠道停运,导致配套建筑物丢失,渠道损坏加剧。经调查,干、支渠道利用率仅75%,现有的水量仍沿用原渠道输水,再加上末级渠道为土渠,浇地效率低下,严重影响灌溉进程。王庄扬水站灌区设备老化,渠道渗漏,损坏严重,运行费用过高,水源不足(水源为小河口水库),部分设备几近报废,致使灌区频临倒闭。小型自流灌区有15处因近几年无大暴雨,基本没有产生径流,塘坝无蓄水,引洪渠道使用时间少,大部分渠道坍塌,不能正常使用。此外,由于多年来国家没有给小泵站建设投资,除新建的泵站外,大部分泵站水泵老化失修,运行效率低,管道损坏,土渠渗漏严重。因设施老化,建筑物不配套等原因,全县农业灌溉工程渠系水利用率仅达65%左右,水量损耗非常严重。
近年来,尽管水利部门转变由过去的等服务变为上门服务,但由于农民重视程度不够,有些地不打畦埂、不平整,致使大旱有水也无法浇地;一些提水灌溉设施(井、泵站)由于电价太高、提水成本增大,单位面积浇地费用较高,致使农民浇地积极性不高。在小泵站工程中,除国有泵站成立水管单位,按国家规定管理外,村集体和私人泵站由个人(或承包人)管理,水价自己定,水费高,基本处于无序状态。体制不顺,管理混乱,致使农民灌溉成本增加,严重影响农民的浇地积极性。
随着工农业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全县水资源紧缺矛盾相当突出,地表水资源达到高度利用水平,地下水超采严重,局部地段含水层已被疏干或半疏干,区域降落漏斗不断加深和扩展,水资源基本没有大的开发潜力,工业及农村生活用水困难,农业灌溉保证率低,严重影响着全县的经济社会发展。引黄入翼后,将有效缓解水资源紧缺现状,达到工业用水能满足,农业灌溉得到保障。引黄入翼的终点是西梁水库,为了优化配置水资源,把全县除山区和部分丘陵区外,规划为四区六大块。一区是以黄河水为主的恢复改善提升区,主要包括:一是从西梁水库提水至故城、北常水库,灌溉南梁、武池大部分面积;二是在南唐乡的云唐村建提水泵站从西梁水库提水至陵下村西小河口灌区四支渠附近的干渠,利用原有的灌溉渠系,灌溉陵下以西唐兴、里砦、坪曲线以北南唐乡面积;三是利用引黄干线符册出水口及西梁水库的自流,灌溉坪曲线以南至南唐垣下各村面积。二区是以小河口水库为主的南北扩展区。小河口水库自流,保障陵下村以东的唐兴、王庄各村面积;改造王庄扬水站、北捍、枣园、南卫泵站,改善扩展王庄乡青树洼至北丁、枣园、北捍、南卫等村丘陵地区面积。三区是以里砦、辛安、中卫深井和矿洞排水为主的农业灌溉保障区。保障小河口灌区干渠以北的里砦大部,辛安、鄢里、郑庄、范村等村和中卫乡丘陵区面积。四区是以滦池水为主的南北延伸区,提升滦池水,用管道北送,灌溉中卫乡大部面积,南输灌溉南常、庄里、上下白马等村的面积。
一是利民灌区提水工程。在西梁水库东岸设水泵,经过二级提水把黄河水提至利民灌区的北常、故城水库,利用原有的灌溉渠系灌溉南梁镇下游0.2万hm2农田。二是滦水提升利用工程。在滦池建加压泵站,把滦水用管道南送至南梁镇南常村,利用原有的灌溉渠系新增部分管道灌溉南常、北坡、南坡、西堡、东尹、马册、南史、合富等8个村的0.07万hm2农田。三是小河口云唐提水工程。在西梁水库库区中段西岸,云唐村村东新建扬水站,跨晋韩公路和侯月铁路向北经东唐村至陵下村西与小河口灌溉干渠接通,灌溉陵下干渠以西唐兴、里砦、南唐0.21万hm2农田。四是恢复西梁水库自流灌溉渠系防渗配套工程。利用西梁水库的黄河水灌溉南丁、河云、西下坪、下阳等村的0.07万hm2农田。五是王庄扬水站改造工程。以小河口水库为水源,分三级提水至王庄乡后洼村,灌溉王庄乡0.09万hm2农田。王庄扬水站更新改造工程计划按二期分步实施。一期对水源站及部分干渠进行改造,工程完成后可控制灌溉面积0.05万hm2,改善灌溉面积0.01万hm2。二期工程在王庄村北新建泵站提水至后洼村,工程完成后可新增水地面积0.05万hm2。
3.3.1 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工程项目
该项目位于唐兴、南唐、里砦、南梁4个乡镇。主要建设任务为:利用3年时间在南唐乡云唐、常册村新建提水泵站2座。在唐兴、南唐、里砦、南梁4个乡镇建设末级渠道衬砌238.2km,其中南梁镇134.4km,南唐乡55.3km,里砦镇45km,唐兴镇3.5km,完善配套渠系建筑物3639座,恢复灌溉面积0.63万hm2,建设渠道节水面积0.57万hm2。在南唐乡铺设低压管道85.56km,建设管灌节水面积0.07万hm2,建设微灌面积23.3hm2。
3.3.2 规模化节水灌溉增效示范项目
该项目区共涉及王庄、里砦、唐兴、中卫、隆化、南梁6个乡镇,54个行政村,共分为8个片区,规划面积0.48万hm2。根据项目区域内作物种植结构,大田粮食作物约占54%、其余为经济林的农业生产现状,拟通过4年的建设,在项目区内新建水源工程33处,其中机井19眼,抽水泵站14座。建调蓄水池9座,总蓄水容积7500m3。实现节水灌溉工程面积0.48万hm2,其中低压管道输水灌溉0.37万hm2(含0.17万hm2果树微灌工程),防渗渠道灌溉0.11万hm2。
全县依托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工程项目和规模化节水灌溉增效示范项目及末级渠系建设,实施五大骨干工程,到“十二五”末,使全县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34万hm2,为农业丰产、农民增收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