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霞平,钱孟尧
(苏州大学艺术学院,江苏苏州215123)
文化创意产业被誉为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它是一种在全球经济、文化与技术背景下发展起来的,推崇个体创意、技巧,利用知识产权并强调科技与文化融合的新兴产业。各个国家都在不遗余力地竞相鼓励和扶持,以期在未来的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从溯源来看,文化创意产业这一概念可追溯到18世纪时的“创意艺术”和“文化工业”的概念,是在“消费者”和“公民”这些概念的基础上长期发展而来的。而中文“文化创意产业”的提法来自于2002年中国台湾地区,并将“文化创意产业”纳入到地方发展重点计划内容和努力发展方向。2005年,香港也将创意产业改称为“文化创意产业”,并将其列为新经济增长点。2006年9月,“文化创意产业”这一概念也出现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纲要》文件中。可见,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以创新设计为核心、创意与经济相结合并受知识产权保护的服装产业当然属于文化创意产业范畴。而对于服装文化创意产业来说,服装创意人才是关键。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聚集地,责无旁贷。因此,充分认识到文化创意产业与服装人才的共生关系,积极努力培养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高校服装创意人才是高校崭新的课题。
高校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已与创意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融为一体,相互促进,逐渐在良性互动发展中实现各自所需,形成了高校与文化创意产业之间的“共生关系”,即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因此,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与高校服装创意人才培养也是如此。从文化创意产业内涵来看,任何文化创意活动都是依赖于各类创意人才针对产业的不同需求,对其自身知识、技能和经验等智力因素加以综合运用;从高校的基本职能来看,培养文化创意产业需要的服装创意人才是高校必须承担的职责。
文化创意产业,其定义是“源于个体创造力、技能和才华的活动,而通过知识产权的生成和取用,这些活动可以发挥创造财富和就业的潜力”[1]。可见,文化创意产业强调人的创造力能力的开发,它是文化在精神产品与物质产品领域的创造力,并使人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得到充分展现,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创造力发挥就是人的创意表现,而创意不等于“智力”,一篇学术综述这样写道:“很多研究认为创造力是一种有别于其他智能的认知能力,尤其是不同于‘智力’范围内各种综合能力的一种认知能力。尽管智力作为一种处理大量资讯的能力,有利于创造潜力的发挥,但它不等同于创造力[2]。”其实,创意是一个综合能力,它是对各种数据、观点和材料进行过滤,产生出新的、有价值的组合,也要求创意者具有自信心和承担风险的能力。同时,文化创意产业是集知识密集、高附加值、高整合性为一体的产业,有着鲜明的创新性特点。其实,文化创意强调的是创意的价值,主要是以独一无二的文化创意贯穿于文化创意产品的生产和营销过程。而文化创意产品的生产是获取个人的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性研究和发明的过程,通过独特创意使每一项产品具有不可重复性、不可替代性。
因此,可以把文化创意产业的“创新性”特点理解为:首先,文化创意产业是一种特殊的创意产业,在产业的整个发展过程中始终贯穿新思路与新方法;其二,文化创意产业的本质是使文化呈产业化特征,也就是讲,文化创意产业必须通过新理念与新方法去创造财富;第三,文化创意产业必须时刻能够应对市场的变化莫测[3]。正是基于文化创意产业自身特征及发展要求,对高校在服装创意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应从传授知识、培训技术到培养具有创意的服装人才的目标转变,从而适应服装创意产业发展的时代需要。
从文化创意产业定义来看,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主要依靠文化创意专业人才的大量投入及对文化创意人才的培育。其中,高等教育的重要职能之一就是人才培养,这也是高等教育的价值体现。高校是一个智力密集、人才集中、科研力量雄厚的人才智库,它在很大程度上承担并满足人们提升个人素质、工作技能及社会需求的重任。同时,高校又担负起人类一切文化的传承、改造与创造的责任。因此,培养大量的服装文化创意人才是高校的优势所在,也是一份责任。北京服装学院院长刘元凤教授认为:“从北京服装学院的办学理念和办学定位来讲,一方面是为北京及服装纺织业发展培养人才,另一方面是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培养人才。教学中善于专业交叉,专业互动,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具有务实的精神和未来视野。在学校的学科布局中,服装材料、服饰设计与艺术设计融为一体,为服装纺织业及文化创意产业的近期和未来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4]。”北京服装学院目前专业设置中有7个与文化创意产业相对应的专业,如时装设计、动画、工业设计等,顺应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服装产业发展令世人注目,从轻纺产品紧缺到国家连续数年摘得世界服装产品出口的桂冠,取得辉煌成就。中国时装业逐步与国际接轨,为服装创意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服装产业要想走向世界,并占有一席之地,必须培养出高素质的服装创意人才。这就要求高校一方面要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教育,拓展知识与内容,加强高校服装教育与文化创意产业市场的接轨;另一方面积极建立服装人才培育机制,通过产、学、研合作等方式,利用高校多学科优势,积极培养跨学科复合型服装创意人才。
由于文化创意产业具有高知识性、高附加值及高融合等特性,其创意人才必然是以自主知识产权为核心,以智力为主,且以专业或特殊技能为手段的专门人才,具有卓越的创新精神。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创新精神是创意人才的核心。高校创意人才培养体制的改革,不仅仅是一种制度和实践,最主要是观念创新。服装创意人才素质不仅要具有一定的知识积累,更要培养个人的创意素养。对服装创意人才来讲,他们的创意来源于对常规的突破,甚至颠覆,对周围事物充满好奇心,敢于创新,勇于打破常规。当然,人类创意是多层面和多维度的,它不仅限于技术创新或者新的商业模式。创意不是一个保存在盒子里,到办公室后就可以拿出来向人炫耀的东西,要建立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习惯,而实现这一点需要个人及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3]。在服装创意人才培育方面应将服装艺术专业之外的学科学生吸收到文化创意产业中,在服装创意产业人才的教育训练上,应拓宽视野,尤其是加强其他学科的知识的训练,才可能更好地培育服装创意人才。一方面,根据服装产业的需求,改革服装专业训练课程,推动高校服装创意人才资格证书认定考核,以提高服装人才质量;另一方面制订服装专业人力职能标准,为文化创意产业培养合格人才。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服装产业需要具有现代多元化的创意专业人才为其服务,中国高校在培养服装创意人才时就应更新观念,以创意精神为核心,以创意产业为背景,必须适时调整专业设置或专业方向及相适应的教学体系或开设相关创意专业,建立健全服装人才培育机制,进一步适应服装创意产业的市场化发展。
服装产业已涵盖了科学、艺术、人文、教育、工程等不同学科,不仅涉及材料、制版、缝纫等技术加工领域,也涉及到管理学、艺术学、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市场学等人文学科,还涉及到人体工学、热湿传导、环境气候等领域。为此,从事服装创意产业的专业人才不仅要掌握服装史、服装设计、服装结构工艺、服装贸易等相关理论知识体系,还需要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以及解决服装生产与市场实际问题等处理能力,也包含具备从事服装设计产品开发与服务方面等综合能力。但目前高校培养的服装人才与文化创意产业所需人才仍然存在差距,这正是由于高校的服装人才培养模式与服装产业实践严重脱节所造成的。
因此,作为中国高等服装教育可以通过产学研合作教育平台,使服装人才培养过程一直处于学校与企业、学校与社会这两种大环境中锻炼成长,把学习、生产、科研贯彻起来,使学生能够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从而培养出社会与学校共同满意的服装专业人才。目前,高等服装教育在文化创意产业的作用已逐渐受到各级政府和服装行业部门所认同,高校其人才优势和技术资源优势为当前服装企业提供了解决科研与人才不足的问题渠道。一方面,各级政府从多方面提供条件政策保障,如税收、融资等方面;另一方面,企业与高校积极主动加强合作,并以校企合作、中外合作、大学生文化创意园等多种产学研合作模式,为服装专业学生提供了实践舞台和发展空间。文化创意产业部门、高校、科研机构分别集聚了一定的科技资源,高校在知识创新方面有优势,科研机构在应用研究方面领先,文化创意部门则是技术的需求者,在产品研制和市场开发方面有专长。
通过产学研合作教育,有利于发挥各自优势,使创新活动及创新成果得到转化,使得各方面共赢。具体做法:其一,在服装人才专业技能方面,企业界实施产学技术合作,提升在校学生实践能力;政府部门应建立产学合作补助与平台,提出文化创意产业工作保障;高校建立实习机制,进行产业创新模式的跨域研究。其二,在服装人才国际视野方面,政府可增加文化创意产业公费留学名额;高校通过国际课程研究,增进学生国际视野。其三,服装设计知识产权方面,政府应健全立法,保障知识产权;高校加强学生的法律常识。这就要求中国高等服装教育发展应紧紧围绕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需要,与企业、社会、政府加强合作,改革现有的服装人才培养模式,以创意产业为背景,积极探索高校服装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大学有着多学科的优势,这对于发展与文化创意产业相关专业而言是一个资源。作为服装专业的学生,不仅要掌握服装艺术与设计知识技能能力,而且也要加强他们的自然与社会学科等综合文化知识。服装专业是艺术、纺织、经济学、民俗学、工艺学等多学科交叉的专业,其服装产业的发展当然也离不开不同学科的支撑。因此,作为从事服装创意产业的专业人士,虽不能做到事事皆懂,但也不能对产业相关的知识不去了解,如与服装相关的学科知识,即服装人体工学、服装材料学、服装社会学、服装心理学、服装民俗学、服装美学等。为此,高等服装教育应充分利用大学多学科优势,引导服装专业学生跨学科跨院系选课,利用有限资源开设复合型课程,如服装与经济相结合的服装市场学、服装与材料相结合的服装材料学、服装与计算机相结合的服装CAD、服装与管理相结合的服装管理学等,积极根据服装产业需求及专业特点配置复合课程;改革现有的课程体系,增加应用型课程内容,培养学生与服装创意产业相适应的应用能力;同时要加大与服装创意产业相关的选修课的比例,增加开设选修课,并创造条件积极鼓励学生跨学科选课,充分发挥高校不同学科的优势,培养复合型服装创意人才。
目前,中国文化创意产业虽取得了很大发展,高等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也取得很大进步,为中国培养了大量的文化创意产业各类人才。然而,文化创意人才的素养还远远不能适应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尤其是高端人才、复合型人才和营销人员更为缺乏。正如厉无畏先生曾指出:“我们现在不缺画家、艺术家这类创意生产者,缺的是了解人们新需求和把握市场新潮流的人,也就是创意的引导者和创意的经营者,后两种人是让创意最终产业化的推动者。开发出高素质的各类创意人才,做到人尽其才,才能缓解中国创意人才匮乏的局面,增强创意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创造更高的价值[5]。”这在服装文化创意产业中也是如此,服装设计人才固且重要,但服装创意产业的引导者也十分紧缺。研究表明,从事于诸如时装、广告、建筑、交互休闲软件、音乐、电视和电影等创造性文化产业职位的人们,都是至少受过三级教育的复合型高级人才。文化创意人才已具备了超越传统专业人才定义的跨行业和跨专业的复合型文化知识的特征。可见,如何加强学科交叉,发挥大学各学科的优势,这无疑应成为大学培养服装创意人才的优势。
文化创意产业为高校服装教育的未来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也为服装人才培养提明了改革和发展的方向。因此,高等院校紧紧依托产学研合作教育平台,进一步加强与服装相关企业、政府文化部门之间的合作,优化现有的课程体系,充实并改善师资队伍结构,积极利用高校多学科优势及丰富的社会资源,努力培养专门的复合型的服装创意人才,不仅要培养具备服装创意设计的艺术人才、掌握市场营销知识的专业人才,也要培养文化产业管理的专门人才。只有高等服装教育培养出与服装文化创意产业相适应的各类专门人才,才能使服装文化创意产业获得快速健康有序的发展,从而实现高等服装教育与文化创意产业之间共赢局面。
[1]斯图亚特·坎宁安.从文化产业到创意产业:理论、产业和政策的含义[M]//林拓,薛晓源.世界文化产业发展前沿报告(2003-2004).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134-147.CUNNINGHAM Stuart.From Cultural Industries to Creative Industries:Theory,Industry and Policy Implications[M]//LIN Tuo,XUE Xiaoyuan.Forefront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orld's Cultural Industry Report(2003-2004).Beijing:Social Sciences Academic Press,2004:134-147.
[2]薛晓源.全球化与文化战略研究[M]//王治河.全球化与后现代性.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57.XUE Xiaoyuan.Globalization and Culture Strategic Studies[M]//WANG Zhihe.Globalization and Postmodernity.Nanning: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2003:157.
[3]理查德·佛罗里达.创意阶层[M].司徒爱勤,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23-33.FLORIDA Richard.Creative Class[M].Translated by SITU Aiqin.Beijing:CITIC Publishing House,2010:23-33.
[4]赵旭,李硕.从艺术教育看服装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J].北京服装纺织,2008(9):132-133.ZHAO Xu,LI Shuo.Look at the clothing and the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development from arts education[J].Beijing Garment and Textile,2008(9):132-133.
[5]厉无畏.创意改变中国[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9:313.LI Wuwei.Creativity Changes China[M].Beijing:Xinhua Publishing House,2009: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