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金栋,郑向敏,谢朝武
(华侨大学旅游学院,福建 泉州 362021)
近年来,旅游业以其优越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功能得到了国家政策的持续倾斜。2008年,国务院研究室就现阶段旅游产业对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作用做了一项内容最全面、结论最清晰的报告:“旅游业是战略性产业,市场需求大,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1]随后,国务院在2009年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中,明确将旅游产业定位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对旅游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给予了更高的定位,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的相互作用亦随之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重点。
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形成了耦合协调关系。一方面,旅游产业的发展以区域经济的支撑为基础;另一方面,旅游产业的适当超前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将产生积极的关联带动作用。对两者任何一方的忽略都会造成对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之间正确关系认识的偏差。基于此,本文借鉴物理学耦合协调度函数构建了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的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与评价体系,并对各省、直辖市旅游产业和区域经济的耦合协调度进行了等级划分,以期为各地区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实现更高层次的耦合协调提供决策建议。
旅游产业关联度较高,可以拉动并加强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旅游产业通过吃、住、行、游、购、娱等产业六要素,直接带动区域内餐饮业、住宿业、交通业、零售业、娱乐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并由此间接带动和协调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等一二产业的发展。
目前我国旅游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已超过4.5%,旅游业对区域经济的拉动和协调作用日益明显。国家旅游局和统计局使用世界旅游组织推荐的旅游卫星账户方法,对旅游业的关联带动作用做了精确测定,结果显示旅游业带动的相关行业共计有110个,其中,旅游消费对住宿业的贡献率超过90%,对民航和铁路客运业的贡献率高达80%,对文化娱乐业的贡献率超过50%,对餐饮业和零售业的贡献率也超过了40%[3]。庞大的乘数效应,使旅游产业成为全国大多数地区优先发展的支柱产业或重点产业。
旅游产业的发展需要一定程度和水平的区域经济作为基础和支撑。区域经济对旅游产业的支撑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发达的区域经济使居民的可自由支配收入增加,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居民的需求层次和生活方式亦随之提升,当地居民的旅游需求便成为旅游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另一方面,旅游业是一种依赖性很强的产业,其健康发展离不开区域经济的持续支撑。我国中西部地区的旅游产业与其丰富旅游资源禀赋的不相称,主要原因就在于区域经济并没有对旅游产业的发展发挥应有的支撑作用。
敖荣军、韦燕生通过实证研究证明,区域经济是影响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旅游业对区域经济具有高度依赖性[4]。陈秀洁、代合治将我国31个地区的人均GDP与旅游产业规模进行相关分析,研究发现人均GDP与旅游产业规模成正相关关系,且区域经济对旅游产业发展的相关系数高达0.759,较好地证明了区域经济保障着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5]。
耦合是物理学概念,原指多个电路元件或电网络的输入与输出之间配合并通过相互作用从一侧向另一侧传输能量的现象。耦合在社会学中定义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系统或要素通过相互作用彼此影响的现象。耦合度则用来衡量系统或要素彼此相互作用影响的程度[6]。本文将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通过自身耦合元素彼此产生影响的程度定义为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的耦合度,它的大小反映了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相互促进相互协调的程度[7-8]。
1.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度模型的构建
当只有两个系统时,协调度函数一般表示为d=,其中U为系统发展水平的函数。假设F(X)和F(Y)分别是度量旅游产业系统和区域经济系统发展水平的函数(X、Y分别为两系统的特征向量),则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度可以定义为:
由于协调度并不能全面真实地反映两系统交互耦合的协调状态,进一步的,借鉴部分学者已有的研究成果[9],假设D为耦合协调度,T为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的综合评价指数,则
其中,T=αF(X)+βF(Y)
上式中,α,β为待定参数,一般取θ=0.5。
2.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度评价标准
若F(X)>F(Y),表明旅游产业对区域经济的贡献大于区域经济对旅游产业的支撑作用,也即区域经济发展滞后型;若F(X)<F(Y),表明区域经济对旅游的支撑大于旅游产业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也即旅游产业发展滞后型。耦合协调度值介于0到1之间,D值越大说明两系统之间的耦合协调状态越好,D=1时表示两系统处于最优耦合协调状态,D=0时表示两系统处于相互独立状态。借助于目前在学术界已经成熟的耦合协调度评价标准[10],本文定义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度评价标准如表1所示。
表1 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度评价标准
为遵循指标选取科学性、完备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本文在指标选取上主要经过了3个步骤:一是依据已有研究文献对旅游产业和区域经济的指标体系进行统计分析,选取文献中引用频数最高的指标;二是在原有指标的基础上深入逻辑分析,适当增删与本文研究相关或无关的指标;三是与统计年鉴进行比照反馈,对统计年鉴缺失的指标进行修改或调整。由此,最终构建了评价旅游产业和区域经济能力的指标体系,其中旅游产业评价体系分为旅游发展基础、旅游企业规模、旅游发展潜力等共3类11个指标,区域经济评价体系分为经济基础、经济发展潜力、居民生活水平、经济开发程度、基础设施建设等共5类27个指标。具体指标体系如表2所示。
本文统计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11》、《中国旅游统计年鉴2011》及2010年全国31个省、直辖市(港、澳、台除外)的统计年鉴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保证了数据的权威性和可信度。为统一量纲,便于对比分析,本文对各指标数据进行了离差标准化处理。
指标权重的确定与计算结果直接相关,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为更好地评判各指标的功能效用,本文采用客观赋权的熵权值法对相关指标进行评价。熵权值法根据各指标间的关联程度及信息量来决定权重[11]。限于篇幅,本文直接给出各指标权重的计算结果。
表2 中国省域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度的指标体系
部分学者认为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在相互作用过程中二者产生的作用并不对等[12],在参考近似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本文取α=0.6,β=0.4。由此,T=0.6F(X)+0.4F(Y),将相关数据代入模型,计算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省域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度结果及评价
1.耦合协调度等级分类
从总体上看,达到初级协调及以上等级有广东、江苏、浙江、山东、北京、上海等6个省、直辖市;处于中级失调及以下等级有新疆、贵州、海南、青海、宁夏、西藏等6个省份,青海、宁夏、西藏三地区更是进入了严重失调的等级;轻度失调和濒临失调是多数省份的所处的等级,其中处于轻度失调等级的11个省、直辖市有云南、重庆、天津、陕西、广西、黑龙江、山西、江西、内蒙古、吉林、甘肃等,处于濒临失调等级的6个省份是河南、福建、湖北、湖南、安徽、河北;辽宁和四川两省份则居于稍高的勉强协调等级。
从空间上看,旅游产业和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度较高的省份多为东部沿海经济较发达区域,耦合协调度较低的省份多为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证明旅游产业的发展对区域经济有较高的依赖度。
中央政府应加大对中西部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同时积极促进东部地区旅游产品的创新和产业融合;地方政府应充分发挥旅游产业的综合带动作用,将旅游产业积极纳入到区域经济发展的大格局中,依托国家的宏观战略,因地制宜地推动旅游产业与信息产业、科技产业、现代农业、文化产业等业态的融合,把新兴业态当做推动旅游跨越式发展的动力[13]。提升旅游产业的创新能力,提高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的耦合协调度。
2.耦合协调度等级分析
由于旅游产业F(X)与区域经济F(Y)的相对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二者的耦合协调状态,故本文对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的相对滞后性进行深入分析。
(1)旅游产业F(X)滞后于区域经济F(Y)
从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的对比来看,全国有11个省、直辖市的旅游产业是滞后于区域经济的,分别为江苏、北京、上海、河北、天津、内蒙古、吉林、甘肃、青海、宁夏、西藏等地区。
江苏、北京、上海三地区的旅游产业滞后于区域经济,是由于三地区区域经济相对强大,而区域经济并没有充分地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河北、天津的旅游产业滞后于区域经济的发展,一是区域经济并没有充分发挥促进旅游产业应起的作用;二是身处“首都经济圈”的河北与天津两地区虽然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旅游资源与北京较为类似,距离与北京较近,根据旅游资源的“星月定律”,两地区的旅游资源处于北京市旅游资源的屏蔽之下,其旅游产业的发展需要打造有别于北京的独特旅游资源,细分客源市场,从而扩大旅游市场份额。
内蒙古、吉林、甘肃、青海、宁夏、西藏等6省、自治区旅游产业发展严重滞后于区域经济的发展。由于落后的区域经济无力支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无力提供应有的公共服务,无力催生当地潜在的客源,致使旅游产业不具备应有的发展基础,丰富的旅游资源没有被开发成可带来利润的旅游产品;另外,西部地区恶劣气候和地形等自然条件与气候舒适的南方相比可接待游客的时间较少,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旅游产业的发展。
(2)旅游产业F(X)领先于区域经济F(Y)
除以上地区外,广东、浙江、山东、辽宁、四川、河南、福建、湖北、湖南、安徽、云南、重庆、陕西、广西、黑龙江、山西、江西、新疆、贵州、海南等20个省、直辖市的旅游产业均领先于区域经济,说明我国多数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是较为成功的。
以唯一处于优质协调等级的广东省为例。广东省以深厚的历史底蕴、独特的岭南文化、现代化的都市氛围为旅游吸引物,依托雄厚的经济实力和优越的区位条件,于2009年率先在全国推行“国民旅游休闲计划”,促进了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富足的区域经济为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充足的潜在客源。2010年广东省接待国内游客39 547.3万人次,接待入境旅游者3 140.93万人次,国内、外游客接待量均为全国第一,遥遥领先于其他省份,实现了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的相互协调健康发展。但广东省旅游产业仍存在旅游产品多元化不足,产品开发简单,缺乏持久吸引力等问题。
浙江、山东、辽宁等三地区拥有众多优良海湾,旅游资源丰富,充分利用区域经济做好旅游形象宣传,旅游产业发展成绩斐然,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达到了较好的协调。四川、河南、福建、湖北、湖南、安徽、云南、重庆、陕西、黑龙江、山西、江西、新疆、海南等地区积极开发和营销有地域特色的旅游产品,提升服务设施,旅游产业快速发展,为各地的区域经济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然而,旅游产业并非越发达越好,没有区域经济保证的旅游产业非常脆弱。以云南、贵州为例,云南省旅游产业F(X)得分为区域经济F(Y)得分的2.9倍,贵州省旅游产业F(X)得分为区域经济F(Y)得分的2.3倍。过重依赖旅游产业会影响区域经济的稳定和发展:一方面,旅游活动的季节性使旅游淡季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的闲置问题,势必会影响区域经济的稳定;另一方面,游客除受可自由支配收入水平、闲暇时间等因素影响外,还要受到政治、经济、社会及自然因素等宏观因素的影响,一旦宏观因素发生不利变化,区域经济无法及时提供支撑,将会给旅游产业造成致命性打击,影响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
总之,旅游产业落后于区域经济的地区应加大旅游营销力度,积极对外推广高端旅游产品,立足自身资源特色做大做强做出规模,依托区域经济促进旅游产业更快更好的发展,从而使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达到更高的耦合协调状态;旅游产业领先区域经济的地区应依托旅游产业提升社会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更加周到的服务,以旅游产业的发展带动交通、通信、文化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实现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以达到更高等级的耦合协调状态。
旅游产业加速和协调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经济为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基础设施和潜在客源,二者相互促进相互影响。从空间上看,旅游产业和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度等级较高的省份多为东部沿海经济较发达区域,耦合协调度较低的省份多为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呈现出“东高西低”的“两极分化”态势,从一定程度上验证了旅游产业的依赖性和敏感性。
耦合协调度偏低的地区应根据旅游产业F(X)与区域经济F(Y)的发展程度,有侧重地发展旅游产业或区域经济。旅游产业落后于区域经济的地区应利用现有经济条件加快旅游产业的发展,从而使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达到更高的耦合协调状态;旅游产业领先区域经济的地区应充分发挥旅游产业的乘数效应带动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以达到更高等级的耦合协调状态。
另外,旅游产业的社会经济功能在任何阶段都必须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匹配。各地政府应根据旅游资源、客源市场、投入产出效益等现实情况,客观地认知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及其发展阶段,从而决定旅游产业在区域经济不同发展阶段的经济功能。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仅对横向各省、直辖市的耦合协调度进行了对比分析,并没有从纵向动态方向进行深入分析。
[1]尹中卿,等.旅游业: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生力军[N].经济日报,2012-07-14(6,7).
[2]曾雁,彭国川.旅游业在区域经济中的定位研究[J].开发研究,2003(4):59-60.
[3]贾伟.旅游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日益明显[N].经济日报,2010-04-07(7).
[4]敖荣军,韦燕生.中国区域旅游发展差异影响因素研究:来自1990-2003年的经验数据检验[J].财经研究,2006,32(3):32-43.
[5]陈秀洁,代合治.中国省域旅游产业发展的动因分析[J].社会科学家,2008,132(4):96-98.
[6]吴大进,曹力,陈立华.协同学原理和应用[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0:9-17.
[7]黄金川,方创琳.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机制与规律性分析[J].地理研究,2003,22(2):212-220.
[8]吴跃明,张子珩,朗东锋.新型环境经济协调度预测模型及应用[J].南京大学学报,1996,32(3):466-473.
[9]延超,钟志平.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的耦合协调度研究[J].旅游学刊,2009,24(8):26.
[10]廖重斌.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定量评判及其分类体系[J].广州环境科学,1996,11(1):12-16.
[11]高智神.熵权系数法在湖北某高速公路投标决策中的应用[J].工程造价与管理,2009(3):34-36.
[12]生延超,钟志平.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的耦合协调度研究[J].旅游学刊,2009,24(8):27.
[13]侯艳.专家建议:充分发挥旅游业对区域经济发展支撑作用[EB/OL].(2012-07-09)[2012-08-20].http://china.cnr.cn/gdgg/201207/t20120709_51014995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