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新
美国,公认的世界警察。正当奥巴马以微弱优势赢得连任,以“重返亚洲”作为自己新的外交战略之时,亚洲局势却变得愈发紧张和敏感。首当其冲的便是中日关于“钓鱼岛”的主权争端——而中日两国又恰好同为美国“重返亚洲”战略的重要利益相关方。2013年1月5日,网传日本新任首相安倍晋三要求强化钓鱼岛周边的“警备对抗措施”,具体措施包括,日航空自卫队可向对方飞机发射曳光弹“警告射击”以及日海上自卫队可出动军舰在一定范围内进行部署等等。中日双方似乎正由隔空喊话升级到武装对峙的边缘。毋庸置疑,一旦中日擦枪走火,在日本拥有大量驻军的美国的态度变得至关重要。
2012年11月29日美国参议院全体会议决定,在2013财年“国防授权法案”中增加一个附加条款,明确规定美国对日防卫义务的《日美安保条约》的第五条适用于钓鱼岛;2013年1月11日,美国空军宣布,在日本冲绳嘉手纳基地临时部署隶属弗吉尼亚州兰利空军基地的12架F-22“猛禽”战斗机和300名相关人员,为期4个月;7天后的1月18日,美国国务卿希拉里与来访的日本外相岸田文雄举行会谈。在提及钓鱼岛问题时,希拉里重申美国对钓鱼岛主权最终归属问题不持立场,但她同时又宣称,美方承认该岛屿处于日本行政管辖之下,反对任何寻求破坏日本管辖权的“单方面行动”。无论是外交声援还是实际行动,美国政府都明显偏向日本,那么一旦中日开战,美国会参战么?
参战,毫无准备
对于日本右翼来说,相比希拉里的口头表态,1月中旬抵达嘉手纳的12架F-22显然是更为实在的“支持”。作为第四代战斗机标杆的F-22是为欧洲战场设计,用于在苏联和东欧防空体系尚且完整的时候就突入纵深,夺取制空权,并配合B-2轰炸机摧毁苏联和东欧的核设施、战略指挥中心、防空体系和其他关键节点。在理论上,F-22在亚太具有同样的神威。
不仅如此,让日本人更有底气的是,早在之前几个月美国海军陆战队还部署了MV-22“鱼鹰”。2012年7月23日,第一批12架MV-22从迭戈加西亚由船运到达日本山口县的岩国。10月1日和2日,9架MV-22从岩国基地起飞,抵达冲绳普天间基地,另有3架因更换零部件等原因留在岩国基地,延后几天也飞抵普天间基地。或许在日本右翼看来,两款先进军用飞机同时部署,说明美国已经做好了战时介入的准备。
中日一旦出现摩擦,最大可能是在战斗机之间发生的,这已然成为大家的共识。从这点看来,F-22空中优势似乎可以对中国空军起到很好的震慑作用。不过理论和实践往往有着不小的差距。由于战斗机速度快,加上气流等自然因素,使得空中摩擦存在很强的偶发性,无论是飞机相撞还是擦枪走火,冲突往往瞬间发生随即终止,几乎不会给F-22任何升空干预的机会。
就钓鱼岛作战而言,以冲绳为基地的MV-22所具有的速度优势和垂直登陆能力是一个优点,同时MV-22也具有足够的作战半径覆盖钓鱼岛。不过,拥有足够的作战半径只是起码的必要条件。钓鱼岛是无人岛,美国海军陆战队MV-22如果卷入钓鱼岛冲突,那只能是中日已经在岛上交火,美国海军陆战队驰援日军的情况。那样一来,MV-22将在激烈交火中的敌前起降,钓鱼岛上狭窄的地形和有限的空中进入、退出通道又进一步增加了战术困难,对于MV-22来说这还是一个没有经历过的考验。在理论上,F-22负责制空,MV-22负责对地增援,两者可以互补,但实际上两者的作战配合有很大的问题。作为隐身战斗机,F-22的作用是破门而入,为后续攻击机开辟通道,而非长时间警戒巡逻,或是为MV-22提供伴随护航;MV-22与其说是具有螺旋桨飞机速度的直升机,不如说是具有垂直起降能力的螺旋桨运输机,更加适合低烈度战场的使用。
此外,美国真若打算介入可能的中日冲突,精心的战前准备至关重要,而非部署几架先进飞机草草了事。在1991年的伊拉克战争中,不算美国空军,光美国海军就在东地中海和波斯湾集结了6个航母战斗群。对付20年前的萨达姆尚且如此,与今天的中国发生军事冲突,以美军目前在亚太的兵力部署是不可想象的。一些头脑冷静人士判断,美国在钓鱼岛问题上对日本“似乎强力”的支持恰恰是以进为退的表现,美国希望借此防止中国更为强势的行动,并利用这种“支持”要求日本切记不忍钓鱼岛这个“小”,以乱美国更大的“谋”。
战略上无利可图
“暴力仅仅是手段, 相反的, 经济利益才是目的。”恩格斯的这句话已经充分说明战争的本质,无论参战国打着什么旗号,本质上,都是为了能在战争中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事实上, 本世纪以来的国际性战争, 仍旧反映资本主义恶性竞争本质的、发生在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划分资源和市场的冲突。科索沃战争便是其中一例。1999年1月1日,欧元诞生。但就在欧元统一的过程中,有大量欧洲资本因对欧元前景的不确定性而涌入美国避险,大量资本涌入使美国出现最大的“泡沫经济”,随时可能陷入股市崩盘、美元贬值以及大幅度的经济衰退。因此,美国人发动南联盟战争并非是对科索沃180万阿族人的人权问题情有独钟,而是希望由科索沃战争在欧洲制造紧张局势打击欧元,防止欧洲资本过快回流进而导致美国经济衰退而已。如此看来,美国是否介入中日未来可能的夺岛冲突,并不取决于钓鱼岛问题是否纳入《美日安保条约》,而是美国对华开战后是否能够获得足够的经济利益。
当我们回顾20年来的中美关系时会发现,出现频率最多的字眼既不是军事对抗也不是人权问题,而是中美贸易。根据美国商务部的统计,仅在2011年上半年,中美贸易额就达到2 325亿美元,是同时期美日贸易额的2.5倍。而根据中国商务部的最新统计,2012年中美贸易额达到近5 000亿美元的历史新高,此外,美国对华直接投资也达到了700亿美元。毫无疑问,经济互补已经让中美双方绑定为一个利益共同体,对华开战等同于帮日本卖命砸掉自己的钱柜和饭碗,这显然是一个既赔本又不赚吆喝的买卖。
“我们知道,只要美中两国认识到我们的共同利益,就能在很多方面实现双方的目标。”相比希拉里的言论,奥巴马在竞选期间与麦凯恩辩论时的这句表态更切合美国人的利益,同时也应该是美国政府对华关系的基本态度。而就在连任成功之后,奥巴马对于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试图拉拢美国的做法也颇为反感——奥巴马曾以“太忙没时间”为由断然拒绝了安倍3月访美的要求,对于日本来说,这显然是一次重大的外交失败。
责任编辑:王鑫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