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一霖
(山西农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山西太谷030801)
农产品物流属于现代物流范畴,是为满足客户的需求与实现农产品的价值而进行的与农产品有关的物质实体和信息,从生产者到最终消费者间的物理性流动。农产品物流具有产品数量多、体积大、易腐败及对物流设施要求较高等特点,因此,需要加快农产品物流的发展,发挥农产品的社会价值,使农产品物流真正成为“第三方利润源泉”,惠及农产品生产者和消费者。
山西省具有复杂的地形地貌环境和独特的局部性气候资源,为动植物培育提供了优良的生态条件,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批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的名特优农产品,例如各色小杂粮、核桃、红枣、苹果、梨以及牛羊肉和药材等,但其复杂的地形地貌也造成农村交通不便、农产品物流发展滞后以及农产品物流信息化水平不高等问题,从而导致一些优质农产品分散在深山里运不出来,没有实现潜在的经济价值,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2005年11月8日,由太原到长治的高速公路建成通车,至此山西省实现了“3 h高速通达”的目标,此外还打通了通往周边省份的7条出口路。目前,山西全省高速公路建设达到了4000km,通高速的县数占到全省119个县(市、区)的82%。另外,县际公路改造、乡通油路,村村通水泥路取得突破性进展。同时,以货运枢纽建设为支撑,整合运输力量,全省已建成大型货运枢纽站31个,重新布局60多个大型货运枢纽站场、200多个乡镇货运站点,吸引分散运输户加盟。目前,这些站点普遍与附近物流企业、生产基地、加工企业、商品集散点和社会消费者建立起紧密联系,整合了大批运营车辆和从业人员[1-4]。
近年来,山西省启动了农村网络文化站、村通电话、农业信息网等6大信息化工程,将电话、电脑、电视3种信息载体有机结合,定期发布供需信息[5-7],极大地推动了农村信息化的发展。例如,山西盛唐物流配送中心将农产品供需信息全部网上公布,阳曲县的一处农家店上午通过网络发来订单,所定货物下午就可到达。类似的例子还有不少。为了提高农产品物流的信息化水平,山西省还将不断加大该方面的投入力度。
目前,山西国有、民营物流企业投资加大,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迅猛。山西太行山农产品物流园区,占地180 hm2,规划有蔬菜水果、禽蛋肉奶、粮油食品、花卉农资4大农贸物流板块,15个专业单元区域具备农副产品集散交易、仓储保鲜、加工配送、订单期货、电子商务、信息发布、综合服务等功能。到2015年,将建成集农产品加工配送、电子交易、期货交易、信息服务、检疫检测、储藏保鲜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高端农产品物流园区。再如,太原丈子头农产品物流园,构建“六区三库六中心”即“636”市场框架,该物流园将覆盖“大太原”4市30多个县,连接上百个特色农产品基地,对发展“一村一品一县一业”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山西省可以依托这些已建成和即将建成的现代物流企业来促进农产品物流行业的发展。
随着山西农村及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山西省农产品市场迅速增长,已形成综合批发市场、专业批发市场、集市贸易和批零并行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同时,农民经纪人队伍不断壮大,他们联结千家万户,已经成为农产品物流的重要一环;在“双百市场工程”实施下,山西省建立了一批集农产品综合仓储、物流、批发、交易为一体的多功能农产品交易市场,用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装备建设农家店,完善了农产品流通体系。
农产品物流配送行业是个规模效应和马太效应都很强的行业,很多农产品物流配送企业实力弱小,在其生产基地建设、销售网点建设、配送品牌建设以及市场拓展、货源组织、资金筹集、内部管理、外部合作等方面缺乏竞争力;农产品物流从业主体规模小、层次低、离散性强、联合性差,组织化程度低,缺乏竞争力,难以形成大规模经营,以获得“第三方利润”。一些刚刚兴起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存在自身功能不健全、组织化程度低等问题,面临着被市场淘汰的危险[1-4]。
相对落后的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是造成农产品销售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山西省虽然每年也在不断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但毕竟财力有限,加之特殊的地理条件,造成了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如很多地方农村交通状况不具备承受大型运输车辆的能力,难以发挥物流运输工具的作用,造成不少农产品供需脱节,制约着农产品流通的发展。
物流技术包括物流活动中采用的设施、设备、装置、工艺和理论、方法等。现阶段山西省农产品物流技术还比较落后,以保鲜技术为例,山西省现阶段农产品的物流保鲜技术落后,造成农产品腐烂、变质,物流过程中损失巨大。特别是在农产品集中上市的时候,不能及时销出的农产品,只能损失,而且还污染环境[2]。我国水果蔬菜等农副产品在采摘、运输、储存等物流环节上的损失率在25%~30%之间,远高于发达国家的水果蔬菜损失率,说明我国农产品物流技术总体水平有待提高。
现代物流区别于传统物流的根本标志,是现代信息技术在物流各个作业环节中的综合应用。现代物流信息技术包括通信网络技术、自动识别技术、空间信息技术、物流系统自动化技术以及在这些技术手段支撑下的数据库技术和面向行业的管理信息系统等软件技术。目前,农村、农业信息网络虽然已具雏形,由于农产品生产者、流通者和销售者涉及千家万户,信息网络在末端出现断层。大多数农产品交易市场的信息服务设施不配套、不完善,以原始的交易方式为主,大部分物流企业仍采用传统的人工操作方式。山西省农产品物流信息化水平低,不能满足企业高效运营和社会发展的需求,难以保证农产品物流的迅速和准确,严重影响了农产品及时运输、销售、储存。
2011年初,农产品同时出现了“贱卖”与“贵买”现象。究其原因,农产品经由农户、合作社、各种中介组织才能到达消费者,各个环节均层层加价,到终端销售时,零售价会比菜田收购价增加2倍甚至3倍,流通成本占到销售价格的1/2~2/3[8-9]。目前,山西省农产品流通的主要渠道有几种,一是农户→产地批发商→销地批发商→零售终端→消费者;二是农户→贩销户→销地批发商→零售终端→消费者;三是农产品生产者→集贸市场→消费者。其中,第3种渠道环节虽少,农产品流通成本低,但通过该渠道流通的农产品数量非常有限,在农产品流通中的份额不高。第1,2种流通渠道环节多,一般需要5~6个环节,每个环节都会有所加价,使成本不断提高,零售价急剧上涨。
农业具有天然的弱质性,农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扶持,农产品流通业的发展也离不开政府的扶持。首先,应把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农业基础设施的有机组成部分,列入农业扶持目录,获得财政的稳定支持,改善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其次,应把农产品物流企业作为农业产业的合理组成部分,在税收、农业补贴上给予一定倾斜。第三,农产品供给作为社会公共产品的一部分,政府可以以农产品物流信息平台的方式直接介入农产品流通业,与农产品生产、流通、销售有关的农户、合作社、物流企业、农贸市场、超市结成稳定的合作关系,保障农产品稳定供应,满足社会需要。
农产品中水果、蔬菜、水产品、肉类等,保鲜期短,容易变质腐败,容易被污染,因此,对运输时效和保鲜条件提出了较高要求。同时,农产品市场日渐成为一个全国性甚至国际性大市场,远距离长时间的流通对农产品物流提出了较高要求。农产品物流发展趋势,是配套发展运输、仓储、销售连续的“冷链化”物流,建立起农产品从地头到超市冷柜和消费者冰箱的冷链物流体系,有效保证鲜销农产品的品质甚至风味,从而提高农产品的物流效率。比如,美特好物流配送中心的低温加工物流配送库,可以做到生鲜产品的收货、储存、分割、加工、安检、分拣及配送,减少了中间环节,费用降低,为消费者提供了质优价廉的商品。因此,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政策措施促进山西冷链物流快速、健康、良性发展[10]。
信息化是农产品物流的灵魂,更是其最大特征之一,如果没有信息化体系的支撑,复杂农产品物流活动将无法完成。为此,必须充分利用不断出现的新信息技术成果,加强和完善农产品物流信息化体系建设。首先,在现有的信息化建设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尽最大可能为农民利用网络获取信息提供方便,保证农村与外界信息通道的畅通。其次,建立农产品市场预测预报体系,收集汇总来自农业、贸易、气象、供需、交通、统计等有关部门的农业信息,并及时发布分析和预测结果,让农民及时掌握市场动态,以减少其生产和销售的盲目性与不确定性。再次,引进先进的信息管理技术和设备,开发研制适合农产品物流独特要求的管理软件。另外,物联网技术是未来信息科技的趋势,会进一步提升物流智能化、信息化和自动化水平,物联网应用将成为现代物流中信息化的核心技术,山西省大型的、成熟的农产品物流企业要先行开展物联网技术示范,推动全省农产品物流技术的进步。通过信息化体系的建设,最终形成一个上联各级政府部门,下联各类农产品物流主体的信息网络,实现对农产品生产收购、加工库存和流通运输等物流各环节的有效控制和全程管理,使农产品物流各区段的效益实现最优。
第三方物流企业是从农产品生产方和销售方分工出来的专业物流企业,它应用专业的物流技术和设施,对农产品物流进行全方位的组织、协调和控制,将农产品供应和销售紧密衔接起来,具有农产品生产方和销售方都不具备的专业能力和比较优势,是连接农产品的生产者与消费者的桥梁和纽带。第三方农产品物流企业还可以依托自身的信息优势,直接组织农产品的生产安排,实现产销对接的订单农业,提高农业产业化的组织程度[11]。第四方物流以信息共享平台为关键支撑,拥有全面的综合管理和协调能力,有能力提供一整套完善的供应链解决方案,是供需双方及第三方物流的协调者。通过第三方物流企业和第四方物流企业的支持,提高农产品物流业的现代化水平。
农产品物流生态工程是指将环境管理导入农产品物流的各个环节,加强农产品物流中保管、运输、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和废弃农产品清理等各个部门的环境管理和监督,并配合政府相关的政策和法规,有效遏制农产品物流发展造成的污染和能源浪费。农产品物流环境污染不仅阻碍着自身的发展,客观上也给自然环境带来了垃圾污染,所以应对农产品物流的每个环节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完善与绿色物流相关的政策和措施,重点搞好绿色的交通、包装、保管与装卸、流通加工,实施农产品物流生态工程,建立起低碳型农产品物流体系。
[1]王红平.山西农村物流发展的几点思考[J].物流工程与管理,2009(5):33-35.
[2]毕雪萍,高凤莲.山西省农产品物流体系研究[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9(11):47-49.
[3]张俭.流通体系亟待重塑[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1(1):34-35.
[4]姜平,魏霜.鲜活农产品物流发展策略[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0(3):74-75.
[5]武甲斐.促进我国农产品物流发展的对策[J].经济研究参考,2012(12):38.
[6]孙志洁.商丘市农产品物流对农民增收的影响探析[J].河南农业科学,2011,41(8):16-19.
[7]徐卫涛,宋民冬.浅析我国农产品物流[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6(1):5-7.
[8]张京卫,张兆同.现代农产品物流发展对策研究[J].山西农业科学,2007,35(4):7-10.
[9]凌中南.我国农产品物流产业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河南农业科学,2009(10):5-8.
[10]郭晔.农产品加工企业应急物流系统的研究[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2(2):65-66,73.
[11]孙芸.发展农产品物流的对策研究[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6(4):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