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移动学习资源建设初探

2013-04-07 14:02秦惠娟
河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3年6期
关键词:资源建设教育

秦惠娟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河北 石家庄 050071)



电大移动学习资源建设初探

秦惠娟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河北 石家庄 050071)

探索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是电大办学的特色,移动学习为电大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移动学习资源的不足影响着电大深入开展相关学习服务。电大未来的移动学习资源建设可以借鉴MOOCs和翻转课堂等理念改进课程设计和学习服务,通过社会化学习来促进学习实现和资源生成,并探索完善移动学习资源的共建共享机制。

电大;移动学习;学习服务;资源建设

在“大(大数据)、云(云计算)、平(平台)、移(移动互联网)”的数字化革命时代,实现按照自己的学习需求来自我教育、自我完善和自我提高的美好愿望。可以说,移动学习为推动全民终身学习理念的广泛传播和具体实现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撑和便利环境,同时,也为以构建全民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和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为己任的电大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视野和实现路径。在各地电大厉兵秣马,纷纷借助移动互联技术打造移动学习平台谋求实现发展突破之际,移动学习资源匮乏作为一个影响电大移动学习深入开展的瓶颈问题日益凸显出来。所以,如何建设海量、优质、有效的移动学习资源,真正让学习者做到随时、随地、随需获取信息、资源和服务,成为电大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

一、推动移动学习是电大发展的新方向

1.电大具有推动移动学习的技术优势

回顾电大30多年的办学实践,电大的发展始终与信息技术紧密相关,始终在进行着不间断的教学技术和手段的革新,始终在利用当下最先进的传播媒介和信息技术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教学手段上,实现了从广播、电视授课到使用录音、录像、光盘,再到使用计算机课件、网络课程、在线平台等3次历史性飞跃;教学方式上,实现了从单一的广播电视授课发展到包括网络在内的基于多种媒体的多样化交互式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学资源上,实现了从以文字教材为主到文字、音像、计算机课件及网络等多种媒体综合利用的教学资源的转变。可以说,探索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源于电大办学的基因,与时俱进地推动教育模式和学习方式改革已成为电大办学的常态。在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方面,电大起步早、基础牢、效果好,具有一定的先发优势。

2.电大具有推动移动学习的现实基础

以河北电大为例。首先,天地人三网结合的网络教学环境已构建完成。河北电大形成了省市县三级管理,天地人三网合一的立体覆盖全省市县城乡的完整办学体系。拥有卫星地面接收系统、双向视频教学会议系统和多媒体资源制作系统等现代化教学设施。拥有一支数量充实、经验丰富、结构合理的远程教育专业化的教学、科研、管理和支持服务队伍。其次,大批适应自主学习的教学资源已整合汇聚。河北电大在线开设的600多门学历教育课程,100%都有2种以上稳定的教学媒体支持。河北终身学习在线积极整合各种社会优质教育资源,目前已有5 000多门课程。再次,全方位、多层次、开放式人才培养模式已创建成型。教师基于教学设计进行多种方式的引领与辅导,学校通过天地人网提供全程学习支持服务。在现有“三网”环境、教学资源、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拥抱并推动继远程学习、数字化学习之后兴起的移动学习,是电大发展的必然趋势。

3.移动学习为电大转型发展带来新契机

随着终身学习理念的深入人心和国家学习型社会的构建,向开放大学转型发展,为提高民族素质、实现教育公平、构建和谐社会作出贡献,是时代赋予电大的历史使命。要完成这样一种使命,打破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的鸿沟,淡化线上教育和线下教育的界限,逐步建立一个多元、多层、互通、开放、立体的终身教育体系,是电大的不二选择。而作为一种能够满足多元化、个性化、交互性、实用性学习需求的教育形态,作为一种能够实现“学得起”“放得下”“捡得回”“用得着”“见效快”学习效果的学习方式,移动学习将在其中发挥独特的、巨大的作用。河北电大目前在读学生20余万,若能将其发展成为移动学习用户,通过增加黏性、优化服务等满足其终身学习需求,在他们整个人生过程中始终与之保持同步,并由此向社会人群辐射,其教育、文化、社会、经济、政治效益将会非常可观。

二、电大移动学习资源现状

随着移动学习所需的硬件建设已趋成熟、软件技术日益完善,移动学习资源匮乏作为一个影响电大开展移动学习服务的瓶颈问题日益凸显出来。电大目前的移动学习资源建设,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

一是以国家开放大学(中央电大)开发的“五分钟课程”为代表的学习资源。以时长为5至10分钟的视频为主,介绍一些实用技术和生活知识,内容完整独立,制作精美流畅。但基本属于知识呈现型,交互性较差,教学设计和学习管理功能不够鲜明。可以考虑依托这些资源,组合、生成服务于不同教育目的、不同教育形式的课程。

二是很多省级电大都开展了移动教学服务,但目前主要是应用于开放教育的辅助教学,如发布各项教学教务管理的通知、课程学习提醒等,教学内容的个性化定制不足,有一些流于形式的不必要的知识灌输。这类基于手机短信或是链接浏览的方式访问的资源不能算是真正的移动学习资源。

三是部分现有的网络学习资源被简单迁移,作为移动学习之用。电大现有的各种学习平台上运行的教学资源,多数是针对PC机和在线学习的固化、静态的学习资源,在应用到移动学习中时缺少符合移动学习规律的教学设计,难以有效展示移动学习的学习便捷性、教学个性化、交互丰富性、情境相关性等优势,不能很好地支持移动学习。

三、电大移动学习资源建设构想

电大移动学习资源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评估目前电大现有的资源、平台、队伍、技术等实际情况,调研社会成员的学习需求和学习行为,统筹规划电大的移动学习环境和平台,在成功的移动学习应用试点或范例的基础上,从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探讨电大移动学习资源的建设和应用机制,探索提供基本框架和路线图,并分步实施,逐渐推进。下面仅就移动学习资源的教学设计、社交属性、统一标准三个具体问题,提出一些参考建议。

1.强化教学设计,实现线上线下相结合

能够被移动设备使用的资源不等于移动学习资源,缺少高质量设计的移动学习资源是失败的资源。有些资源只是一味强调让学生自学掌握知识或者自行解决问题,止步于通过移动技术进行学习内容的“推送”,这是最容易实现的。但是缺少事先的有效引导、过程的及时指导,并不能促进学习的发生和完成。有些资源则过于强调协作学习、社交学习,但是有的学习任务可能并没有复杂到必须发展团队协作,能够独立完成的学习内容为什么必须要采用协作的形式呢?缺少高质量设计的学习资源,只能徒增学习者的困扰,耗费他们的时间精力。

这方面可以借鉴MOOCs和翻转课堂等新型课程形态,将线上线下相结合,强化课程设计和加强学习服务。如MOOCs除有大规模、开放、在线等特点外,它还具有完整的课程结构,并加入了学习过程管理和学习活动的要素。它有明确的课程目标、详细的时间计划、话题安排、作业布置、专家交流、学习者之间的交互活动等,一定程度上保留了实体学校的学习感受,并附加了很多互联网所特有的娱乐方式和个性服务。而翻转课堂最主要的一个特点是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了重构。教师为每节课准备10分钟左右的在线视频,学生先在家中观看这些视频讲解,回到课堂上师生面对面地交流讨论和完成作业。移动学习中完全可以把课堂交流变成在“学习社区”中进行,同样能产生较好的学习体验和学习效益。

2.注重社交属性,促进学习实现和资源生成

移动学习既是一个独立学习的过程,同时又是一个需要同伴互相帮助、彼此激励的过程。因此,移动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应遵循这一特点:注重教学过程和学习活动中的社会性、互动性。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Facebook、Twitter、微博、微信等被普遍接受,为人们社交提供了新的形式与途径,为社会化学习场景也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可借鉴上述社交平台建立移动学习平台,以社交促进学习实现和资源生成,以平台联结提升资源使用效率。

在这样一个平台上,学习资源可以增加各种属性标签,便于不同兴趣人群的匹配与检索。学习资源能够动态获取用户的评论与注解,便于用户针对学习资源进行诸如转发、推荐、赞、评论、提问等操作。天南海北的学习者根据各种学习的行为与标签汇聚在一起,使虚拟班级成为可能,可以配备班主任和助教,可每天打卡考勤,甚至还可引入同桌的概念。不受时间地点限制,每个人都可把自己的知识和智慧带入共建的学习社区中,通过大家的讨论、经验与理解的分享,实现社会认知网络的构建,最终使每个人的学习得到不断迭代修正,资源的消费者和生产者身份得到统一,还赋予学习资源丰富的情境性,并得到不断的自我生成与进化,成为向动态结构形态方向发展的智能化移动学习资源。

3.规范技术标准,完善共建共享机制

移动学习的形态和模式是多样化的,移动学习资源更是多元化、海量的。对于建设什么样的移动学习资源,应当在遵循移动学习资源开发原则的基础上确立一套统一的技术规范和建设标准。通过规范化标准:第一,可以在电大系统内共建共享,最大程度地减少重复建设和资源消耗,有效提高移动学习资源的利用率;第二,可以适应多屏幕、多设备、多平台应用共存的学习趋势,最终在不同屏幕、设备、平台之间实现内容信息的同步、学习体验的一致、应用情境的适应,使多个信息和设备依据其能力和特长各有侧重、相得益彰;第三,可通过自动搜索、索引存储、汇聚和关联算法等技术,进行客观严谨科学的评估、归类,挖掘筛选汇聚优质教育资源,并进一步迁移转化和传播推广,以应对海量资源的存储和管理;第四,在提供多元化的学习资源选择的同时,规范化标准能够使资源选择变得更加便捷,使学习者在选择更多资源的同时即能享受到相应的多元化服务;第五,规范化标准使得建立移动学习资源课程管理和认证机制成为可能,还可以结合市场选择和服务效果建立奖励制度,鼓励更多优质资源的开发和建设、共享。

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中重要的历史使命,代表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而移动学习则为创建学习型社会、实现“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提供了实现路径。随着移动学习所需的硬件建设日趋成熟、软件技术日益完善,抢占技术的制高点,建设可用、实用、好用、够用的移动学习资源,使其满足无处不在、按需推送、适应呈现等需求,就成为电大推动全民终身学习顺利开展的关键。

[1]刘豫钧,鬲淑芳.移动学习——国内外研究现状之综述[J].现代教育技术,2004,(3).

[2]顾小清,顾凤佳.微型学习策略:设计移动学习[J].中国电化教育,2008,(3).

[3]叶成林,徐福荫,许俊.移动学习研究综述[J].电化教育研究,2004,(3).

[4]李青,侯忠霞,王涛.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网站的商业模式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3,(5).

[5]葛道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30年开放实践与新时期新使命[J].中国高教研究,2009,(1).

Discussion on the Construction of Mobile Learning Resources of the Radio and TV University

QIN Huijuan

(Hebei Radio & TV University, Shijiazhuang, Hebei 050071, China)

Further integration of IT and the teaching and learning is characteristic of RTVU education, which brings along new opportuniti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RTVU. Deficiency of mobile learning resources will restrict the learning support service involved. Therefore, the mobile learning resources in the future are expected to refine the curriculum design and learning support service by taking the principles of MOOCs and the flipped classroom. The realization of learning and the producing of resources are expected to be accomplished by socialized learning, and the mobile learning recourses, and finally the co-construction and sharing mechanism is expected to be set up.

RTVU; mobile learning; learning support service; construction of resources

2013-09-27

2012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移动学习资源建设研究》(HB12JY058)

秦惠娟(1974-),女,河北保定人,文学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古代文学和远程教育研究。

G728.8

A

1008-469X(2013)06-0036-03

猜你喜欢
资源建设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资源回收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