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 屹
(三峡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宜昌 443002)
1918年,二战已经结束,苏联内战打响,为了应对战争,提高国家应对能力,苏联采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比方说余粮征集制,就是因为处于战争时期,苏联为了维持国家政权的稳定而实施的强制性征集粮食的措施,并不是一个长远的计划,对于农业的增长其实并无助益。“红色首都正因饥饿处于死亡的边缘,”“不采取措施,就是对苏维埃主义共和国,对世界社会革命的犯罪”,充分显示了这是一个应急措施,是救急、救命的。所以这个政策充满了临时性与强制性。
1956年中共八大的政治报告中将经济建设作为政治路线中的重点部分。同年发生的波匈事件及苏共二十大后苏联的反应,让中国共产党产生了危机感。而建国后,随着“一五”计划的执行完毕,全国上下一派兴奋的心情,同时也充满了骄傲自满的情绪。毛泽东这样说过:“我国经济建设不仅需要高速发展,而且能够高速发展。觉醒了的群众可以干出前无古人、过去谁也不敢想的奇迹来。”在这样急躁的气氛中,1958年召开的党的八大二次会议上,中共就确立了7年赶超英国的计划。“以钢为纲”的大跃进自此拉开了帷幕。
第一,都是因经济需要而制定的。战时共产主义是在战争时代发展经济,以维持战争需要而制定的。而“大跃进”则是为了应对国际上的威胁与国内民众的迫切要求而推行的政策。
第二,都是国内国外双重压力的结果。不论是战时共产主义还是“大跃进”,哪一个都不是领导人或者领导集体突然脑袋一热就想出来的。战时共产主义的苏联外有德国等国家虎视眈眈,内有帝国主义国家所支持的反对派。而“大跃进”时候的中国,外有西方资本主义的热战威胁,苏联大国沙文主义的影响,内有经济建设与人民需求之间的矛盾。
第三,战时共产主义是临时的应对措施,“大跃进”是经济建设的执行方针。战时共产主义是苏联面对多重危机所实行的临时措施,只是针对苏联内战而施行。在内战结束后不久就转变为了新经济主义。为在短时间内积聚大量的物资以供应战争,战时共产主义充满了临时性与强制性。“大跃进”则是中央在经过几次会议后,经过仔细的讨论,于八大二次会议上做出的今后一个时期要求遵循的方针,即人民公社与“大跃进”政策。
一是国内贸易国有化。1918年11月21日,人民委员会颁布了《关于组织一切产品、个人消费品及日用品的居民供应》的法令,规定一切食品、个人消费品和家用物品均由国家和合作社组织供应,取代私商。国家继粮食垄断制之后,开始对糖、茶、盐、火柴、布匹、鞋、肥皂等实行国家垄断。
二是余粮收集制。1919年1月11日,人民委员会颁布了《关于国家在出产谷物的省份征粮办法》的命令,在全国各地实行了谷物和饲料的余粮收集制。征收数额由粮食部根据收成情况规定,原则是富农多征,中农少征,贫农不征。不按期完成的,其储粮一经发现,当即没收。
三是产品配给制。一切非农业人口都必须加入消费合作社(一度称消费公社),由合作社分配站按照工种定量配售食品及日用品。但其供应量远不能满足居民的需要。1920年开始逐渐改为免费供应,使工资实物化,货币工资失去实际意义。
四是劳动义务制。要求凡是有劳动能力的人必须参加劳动,并强迫剥削阶级分子参加体力劳动。强制贯彻“不劳动者不得食”原则。政府可招募公民完成不同的社会工作,而不论其担任何种经常性工作。
五是全部工业国有化。
严格说来,“大跃进”起初并不是一个全方位的方针政策,而是针对经济建设而施行的特有的专门化的政策,首先发端于农业的大跃进,而后就变成了各个方面的跃进。
首先,是夏粮产量“大放卫星”,由此导致中央认为社会主义有了极大进步,甚至认为当前的中国已经走过了社会主义的大部分,离进入共产主义仅一步之遥。1958年9月份,毛泽东认为:“除了造船、汽车、电力这几项外,其他明年就要超过英国。”而对于造船、汽车等行业,最需要的是什么呢?是钢铁,再加上以制造业的发展为标志的工业化阶段的要求,“以钢为纲”就成了“大跃进”建设的主要目的与主要方针,也成为当时最有影响也是受诟病最多的政策之一。
其次,“大跃进”发端于农田水利建设。在1957年开始兴起的农田水利建设及八届三中全会中央开始要求加大农田水利建设,包括相关的农业建设。同时,余粮征集制也在中国推行起来,轰轰烈烈的人民公社的并社化运动也进入历史舞台。
再次,“大跃进”是个发展的过程。在1958年,“大跃进”转变为“全面”的大跃进。以工农业生产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大跃进。当时的《人民日报》说:“我们国家现在正面临一个全面大跃进的新形势,工业建设与工业生产要大跃进,农业生产要大跃进,文教卫生事业也要大跃进。”而盲目的进行文化方面的跃进,导致一个月的时间就有639个县市和黑龙江、吉林、浙江、甘肃等省宣布基本扫除文盲。这样,大跃进的风气不仅表现在经济建设方面,也在文化思想方面形成了。刘少奇说过:“建设速度问题,是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摆在我们面前最重要的问题。”结果使得全国上下都是一片大跃进的风气,严重脱离了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
第一,都包含有余粮征集制。战时共产主义是保障措施,为了应对战争的威胁,粮食一定要充足。粮食需要种出来,需要生长周期,不是说有就有的,粮食不够怎么办,就只有依靠把农民收获后吃不完的粮食征集出来以供不时之需,这就容易侵害人民利益。因此有人把战时共产主义的失败归结于余粮征集所带来的恶劣影响。反观“大跃进”时期的余粮征集制,三年自然灾害,加上“大跃进”初期对经济产生的负面影响,导致粮食供应出现了很大问题。此外,在人民公社中大刮的共产风更是将农民自己收获的粮食当做共有财产,随意征集农民的粮食。因而余粮征集不仅削弱了农民的积极性,还产生了粮食油料和副产品供应严重不足的紧张状况。
第二,都是在实行过程中逐步完成的。苏联战时共产主义在开始仅仅是因为军队粮食供给上出现了问题,所以从余粮征集制开始,而后发展到了举全国之力,进行完全的控制来实行对战争的支持。有的学者把苏联战时共产主义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1918年到1919年1月11日,余粮征集制的施行阶段;1919年底余粮征集制施行结束;1920年初到1920年夏,战时共产主义获得积极成效的阶段;1920年夏到1921年初,战时共产主义完善的阶段。而持续两年的中国“大跃进”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先后经历了农业大跃进,全民大跃进以及1959年的“继续大跃进”,直到1961年的八届九中全会上对经济的调整才算实现了对“大跃进”的纠正。
列宁说:“农村的余粮征集制,这种解决城市建设任务的直接的共产主义办法,阻碍了生产力的提高,它是我们在1921年春天遭受严重经济危机与政治危机的主要原因。”工业的问题同样严重,1921年大企业工业仅为战前的1/7,重工业仅有2.8%。几乎是迫于国内民生凋敝的恶劣情况,列宁才推行了看起来与马克思主义背道相驰的新经济政策。所以,可以说,苏联战时共产主义的后果是严重的,但也因为它的严重后果,新经济政策的出现给了社会主义国家在一定条件下明确的发展方式。
历史上对于“大跃进”的定性是党在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遭受的一次严重挫折。的确,“大跃进”对中国,无论是在建设方面还在其他各个方面都产生了不可估量的损害。“大跃进”的后果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点:第一,极大地浪费了人力物力和财力,仅1958年炼钢补贴,国家就支出40亿元,超过国家收入的1/10。第二,使基本建设规模和职工队伍急剧膨胀。大中型建设项目投产率由1957年的26.4%下降为10.7%,职工人数却增加了2000多万。第三,严重地冲击和挤占了农业、轻工业生产。农业从事者与工业从事者的比例由13.8:1下降到3.5:1。例如,北京王麻子剪子厂生产的剪子品种由200种减少到11种,刀子由360种减少到7种,直接导致了人们群众日常生活用品供应的紧张。
中国的“大跃进”产生的后果虽然不亚于战时共产主义的后果,但是“大跃进”遗留下来的最严重的问题——思想上的急于求成——却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就如邓小平说的:“我们都是搞革命的,搞革命的人最容易犯急性病,我们的用心是好的,想早一点进入共产主义,往往使我们不能冷静地分析主客观方面的情况,从而违反客观世界发展的规律。”“大跃进”产生的后果之所以看起来比战时共产主义更严重,主要原因是过于急躁,不实事求是。
[1]苏维埃政权法令:第2卷[M].莫斯科:政治书籍出版社,1959:249-250.
[2]在第十五次最高国务会议上的讲话[M]//毛泽东.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7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
[3]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2卷(1949-1978)(上册)[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467.
[4]全俄政治教育委员会第二次代表大会[M]//列宁.列宁全集:第42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