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针刀医学安全问题的思考

2013-04-07 10:22:45晶王令习
世界中医药 2013年7期
关键词:针刀针灸医学

王 晶王令习

(1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北京,100101;2北京汉章针刀医学研究院针刀标准化研究所,北京,102200;3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300193)

针灸经络

对针刀医学安全问题的思考

王 晶1,3王令习2

(1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北京,100101;2北京汉章针刀医学研究院针刀标准化研究所,北京,102200;3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300193)

本文从针刀医学的安全问题切入,探讨了这个自针刀医学发明至今,一直饱受争议的问题,简要的分析了安全问题对于针刀医学本身的意义,认为针刀的安全操作是针刀医学健康发展的基本保障,是针刀医学自身控制医疗质量的内在基本要求。本文认为针刀的安全问题更是现阶段针刀医学发展的首要战略问题并且提出制定安全操作标准才是解决针刀安全问题的必行之路。本文还简要介绍了针刀业内第一本关于安全的专著《针刀临床安全操作手册》此书所述的诸多方法均可为临床从业者提供安全操作的保障。

针刀;安全;操作;手册

针刀医学自1976年针刀发明至今,已发展了三十余年的时间,境内、外从事针刀专业的医师已达数万名,而每天接受针刀治疗的患者也已达数十万名,针刀医学的治疗范围已从最初的颈肩腰腿痛等疼痛类疾病,逐步扩展到了各类慢性内科疾病。尽管在这三十余年的时间中,针刀医学事业发展速度很快,也造成了一定的学术影响及社会影响,但仍旧没有关于针刀技术安全操作等规程性质的文件予以规范、约束、管理其医疗服务,由此造成了针刀从业界无序、尴尬、被动的局面。这不仅严重地阻碍了针刀医学的健康发展,而且影响、败坏了针刀医学的声誉。安全问题是针刀发展过程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不解决这个问题,每个针刀从业者的合法性问题、切身利益等问题都难以解决,更不要提针刀医学的传播和推广问题了。

1 针刀的安全操作是针刀医学健康发展的基本保障

1.1 医疗技术的安全操作问题即医疗安全问题已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之一,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医疗安全是指医院在实施医疗保健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规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1]。其核心是医疗质量。医疗安全与医疗效果是因果关系,医疗安全直接影响社会与经济效益。不安全医疗行为会导致患者病程延长和治疗方法复杂化等后果,不仅增加医疗成本和经济负担,有时还导致医疗事故引发纠纷,影响医院的社会信誉和形象。而针刀的安全操作是医疗技术的安全操作问题,属于控制医疗质量的范畴。

在医患关系较为紧张的今天,医疗安全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1]中,中医诊疗技术将分为三级。其中,第一级是安全性、有效性确切,操作简单、技术难度低的普通技术;第二级是安全性、有效性确切,但操作较复杂,有一定技术难度,或涉及一定伦理问题,或风险较高的中医医疗技术;第三级则包括涉及重大伦理问题,高风险、操作过程复杂、技术难度大,安全性、有效性尚需经规范的临床试验研究进一步验证,或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规定的其他需要特殊管理的中医医疗技术。《办法》要求,应用中医医疗技术的医疗机构须建立中医医疗技术分级管理制度和保障中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质量、安全的规章制度,建立中医医疗技术档案,对中医医疗技术定期进行安全性、有效性和合理应用情况的评估、上报等。安全性在此被提高到了列为评定各项医疗技术的最高级别。这足以证明医疗安全对于国家和社会的意义重大[2]。

1.2 安全问题是针刀医学自身控制医疗质量的内在基本要求 针刀疗法的安全性问题是自针刀发明至今一直伴随针刀发展的关键问题。针刀把针灸针与外科手术刀的两种长处融为一体,使骨伤科的切割剥离松解等手术由开放变成闭合,明显提高了对慢性软组织损伤、骨质增生等类疾病的治疗效果[3]。然而这是一把双刃剑,针刀在结合两种医疗器械长处的同时其安全性也处于了手术刀与针灸针中间,实际操作中,针刀以针的形式进入人体,在体内却发挥了刀的作用,这实际上是完成了手术刀的部分功能,由此而来的是安全系数虽大于手术刀,但却比针灸针要小。针刀进入人体后没有任何的辅助措施帮助开阔视野,医生只能根据自己的手感和解剖知识进行操作。换言之,如果没有熟练的解剖知识和扎实的控针基本功,针刀治疗就不可能有安全的保障[4]。

作为任何一个新兴的医疗技术而言,任何一点点瑕疵都有可能导致其被全盘否定。而作为诞生于民间的一种全新的疗法,针刀注定先天羸弱。它既没有完备的理论基础,也没有规范的诊疗指南,就连最初的从业人员也大多文化水平不高[4]。在这一背景下,针刀医学在发展过程中因为安全问题付出过极其沉重的代价。

1.3 针刀的安全问题是现阶段针刀医学发展的首要战略问题,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关于针刀概况较为权威的一个数据来自于中国科学院应用数学研究所的一项调查:截至2004年,针刀从业医务人员达10万余人;全国每天接受针刀治疗的人数达36万多人次,覆盖我国所有省市区以及美、日、德、澳、韩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国针刀门诊部的数量达2 166家,由医院设立的针刀科达3 432家[4]。

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以下的数据:根据中国知网文献总库统计,以“针刀”为题名的文献共有6 969篇,而以在其中以“安全”为题名的仅有 2篇,占0.03%。而在文献全文中含有“针刀”一词的文献共7 118篇,而其中含有“安全”一词的文献仅7篇,占0.1%。

以上的两组数据说明,针刀医学已完成了发展初期大量复制人才的阶段,其从业者及患者已达到一定水平。而与此同时,安全问题并未引起针刀从业者以及学术界足够的重视和研究,针刀医学因为起自民间,在发展初期,需要在短时间内大量复制人才,从而造成一定的社会影响力,以支持其发展,在这个阶段中,其教育的进口和出口都是开放的,大量的人才得以输出,然而其质量难以得到控制,所以也就造成了现在针刀医学界较为混乱的局面。后针刀医学发展到了一定的阶段,作为一门学科,需要从“量”到“质”进行转换,除了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之外,需要对教育的进口和出口均进行把控,而对于教育的出口第一位应该得以把控的就是“安全”,所以针刀医学的“安全”问题也就成为了治理针刀界乱象的第一要务。

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五类技术目录[5]中,针刀位列针刺、灸类、刮痧、拔罐四类疗法技术之后成为第五类发布技术目录征求意见稿的技术疗法,这是中国政府对于针刀技术的一个肯定。针刀的安全操作问题应引起每位从业者足够的重视。从品牌建设的角度来说,“针刀”作为每一个从业者的行业品牌而言,其品牌使用费只是简单的培训费和学习的费用,并未为这个品牌付出过任何的维护费用,如果安全问题不能引起针刀从业者足够的重视,任由个别安全问题透支整个针刀品牌,则最终将由整个针刀界为其买单。

总之,无论从社会大环境还是针刀自身的要求,安全问题将成为针刀发展的瓶颈问题,会影响针刀的医疗准入、教育准入等政策决策,从而影响到每个针刀从业者和患者的切身利益。

2 制定标准是解决针刀安全问题的必行之路

2.1 针刀医学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标准问题

目前我国已制定发布的针灸国家标准有29项,具体包括《针灸针》《腧穴名称与定位》《耳穴名称与定位》,以及艾灸、耳针、穴位敷贴基本手法等18项《针灸技术操作规范》以及《腧穴定位图》《腧穴定位人体测量方法》等。已制定发布的针灸行标456项,另外还有数量庞大的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

由于针灸是中医药国际传播的“先头部队”,所以国际针灸界对于针灸、腧穴等标准的制定非常积极,世界卫生组织在1984、1991、1995、1998、2008分别制定了六部关于针灸和腧穴方面的基础标准。

相形之下,针刀医学的标准工作就差距甚远,至今业内没有一个正式的标准发布。但是随着针刀治疗各种疾病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各国对于针刀也开始了相应的研究,以墨西哥为例,墨西哥针刀学会在墨西哥开展针刀医学,先后开设了4期针刀培训班,培训针刀学员达百余名,并3次组团参加在中国北京召开的针刀学术交流会。由此可见针刀医学的发展在国际上的市场是存在的,但是同时墨西哥针刀学会提出了关于针刀安全标准的问题,他们提出在教育的第一步就是安全操作,第二步才是疗效。由此可见安全操作在国际传播中的意义非常重大,如果我们不正视这个问题,针刀在国际上的传播将会受到很大的阻碍,健康的发展更难以保障。

2.2 针刀安全标准应为针刀各类标准中的重中之重

安全与疗效是医学永恒的主题,针刀治病要取得最大的安全系数,除了不断改进诊疗技术以外,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有二:一是制订常见病针刀治疗技术规范,使广大针刀医生有所遵循;二是加强对针刀医生的管理,制订针刀医生的培训制度与执业资格认定标准,防止未经正规训练的医务人员滥用针刀疗法。当然,要做好这两方面的工作,单靠针刀队伍的自律是不够的,需要政府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与推动,针刀学术团体要多做具体工作。

无论是哪一级的医疗技术,安全首先是第一位的,而对于起自民间的“针刀”医学而言,安全就更是健康发展的基本保障,离开了安全,发展只能是空中楼阁,对于这一点,许多深刻的教训在发展的过程中历历在目,值得每个针刀从业者引以为戒。

任何新生事物的出现,都有一个相斥、相识、相知的发展过程。对于“针刀技术”这一新生事物而言,在尚无任何针刀技术标准、无任何医疗科目准入的背景下,一旦出现医疗意外,其后果更加不寒而栗。为此,确保针刀治疗安全是重中之重。

3 《针刀临床安全操作手册》[6]中关于针刀安全操作的具体方法

《针刀临床安全操作手册》是针刀业内第一本关于安全的专著,本书主要内容包括针刀安全操作十法;针刀手术的等级法;针刀技术的基本功训练法针刀技术规程简述,诊断、治疗规程,手法、针刀手术安全操作规程及实施步骤和配合治疗规程;头面、颈项、胸、背等部位的70个临床常用高点的针刀手术安全操作规程;针刀内、外、妇、儿、五官、皮肤科几种常见慢性疾病的针刀技术诊疗规程;针刀手术室设置标准(草案)。

笔者切实从临床出发,对常见的操作安全问题,提出了解决之道,如针刀手术的遮挡法,即在肋骨面周围高应力点处(以下简称高点)实施针刀手术时,右手持Ⅱ型4号0.8针刀,左手食、中指分别遮挡高点处上、下肋间隙,针刀锋只能到达肋骨骨膜处的瘢痕组织,根本无法从肋间隙刺入胸腔,确保了针刀手术治疗安全的操作方法。类似的安全操作方法简单实用,对针刀临床安全操作有着非常强的指导作用。

另针刀手术的等级法是指在现行的依据病种分类的、大中小针刀手术的基础上,再依据高点处的安全系数、解剖结构复杂程度及操作难度的不同,将针刀手术分为三个等级,即一、二、三级针刀手术的分级方法。并倡导不同级别的针刀医师实施不同等级的针刀手术。这是针刀业内第一次就针刀手术进行分级细化,更有利于针刀医学的健康发展。

而针刀技术的基本功训练法:是指为确保治疗安全而设计的针刀手术、手法的基本功训练法。赵百孝[7]认为任何一个治疗方法,有可操作性,就一定有基本功训练,这是直接关乎到医疗技术安全的问题,针刀界能够正视这一问题并处理好这一问题,相信对于针刀医学的健康发展会起到非常积极地作用。

以上是笔者对于针刀安全问题的一些思考,针刀是近些年来理论体系较为完整、发展形势较好的一种外治方法,解决好处理好针刀的安全问题,是政府、社会、业内人员十分关注的问题,更是关系到全体针刀从业人员的利益问题,所以针刀的安全问题是针刀医学发展的战略问题,它需要更多的从业者的进一步研究以及更多关系针刀医学发展的人的关注和支持。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关于征求中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及部分中医医疗技术分类目录意见的通知.2011-9-20(2013-1-29)http://www.satcm.gov.cn/web2010/zhengwugongkai/yizhengguanli/gongzuodongtai/2011-09-20/14701.html

[2]崔芳.中医医疗技术拟实行分级管理安全性列最高级[N].健康报,2011-09-23.

[3]王雪苔.针刀医学与中医现代化[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6,8(4):82-84.

[4]徐亚静.针刀医学:在阵痛中期待破茧成蝶[N].中国医药报,2012-01-12.

[5]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管理局.针刺疗法技术目录(征求意见稿).关于征求中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及部分中医医疗技术分类目录意见的通知.2011-09-20.(2013-1-29)http://www.satcm. gov.cn/web2010/zhengwugongkai/yizhengguanli/gongzuodongtai/2011 -09-20/14701.html

[6]王令习,王晶主编.针刀临床安全操作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12-14.

[7]祁芳.安全针刀发展的瓶颈问题[N].健康报,2013-03-06.

(2013-04-12收稿)

Thoughts on Safety of Acupotomology

Wang Jing1,3,Wang lingxi2
(1World Feder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Societies,Beijing 100101,China;2 Standardization Institute of Beijing Hanzhang Academy of Acupotomology,Beijing 100101,China;3 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ianjin 300193,China)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afety issues of acupotomology which has received controversial attention since its origin.It briefly analyzes the significance of safety for acupotomology itself,and points out that safe procedure of acupotomology would be a basic guarantee for its developmentand fundamental requirement for itsmedical quality control.Italso believes thatsolving safety issue is the primary strateg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cupotomology,and establishing relevant standards on safe procedure is a necessary step.Also,this paper briefly introduces“Handbook of Clinical Safety Operation of Acupotomology”which is a firstmonograph on acupotomology safety and providesmany safe procedures for clinical personnel.

Acupotomology;Safety issue;Clinical procedure;Handbook

10.3969/j.issn.1673-7202.2013.07.029

猜你喜欢
针刀针灸医学
Las nueve agujas de Fuxi Cómo surgieron estos implementos para practicar la acupuntura
针刀疗法治疗屈拇指肌腱鞘炎验案
医学的进步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祝您健康(2020年4期)2020-05-20 15:04:20
针刀治疗不同分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on treating obesity and adipose-incurred illnesses
中医针灸的发展与传承
医学
新校长(2016年5期)2016-02-26 09:29:01
针刀针刺治疗中并发急性咽部出血死亡1例
法医学杂志(2015年4期)2016-01-06 12:36:40
针刀针刺治疗合并颈部症状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2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