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超声引导下肝脏穿刺活检患者的护理

2013-04-07 08:41:14洁,亓
实用医药杂志 2013年1期
关键词:腹带穿刺术无菌

李 洁,亓 琳

肝脏穿刺活体组织检查,简称肝穿,是在局部麻醉下,通过肝穿刺针或活检枪穿刺取得少量肝脏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以明确肝脏疾病诊断的有效方法,被国内外公认为是判断肝脏损害及纤维化程度的“金标准”[1]。在彩超引导下行肝脏穿刺活检,可有效避开血管、胆管及内脏神经,准确定位穿刺目标,使穿刺操作安全、有效,提高了穿刺部位的准确性及一次穿刺成功率,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痛苦小、安全微创、操作简单、恢复快。2000 ̄1—2012 ̄3笔者所在科行彩超引导下肝脏穿刺术870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870例。男690例,女180例;年龄10~72岁,平均41岁。慢性乙肝610例、慢性丙肝195例、酒精性肝炎42例、脂肪肝9例,自身免疫学肝病6例,其它8例。本组870例中连续行2次肝穿刺者380例,≥3次者75例。间隔时间3~6个月。

1.2 方法 彩超定位穿刺部位,确定穿刺安全路径,对穿刺部位进行消毒、局部麻醉,选用16~18 G一次性活检针,巴德活检枪彩超引导进入肝包膜,嘱患者屏气,立即扣动活检枪扳机后拔出活检针,将取出的肝组织标本置于10%的甲醛溶液送病理科检查。穿刺点消毒后用无菌纱布覆盖,腹带加压包扎。自动活检枪利用机械自动弹射代替传统手动操作方法,克服了由于手动操作不稳定的缺陷,具有取材好的特点[2]。

2 护 理

2.1 术前护理

2.1.1 术前常规准备 术前协助患者做好血常规、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血小板、肝功、心电图、肝脏彩超等检查,排除肝脏穿刺禁忌;必要时配血。术前15 min测血压、脉搏。

2.1.2 心理干预 术前常规对患者进行的评估及问卷调查显示,85%的患者对该项技术操作不了解甚至有错误的认识,夸大了其危险性及疼痛程度,担心穿刺后的病理结果,造成了患者精神上高度紧张,引起恐惧、焦虑情绪。责任护士术前应向患者就住院环境、相关疾病知识、肝脏穿刺的安全性、必要性及目的、方法、注意事项等内容作详细的讲解。告知患者过度的焦虑、紧张能使痛阈减低而增强疼痛[3],会使血压升高,加重出血倾向。通过有效的心理疏导,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消除其思想顾虑,取得信任并合作。

2.1.3 术前指导 因肝穿需时需短暂憋气,术前2 h可训练患者,其目的是为了使肝脏相对固定,便于操作,减少穿刺时对肝脏的损伤。术前禁食水4~6 h,以防手术中因呕吐误吸发生窒息;术前排空大小便;避免女性患者月经期穿刺。观察患者局部皮肤有无破损,穿刺前1 d做好皮肤清洁;保持良好的睡眠及平和的心态,减少不良刺激。

2.1.4 物品准备 肝穿包,肝穿枪,活检针,皮肤消毒液,碘伏,棉签,20、5 ml无菌注射器各1只,2%利多卡因1支,无菌手套,腹带,无菌生理盐水,10%甲醛液标本瓶,血压计,急救药品。

2.2 术中护理

2.2.1 体位 指导患者取仰卧位,靠右侧床边,右手上举自然屈曲置于头部,头偏向左侧,腰背部铺好腹带;根据需要或取左侧卧位。穿刺前再次向患者讲解配合要领,穿刺时按照医师指示做呼气后屏气,指导患者放松,避免乱动、咳嗽等不配合行为,以免在穿刺时由于呼吸或体位不当造成进针位置变化,损伤血管引起出血。

2.2.2 术中配合 彩超引导下确定穿刺点后以穿刺点为中心向周围直径10 cm的皮肤碘伏消毒,铺无菌洞巾,利多卡因局部麻醉,主治医师进行穿刺,在彩超引导下迅速完成操作,穿刺动作一般在1 s完成。术中护士配合医师,保障药物、器材等物品的供给,严格无菌操作。术中严密观察患者的面色、表情及生命体征变化,讯问患者有何不适,同时分散其注意力,减轻患者紧张情绪,及时处理异常情况。穿刺完毕立即用无菌纱布按压穿刺处10~15 min,彩超检查肝脏有无出血,确认无出血,胶布固定纱布,用多头腹带加压包扎,腹带包扎松紧度以能塞进一手指为宜,以免影响呼吸或有其他不适。测血压、心率正常后轮椅推回病房。

2.3 术后护理

2.3.1 一般护理 遵医嘱立即给予立止血、抗感染、保肝等药物静脉滴注;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面色变化并做好记录,询问患者有无不适,观察腹带包扎松紧度,穿刺处敷料有渗血、渗液。无活动性出血,腹带包扎24 h后可去除;术后2 h后可进食;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处理。嘱患者则穿刺后3 d内不要洗澡,保持穿刺处清洁干燥,预防感染的发生。

2.3.2 休息 嘱患者术后卧床休息6 h,严密观察24 h。卧床休息腹部制动6 h即可达到穿刺处止血、预防各种并发症的目的。有研究表明肝脏穿刺后将床头抬高30°,卧床6 h,对患者是安全的,同时增加了患者的舒适度[4]。在病情许可的情况下,穿刺后2 h,可协助患者更换舒适卧位,减轻不适感,鼓励、协助患者生活自理。

2.3.3 血压监测频率 术后定时的血压监测可有效的检测患者术后的病情变化情况,研究表明彩超引导下肝脏穿刺术后血压监测频率1次/30 min,连测4次,即可实际反映肝穿术后患者的病情变化的信息[5],同时也能保证患者的休息,减轻患者紧张情绪。

2.3.4 并发症的观察护理 虽然肝脏穿刺为有创操作,肝脏又有丰富的血供,但有关经皮肝脏穿刺的严重并发症并不多见。①疼痛:术后及时巡视病房,严密观察患者病情;肝脏穿刺术后患者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穿刺处或肝区钝痛、胀痛,深呼吸时加重,患者多可忍受,不需特殊处理,疼痛会在24 h内缓解;做好解释和安慰,分散其注意力,放松腹肌,消除其紧张心理,可帮助减轻局部疼痛,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镇痛剂;正确评估疼痛的性质及强度,查找疼痛原因,剧烈的疼痛应警惕出血或腹膜炎的发生,右肩部巨痛并伴有气促,则多为膈肌或膈神经损伤,应及时通知医师做相应处理;②出血:为最严重的并发症,肝脏穿刺活检术后小量出血较为常见[6],穿刺完毕后纱布包扎切口,并按压10~15 min,腹带加压6 h以防止出血;少量的肝脏包膜出血可自行吸收,如有头晕、心悸、面色苍白、出冷汗、烦躁等表现,提示出血量较多,应立即报告医师采取治疗措施,避免用力或增加腹压的动作以诱发出血;③体温:术后监测体温变化,多数患者在穿刺当天出现低热,一般3 d内恢复正常,高热较少见;考虑可能为手术对身体创伤所致,或考虑有否感染发生;可给予物理降温或遵照遗嘱给予抗生素治疗;④观察有无其它并发症的发生:如气胸、血胸、低血压、胆汁性腹膜炎、休克、胆漏等,一旦出现上述症状立即报告医师。

彩超引导下肝脏穿刺是一项安全性较高的操作,在临床上越来越普遍开展,为肝病患者早期明确诊断和合理治疗提供了科学依据,正确护理干预、教育评估和健康指导,能取得患者的信任与积极配合,可提高穿刺的成功率,降低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

[1]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会分会、肝病学分会.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J].中华内科杂志,2001,40(1):62-68.

[2]付显华,叶雪微.26例超声引导下占位性病变自动活检枪穿刺活检术的护理[J].天津护理,2006,14(4):197.

[3]张明岛.医学心理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128.

[4]李 亚,侯丽娟,谭有娟.肝穿术后两种不同卧位的比较[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5,1(22):6.

[5]包志英,任 珍,李惠聪.B超引导下肝脏穿刺术后血压监测频率研究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12):1104.

[6]龙兴军.超声导向肝组织自动活检术的应用研究[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学杂志,2004,15(5):125-126.

猜你喜欢
腹带穿刺术无菌
咪达唑仑联合舒芬太尼无痛清醒镇静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术中的应用
你能分清孕妇用的托腹带、束腹带、固定带吗
束腹带,合理使用才美丽
腹带的研究与小儿外科腹带的改进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微创穿刺术后颅内感染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一种可拆卸的引流管腹带
科技资讯(2016年12期)2016-05-30 05:07:58
羊病治疗中的穿刺术操作要领
兽医导刊(2016年12期)2016-05-17 03:51:35
羊病治疗中的穿刺术操作要领
兽医导刊(2015年7期)2016-01-04 11:59:56
无菌服洗衣机
机电信息(2014年35期)2014-02-27 15:54:33
无菌服洗衣机
机电信息(2014年20期)2014-02-27 15:5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