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母细胞性网状细胞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分析

2013-04-07 05:45王志敢朱德茂谢晋予罗海军练亿香
实用癌症杂志 2013年5期
关键词:胞质网状母细胞

王志敢 朱德茂 赵 林 谢晋予 罗海军 练亿香

纤维母细胞性网状细胞肿瘤(fibroblastic reticular cell tumor,FRCT)是1种极为罕见的非淋巴细胞(即网状细胞)来源的低度恶性肿瘤[1]。与文献中所报道的“细胞角蛋白阳性的间质网状细胞肿瘤”可能是同一类肿瘤[2]。好发于青年和成人[1],多发于淋巴结,可发生于软组织、纵隔和脾脏[1-2]。1984 由 Turner等[3]首先报道。由于国内外对本病报道均很少,其生物学行为难以判断。现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对我院收治的1例淋巴结FRCT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25岁。因发现左侧颈部肿块渐进性增大3年收入院。无消瘦、发热、盗汗、体重下降表现。体检:慢性病容,颈部肿大,左侧颈部可扪及直径为10 cm大小的巨块,局部有轻压痛,质稍硬,活动度差,表面欠光滑。右侧颈部有一陈旧性手术切口,长8 cm;双侧颈静脉无充盈,肝颈征(-),双侧甲状腺无肿大,双手多为灰指甲。CT检查结果:左侧颈部、左侧锁骨上下窝、前纵隔、腹腔等多处均可见肿块及结节,其中左侧颈部最大为15 cm×10 cm;前纵隔最大者为4.7 cm ×2.2 cm;腹腔最大者为4.9 cm ×3.1 cm,多分布于胰周、脾门及腹主动脉旁,考虑为肿大淋巴结。血常规白细胞 7.95×109/L,嗜酸性粒细胞 0.45(正常0.05~0.5)×109/L,IgE 80 IU/L(正常0 ~100 IU/L),肝肾功能正常,结核抗体 IgM、IgG(-),HIV-Ab(-)。既往从事塑胶工作1.5年。2009年,患者因右侧颈部出现核桃大小肿块在当地医院行活检结果示“嗜酸性淋巴肉芽肿”,先后行15次放疗病情好转出院。1年后患者颈部又呈进行性增大,以左侧颈部为甚,严重时感呼吸不畅,因为怀孕保胎,仅行“银针刺穴”治疗,效果欠佳。2011年顺产后,患者颈部肿块继续增大,有时感觉摇头困难。2012年5月初,病情突然恶化,遂来我院治疗。入院诊断:淋巴结嗜酸性淋巴肉芽肿?淋巴瘤?行手术治疗,并摘取左侧颈部淋巴结一枚送病理检查。

1.2 方法

标本经4%中性甲醛固定,石蜡包埋,切片厚5 μm,HE染色,光镜下观察。免疫组化标记采用Envision二步法,DAB显色。所用一抗包括Vim、α-SMA、Des、CD68、Calponin、S100、Ki-67、LCA、CD20、CD3、AE1/AE3、EMA、CD30、CD15、CD1α、HMB45、MelanA、CD34、ALK、CD21和CD35,所用抗体及试剂盒均购自上海太阳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2 结果

2.1 巨检结果

左侧颈部肿块旁淋巴结一枚,大小2.3 cm×2.0 cm×1.5 cm,表面光滑,呈灰白、灰褐色,切面为灰白色,质中。

2.2 镜检结果

低倍镜下见淋巴结边缘窦、皮质窦索结构部分存在并受挤压变形。绝大部分区域淋巴结组织结构破坏,肿瘤组织多为胶原纤维,呈条束状、席纹状排列,并有深、浅染区之分。高倍镜下深染区:小淋巴细胞、小血管呈弥漫性增生,其中夹杂疏密不等的嗜酸性粒细胞;并有散在分布的轻度异型肌纤维母细胞样细胞,呈卵圆形、梭形,空泡状核,核膜清晰,可见1~2个嗜碱性小核仁,偶见核分裂。浅染区多为胶原纤维,肿瘤组织呈条束状、席纹状排列,肌纤维母细胞样细胞明显异型,呈卵圆形、梭形,散在分布或聚集成堆,胞质粉染,界不清,核膜薄,空泡状核,可见1~3个小核仁,核分裂,平均10/10HPF,最高2~4/HPF,可见病理性核分裂像,小淋巴细胞数目减少,嗜酸性粒细胞少见。浅、深染区瘤细胞有移行。

2.3 免疫组化结果

肿瘤细胞Vim、Des、α-SMA呈强阳性;CD68阳性,Calponin、S100弱阳性,Ki-67阳性率为 20%;LCA、CD20、CD3、CD30、CD15,AE1/AE3、EMA、CD1α、HMB45、MelanA、CD34、ALK、CD21 和 CD35 均为阴性。

2.4 病理检查结果

(左侧颈部淋巴结)梭形细胞低度恶性肿瘤,结合免疫组化结果,考虑为纤维母细胞性网状细胞肿瘤(FRCT)。

3 讨论

3.1 肿瘤起源

树突状细胞为参与免疫反应的辅助免疫细胞。属于非淋巴细胞,又被称为网状细胞,可分为滤泡树突细胞(FDC)、指状突树突细胞(IDC)、朗格汉斯细胞(LC)、纤维母细胞性网状细胞等几种亚型[4]。在淋巴结内分布于毛细血管周围,起转移细胞因子和其他调节因子的作用。上述细胞均可产生相应的肿瘤,但十分少见,FRCT更为罕见。截至2011年8月,全世界共报道7 例,其中国外报道 5 例[3,5,6],国内仅 2 例[7-8]。Franke等[9]报道淋巴结内有1种表达CK8和 CK18,并部分表达α-SMA的间质网状细胞,称为CK阳性的间质网状细胞(CIRC)。本例上皮标记AE1/AE3阴性,与CIRC肿瘤不符。

3.2 临床特点

好发于青年和成人,除有包块以外无特殊症状。多发生于淋巴结,可发生于脾、软组织和纵隔。临床结局不定,部分患者死于该病[1-2]。

3.3 病理学及分子遗传学特点

该肿瘤在组织学上类似于FDCS或IDCS,但缺乏它们典型的免疫表型。瘤细胞间常见散在分布纤细的胶原纤维。电镜下,梭形瘤细胞具有纤细的胞质突起以及肌纤维母细胞相似的特点,如偶伴纺垂形密体的细丝、发育完好的桥粒装置、粗面内质网和基底膜样物质。瘤细胞主要表达Vim,部分病例可表达α-SMA、desmin、cytokeratin 和 CD68[2,10]。细胞遗传学研究显示多克隆的染色体异常,包括del(x)(p11.4)和add(19)(p11.2)[10]。

3.4 鉴别诊断

①FDC肿瘤及IDC肿瘤,三者形态学相似,FDC肿瘤细胞免疫组织化学CD21、CD35阳性;电镜下有绒毛状胞质突起及明显的桥粒。IDC肿瘤细胞S100蛋白阳性,CD1α及CD68部分阳性;电镜下瘤细胞有细长的胞质突起,无桥粒。FRCT细胞免疫组化波纹蛋白阳性,α-SMA及结蛋白部分阳性;电镜下观察瘤细胞像肌纤维母细胞,有细长的胞质突起和基底样物质,细胞质内微丝偶可见和分化好的细胞间连接。②霍奇金淋巴瘤(HL),本例为年轻女性,颈部、纵隔多发肿块及光镜下有部分嗜酸性粒细胞背景等特点符合HL,但切片中未发现双核R-S细胞或单核霍奇金细胞,且CD30、CD15免疫组化标记阴性,故可排除诊断。③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免疫组织化学ALK-1和结蛋白阳性有助于两者的鉴别。④外周T细胞淋巴瘤,中老年人多见,常表现为淋巴结肿大,累及骨髓、肝、脾、皮肤等,多有“B”症状。瘤细胞形态多样,大小不一。核形多样,圆形,扭曲核或锯齿样,胞质淡或透明,核分裂像多见。分支状小血管增多,常伴有炎症多形背景。免疫标记LCA、CD3、CD45RO阳性,TCR基因重排阳性。⑤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多灶单一系统发生幼儿多见,瘤细胞有核沟,电镜下胞质内可见Birbeck颗粒,免疫标记S100、CD1α、Langerin常阳性。⑥梭形细胞癌,中老年多见,有原发癌灶,光镜下可见巢状分布,免疫标记CK系列标记阳性,VIM阳或阴性。⑦恶性黑色素瘤:多发生于皮肤黏膜,常呈上皮样或梭形细胞双相分化,核与胞质偏位,胞质内可见黑色素颗粒,核仁大而突出,HMB45、Melan-A、S100蛋白等抗体标记阳性。

3.5 治疗及预后

文献报道7例中,其中有1例失访,6例随诊时间从13个月至3.5年,其中2例发生转移,1例死于全身转移。本例2009年患有右侧颈部淋巴结“嗜酸性淋巴肉芽肿”行手术摘除放疗后好转。目前患有FRCT,对于本病发生的机理还不大清楚,推测可能与其从事塑胶工作导致免疫力下降,以及过敏因素导致肿瘤性克隆性增生可能有一定关系。2年后,患者病情加重,全身多处肿块,多器官受累,双手多为灰指甲,提示病情在进展。光镜下淋巴结中梭形瘤细胞异型性比较明显,核分裂像平均10个/10HPF,KI-67阳性指数在20%左右,提示其至少为低至中度恶性,其本质为纤维母细胞性网状细胞肉瘤(FRCS)。本例确诊后已转入肿瘤专科医院进一步治疗,目前主要以化学药物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并已尝试中药治疗,医师建议进行干细胞移植,必要时可以采取手术摘除肿块减压以改善呼吸与循环功能。本例已随访3个月,患者目前一般情况良好,颈部、纵隔、腹腔肿块均明显缩小,对于本例的治疗及病情转归我们将予以密切关注。总之,FRCT的生物学行为与临床预后很难判断,有待更多病例资料的积累。

(注:本例切片经过上海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朱雄增教授会诊,诊断最终确立,特此致谢!)

[1]朱梅刚,林汉良.淋巴瘤病理诊断图谱〔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10:291~293.

[2]Steven H Swerblow,Elias Campo,Nancy Lee Harris等原著.周小鸽,陈辉树主译.造血与淋巴组织肿瘤WHO分类〔M〕.第4版(下册).北京:诊断病理学杂志社,2011:640.

[3]Turner RR,Wood GS,Beckstead JH,et al.Histiocytic maligancies.Morphological,immunologic,and enzymatic heterogeneity〔J〕.Am J Surg Pathology,1984,8(7):485.

[4]刘彤华.组织细胞/树突状细胞肿瘤的分类和进展〔J〕.中华病理学杂志,2005,34(6):373.

[5]Andriko JW,Kaldjian EP,Tsokos M,et al.Reticular cell neoplasms of lymph nodes:a clinicopathologic study of 11 cases with recognition of a new subtype derived from fibroblastic reticular cells〔J〕.Am J Surg Patho,1998,22(9):1048.

[6]Martel M,Sarli D,Colecchia M,et al.Fibroblastic reticular cell tumor of the spleen:report of a case and review of the entity〔J〕.Human Pathol,2003,34(9):954.

[7]杨开颜,李剑敏,徐纪为.纤维母细胞性网状细胞肉瘤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J〕.诊断病理学杂志,2002,9(3):177.

[8]武景波,李小静.纤维母细胞性网状细胞肿瘤一例〔J〕.中华病理学杂志,2011,40(8):563.

[9]Franke WW,Moll R.Cytoskeletal components of lymphoid organs.I.Synthesis of cytokeratins 8 and 18 and desmin in subpopulations of extrafollicular reticulum cells of human lymph nodes,tonsils,and spleen〔J〕.Differentiation,1987,36(2):145.

[10]王 坚,朱雄增.软组织肿瘤病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565.

猜你喜欢
胞质网状母细胞
成人幕上髓母细胞瘤1例误诊分析
不同针灸疗法治疗寻常痤疮的网状Meta分析
SWRH82B热轧盘条心部异常网状渗碳体组织分析及改善措施
8种针灸疗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网状Meta分析
顶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一例
髓外硬膜内软骨母细胞瘤1例
预防小儿母细胞瘤,10个细节别忽视
Vav1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
survivin胞内定位表达在胸部肿瘤鉴别诊断中的意义
多细胞系胞质分裂阻滞微核细胞组学试验法的建立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