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明,张 瑜,张 磊
(沈阳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辽宁 沈阳 110044)
社会各行各业都需要不同层次的应用型人才。德国早在19世纪末就产生了校企(主要是合作教育)合作形式,至今已有110多年的历史。国外以企业为主的校企合作模式有德国的双元培训制[1]、英国的“三明治”工读交替培训、日本的产学合作[2-6]。我国校企合作模式在20世纪80年代初兴起,相对而言还很不成熟,校企合作经验相对缺乏。作为高等工科院校,学校应当根据当前市场经济和企业自身的发展需要,适时对学科专业结构进行整体调整,改造或取消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老专业,发展和建立市场经济急需的新专业,并根据市场经济发展需要修订培养计划,改革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等,以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这一切均需强化校企合作基地建设,以此作为重要的平台保障。而加强校企合作基地建设模式与机制的研究是建设好校企合作基地的重要前提。
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的讲话中指出:“鼓励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促进资源共享,联合开展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在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成果,努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积极贡献。”国家鼓励高等学校与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是因为高等教育必须与国家的经济发展、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发展相适应。高等学校培养的人才要适应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与企业合作,不了解企业对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培养的人才就会脱离实际。
我国的一些地方普通院校,特别是一些地方大学,大多办学时间不长,社会知名度不高,寻求政府和社会团体支持的力量较小,因此,由于资金等方面的原因,教学投入不足是普遍现象。由于科学研究能力相对较弱,大多数地方大学定位于培养应用型人才。可是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较高的成本,即学生动手实践的场地、设备、材料等投入相对较大,因此,地方高校只有寻求校企合作,才能解决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学生实践能力不足的问题。对学校而言,校企合作建设校外实习基地这一办学模式,有利于使人才培养更具针对性、适用性,有利于弥补当前高校所必需的实习实训设施不足问题,有利于充分利用企业的资源优势,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从业能力[7-8]。
在国内外激烈的竞争中,企业为了求生存、求发展,被迫要关心教育、参与教育,以培养适应企业需要的人才,提供企业需要的科技成果和社会服务。企业是自主创新的主要载体。创新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一个企业竞争力的强弱、生产力水平的高低、企业素质的等级。而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然薄弱,尚未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主要体现在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仍比较薄弱。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需要增强科技创新意识,在技术创新上加大投入,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而通过产学研合作能够充分利用高等院校的科研能力。由企业提出市场需求、制定技术创新目标,由高校和科研院所按照企业的创新目标开展研发工作,提供技术支持,是企业发展的途径之一。
从国家校企合作的发展来看,基本是按照校企双方在合作中的主导地位及作用程度进行分类的,主要将校企合作模式分为学校主导型、企业主导型以及校企并重型校企合作模式三类[2-6]。
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体制闻名于世,它属于典型的企业主导型校企合作模式。在二战之后的德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双元制”职业技术教育为德国培养了大批各种层次以及类型的技术人才,因此被德国誉为创造德国经济发展迅速的“秘密武器”。所谓的“双元制”是国家立法支持、校企合作共同创建的办学制度及模式。“双元制”中的一元是指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是由教授教给学生与职业相关的专业知识。另一元是指企业等校外实训基地,主要为学生提供职业技术方面的专门培训以及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德国的职业学院(Berufsakademie,简称BA)毕业生可获得工程师等文凭和学位,也可直接攻读硕士学位。在德国,双元制应用非常广泛,与我国职业教育最大的不同之处是我国以学校培养为主,忽略了企业的需求,而双元制是企业与学校一同制定培训大纲,参与学生课程整体设计,以企业定向培养为主体[4]。
工读交替制就是常见的“三明治”模式。主要是指在正规的接受高等教育期间,安排学生有工作实践的学期。在这个工作实践的学期中,学生是以“职业人”或者说是以公司员工的身份参加顶岗工作并获得相应的报酬。工读交替学制主要分为长、短期两种。长期是指在学校学习和在企业工作的周期都较长,如4年制的课程,前两年在学校学习基础课程和与专业相关的专业课程,第3年在企业顶岗工作学习,最后一年又回到学校学习、考试,写论文,最终取得学位证书,也就是“2+1+1”。而短期通常就是6个月,也可以称之为培训课程。英国这种“工读交替”的模式属于校企并重型校企合作模式。同时,在这样的合作体制之下把学生分成两类:一是依托于学校,以学校为主的教育模式,定期安排企业实习,在学校学习生活期间由学生自费或者学校给予一定的资助,而在企业工作实践的过程中领取企业给的工资。二是主要依托于企业,是以企业为主体的教育模式,参与这种教育模式的学生,无论是在企业工作实践还是在学校学习基础及专业课程,企业都应给以报酬[2-6]。和我国的在职研究生有些类似,但是我国在本科及专科方面鲜有这样的形式。
新加坡的这种“工厂制”校企合作模式,并不是在高等院校内建立系统完整的工厂制度,而是把学校当做依托,将现代企业的先进管理理念及经营环节引到校园中。新加坡“工厂制”校企合作模式是使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直接参与到工厂的生产实践环节中,从而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专业课的传授及专业技能的培养。这种模式的显著特点就是学校和企业“零距离对接”,使两者有机地结合,并且在校内配置有先进仪器设备的工厂实验室,供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实际操作,有利于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目前这种模式在理工院校及工艺教育学院的校企合作模式中得到广泛的应用[2-6]。
在澳大利亚,毕业即意味着工作,因为他们有一种独有的职业教育系统——Technical and Further Education缩写为“TAFE”,称为“技术与继续教育”。这种技术与继续教育模式在政府的主导之下,学校同企业和行业等密切合作,形成具有统一教育模式和培训标准,主要以培训为主或者职业教育的形式存在,是一种强调终身职业的教育培训。其中融合了职业资格和职业教育,这种模式可以充分体现以“能力本位”为特点的职业教育模式。另外,TAFE的终身教育和立交桥形式的教育体系,在招生方面没有任何年龄的限制,鼓励人们不断地学习,以满足并完善人们在职业改变过程中技能和知识的需求。
日本的产学合作模式主要以中等教育阶段产学合作和高等教育阶段产学合作两种形式存在[2-6]。产学合作主要内容及形式为:业界向学校提供资金赞助,改善相关教学条件,丰富教学资源;学校与企业签订合作合同,学校向企业输送企业所需要的人才,企业则根据需要提供相应的资金。企业与学校之间定期举办关于人才培养的交流会,学校可以根据企业真实情况以及发展要求及时调整教学计划,改善教学内容。
上述不同国家的校企合作模式有着一些共同的特征:①政府对合作的支持显然是必不可少的。鼓励及优惠政策能形成开展校企合作的动力机制,促进社会各界对校企合作形成支持。②都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为前提。校企合作使学生在校期间就有足够的时间去企业实习,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为就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③学校和企业紧密联系,让企业参与培养方案的制定,注重企业的意见,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1)政府支持形式。这种模式是指各级地方政府组织解决在校企合作模式中存在着的科技和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为校企合作的建立提供大量科研经费,对资源的分配和参与校企合作关系的建立方式提出关键性、针对性意见,从而实现校企合作模式真正的结合与发展。这样就可以充分促进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高高端技术的研发和创新能力,同时这种高新技术产业能够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形成互惠互利的局面。
(2)高等院校为主体模式。高等院校为主体模式是指高等院校凭借自身的知识结构和人才储备的优势,直接参与科研项目的开发和技术创新,通过创办经济实体(校办企业及公司)或为企业创建平台,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达到产业化和商业化。这种模式包括以高等院校创建企业平台为主的产学研结合模式和高等院校创办经济实体为主的产学研结合模式两种[9-12]。
(3)学校和企业共建模式。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在人才储备、研发能力、市场营销和管理等方面各自拥有其自身的优势,由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向企业提供技术人才、科研创新、科技成果,企业向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提供资金、场地,用来筹建高科技企业、研发中心或科研实验基地等新的体系,来共同实现科技开发与科研成果产业化、商业化。同时,科技产业的投入获得丰富的回报,极大地提高了科技产业以及产业集团股东单位的办学能力和发展潜力,科技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国家工程中心申报与建设,增强了科技实力,并促进了学校重点学科的完善与发展。但是,怎样从体制和机制上对提供人才、科研创新成果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利益进行有效的保证,需要进行创新性研究[9-12]。
(4)企业为主的模式。企业对利润的不懈追求导致其对创新尤其是技术创新有着迫切的渴望,这种渴望促进了企业为主模式的形成。这种模式除了要求企业自身拥有科研中心除外,同时还要通过体制、机制来吸引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参与自身的产品开发和使其科研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企业可以通过引凤筑巢的方式,充分吸收和利用高等院校的高科技技术人才来提高企业的研发能力,进一步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大力缩短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在现代市场的环境下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通过利用自身健全的市场营销网络,企业能够及时获取信息的变化和市场需求,这样的模式能迅速完成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的科研及创新成果产业化和商品化过程[9-12]。
综上所述,只要通过政府的支持调节,校企合作通过体制和机制的完善,无论对于企业还是高等院校都是互惠互利可持续共同发展的,校企合作的模式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虽然校企合作是企业和高等院校双方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自主行为,但是在实际合作及操作的过程当中,由于双方对价值取向、社会职责等存在着差别,甚至在合作过程中产生了冲突,想要保证互惠互利的局面,必须使双方形成共同的目标——即培养高端技术人才,并双方都应具有积极性及主动性,即使校企双方在价值目标上取得一致的志向,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有待解决。关于这个问题的解决方式,只能靠作为处于双方之上的更大的体系——政府,对鼓励、组织、推进、倡导、协助校企合作的双方合理开展合作,具有非常重要的职能和不可代替的作用[9-12]。
首先,政府应充分发挥其职能,对校企合作进行宏观调控,大力提倡并积极鼓励实行校企合作,充分协调双方利益关系,使之达到“双赢”的目的。无论是哪个角度——全局还是长远,都应当站在高等院校或者是科研院所和企业双方利益之上,充分发挥政府在宏观调控方面的特殊的不可或缺的作用,积极引导和鼓励双方的合作。其次,为了确保校企合作能够纵深地发展,各级政府除了有必要宏观调控外,还必须成立组织管理协调机构,用以协调和推动校企合作项目的落实以及起到监督管理的作用。最后,政府还应投入大量资金作为支撑,制定向校企合作倾斜的计划,激励和引导校企合作向全面健康的方向发展。为了促进校企合作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对校企合作的保护,政府部门还应该制定和完善相应的政策法规。以上这些都是保证校企合作能够顺利实施的有效机制,政府在其中的润滑作用是不容忽视或者说是必不可少的!
从理论上来讲,高等院校与企业的合作必须建立在双方自愿,同时双方从这种合作中获得共同利益的基础之上。大量事实表明,凡是有着良好的合作前景,并且能持续稳定健康全面发展的,必定都是以“双赢”运行为基础的,即它们之间的关系和合作对各方都是有利的以及可以创造共同利益的。否则,就不可能成功,或者在一定时间或短时间内可以合作,但很难实现可持续发展。这样共同参与的过程,就是在“双赢”基础上优势互补的过程。因此,要求合作双方一起努力,增加相互需求的联系界面。对企业而言,选用合适的高级技术人才是其所需,而这恰好是高等院校的“产出与储备”,从而构成一种互利的供需关系。就高校而言,为学生提供生产实习的基地是其所需,这也正是企业的必备,从而形成了“双赢”的局面[13]。
校企合作,可有效地打破教育自我封闭、脱离社会的局面,破解高校因经费投入少造成实训基地建设难等问题,又极大地提高了高校的办学能力和办学水平。企业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来借用学校的教学力量,提高企业整体的教育层次,促进科技成果及创新向现实生产力转变,形成产业化、商业化。依托校企合作优势,采用适合本校的校企合作基地建设模式,充分利用政府的保障机制及作用,形成共同参与、优势互补的“双赢”运行机制,校企合作基地建设的路会越走越宽。
[1] 谢锦平.德国双元制大学的校企合作对农林职院育人模式的启示[J].高等职业教育,2011(9):87-88.
[2] 石丽敏.国外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分析与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06(12):81-84.
[3] 肖楠.发达国家校企合作模式比较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校外教育,2009(11):41-45.
[4] 周强 甘博.国外校企合作的成功经验及其对我国保险业的启示[J].现代企业教育,2011(10):175.
[5] 李君实.高职学生境外职业技能实习模式的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2009(11):57.
[6] 明航.校企合作模式的国际比较[J].教育与职业,2010(30):12-14.
[7] 孙艳玲.校企合作模式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探讨[J].机械管理开发,2011(5):150.
[8] 霍玉敏.新形势下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J].教育与职业,2012(2):86.
[9] 秦旭,陈士俊.产学合作的系统分析及运行机制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2(20):72-74.
[10] 王勤,李骏,孔翔.高等院校产学研合作模式的比较研究[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07(19):83-85.
[11] 秦旭,陈士俊.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动力机制与政府行为研究[J].软科学,2002(16):57.
[12] 李大卫.天津市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验区实训基地建设研究[J].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11(2):14-16.
[13] 吴建设.高职院校校企“双赢”合作机制的理性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1):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