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创新策略探析

2013-04-06 19:00刘炜
关键词:马鞍山经济发展

刘炜

(安徽省马鞍山市委党校,安徽 马鞍山243000)

经济发展方式是一国或地区实现经济增长、经济结构优化和经济质量提高的方式和方法。[1]近年来,马鞍山充分利用优越的区位优势和良好的基础条件,积极探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路径,致力推进经济转型、城市转型、管理转型、干部转型,努力建设有实力、有活力、有竞争力的区域中心城市,取得了调结构、打基础、转型爬坡的明显成效。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下,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显得更加紧迫,任务更加艰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关键是要立足实际、把握导向、创新思维,解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难题,不断争取实际成效。本文就马鞍山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创新策略,走出有特色的转型发展之路进行研究和思考。

一、创新马鞍山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策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 “十二五”发展的主线,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马鞍山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主要要抓的 “三件大事”之一。这对于马鞍山继续抓住和用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快速提升、全面转型,夺取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新胜利、加快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可谓意义重大。

就其紧迫性,从宏观环境来看,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一是顺应后国际金融危机时代全球经济大发展大调整大变革的迫切要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正巧与国际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深度调整形成碰头和叠加,这为我们深化结构调整,抢占新的发展制高点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二是应对愈加严格的环境保护考核和加快发展低碳经济的迫切要求。当前全球气候极端变化已对人类生存和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国家层面的重视和民间层面的呼声逐步统一,相应的政策导向调整和考核机制的健全应是势在必行,对区域产业结构和发展质量形成了 “倒逼”形势。三是破解经济发展长期存在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的迫切要求。地区发展不均衡问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化问题,服务业发展仍然滞后以及由此带来的消费拉动不足的问题,等等,只有通过系统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解决。四是应对生产经营成本快速上升的迫切要求。近年来,由于资源、劳动力特别是融资等价格上涨很快,以及节能减排标准大幅提高,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上升很快,如果没有经济发展方式的相应转变,无疑会严重影响开发载体建设进度和区域内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五是应对 “人口红利”减弱和人口老龄化的迫切要求。劳动力供给少、老年人口增多,是我国今后一个时期宏观、微观都将直接面对的实际问题,未雨绸缪,必须及早寻求以 “技术红利”代替 “人口红利”,即以 “创新驱动”代替 “要素驱动”的出路。[2]

就其紧迫性,从马鞍山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进展和现状来看,可以概括为已有很大转变,但尚未根本转变,存在和面临的问题依然很多。一是思想观念和工作思路、举措上的创新还比较有限,特别是面对当前经济大背景和区域发展实际困境,思路、举措亟待破题。审视马鞍山发展实际,传统产业大起大落问题、主导产业总量和竞争力偏弱的问题,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不够稳固的问题、服务业发展仍然滞后和由此带来的消费拉动不足的问题,包括新的开发载体对大量民间投资的迫切需求与社会资本投放审慎的大环境之间的矛盾,等等,这些问题惯常做法无法解决,思想解放和观念创新迫切而艰巨。二是经济发展明显提速,但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不高,经济发展的协调性不强;区位资源优势明显,但借力发展的动力有待加强。全市GDP连迈七个百亿元台阶,2012年达1232亿元,实现了五年翻一番的目标,年均增长13.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突破500亿元,达538.23亿元,是五年前的1.8倍,年均增长17%;但我们的发展主要是依靠投资拉动,政府性投资比重较大,民间资金引入不够,特别是带动性强的大工业项目落地太少、太慢,经济发展的持续性和产业转型的推动力不强。三是工业基础较好,但三次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产业发展层次偏低,集群效应不强。马鞍山的产业结构呈 “二、三、一”状态分布,2012年全市三次产业结构为5.8∶66.5∶27.7,二三产业增加值增幅基本持平,产业结构调整进展缓慢,第三产业发展仍然相对滞后,直接影响消费需求、要素集聚、市场活力以及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推进步伐。与此同时,二产低水平同构现象较为严重,缺乏多个行业、区域领军型骨干企业和产业。四是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科教资源比较充实,但科教资源的促进作用发挥不够,休闲旅游等第三产业缺乏应有张力,文化软实力没有形成产业带动力。马鞍山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没有形成应有的产业带动力,文化优势、生态优势、资源优势没有很好发挥,创业软硬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磁石”效应急需增强。科技力量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效率不高,高层次人才匮乏,自主创新能力较弱,技能人才对相应产业提供稳定有序的支撑仍显不足。五是生态文明建设有序推进,但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不高,节能降耗成效还具有不稳定性和不可持续性,生态环境保护的任务十分艰巨。马鞍山是重工业城市,能源消费呈总量需求大、单位GDP能耗高特征,经济发展对能源依赖程度高。全市节能降耗工作仍面临着产业结构调整进展缓慢,煤炭比重过高,总量偏大的问题。节能降耗成效还具有不稳定性和不可持续性。“十二五”期间,省政府不仅考核单位能耗降低幅度,也将对能源消费总量加以控制,同时,碳排放等相关指标也将对总量加以约束。不更加有效促进工业增长结构的变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循环利用程度,将阻碍进一步有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二、突破障碍因素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创新策略

目前阻碍和影响经济发展方式根本转变的因素十分多元,原因也十分复杂。[3]这与经济发展阶段、产业结构演进、市场成熟程度、区域发展阶梯型和市场多层性的现状等有关,也与经济体制改革滞后和干部政绩导向机制尚需完善等密切相关,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是一个系统的综合的环境因素,很多因素绝非一个区域所能解决的。但区域经济发展在策略创新上具备一定的可行空间,完全可以因地制宜地选择若干着力点,从不同角度形成带动力,籍以推动结构加快调整和发展方式加速转变。创新是指改善技术和改进做事方法,并实现价值。策略是指为了实现某一目标,根据可能出现的问题制定应对方案。创新策略就是为了实现创新目标而进行的策略分析和决策。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抓手在于政策引导、措施推动,关键在于转变发展的思维方式,通过创新的策略营造环境、加速转型。

(一)在新起点上推进工业化,传统产业嫁接高新技术,实现基础产业发展由序列推进向内部层级提升的跨越

对于马鞍山来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在新起点上推进工业化,必须实现产业发展由序列推进向内部层级提升的跨越,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亮点、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4]马鞍山的第三产业发展空间和潜力很大,但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仍需要第二产业高水平发展、社会产品极大丰富和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作为基本保障。

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必须立足现有基础,对现有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和提升,推进产品深加工,持续不断地向上下游延伸产业链条,而产生新兴的接替产业和新型产业。以高科技改造嫁接传统产业,推动传统产业上档升级,提升自身的积累能力和竞争力。

战略性新兴产业不仅肩负着培育具备马鞍山市优势的产业集群的重担,同时对于提升产业竞争力,乃至促进市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都将产生重大影响。要充分利用马鞍山现有产业基础,聚焦重点行业和领域,突破产业链关键环节,形成以新兴产业与优势传统产业融合发展的产业体系。马鞍山钢铁基础较为厚实,也给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上游产业链条件。马钢不断丰富钢铁产品品种、提高钢产品质量,这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高端装备制造、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都提供了可靠的原材料保证。

在积极承接产业转移中谋求马鞍山经济综合实力提升,产业布局新突破,增强马鞍山经济发展后劲。以大项目、大企业为目标,创新引资方式,增强引资的灵活性和吸引力,在马鞍山周边地区对承接产业转移的竞争中,实现招大引强。全力开展区域经济合作,积极推进与南京、芜湖的功能互补和融合,全面构建宁马一体化、马芜同城化发展的新格局。

(二)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研究消费趋势,致力于进行适应未来居民消费趋向的产业布局

消费结构的变化决定了经济增长的空间所在,为优化产业结构带来机遇。只有产业结构不断适应消费结构的变化,才能逐步形成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从而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5]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和不断升级的居民消费结构必然会对市场发出不同的信号,这就要求政府经济管理部门和广大企业及经营者加强市场调研和预测,研究并发现居民消费结构变动方向,以居民消费需求为导向,未雨绸缪,发掘新的经济增长空间。

消费经济学认为,消费结构变化呈阶段性上升规律。[6]即人们首先要满足基本的生存需要,其后随着收入水平逐步提高,开始追求享受与发展消费,注重提高人的生活品位和生活价值。从目前马鞍山市居民消费现状看,生存型消费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下降明显,而服务和享受型消费比重不断提高,消费结构升级持续时间相对缩短,转换速度加快。随着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长,消费能力不断增强,以及消费环境的不断改善,居民消费观念也在逐步向健康、时尚、休闲转变。2012年马鞍山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 937元,是五年前的1.9倍;农民人均纯收入10 920元,是五年前的2.1倍,两项收入均稳居全省首位。区划调整后,含山、和县并入马鞍山,全市 “大规划、大建设、大发展”的热潮正在兴起,为全市商贸流通企业跨江发展、做大做强提供了新的空间。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围绕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新期待的最终目标,全市将大力改善居民购物环境,提高城乡居民生活便利程度等等这些变化积累到一定程度就可促进马鞍山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转型,因此,未雨绸缪,产业发展、定位必须紧紧扣住伴随着很强的层次性和阶段性的消费结构转型升级进行布局。当前热点消费品的产业链效应已经为现阶段的产业结构调整带来无限商机:一是文化商品消费成为新亮点。二是旅游会展业的蓬勃发展是消费增长新的推力。三是商务服务业在服务业结构升级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并逐渐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四是生活性服务业是推动马鞍山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的有效途径。

(三)创新引资政策和发展环境优势,持续深入地推进招商引资、招大引强,以重大项目引领相关产业加速转型升级

招商引资是生产要素流动的过程,虽然有企业在一定区域内布局布点、开拓市场的需要,但说到底还是投资者出于成本和盈利的考虑,使得生产要素从高成本的地方流向低成本的地方,从门槛高的地方流向门槛低的地方,从不赚钱的地方流向赚钱的地方。近年来我国一些沿海开放地区出现生产资料价格和人工费用逐渐上升,土地供给与环境压力增大等问题,而中央政府也在不断引导沿海发达地区尽快进行科技和产业升级。因此,部分加工制造业开始从我国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招商引资成为中部地区承接沿海产业转移、进行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为了争取产业落地,各地也展开了激烈竞争,纷纷制定规划、出台政策,加强对外开放、招商引资的力度。这种竞争实际上就是政策优惠程度、投资发展环境的比拼。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跨国投资的选择面越来越宽,地区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由于印度、越南、巴西等国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相继完善,我国中部地区的招商引资正面临严峻考验。尽管改革开放之初我国给予沿海开放地区和内陆一些开发区以一定的特殊政策,比如财政返还、企业所得税减免等,但是在为支持中部崛起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中并没有再明确提出针对外资的财政、税收等优惠政策。大家目前通行的做法是利用特殊经济区域 (如经济技术开发区等),采取各种措施降低投资的综合成本,吸引外国投资的进入。

一直以来,马鞍山在招商引资过程中拥有较强的优越感,因为具有省内首屈一指的区位优势,加之比较好的产业基础,较早的意识到引进项目的档次和质量的重要性,真正意义上做到招商选资。但是,一方面,沿海乃至海外投资者转移投资更多的是出于环境、要素考虑,导致来的项目多有鸡肋之感,既不算落后淘汰,又难称得上是多高多强。另一方面,其他一些地方针对重大项目零门槛引入,甚至贴钱贴地,收获了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也让我们心情难以平静。虽然马鞍山市招商引资的成绩尚可,但引进标签性、实力很强、体量很大、知名度很高、具有极大带动性的工业项目很少。可以想见,这类项目对于激发上下游产业活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具有多大的影响力。虽然很多人也说在国家对土地控制也更加严格的形势下,优惠政策在招商引资中的作用将越来越小,而投资环境、管理效率、产业优势的作用会越来越突出。也有对低地价出让土地供给工业企业有非议,认为其本身就不利于企业公平竞争、提升水平、做大做强,不利于发展方式转变。但必须承认,平等条件下引入好项目是偶然事件,比较有规律的常态还是拿得出更为优惠的条件。倘若能够较好地解决低门槛引进项目所带来的园区征收土地、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上的资金问题,短期内引入强有力的大项目,确实是区域经济加快发展、加速转型的捷径。

(四)以加快农业示范园区、美好乡村建设助推新型城镇化,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城市发展是做强经济的主动力。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与城市化程度是密不可分的。据有关资料表明,城镇人口每提高一个百分点,GDP增长1.5个百分点;城镇化率每递增1%,经济就增长1.2%。2009年,安徽城镇化率达到42.1%,2010年为43.2%,2011年为44.8%。2012年底,全国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2.57%。去年出台的安徽省 《十二五城镇化发展规划》提出城镇化率2015年达到50%,至2020年达到同步提升的全国平均水平,应该是接近60%的水平。据测算,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能够为安徽新增50亿元的消费规模。到2020年安徽省城镇化率达到60%,仅此就可以拉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至少15 000亿元。2012年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 《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重点工作分工方案》,提出 “做大做强中心城市,到2015年,全省形成6个城镇人口100万以上的特大城市、8个城镇人口50万以上的大城市;着力发展县城,推动20个以上具有较强实力的县城加快发展成为县级中等城市;积极培育200个特色镇;全面推进美好乡村建设”。按目前马鞍山城市建设水平在全省的位次和区划调整后的利好形势,全省打造6个城镇人口100万以上的特大城市应有马鞍山一份。2012年底,马鞍山市城镇化率达61.4%。这一标准不仅在全省位居前列,在全国也算上乘。但这个数字并不值得我们过分乐观。江苏、浙江等地2011年全省城镇化率平均水平已超60%。2012年,南京市城镇化率为80.23%,与之相对应的,其三产结构为:第一产业农业占据2.65%,第二产业工业占据43.95%,第三产业服务业占据53.40%,第三产业比重位列国内第五,前四为北上广深。对于我们来说,不仅不能自满于现有城镇化水平,更要抓住推进新型城镇化这一机遇和着力点,加快提升城镇化水平。当然,城镇化水平不是简单的一个城镇化率,不要单纯的追求城镇化率,由原来的GDP崇拜转为城镇化率崇拜。[7]在2013年3月17日中外记者见面会上,总理李克强回答记者提问称,新型城镇化必须和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从马鞍山实际来看,发展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美好乡村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很好契机和有力抓手,相互结合,相互促进,既提升发展水平,又有效解决城镇化过程中的问题。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新型城镇化,指的是一方面需要更好地进行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为广大市民提供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另一个方面就是要解决好三农问题。不论是从保证土地产出效益、增加农民收入,还是从粮食安全角度,推进农业现代化都是必须解决的问题。马鞍山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相对较少的耕地资源,决定了我们的农业现代化之路,除了发展规模农业之外,更要发展面向城市的蔬菜水果、花卉苗木、禽畜水产种养殖以及农业休闲观光等都市型高效农业。目前,各县区都启动了农业示范园区建设,马鞍山大量农民进城务工经商的现状也为农业示范园大规模流转土地、集中开发利用提供了必要条件。2012年以来安徽全面推进的美好乡村建设工作,某种程度上也为推进城镇化带来辅助作用,至少对马鞍山是如此。一方面,推进中心村建设可以促进村庄整合、优化土地资源;另一方面,美好乡村建设直接促成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个别村庄在建设过程中延伸促成了产业转型,这些改变都是新型城镇化的应有之义,也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体现。

城镇化的过程中,必然面对农民向城市转移和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问题。[8]十八大报告中虽然提出加快改革户籍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努力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但是户籍制度改革并不是换张纸、换个本那么简单,它起码涉及到最需要解决的四大问题。首先是就业。从总体来看,农民工的就业就是到民营的中小企业、小微企业,90%以上依靠民营企业。这就要求我们花更大气力、采取更加有效的举措培育、发展民营经济,不断扩大就业机会,并注重健全面向进城务工农民的就业服务和就业保障。其次是住房。根据统计,2011年全国进城的农民工,有52%是依靠用人单位来提供住宿地方,有47%是住在城中村、近城郊区,在城镇拥有自有住房的占0.7%,所有农民工缴纳住房公积金的不到3%。马鞍山廉租房保障水平较高,公租房建设尚在探索,可以考虑如何整合资源,采取廉价出租的方式解决部分问题。第三是社会保障。设想一位农民工 “五金”全交,大部分缴纳任务在所在单位,在单位可以承受的幅度基础上,政府根据财力可否对本地进城务工农民缴纳保险给予一定补助,这也是存有政策创新空间的,这对于增加劳动关系稳定性、提高农民工保障水平、减少相关社会问题,具有重大意义。最后是随迁子女的入学问题。这方面保障马鞍山可以说做得较好,需要完善的是与城市居民完全一致的就近入学制度。因此,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虽然会对农业和城市经济规模与效率的扩大与提高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但是根据马鞍山的实际情况,首先应该在正视城乡户籍以及城乡利益差别的前提下,先通过政策创新,缩小户籍上的城乡利益差距,时机成熟时再将一批符合条件的已在事实上进城的农民由农村户口转为城市户口,即将已经在城市稳定就业、稳定住所或有纳税能力的农村户籍人口转为城市户籍,再循序渐进深化户籍制度改革。

(五)加快建设过江通道,促进要素融通和优势共享,推动一江两岸全面协调发展

2011年安徽省进行行政区划调整,原地级巢湖市所辖的含山县、和县 (不含沈巷镇)划入马鞍山市,传统的江南城市马鞍山由此变成跨江城市,天堑长江成为 “城中之江”。在新的形势下,马鞍山要实现一江两岸协调发展、建设区域中心城市,就必须有效整合两岸资源,谋划实施跨江发展。江河具有便利沿线交通、阻碍两岸交流的双重作用。要谋划跨江发展,就必须打破长江阻碍,畅通两岸交通。当前,马鞍山长江大桥正在加紧建设,其他过江通道正在规划当中。

为什么强调过江通道的作用?一是可达性明显改善,区位优势立刻显现。过江通道将极大地改变江北地区的交通格局,提升含山、和县的交通可达性,从而使得含山、和县对以东、以南地区等同于马鞍山市区的区位优势,市区及当涂县对以西、以北地区等同于含县和和县的区位优势,既为市区拓展了合肥以及皖中、皖北大片腹地,也使得含和两县获得了市区一样的招商引资条件和优势。二是集聚阻力不断消弱,要素集聚趋于加速。要素流动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途径,流动成本越低,要素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越强。就含山、和县来说,与市区发展还存在一定差距,这就使得含山、和县在土地资源、环境容量和劳动力成本上具有明显的后发优势,这种优势对市区乃至周边地区部分生产要素具有较强的吸引力。随着过江通道延伸线等交通线的贯通,含和两县的交通可达性进一步改善,要素流动成本明显降低,加上空间开发的广阔性和产业发展的适宜性,其后发势将更加明显。三是因江发展产业,凭桥建设园区。郑蒲港亿吨大港,不依赖南北广阔腹地的企业和项目,势必难以为继。和县南部沿江地势平坦,54公里沿江深水岸线,具备发展大工业的良好条件。长江大桥以及其他过江通道两端可以利用通道的交通便利和对外窗口优势,发展 “桥头经济”、道口园区,潜力巨大。四是市区、和县近在咫尺,主城区拓展渐成现实。市第八次党代会提出拥江发展概念,未来将和县历阳、当涂姑孰纳入主城区。原本从市区要花1个多小时方能到达的和县,因过江通道变得近在咫尺,两地意识势必很快消除,同城意识逐步深入人心,两岸人流、物流、资金流必将加速融通,甚至可能在开始之初呈井喷之势,可以预期过江通道充分开通后,会给两岸特别是市区消费市场、两岸房地产市场带来的直接变化。

(六)降低外来人口准入门槛,优化城市生存和发展环境,促进各类要素加速集聚,构建现代化大城市基本条件

现代工业有着强烈的城市指向,工业发展与合理布局需要城市功能的服务和一系列城市设施的支持,而且最终还需要紧靠城市这个大用户、大市场,实现持续发展。只有大城市才能产生现代产业发展所必需的集聚效应,带动整个产业链以至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因此,做大城市,就是做大市场,做强经济。[9]城市做大了,产品的用户就多起来了,对工业发展就起到乘数效应,从而带动城市周边地区乃至整个区域的发展。而做大城市,最关键的就是聚集人口,人口聚集带来人才、资金集聚以及税收、消费和经济增长。马鞍山要建设区域中心城市,必须要吸引人口,努力享有 “人口红利”和 “科技红利”。“人口红利”和 “科技红利”都是相对的,像深圳,几十倍于自身的外来人口,不计其数的高校毕业生云集于此,使得深圳享有其他地方无法比拟的 “人口红利”和 “科技红利”。

马鞍山如何实现这一点?一是要降低准入门槛,改革户籍制度,让更多的外来人口特别是年轻人来马鞍山入籍。对于户籍改革,国家层面早在2001年下发户改文件时便已明确 “积极稳妥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方向。国务院2011年出台 《关于积极稳妥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通知》重申,“继续坚定地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落实放宽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落户条件的政策”。尽管大量外来人口涌入,短期内会加剧城市提供教育、医疗、交通、住房等公共服务的压力,但对于马鞍山这样一个外来流动人口数量不大、自身承载力比较适中、未来城区空间相对广阔的城市来说,适度放低准入门槛完全是可控的。二是要发展产业,创造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让更多的高校毕业生来马鞍山工作。扩大就业,最好的办法就是发展产业,特别是吸纳就业能力较强的制造业和服务业。同时还要完善就业服务和保障机制,建立功能完善、管理有序、服务高效的就业市场信息平台,集聚人气、支撑需求。三是要发展高等教育,让更多的高中毕业生来马鞍山学习,从人们比较渴望在自己熟悉的地方工作生活这一惯常规律来看,其中相当部分人会留下工作。同时高校本身是自主创新的主力军,也为各类产业提供方便及时的人才支撑和培训资源。遵循产业升级的规律,加快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力度,制定优惠政策引进人才,尤其是要加大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金融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等方面人才的培养和供给力度。四是要改进完善住房、社保等各项社会保障制度,使得马鞍山在吸引人口、集聚人才上具有 “洼地效应”,提升人才资源集聚的源动力。由于人本身的特殊性,人口、人才的集聚所带来的资金、信息、消费需求、文化形成、思想激荡、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等发散效应是极为巨大的,对于一个城市不仅是数字的增长,更是方式的转变、模式的升级。

三、结语

脱离一个市的区域范围,从宏观面上来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既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既需要采取直接指向经济的策略和措施,需要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也需要改善政府行为本身,需要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顶层设计,统筹谋划,联动推进;[10]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难点是调整利益格局,破解这一难点,要调整既得利益阶层与增长利益阶层等之间的利益关系,平衡利益格局,凝聚改革共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建立完善科学的政绩考核体系,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纠正 “重经济指标,轻公共指标”的倾向。这些工作不仅需要大胆创新、厘清关系、科学设计,更加需要排除阻力、见诸行动、坚定不移,唯有如此,才能加快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

[1]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办公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 [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9:40-42.

[2]芮英 姿.长 沙 市 转 变 经 济 发 展 方 式 的 思 考 [EB/OL]. (2010-02-19) [2012-12-15].http://wenku.baidu.com/view/ddfab61a10a6f524ccbf8516.html.

[3]周德升.新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研究 [D].乌鲁木齐:新疆大学,2012.

[4]新世纪以来马鞍山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分析 [EB/OL].(2012-02-02) [2012-02-15].http://www.masok.cn/thread-884715-1-1.html.

[5]顾朝林,余涛方,李王鸣.中国城市化格局、过程、机理 [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87-89.

[6]姚景源.促进居民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的良性互动 [EB/OL]. (2010-10-13) [2012-08-15].http://www.wabei.cn/news/201010/460687.html.

[7]吴茂东.江西省经济增长质量测度与评价 [D].南昌:江西财经大学,2010.

[8]陈甬军,景普秋,陈爱鸣.中国城市化道路新论 [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9]陆弘彦.做强经济,要先做大城市 [EB/OL].(2011-03-22)[2012-12-15].http://www.gx-info.gov.cn/dongmeng/viewdongmeng.asp?id=31087.

[10]中国经济时报.全面统筹规划改革 专家建言改革顶层设计 [EB/OL].(2011-07-04)[2011-11-13].http://stock.jrj.com.cn/2011/07/04044910350041.shtml.

猜你喜欢
马鞍山经济发展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马鞍山郑蒲港新区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成自泸高速马鞍山隧道机电工程维护浅析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诗城”马鞍山 魅力黄梅戏
马鞍山村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