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
(福建农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福州350002)
《礼记·大学》中开篇明义: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1]这里的 “大学”虽然与现在所说的 “大学”不尽相同,但其着眼于个体之全面发展、人格之日益完善的宗旨,与当今的高等教育,乃至所有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一致的。现代意义上的大学是人类走进现代后出现的高等教育的学府,承载着传导文化、探求真理的社会责任,并继承了守护人文价值的历史重任。人文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以人文知识为主要内容,以人的全面素质实现和谐发展为主要目标,将人类社会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使其内化为人格、品质、修养,成为人相对稳定的内在品格。人文教育对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塑造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华中科技大学前校长杨叔子院士就曾明确指出:“现代大学应高度重视的第一件事是对学生的人文教育。”[2]近些年来,伴随着高校的大规模持续扩招,更多的莘莘学子有机会接受到更高层次的教育。但是,在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中,虽然体现崇高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观念依旧占统治地位,但无法回避的是,这种主流的健康向上的价值观念越来越受到具有浓厚世俗化色彩的功利主义倾向的消解和侵蚀。
功利主义 (Utilitarianism)作为一种伦理思潮,产生于l7世纪资产阶级革命之后,形成于资本主义由自由走向垄断的历史阶段。英国哲学家边沁这样看待功利主义:“人类行为的惟一目的就是要获得最大数量的最大快乐。”[3]法国哲学家德里达则认为:“在不损害他人利益的情况下合理追求个人的利益是功利主义的精髓。”[3]尽管坚守和传承人文精神是现代大学的应有责任,但人文教育作为一种超越性教育,身处于当前科技理性急剧发展的时代,往往因其不能直接创造经济价值而被不断地边缘化、形式化。极端功利主义使得 “象牙塔”不再宁静致远,而是陷于喧嚣浮躁。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面对市场经济浪潮的不断冲刷,个别大学深陷适应论、生存论和工具论的论调之中难以自拔,过于强调必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过于强调大学学习和学术的生存目标,从而忽视了大学必须具备的基本的人文精神和起码的完善人生、升华人性的功能。受此影响,高校教师往往为了跑课题、报项目、拿经费而疲于奔命,却忽视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甚至有个别教师 “利”字当头,否定一切。如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教授董藩在微博中高喊 “40岁时没有4000万身家别来见我,也别说是我学生”,[4]声称贫穷意味着高学历者的耻辱和失败,着实令人触目惊心。功利主义以实惠、实利作为判断价值的标准势必会缩减大学生选择知识的范围,容易使大学生失去自我,异化为技能的工具、求职的工具,更导致大学生的素质单一、畸形发展,成为缺乏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人。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在武汉大学老校长刘道玉召集的 “理想大学”专题研讨会上语惊四座,“我们的一些大学,包括北京大学,正在培养一些 ‘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高智商,世俗,老到,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人一旦掌握权力,比一般的贪官污吏危害更大。”[5]在功利主义的驱使下,大学作为培养人文精神的重要基地却对工具理性过于强调,对价值理性予以忽视,长此以往,必然使高等教育的发展偏离正确的轨道。
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指出:“人有两种理性:一种是价值理性,既关系到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遵守的价值规范也关系到人们对生命意义和终极关怀的理解;另一种是工具理性或计算理性”。[6]韦伯认为现代化是个工具理性化的过程,因此必然导致与价值理性的冲突,即科学理性与人文精神的冲突。伴随现代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道路上,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失衡问题已经日益凸显,大学生人文精神的缺失也日益严重。
近三十年来,改革开放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发展和思想解放。面对多元价值观念的冲击,由于经济利益的驱使,物质利益原则日益得到整个社会的认同。功利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席卷大地,严重影响着社会风气。处在这样的社会转型期,作为心理上尚未完全成熟的大学生面对物欲横流的冲击往往感到迷惘无从,这都从根本上导致了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的缺失。此外,相较于以往大学生,当代大学生中 “90后”占到绝大多数,其显著特点之一就是自我意识的觉醒,尤为推崇特立独行、唯我独尊。但这种 “个性”若是超过了一定限度,就会表现为极端的个人主义。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的是团结互助的集体主义,珍视集体的智慧和力量。近几十年的巨变使部分大学生盲目相信个人的力量,集体主义观念开始淡化,不再寻求集体合作,不愿意投身于集体活动或者关注时政,不再对集体充满感情和归宿感,全局观念淡漠,社会责任感和集体意识、群体意识弱化,反而以自我为中心,要求所有人都为自己服务,无条件满足自己的各种需要,将个人利益盲目扩大化和绝对化,在其发展道路上不断走向 “急功近利”的死胡同。
人文精神的缺失源自于人文教育的失落。人文教育本应是大学教育传承的核心理念,在大学里居基础地位,起导向作用。但是,目前的高校人才培养中,普遍存在着 “过窄的专业教育、过强的功利主义、过弱的人文精神”的现象。“大学教育被狭隘地理解成为社会服务,以培养当前社会需求的实用性、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在这样片面追求功利性、大一统的泛教育论思想的影响下,人文教育被视为无用之学,大学人文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7]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和基础性地位未得到广泛认同和深刻理解,势必导致人文精神的严重缺失。1941年,清华大学梅贻琦校长在 《大学一解》中曾指出, “人格可以分 ‘知、情、志’三个方面。”[8]但当前的高等教育一味偏重于 “知”的灌输,却忽视 “情”与 “志”的培养,人文教育日益失落,重塑人文精神更是无从谈起。
只有真正全面发展的人,才能在知识经济时代占得先机。大学要培育出完整的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人,就必须赋予学生以健全的人格,使之成为兼备科学素养和人格魅力的人。正如蔡元培先生所说:“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使仅仅为灌输知识、练习技能之作用,而不贯之以理想,则是机械之教育,非所以施于人类也。”[9]人文教育以优秀的人文文化来武装大学生的头脑、净化大学生的心灵、陶冶大学生的情操,将在很大程度上克服功利化倾向所造成的科学与人文的分裂,重塑人文精神。
首先,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确保大学人文教育健康发展的先决条件。人文教育有它一以贯之的东西,那就是对千百年来文明、人性的领会和尊重,是对人类长期积累下来的智慧、品味、经验、修养的传承。但是,在大多数高校开展人文教育的过程中,学生对人文知识和人文成果的了解往往源自于过于抽象化的书本知识,或由教师课堂 “灌输”的教条,人文教育成了空洞的说教。实际上,在传授人文知识的每一步骤都应该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尽管当代大学生的功利化趋向较为明显,但其主体意识也大为增强。人文教育只有把握大学生的特点,建立完善的教学体系,因材施教,“以充实的人文教育内容把学生由自然人培养成社会人,使人性得到弘扬”,[10]实现人与社会及自然的和谐、持续发展,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其次,加强实践教学、是促进大学人文教育健康发展的前提。新时期的大学人文教育要树立先进的现代教育观,建立以 “打实基础,拓宽专业,强化实践,突出创新,注意综合”为指导思想的新课程体系,把实践教学放在突出重要位置。与抽象的理论教学不同,实践教学具有很强的直观性。例如,大学生通过参与社会实践调查研究,可以更好的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消化理解、验证课堂上所学到的人文知识与理论,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让学生学到理论教学中学不到的东西。实践教学一方面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另一方面,实践教学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培养,有利于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实践教学是人文教育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教学环节,是与理论教学同等重要的教学环节。构建科学合理的、专业特色鲜明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关键,是实现人文教育培养目标的关键所在。
最后,推进人文教育的健康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从时间上看,必须贯穿学校办学的整个过程。并不断积累人文教育资源和成功经验;从空间上看,人文教育必须落实到学校的每个地方,无论是教学场所、生活场所,还是休闲娱乐场所,都应当融入人文素质教育的元素,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尤其是校园的的人文氛围,对大学生的人文修养具有强大的潜移默化作用。例如,笔者所在的福建农林大学在举行的建校70周年庆典活动中,组织学生通过黑板报、撰稿、演讲、座谈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了解自1940年始,本校优秀学子为福建抗战时期的文化进步和发展作出的积极的贡献,将校庆与纪念抗战胜利65周年结合起来,使学生加深了对抗战历史和学校发展史的了解和认识,营造出校园爱国主义教育的良好气氛。健康、和谐的校园人文氛围能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热忱和民族自豪感,从而使人文教育不断深入,使学生形成心灵的感应和精神的升华,从而实现对自身健康心理、健全人格和人文精神的塑造,为以后步入社会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总之,要克服功利化倾向,避免短期行为,必须按照长期与近期相结合、整体与具体相结合的原则,从指导思想、教育目标、课程体系、校园环境、校园文化、网络建设、队伍建设、日常管理、考核体系、保障措施等方面,对人文教育作出全面、系统的规划,使大学具有一个良好的人文氛围,重塑当代大学生良好的人文精神。
[1]陈平原.《大学》与士人培养 [J].党的建设,2011(6):50.
[2]杨叔子.现代大学与人文教育 [J].高等教育研究,1999(4):6.
[3]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 (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159.
[4]教授 “警告”学生:40岁没4000万别来见我 [EB/OL]. (2011-04-06)[2012-08-20].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11-04/06/c_121269529.htm.
[5]胡印斌.大学的理想从何处开始迷失 [N].中国青年报,2012-05-04(2).
[6]李风云,李琦.科学与人文并重和谐与发展双赢——对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缺失的反思 [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7(12):89.
[7]甘阳.大学人文教育的理念、目标与模式中国大学的人文教育 [M].北京:三联书店,2006:174.
[8]李楯.从梅贻琦说清华 [J].炎黄春秋,2012 (4):59.
[9]高平叔.蔡元培教育论著选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72.
[10]刘丙元.道德教育功利化的价值哲学根源透析 [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9(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