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明晖, 孟祥武, 周 琪
(兰州理工大学设计艺术院,兰州 730050)
兰州古称“金城”,自西汉筑城至今已有二千一百年。《汉书·地理志·注》应勋曰:“初筑城得金,故曰金城;臣瓒曰:称金,取其坚也;师古曰:以郡在京师之西,故谓金城,金,西方之行”。这三种解释,以瓒说于义较胜,喻其坚固得名。金城关就是抵御外族入侵的西北关隘,成为中原农业文明与西域游牧文明的一道分水岭。随着王朝历史的变迁,金城关几度兴兴废废,从边关变为了“内关”,从“内关”变成了遗址,但金城关厚重的历史却为兰州文化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历史总是有惊人的力量,像金城关这样的秦汉雄关,它的基因具有厚积而薄发,承担一座城市文化重新崛起的作用。它可以在历史的长河中默默无闻,但是,它所具有的召唤力和吸引力是强大的。2000年在碑林建成之初,考虑到游览的需要,要在山前建登山阶道,即碑林骑楼。从历史文献考证,此处正是古时金城关关隘的位置。旧时此处地势狭窄,南侧是奔流不息的黄河,北侧是高山峻岭,金城一关横跨两侧,确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勇。
兰州碑林博物馆作为金城关最高的景观节点,像一个历史的守望者,记忆着历史,遥望着未来。
兰州碑林位于兰州市黄河北岸白塔山西峰,属于兰州古八景之一的“白塔层峦”(见图1)中的一峦。碑林建设场地较为复杂,由南北两座相差12m的山梁和东侧一“U”型沟谷组成,整个地势北高南低,东宽西窄。在场地设计之初,遵循就地平衡土方、减少外运量的原则对原地貌进行改造。通过人工土方平整,碑林场地南北长200余米,东西最宽为130m,由四级台地组成,分别为北平台、中心平台、南平台和东平台,前三台地势连贯,南低北高,用缓坡相连,东平台地势相对较低,分别用缓坡和台阶与南平台和中心平台连接。
图1 镇远桥图——记载的“白塔层峦”
整个碑林保护区占地35亩,建筑群顺应四级平台地势而建,由南北广场、中心憩息游园和碑刻展览区、东侧办公区组成,约有6 000m2以明清基调为主的仿古建筑群。建筑群整体北高南低、西高东低。碑刻区由5层多檐楼阁式“草圣阁”主楼和东西两条长廊组成,办公区是二层的单进院落式建筑。整体序列空间通过东西、南北两条轴线将碑林全景纵横交错地连为一体(见图2),充分展示了中国山地建筑的营造手法。
图2 碑林博物馆整体空间
兰州碑林从以前是杂草丛生、人迹罕至的荒山坡到现在如诗似画般的传统园林建筑群,其空间序列、单体营建都彰显出建筑与自然环境有机组织、融合协调的设计理念。
兰州碑林成功的选址和营建造就了其丰富的景观场景,本文主要从景观层次构成和视觉引导两方面分析。
3.1.1 山体
碑林选址在白塔山西峰,原名“金汤钓”,是兰州古八景“白塔层峦”中的一峦。此峰处于两沟夹恃之中,从高处看去,像一根鱼钩垂钓于黄河白马浪间,而兰州又有“固若金汤”之名,故此峰名“金汤钓”。
白塔山是祁连山之东余脉,其山峦层层叠叠,山顶白塔耸立、庙宇错落山间,形胜之势可见一斑。白塔山在兰州市有着特殊的地位,一是所处地理位置,白塔山处在兰州南北两山相距最窄处,山前的黄河为其提供了开阔无遮挡的视野环境;二是城市地标地位,白塔山下是旧时金城关和金城津的所在地,且山巅白塔历史悠久,同时从城市黄河沿线都可见白塔山的身影,是城市南北中轴线尽端之节点,加之山前的百年黄河铁桥,构成了此处风景区域视线的聚焦点。1985年政府利用兰州市旧城改造所拆卸下来的古建筑材料在白塔山旧址上兴建了一些仿古建筑群,加上近年来新建的碑林、金城关仿古建筑群,重构起新的“白塔层峦”胜景。
3.1.2 建筑节点
新“白塔层峦”包含三个重要的建筑节点:白塔、碑林、铁桥(见图3)。三者构成三角关系。白塔作为“白塔层峦”的重要节点,是城市景观的标志物,可帮助参观者在通往白塔及碑林的路上确定所在方位,从而更好地对整个“白塔层峦”景观形成整体把握。碑林是最高节点,虽为一组建筑群,但不论从哪个角度,仰望到的仅是“草圣阁”一楼,其具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在地位上弥补了白塔山“一塔独秀”的单调,丰富了“白塔层峦”,其次在形体上体量适中、造型丰富,并与白塔之间形成一视觉通廊,遥相呼应。中山铁桥是两景的最佳观赏点,也是从黄河南岸通往白塔山和碑林最捷径的路。在白塔山和碑林处,第一视觉都会不约而同的俯视铁桥,因此,铁桥也已成为“白塔层峦”的起点。
图3 白塔、碑林、铁桥的关系
3.1.3 路径和通道
到达碑林的方式多种多样,有步、车、索道等方式。登山步行的道路有两条,一条是从前山顺山沟拾级而上,长约400m的登山台阶,山下广场建骑楼,作为登山门户;另一条是连通白塔山、金城关而来的坡道。两条道均到达碑林南广场,前者垂直落差比较大,登山相对比较辛苦,后者借助白塔山山势,缓慢抬高,适宜步行。尽管是两条道,但一路上的风景却各有千秋,一个登顶后有浩然霸气之胸怀,一个有曲径通幽、漫步林间之情趣。车行道是从绕行白塔后山,到达碑林北广场。索道从滨河南岸开始,横越黄河,连接白塔山西麓,继而向西北步行至碑林。乘坐索道从低到高缓缓抬升,脚下是滚滚东流的黄河,东侧是历经百年的黄河铁桥、气势磅礴的金城雄关、巍巍高耸的白塔,西侧是黄河急流白马浪胜景、坚守门户的碑林骑楼,一路行走美不胜收。
3.2.1 借景与对景——合适的观赏距离
中国传统山地景观建筑设计往往比较重视时间、空间的转变及人的视觉感受。站在某个景点看去,总会有合适的景色处在视野之中,而且与其他景观拉开层次,形成远景、中景、近景相结合的绝佳视觉效果。恰如计成在《园冶》中提出的“巧于因借,精在体宜”的艺术原则。这种设计使得各个景点之间互为借景或对景,并具有良好的形体关系,相互间提供了高低远近不同的观赏视角,明确了“看与被看”,“景观与观景”的关系,加强了人的视觉感受。以碑林为观测点,尤其在“草圣阁”最高处成为观察兰州城市山水风貌的最佳视点,远景可俯瞰到兰州山—水—城的格局和城市天际线;中景可清晰地看到东面白塔、南面铁桥、西面龙源,并与三者之间的观赏距离在600~800m之间,互为最佳赏景点;近景则可一览无余碑林古典园林的建筑空间(见图4)。
3.2.2 抑扬与张弛——恰当的视觉引导
在山地景观中,山地建筑和自然景观是同时进入人的视野的。传统的山地建筑在山地环境中往往是尊重山体的自然形态,在不破坏山体自然风貌的前提下进行构筑建筑物的。在要强调某一景点时,就有必要在视觉上加以引导。以碑林为例,在黄河南岸,沿滨河一线,东至兰州港,西至小西湖公园,长达近2 km的线路上,均能看到碑林的身影(见图5),其轮廓随着距离的缩短越来越清晰。当通过黄河铁桥时,观赏者在白塔山山脚下却看不到主体建筑,此时,在视觉处理上就需要加以引导。徒步者在此处有两条路可循,一是进入白塔公园,在公园一、二、三平台处都能看到碑林,但要及至,需登临白塔山顶,沿小径到达。在这一系列转变过程中,每一转折处都有视觉要素引导,尤以园林的亭、楼、阁、平台为甚,在视觉上有强烈的引导作用。二是在山前左转经金城关风情文化区,到碑林骑楼前广场,再通过登山踏步及至。在这一过程中,也始终看不到碑林的身影。但空间的起承转合却应用极佳,忽而急促,忽而开敞,及至眼前方有路。此外,踏步在视觉效果上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依山就势随着地形的转折、抬升而变化。同时,由于仰视的缘故,更增强了建筑的庄严气氛。
图4 从碑林草圣阁眺望四周
图5 从不同角度看碑林
由少量建筑节点融于山地景观中,形成整体的建筑意象,建立山地之间的动态联系,是中国传统山地建筑的优秀设计方法。
通过分析兰州碑林博物馆建筑空间及景观构成,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对于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和谐相处的核心价值观。实现这种和谐的设计手法来源于中国传统园林思想和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建造从实地特征出发,结合地形的细腻处理,达到合理选址、良好视距、增加层次、张弛有度等等,是值得我们在今天的山地景观设计中加以借鉴的。
[1]杨笛,盛翀.试析崛围山多福寺景观层次及其意义[J].华中建筑,2011.01,133-137.
[2]李茹冰.传统山地建筑视觉造型分析[J].重庆建筑,2003.02,19-21.
[3]田波,王剑.闾山大观音阁景区的景观解析[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4,77-80.
[4]吴良镛.“山水城市”与21世纪中国城市发展纵横谈——为山水城市讨论会写[J].建筑学报,1993.06,4-8.
[5]孙来忠.黄河滨河景观序列分析——以黄河兰州滨河段景观为例[J].商业现代化,2011.02,66-67.
[6]姚伟,杨涛,姜效玺.关于兰州碑林地质病害的分析和探讨[J].甘肃科技,2011.01,46-49.
[7]流萤.塔影河声——兰州碑林纪事[M].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2002.
[8]周琪.兰州“一河两山”现代山水城市园林系统整合建设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