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波,胡万祥
(安徽工程大学体育学院,安徽芜湖241000)
探析散手运动推广的机制问题
王波,胡万祥
(安徽工程大学体育学院,安徽芜湖241000)
散手是我国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项有着悠久历史的传统体育项目.然而在世界体育大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的散手运动的推广相较于亚洲其他国家如日本的空手道,韩国的跆拳道,则相对滞后.散手运动发展的滞后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运行机制已经成为限制其推广的重要因素.推广散手运动不仅有利于继承和弘扬我国传统武术,也有利于提高人民身体素质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因此文章通过文献资料法、综合归纳法、对比法等多种研究方法,从多角度多方位的发展体系出发,着重探讨其在推广过程中存在的机制问题,并结合目前形势提出相应的策略.
散手;推广;机制;策略
中国武术散手运动源远流长,有着悠久的历史,随着散手赛事在国内开展,散手运动员在技术水平和战术水平上不断提高,以及研究力量的不断积累,研究的领域也不断延伸,内在体系的不断完善,在国内外的影响力逐渐展现出来.例如中国散打王争霸赛、中泰对抗赛和世界武术锦标赛等国内外赛事的成功举办,大大提高了散手运动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国际地位.然而散手运动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方面的不足,文章从多角度,多方位,多学科的发展体系入手,着力探讨影响我国散手运动推广的机制因素,并结合实际提出相应的策略,为散手运动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进而促进散手运动的全方位发展.
1.1 散手运动的概念和意义
散手,俗称散打,古称手搏、卞、白打和实作等.武术散手是拳术训练的总称,是检验拳术锻炼的具体呈现,就拿最原始意义来说,散手是不附加任何条件的一项徒手搏击运动.散手主要表现形式有:以踢、打、摔、拿技法为主要的进攻手段.还有防守、步法等技术.这是中国传统武术的擂台形式,也是中国武协会为了使散手运动能够与现代体育运动相适应所整理而形成.现代散打运动,是指两人以踢、打、摔、拿等技法为基本素材,按照规则规定的场地、时间、条件进行徒手对搏格斗的一项运动,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瑰宝.[1]散手运动是一项竞技体育,他需要的是技巧和战术.散手运动与各项体育比赛一样,比的是技术、战术和力量的运用.
散打运动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之一,散手是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散手运动的不断学习,有利于力量、耐力、柔韧、灵敏等身体素质的提高;长期的散手练习,能强筋壮骨.散打运动是一项对抗性很强的运动项目,长期的散手学习,有助于培养练习者勇敢、顽强、机智、果断、灵活等精神品质,能使人的生理和心得到全面的提高.
中国的武术搏击有着很强的生命力,延续至今,除了与社会背景以及体育运动本身的特点有关外,搏击运动的观赏性是起重要作用的.随着武术在世界广泛传播,还可促进与国外武术爱好者的交流.[2]通过与国外选手技术较量,不但促进国际武艺交流,而且把散手运动推向国际,也增进了各国运动员间实战技术的了解,有助于国际搏击文化的传承.面对当今社会的发展需求,我们除了要立足于养成擒敌捕盗和防身自卫的本领外,还要顺应武术散打技术已从总体上向体育化方向发展的趋势,到广阔的体育天地中去寻求武术散打技术展的空间,开发和创制不同技击特色不同竞赛规则的散打比赛形式.[3]散手学习者会因学习散手的技术方法,参加竞赛,而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才可能全面展现出散手运动的全部面貌,进而促进散手运动的全方位发展.
1.2 散手在推广中存在的问题
散手运动在1989年被国家体育委员会列为正式的体育赛事,但是,学习武术套路及武术健身的人比学习散手的人更多些.当然,这是中华几千年武术文化底蕴的体现,如果从观众的关心程度与比赛的激烈性来看,散手较为缺乏观赏性.
中国散手运动的规则采用的是打点得分,用的是累积记分制.散手运动员在比赛中多是以抢点得分作为指导思想,较少使用重拳、重腿击倒战术,这与搏击赛的规则导向有关.[4]在比赛中击倒对方只比摔倒对方多得一分,所以运动员很少使用重拳、重腿进攻,因为重拳的动作幅度大,容易被对手运用灵活的技术方法化解,从而露出破绽失分.正是由于散打规则不鼓励击倒,倾向于击中得分,因此比赛场上便出现了频繁使用不疼不痒的小边腿进攻及相互搂抱的抱摔现象.[5]在这种规则指导下,缺少有威胁性的重拳或重腿进攻,国内散手运动的赛场上很难出现KO场面.缺乏观赏性是“散手运动”规模、影响力不强的重要原因之一.
自2000年起,散手运动商业赛事在中国逐渐兴起,近十年来,商业搏击发展更是迅速,各式各样的搏击比赛层出不穷.大部分比赛都由中国武协挂名,但在实际的操作运行中,这些赛事大多都是主办方自说自话,从比赛规则、运动员体检、比赛现场救护措施及购买保险等方面,都有很多不到位的地方,充满了“山寨”的味道.在推广过程中各类机制不完善,严重影响着散手运动的推广.
当前武术散手运动中武德、礼仪规范存在着缺陷;散手运动中文化内涵的缺失.散手具有尚武、崇德文化内涵,这是散手经过上千年的发展、经过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所赋予它具有的特点,可如今的散打运动项目能找到“尚武”、追求技术战术的超越,却很难寻觅到武德的注重.[6]
散手运动是中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之一,也是国内外体育界的一颗璀璨的新星.自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将武术定为特设项目,散手运动的发展也不断的引人注目.中国散手队曾在世界大赛上取得过许多辉煌的成绩,但由于是非奥项目,散手运动长期以来得不到足够关注和重视,作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并未组建国家队,散手运动员始终不能以“正式的中国国家队队员”身份参加国内外赛事,我国散手运动长期以来处境尴尬.经过几代人的努力,2012年国家武术散打队正式成立,这是中国武术散打发展过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我国散手运动采用的是打点得分制,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很难出现KO场面,观赏性差;运动员保险制度和体检制度不健全.
国内散打比赛也是如火如荼的进行,常规赛有:全运会散打比赛、全国散打锦标赛、全国散打冠军赛、全国青少年散打锦标赛、全国武术馆校散打比赛、全国城市运动会散打比赛、全国体育院校散打比赛等.[7]商业化商业赛事有:散打王比赛、武术散打俱乐部赛、散打水上擂台赛等.目前国内散手运动的普及度成处在停滞不前的缓慢发展中,每年参加全国散手运动比赛也只有近五十个队伍,其中专业队伍有三十二支.散手运动普及程度远远不够,这项运动推广仍然局限与武术学校和体育院校,散手运动在社会中所占的份额很小,散手运动也只限于公安系统录用、考核、评比.
中国的散手运动宣传力度不够,这也是国内体育赛事中大都存在的问题.因为资金的缺乏,没有商业化运作经验,仍然处在初始阶段,比赛运作缺乏系统的运转理论,运作经验不足.散手运动的普及程度不够,社会上人群对散手运动缺乏认识:教育方面的影响、武术传播感染力不高、学习武术散手比其他运动麻烦、花费大;社会大众对散手运动的热爱不高直接影响媒体宣传推广的动力、效果.各种因素导致了散手运动雷声大雨点小的尴尬现状.
从比赛交流来讲,中国的散手运动也只是仅限于几个国家的交流和国内交流,与国际高水平搏击运动员交流的机会少,中国的散手运动员的视野狭窄,通过国际大赛交流提高散手运动员的技术战术机会自然不多.
3.1 运行机制的因素
散手作为对抗性的体育项目,散手作为民族体育项目,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大众基础,但是与政治的结合并不是很紧密,主体也不鲜明.散手运动的推广需要庞大的管理体系、组织体系、经营体系,散手运动组织、电视新闻媒体、散手运动的推广人、经纪人、俱乐部运动员形成了经营的共同体.
在中国散手俱乐部争霸赛是企业和武管中心合股经营,由奥武公司进行赛事运营和具体操作,奥武公司是武术管理中心和企业合股成立的公司.武术管理中心只是作为一个小股东,从中掌握着裁判员、教练员、运动员等所有技术权利,以及散手赛事的核心要素.武术管理中心由散手部门负责管理,相应的负责全国所有赛事活动,其目的是发展散手项目提高运动员的技战水平.在运行的赛事活动中奥武公司有着经营权和决策权,作为企业奥武公司的主要目的是获得利益,双方既是相互矛盾又相互统一,二者是相辅相成的统一整体.作为参赛队里的成员,不论是运动员、教练员和裁判只能按照赛事的规定领取奖金,没有权利获得其他利益,必须按照中心计划体制进行管理.运动员在参加散手俱乐部联赛主要是锻炼运动员的技战水平,其奖金难以作为收入.中国散手运动在运行的过程中,怎样解决武术管理中心、运动员教练员的收入、企业、电视新闻媒体、参赛队之间的矛盾将会是影响散手运动推广、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3.2 竞技机制的因素
中国散手运动的发展直至今天,运动员的技战水平、体能、抗击打能力、战术运用和实战的应变能力已经有了较大提高,涌现出一批优秀的散手运动明星,同时,教练员和裁判员队伍也以形成,标志着散手运动是一项茁壮成长的运动项目.武术散手稳定性差,具体的表现在两个方面:(1)比赛规则变化过快;(2)赛制种类多.散手运动正式开展的二十多年里进过了6次调整散手运动规则的不稳定性出现了很多负面影响,最大的影响就是不利于运动员技术水平与战术水平的提高.例如,运动员在这次比赛中穿护具下次就有可能穿部分护具;这次不能用护膝,下次又要求佩戴护膝.赛事规则的不稳定限制了散打运动员技术战术水平向更高的层次发展.
美国的NBA、美国职业拳击、欧洲的足球联赛等运动项目都受到全球很多观众的追捧与支持,其主要原因是赛事的水平高,竞技观赏性强.在国内散手运动开始初期也会吸引很多观众,到了后来观众慢慢的变少了,观众的主观与现实形成了反差,观众看散手比赛发现不是自己想象的那么回事,技术战术水平运用差,选手水平不高,对抗不激烈的类似现象依然普片存在.在近几年的实战磨练中散手技术水平有所提高,对抗性方面与以前相比也有所进步,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散手运动水平整体还是不过关,缺乏观赏性是散手运动推广过程中的主要阻力.中国散手运动的评分是采用打点得分制,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不利于散手技术水平的提高.散手与泰拳、UFC、K1等搏击比赛相比较,对抗性和受欢迎程度远不及后几者,也不及泰拳、UFC、K1等搏击运动的影响力.
3.3 市场机制的因素
中国散手运动属传统体育项目,在其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普及程度落后与其他的运动项目.散手运动的推广主要是通过比赛和教学,散手运动的传授主要集中在各种武校(馆)、武术散打俱乐部、省市散打运动队、体育学院武术散打专业等方面.普及程度与其他任何一项运动相比,普及率都非常之低,而传授者也鱼龙混珠,仅练过一二年散打的也来担任传授武术散打的重任,这种现象与散打规则的导向有关,长期发展下去势必影响到竞技散打水平的发展.[8]教师和教练员的素质普遍不高,教师和教练员的政治思想水平、业务水平、还有就是管理水平存在着或多或少的欠缺.
在市场领域中,品牌是一个企业或者产品内在质量的外在表现,品牌包含着顾客对产品的认可程度和信任程度.一个产品品牌的形成跟企业历史文化是密不可分的,散手运动的发展也不会例外.当今的散手运动是中华传统文化现象之一的传统搏击术,散手比赛的观赏性不高.散手运动形成品牌需要过程,这几年的散手运动赛事停停办办,没有连续性,形成品牌就很难很,很难提高关注度.
散手运动受媒体关注度不高,散手运动普及度低、人民群众基础薄弱.散手超级联赛并没有得到有影响力的电视媒体支持,没有形成赛事影响力,很难得到赞助商的兴趣.
4.1 完善比赛临场机制
开办一次散手比赛,不是找几个人互相对打一下那样简单,我们要考虑运动员的配对、比赛的安全问题、赛规制定问题、赛场上出现的安全控制问题、紧急医护处理问题,比赛后出的伤情评估等,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比赛的顺利进行和选手的安全.用美国搏击比赛为例,依据运动员的综合水平来给予排位,排位靠近或相临的运动员才可以安排比赛,防止两名运动员的实力差距过大引起的受伤等问题的出现.赛事组织部门应当在赛前根据运动员管理委员会的体检制度对参赛运动员进行全方位的检查,根据体检得出脑电图和心电图等各种指标结果随着选手医疗档案更新.比赛前一天运动员需接受一次更为精细的体检,比赛当天临上场时,接受一次临检,确保运动员身体的完全健康.比赛时开始需要有多名医生在场边和两辆以上救护车在场外待命.裁判员要严格培训,对比赛中出现的不合理行为进行制止,医生在比赛过程中发现运动员存在安全问题时,在场医生有权终止正在进行的比赛.在比赛结束后,运动委员会根据运动员的体检报告来给运动员设定禁赛时间,禁赛时间结束后得到医生证明才能比赛,这些措施有利于保护运动员的人身安全,也保障了比赛的健康合理运行.只有完善此类机制,中国散手运动才能得到更好、更快、更健康发展.
4.2 加大扶持力度
散手运动要想在21世纪新时期下弘扬优秀搏击文化,塑造新形象,就必须更快的走到奥林匹运动场上.另外政府部门要应加强力度,有计划、有目标的调动有利于散手运动发展的积极因素,需要近一步的扩大视野,以自我为主导,广泛吸取跆拳道、泰拳、日本K1、FUC、美国自由拳击等运动的长处,形成散手运动自身的体系,强化习武者的“武德“跟自身修养,从而展现优秀的中华搏击文化,也向世界各国人民展现中华民族道德修养的魅力.中国散打人和国家都要做出努力,主要要求如下:
(1)加强裁判员的业务水平、管理水平的培训,提高裁判员临场裁决能力和教学能力,形成散打体系.
(2)加强教练员和裁判员的素质建设.加强管理、奖罚分明、考核严格;加强职业道德的培养和专项业务素质的提高;加强政治思想水平建设.
(3)建立一个适合中国散手运动发展的等级制度.吸取跆拳道的等级制度,剔除不合理的糟粕.
(4)将锦标赛的比赛局数由三局改为五局,与世界接轨.
(5)职能部门应设计符合中国民族风情的服装和创编武术礼仪.
(6)将不必要的技术去掉,将贴身摔技术去掉,只保留接腿摔技术,提高散手比赛的观赏性.
(7)政府职能部门应加大散手运动科研经费的投入.促进武术散手技术的规范和完善,应加强科研的力度,从多个层次、多个领域进行科学研究,以促进散打运动推广.
(8)走散手运动的产业化道路,只有加大推广力度.
(9)加强向国内外各地选派高水平教练员的力度,促进散手运动更好更快地传播.
(10)成立散手运动的专门机构.
4.3 加强赛事交流
中国武术散手得以更快的发展,就要经受散打赛事的历练,学会在实战中学习.所以必须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的两种方法.“走出去”就是将中国出色的散手运动员送到国外去,参加泰拳、自由拳击、k1、UFC等职业赛事.“请进来”就是邀请国外优秀运动员来中国与中国的散手运动员进行比赛交流,例如,中国功夫与美国职业拳击对抗赛、中泰拳击对抗赛、中日散打搏击对抗赛、中俄对抗赛等.
国内赛事交流也是很有必要的,国内现有散手的常规赛有:全运会散打比赛、全国散打冠军赛、全国散打锦标赛、全国青少年散打锦标赛、全国武术馆校散打比赛、全国城市运动会散打比赛、全国体育院校散打比赛等.商业化的商业赛有:散打王比赛、武术散打俱乐部赛、散打水上擂台赛等.
加强散手运动的国内外交流,不单单是运动员之间技术战术的交流,赛事管理方面的交流、还有加强赛事运作等方面的交流,从中吸取成功经验.
散手运动是中华武术的精华,有着独特的风格,一直在中华大地上流传发展,受到民众的欢迎.散手运动发展于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发展到今天已成为中华民族灿烂文化遗产.
散手运动作为中华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其鲜明的文化特征,推广和弘扬散手文化也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尽管在目前形势下,散手运动的发展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但只要我们更深刻的去挖掘其文化内涵,更多的宣传扶持,我国的散手运动就一定能够在世界武坛大放异彩,并为提高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国际文化交流,繁荣世界武术文化发挥其重要作用.
〔1〕卓磊.优秀散打运动员转身后摆腿技术的运动学分析[J].搏击:武术科学,2011(10):74-75.
〔2〕董诺.浅析我国现代竞技武术功能刍议[J].科技信息,2010(16):663.
〔3〕龙光敏.从武术散打竞赛规则演变审视我国武术散打运动的发展趋势[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0(10):113-114.
〔4〕朱永光.继承传统武术技法,构建“打练结合”的散打实践体系[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7(1): 84-86.
〔5〕朱永光.散打与泰拳技术比较[J].中国体育科技,2003(7):56-58.
〔6〕李林海.论当前武术散打运动中的文化缺失[J].搏击:武术科学,2011(12):55-56.
〔7〕李林海.武术散打运动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11(8):61-62.
〔8〕王强.浅谈散打运动的现状与发展方向[J].搏击:武术科学,2011(10):76-77.
G852
A
1673-260X(2013)11-01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