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一峰
(南通大学 外国语学,江苏 南通 226019)
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重点强调语法讲解,侧重发音和词汇的练习,强调语言使用的规范,不允许有任何语法错误的出现,其目的为了应付各种英语考试.这必然使得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被忽视,学生们虽然能够掌握精确的英语语法知识,但是却无法用所学的英语知识去交流和交际.另外,这种英语教学模式忽略了英语语篇的整体性,从而影响大学生对英语文章的整体的理解.一个单个的英语词汇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具有不同的含义和句法功能,一个单个的英语句子在不同的语篇和语境中也会有不同的表意作用和交际功能.如果不把英语句子放到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去理解,那就很难确定其真正的意义.所以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不仅仅使用以句子语法分析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还要从语篇的角度来分析交际中的语言,让学生理解语言与它的使用语境之间的关系.
系统功能语法为大学英语教学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尤其是对语篇分析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韩礼德和马丁把系统功能语法的一些主要特征总结为以下几点:系统功能语法并不是把语言当做一个完整的规则的系统来看待,而是将其当作意义的一个来源.它更多地关心的是说话者有哪些意义能够表达,而不是说话者可以说些什么.其次,系统功能语法把语言的语篇而不是其中的某些语句作为获取意义的基本单位.语言的语法与其语篇的联系只是一种体现的关系,它有助于理解语篇的语义构造以及语篇所表达的意义.再次,系统功能语法更关注于语言的语篇与其所存在的社会语境之间的关系,语篇并不是孤立的作为一个单一的因素来研究.第四,系统功能语法把语言视为构造意义的系统,而不是表达思想和情感的方式.最后,系统功能语法致力于发展一个丰富而又具体详细的模式,可从交际的角度去观察语言、以及周围的事物.系统功能语法的特征表明,系统功能语法注重的是真实意义.以意义为研究出发点,系统功能语法将意义划分为若干互有联系的层次,对每个层次进行系统的分析.
从语言学的角度说,系统功能语法理论把语义和语法所能表达的意义划分为概念意义、人际意义和语篇意义.韩礼德将这些意义称之为元功能.概念意义指客观现实的理解.它把客观现实中所发生的一系列的事件划分为心智活动、心智之外发生的事情以及事物之间的联系.人际意义指人与人之间互交流方面的信息.系统功能语法的主要功能就是组织对话,描述交换过程.在交换的过程中,学习者提供或要求交流和服务,并评价这些交换.语篇的意思是指这些交流中所存在的组织结构.
根据系统功能语法理论,不同种类的意义反映了不同的语域变量.这些变量包括场、意旨和方式.系统功能语法里的“场”是指在当下发生的事情,即语言产生作用的社会交往活动.意旨指学习者参与社会的角色及与其之间的关系,即学习者与其交谈者的感受.方式指语言在沟通交流中所起的作用.这三个与语境相关的变量决定一个言语事件的语域.在系统功能语法里,语境与语言的使用紧密联系在一起.与语境相关的场变量对应于概念意义,意旨对应于人际意义,方式对应于语篇意义.根据这个理论,分析语篇的语境能够预测语法;分析语法能够预测语境.另外,用于描述语境的语域往往又会放在一个更抽象的层次中去理解,它会对语境进行更加全面的分析.系统功能语法中的体裁理论将语篇看作为目的性的交际过程.这一过程中,它与系统功能语法的场、意旨以及方式的相互作用及其选择具有可预测性.语域的选择随着社交过程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学习者之所以在语域里进行选择,是因为一个语篇属于社交行为的一个具体表现,置于体裁系统当中的语域选择不可能独立于这个系统之外.每当学习者试图理解一个具体的语篇,他必须把社交过程的一个具体例子来纳入考虑范围.
因此,系统功能语法特别强调英语的语篇意义.体裁、语域和语言这三个层次都分别揭示一定的意义.语篇意义的整体就是通过不同层次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它的基本单位是语篇,语篇是英语语言应用的具体表现,其内在的含义只有在语境中才得以实现.因此,系统功能语法理论和观点为大学英语教学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系统功能语法理论对大学英语教学的要求是需要词汇和语法的积累,并可以逐步增加,对于语境,决定于语法结构模式和词汇的应该逐步导入.从教学一开始就要完成理解所有的语法和词汇项目,这些所学的语法和词汇必须有意义的引入在英语语境中.系统功能语言学创始人韩礼德,对语言教学很感兴趣,并实际讨论了语言教学和外语教学,他认为外语教学主要是教授掌握外语的技能,外语教学最好的模式是综合性的,以发展学生的意义潜势为主的模式.应用语言学家将他的理论应用到阅读教学中,发展了许多教学方法,如语言功能分析教学法.将系统功能语法理论的核心应用于英语语篇阅读教学,这样不但可以在大学英语阅读中从整体上把握英语文章语篇的组织、内容,而且还可以让学生深入地理解英语语篇的内在意义.
基于系统功能语法理论的语境与语篇之间的关系,大学英语阅读可以被看做一个解释的过程.那么大学英语的解释确定性是一个程度不同的连续体,它取决于英语语篇写作时的语境与理解语篇时的语境.在连续体的一端,如果英语语篇的表达方式是口语,交流者面对面地交谈.那么,这个语境完全支持语篇的理解,产生歧义的可能性很小.在连续体的另一端是阅读经典古文,其写作时间和地点发生在以前.在这种情况下,解释的确定性较低.读者只能借助语篇的本身提供的线索去了解语境,那么,这个语境产生歧义可能性很大.在两种极端情况之间,对语篇的解释有着不同程度的确定性,决定于篇的种类及出处.
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首先通过对课文的题目进行讲解和课文相关的背景知识和西方文化进行讲解,包括民俗文化、地域文化的介绍导入课文,以此增加学生对文章内容的兴趣和感性理解,启发学生对课文的预测之后再和同学们一起对文章进行体裁和题材进行分析和说明,并对文章整体结构进行区分和整理.教师讲解后启发学生对段落大意的归纳和段落及篇章的叙述及中心思想的归纳等,这个过程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归纳总结.对文章中出现的新的词汇和句型以及复杂的语法进行反复练习,待学习者真正理解和掌握其运用方法后再进行对段落和篇章的问答练习、段落和篇章讲解完毕,让学生用日常学习的英语,用自己理解的内容和语言对段落或篇章进行复述的练习,通过这样的反复练习,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将被调动起来,同时可以给学生提供语言使用的机会,多鼓励学习者练习已学的知识,以此激活课堂学习气氛,从而达到学习者英语语言能力提高并且沟通能力也得以提高的效果.
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通常把授课的中心放在英语的用法、拼写和格式上,往往忽略英语语场的使用.学生们在课本教材里所阅读的文章也比较过时和单一,题材范围也很窄.教师留给学生的作文题目往往与学生的亲身经历有关,贴近学生的生活,或是社会热门话题,其语场特殊性不强,如爱好、家庭、同学、旅游等.这些题目学生往往非常熟悉,有的甚至练习无数次了,可以不加思考地写篇文章.可是,一旦要求他们写除此以外其它方面的文章,他们就束手无策了,而这些方面的题材却往往是他们将来的工作中经常要涉及到的.提高写作能力最佳途径之一就是阅读各种文章,通过阅读学生可以学会各个领域的特殊语言的表达.所以,要鼓励学生课外多读不同领域、各种题材的文章.教师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也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阅读各种题材的文章,讲解相关的语场知识,扩大学习者的语场容量.
系统功能语法是语篇语法,可以用来进行语篇分析.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大学生的语篇观念的培养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在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带领同学们对各种范文进行一些适当的语篇分析,让他们比较一下中西方在语篇发展方面的差异,以及不同功能的语篇在语篇发展方面的差异.
同时,我们要帮助学生抓住汉语与英语在句法结构上的异同.汉语属意合语言,而英语属形合语言.汉语在空间的描述上由远及近,呈递进式展开而英语则是依靠形合手段组句,叙述的顺序往往是由近及远.有的学生不太了解英汉两种语言之间的这个差异,在写作中很可能会写出很多中式英语的句子.
写作中若要学生们掌握英语的语篇展开模式,我们还要对照和了解英语和汉语这两种语言在语篇上的差异.英语写作中的话语结构和汉语写作的话语结构完全不同:一个是直线型的,另一个则是螺旋型的.英语话语呈直线型的,所以英语文章的展开是开始要有主题,然后是一个自然衔接的例证句,接着收尾.或与此相反,先有例证句,最后以主题句收尾,即典型的演绎与归纳型段落.而汉语段落呈现螺旋型的模式,语篇中没有段落主题,而是围绕主题进行陈述.写作中同学们受到汉语母语语篇的影响,用英语写出来的语篇既具有汉语语篇的特点,也具有英语语篇的特点,最后显得不伦不类.通过系统功能语法教学,学生能够较快地掌握英语和汉语语篇的异同,并因此掌握了这两种语篇的特点,他们就会在写作中取得较快的进步.另外,语篇语法和词汇衔接也是学生们应该掌握的一个重要的写作能力.因此,在批改学生的作文时,除了要找出学生的语法、拼写和格式方面的错误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指出学生在语篇,尤其是上下文上所犯的错误,还要指出所批改的作文是否前后联贯一致,指代是否明确清楚,文中的照应、替代和省略是否恰当,让学习者清楚自己在整体布局上的把握,并提高语篇发展能力.
系统功能语法理论对于大学英语写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它可以帮助学生挖掘文章字里行间所隐含的深层意义,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激发学生创造性运用语言的潜力,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技巧.
〔1〕白晶.系统功能语法对外语教学的启示[J].长春大学学报,2011(4):99-100.
〔2〕翟芳.系统功能语法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作用[J].新西部,2011(27):213-214.
〔3〕杨信龙.系统功能语法及其对英语写作的启示[J].基础英语教育,2004(6):25-28.
〔4〕王初明.从系统功能语法看阅读[J].现代外语,1996(4):24-29.
〔5〕杨炳钧,尹明祥.系统功能语法核心思想对语言教学的指导意义[J].外语学刊,2000(3):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