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霖
(内蒙古医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110)
大学教育应是多层面、全方位的综合素质教育,在大学开设传统文化课,深化中国传统文化课的教学改革,是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文化素质、培养其健康完善的人格、促进其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亦是素质教育所始终追求的目标和最高宗旨.
一直以来,在我国大学的科学分类中,只有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而在高校,特别是理工农医大学的学科设置中,对于社会科学课程的设置,只着眼于社会主义政治理论课、哲学课、经济学课、法律课等理论性很强的思想政治课和道德修养课,而且教学手段相对而言比较单一,往往只以课堂说教为主,所以大学教育中的综合素质教育,特别是人文素质教育效果并不明显.更重要的是,我国大学教育在很多高校中往往忽视了社会科学中其它十分重要的学科,特别是反映我们本民族的精神风貌、价值取向、思维模式的中国传统文化课在很多高等院校都没得到应有的重视,这样就导致学生对我国古代文明的不了解,而不了解我国灿烂的古代文化,就使当代大学生缺少民族自豪感、缺乏自信心,这最终往往就会导致学生爱国心的缺乏.这对于一个有着五千多年悠久文明历史的泱泱大国而言,不能不说是一种可悲的现状.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许多优秀的人文精神不但能提高人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质,而且能直接影响学生的人生价值取向,但这部分内容在现今大学教育和教学中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同时,从中国传统文化课普及的角度而言,在很多大学该课程只是为少数文科院系本科生或是研究生设置的选修课,并未实现中国传统文化课的普及化和全校化,对于很多学生而言中国传统文化这门课仍是无法学习的.
开设中国传统文化课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消除现代社会的负面效应.大学教育应以人为本,让学生明白怎样学做人,怎样才能使自己所学的知识为人服务,为社会服务,这正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深化我国文化改革,加强文化建设的需要.在当前知识经济和信息化的时代,高科技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而高科技在促进经济发展、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和新的问题,如能源短缺、资源枯竭、生态失衡、环境污染等等,要解决这些问题,科技要么能力有限,要么根本无能为力.归根到底,科学技术还只是工具,它能否发挥出更加积极的作用来造福人类,不是取决于科学技术本身,而是取决于掌握科学技术的人,因此对高科技人才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就显得更加重要.所以,在大学教育中开设中国传统文化课,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人文精神建设,以人文作为科技的导向,就显得十分重要了.中国传统文化这门课正是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和人文素质水平的重要途径,对全面提高大学教育水平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课的重视,是关系到当代大学教育能否真正地拥有优势和特色,能否对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的吸收和传承的一个重要课题.
在大学教育中,学生通过正规的课堂教学,学习和理解中国传统文化菁华,进一步培养和增强自身的意志品质、承受能力、合作精神、社会责任感和多元化的创新能力,为将来成为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专业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国家战略,发出了“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号召,提出了“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要求,明确了“广泛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普及活动”、“发挥国民教育在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基础性作用,增加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内容”的使命.那么选择什么样的内容做为高校中国传统文化课的教学内容,才能使中国传统文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重要作用,使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内容在大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并不断发展壮大,正是大学中国传统文化课的重要教学内容.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便是自强不息.《易传》讲:“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地之大德曰生”,这是对中华民族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精神的集中概括和生动写照.孔子提倡并努力实践“发愤忘食”的精神,鄙视“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人生态度.他“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这种坚忍不拔、奋发上进的人生观,对后世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所作为也.”(《史记·太史公自序》)这些都充分反映了中华民族越是遭受挫折,越是奋起抗争的自强不息的精神.正是这种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推动了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化的发展,凝聚、增强了民族的向心力,哺育了中华民族的自立精神和反抗压迫精神,以及不断学习、不断前进的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的另一个基本思想就是贵和持中.看重和谐,坚持中道,是浸透中华民族文化肌体每一个毛孔的精神.这种贵和持中的思想正是中国人把大自然的属性与人的品性联系起来,努力追求一种超然、旷达、“海纳百川”的气度.“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国语·郑语》)西周末年的史伯认为只有包容不同事物,将其融合在一起就叫做和,也只有“和”,才能“生物”,收到“丰长而物归之”的效果.只有和才能产生新事物.孔子从“至德”提到“天下之大本”、“天下之达道”的哲理高度,强调通过对持中原则的体认和践履,去实现人与人之间、人道与天道之间的和谐.这种贵和持中的民族气度在中国历史上使中国人民在很大程度上实现自身协调,天人协调和人我协调,对于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开展爱国主义的民族责任感教育是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的重要内容,是引导人们特别是大学生树立正确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促进中华民族振兴的一项重要工程.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就是强调为社会、为民族、为国家、为人民的爱国主义思想,是一种为国为民而甘愿舍生取义的奉献精神.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精神从来就是推动历史前进的一种巨大力量.它是在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反过来又给予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以重大的影响.鲁迅先生说过“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就有拼命硬干的人,就有舍身求法的人,就有为民请命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这是从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出发,突出个人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是中华民族生生不已的巨大精神支柱.通过学习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精神,可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使当代大学生能传承爱国主义的民族责任感,为国家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学方法是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因素,它直接关系着教学活动的效果和学生学习的效率.灵活多样又符合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和保障.在具体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的教学实践中,教学方法必须与教学内容相结合.为了能将我们文化中传承了千年的精髓让学生灵活的掌握和深刻的理解,让每一位学生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因素,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对教学方法的探索与改进.由于中国传统文化本身的特性,在这门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用现在与过去相结合,中国文化与外国文化相对比,文化与地域相联系的方法来展开教学活动.
传统并非已经死去的历史陈迹,而是至今活着的文化生命.它渊源于过去,汇注于现在,又奔流向未来.传统不是死的、不动的、凝固化了的异己物,它是活的、流动的、在我们生活中起着作用的“东西”.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机与活力就在于其自身具有不断的新陈代谢的过程.在中国传统文化课教学中,只有将文化的源流和演变弄清了,才能更加明白其现代化的意义,才能做到学以致用.例如:在讲风俗习惯时,讲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春节.相传春节由虞舜即天子位,带领着部下人员,祭拜天地而兴起.这一天就被当作一年的第一天,又因春是一年之首,所以就叫春节.到了殷商时期,在新旧岁交替之际的春节要举行庆祝丰收和祭祀祖先的风俗活动,乞求神祖保佑来年有个好收成.战国时期,人们在迎接新春之际,还要燃放炮竹来驱避瘟神.到了西汉武帝时,规定以农历正月为一岁之首,春节的时间正式固定下来.从南北朝时开始,人们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驱走.到唐朝时人们在除夕之夜子时要吃饺子,以应“交子”和团圆之意.在宋代形成了张贴春联的习俗,以示喜庆吉祥.到明清时期,大年初一人们走访亲友,相互祝愿,拜年习俗正式形成.时至今日人们过年的活动和庆祝的方式可能有了很大的不同,但突出辞旧迎新、家庭和睦、欢乐祥和、团圆平安和兴旺发达的主题是没有变的.在中国传统文化课的教学中,只有将传统的东西和现代的东西相结合,通过对比,让学生感受到我们的文化历久弥新,切实的体会到其无穷的魅力和无尽的生命力.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世界民族之林,任何一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文化,而不同民族的文化只有和其它民族的文化相接触、相比较、相碰撞,方能展现出特性来.所以在中国传统文化课上必须采用文化对比的方法,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在教学中找出在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各种文化要素中显示出来的、作为区别于他文化体的基本特点;另一方面,可以让教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存在意义作出实证性的和思辨性的解释.这种教学方法较适合在讲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特点时使用.例如:在讲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积极的入世精神时,采用这种相互对比的方法就较为合宜.所谓入世精神就是注重社会中的人伦和世务,只讲道德价值,不会讲或不愿讲超道德的价值,是一种关心社会现实的人生态度.与西方文化不同,中国传统文化从雏形期开始宗教势力就较为薄弱,而身处内战乱世的古代哲人更具有一种深沉的“忧患”意识,基于这些原因我们的文化是以社会为中心、以人为本的“人学”文化.而在欧洲历史上,无论是古希腊——罗马文化,还是基督教文化,其产生和发展都是伴随着不同民族之间的冲突,而其宗教影响亦是超越了社会政权.特别是在中世纪成为正统的基督教文化,更是一种在宗教指引下形成的以尊从天主为职责,以进入天堂为终极目标的“天学”文化.所以在教学中,只有通过对不同文化的比较,方能彰显华夏民族的“人本主义”精神和求真务实的民族性.
任何一种文化都有其产生、发展、演变、传承的地域基础.虽然我们不可以将某个地域的文化作为不变的衡量依据,但每种文化都在一定的地域中与环境相融合打上了地域的烙印,都具有独特性.从整体来看,中国传统文化从形成之日起就具有超强的融合性与多元性,所以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研究也离不开文化与地域相联系的方法.例如:在讲到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注重“中和”的思维方法时,就需要采用这种方法.“中和”的思维方式亦称“中庸之道”,突出强调了两个侧面:一是“中”,即把握事物度量的准确性,无过而无不及;一是“和”,既不同因素,不同方面的合理组合,对立统一.为了让学生有着更直接,更鲜活的印象,在教学中以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地区的文化融合为例,从清代开始,汉族大规模的移民,使土默特十二部地区的游牧型民族文化转为农耕文化,民国时期土默特地区的县市设置进一步便利了蒙汉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蒙古族与汉族群众在长期交往的过程中,无论从民间的贸易、生产劳作、通婚嫁娶,还是从都市化的发展、教育制度的改善,这种“中和”的思维方式,使各民族在很大程度上实现自身协调,天人协调和人我协调,对于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李学林,张小飞.大学生综合素质概论.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9.
〔2〕李学林.中国传统文化教学与大学生素质教育.石油教育,2000(6).
〔3〕徐纪律.论文化资源的实践鉴别.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3(10).
〔4〕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5〕顾阳玉.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教育研究,19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