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政治认同的来源及其形成

2013-04-02 11:53建刘
昌吉学院学报 2013年5期
关键词:合法性政治制度

胡 建刘 惠

(1.西华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四川 南充 637009;2.西华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所 四川 南充 637009)

论政治认同的来源及其形成

胡 建1刘 惠2

(1.西华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四川 南充 637009;2.西华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所 四川 南充 637009)

政治认同是指社会成员对现存政治体系所产生的情感和意识上的归属感,以及基于特定利益而积极支持、参与政治体系的实践行为活动。作为一种政治心理和政治行为的统一,政治认同是在一定的政治环境和认同主体主观特性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心理机制和社会机制共同作用的产物。政治认同得以形成的基本条件包括有效性资源、制度性资源和意识形态资源等因素,其形成过程是通过政治主体对政治体系的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态度和政治行为表现出来的。

政治认同;合法性;政治心理;政治行为

“人天生是政治的动物”[1],政治生活是人类社会的基本活动方式。人们既然不能置身于政治之外,就不可能不对政治体系做出是否符合自己的政治需要的判断和评价,表达自己内心对所在共同体的看法,形成一种赞成或反对的政治态度,这实际上就是关于政治认同的问题。从人的社会属性来看,政治认同活动是每一个“政治人”无法回避的社会问题。政治认同作为社会成员与政治体系之间关系的反映,表示的是社会成员对现存政治体系所产生的情感和意识上的归属感,以及基于特定利益而积极支持、参与政治体系的实践行为活动。可见,政治认同是反映社会公众与政治客体之间关系的概念,它是社会公众对政治客体做出的一种心理反映和行为表达。作为认同主体的一种主观的政治心理倾向和现实的政治行为活动的联合与统一,政治认同是在一定的政治环境和认同主体主观特性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心理机制和社会机制共同作用的产物。因此,政治认同的形成有其自身固有的基本条件和过程机制。

一、政治认同的来源

政治认同的来源,亦称为政治认同的形成条件,是指影响和作用于政治认同活动的一切因素和力量的总和。政治认同的形成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主要包括利益诱导、意识形态、政治制度、政治治理、个人品质、政治文化、政治心理状况等方面。概而言之,政治认同得以形成的基本条件包括有效性资源、制度性资源和意识形态资源等因素。

第一,有效性资源:政治认同的逻辑起点

任何政治认同都不可能是凭空产生的,从根本上讲,它总是需要一定的政绩支持或以一定的有效性为基础。所谓有效性,亦称政绩,是指政治体系所提供的公共产品满足大多数社会成员需要的程度,也就是政治统治的实际业绩。政治认同的有效性资源主要表现在经济发展的水平和状况、社会成员需要的满足程度、政府运行的公正有效、社会发展的平衡与协调等多个方面。由于经济利益是一切利益的基础,是人们的根本利益,也是人们政治行为产生的最主要根源。因

此,政治认同与经济发展之间有着最直接的联系。从这个意义上讲,有效性资源或称治理绩效资源,就是指政党和政府发展经济以满足公民利益需要的能力。

“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2],利益是政治活动的目的、内容和本质,也是激励和支配政治成员的政治活动的能动因素和基本动机。因此,一个政治系统满足其成员利益的程度就成为人们政治认同的逻辑起点。人们对政治系统的认同,往往是因为该政治系统能给他带来利益,只要该政治系统能给人们带来利益并维护这一利益,人们就认同和支持这一政治系统。“任何政治统治的稳固,都必须以民众的认同与支持为基础……这种认同不仅出于一定的观念、文化的影响,而且必然以民众对政治统治实际行为的认识为基础,也就是说以被统治者对政权履行职能的效率、对公共利益的维护和民众个人利益的满足为基础,即以国家的政治产品满足社会需要的程度为基础。”[3]法国学者让—马克·夸克也指出,“为了使共同体中的成员能够认为统治者的地位是具有合法性的,那么就需要政府明确地表现出它所具有的公共福祉的活力。……对统治者合法性的评价不只是通过他能够根据当时社会的法律与基本原则做出决定采取行动,同样还在于他是否能够获致有效的结果。”[4]可见,满足民众的功利性需求是政府的一种政治责任,这一责任的履行直接关系到政府的合法性基础。一般说来,政绩越充分,经济越发达,国家就越富裕,民众得到的物质福利等就会越多,民众的利益需求也就更加地满足,从而人们的政治认同度也就越高。但是,由于人除了最基本的物质利益需求以外,还有精神文化等多方面的需求,如果一个政治体系一味地仅仅靠经济发展为主要内容的有效性来获取民众的认同,显然是不够的,可能会出现亨廷顿所提出的合法性的“政绩困局”[5]而难以长久维持统治。因此,一个政治体系要想赢得大多数社会公众的认同,不仅要大力发展经济,提高人们的社会生活水平,而且要使社会资源与价值的分配尽可能地做到公正、公平,力争实现社会发展的平衡与协调,保证广大人民群众共享社会发展的成果,以满足大多数民众心理上对公平的需要。

第二,制度性资源:政治认同的重要保障

政治认同的形成除了需要以有效性为基础,还需要一定的制度性资源。所谓制度,“是一个社会的游戏规则或在形式上是人为设计的构造人类行为互动的约束”,“是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守法程序和行为的道德伦理规范,它旨在约束追求主体福利或效用最大化利益的个人行为”[6]。换言之,制度是人类设计出来的调节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系列规则、规范,它是对人的一种必要的约束或限制,具有强制性。按照制度规则存在的形式,制度分为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正式制度是指人们有意识创制的,并以正式形式加以确定的具有强制力的各种制度安排,包括国家法律、政治规则、经济规则和契约等。非正式制度是指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逐步形成的对人们行为产生非正式约束的一系列规则,包括风俗习惯、伦理道德、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及意识形态等,其中,意识形态处于核心地位。在此,本文没有把意识形态纳入制度的范畴,而是把意识形态归为政治价值、理念的范畴,单独作为政治认同形成的一个基本条件。意识形态虽然可以起到类似制度方面的作用,但毕竟不同于一般制度,它的强制性不像一般意义上的制度那么强。因此,这里所讲的政治认同的制度性资源,是指政治权力的获得与运行所要遵循公认的程序、规则等,主要包括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有意识建立起来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法律制度、文化教育制度等正式制度。

“合法性是指政治系统使人们产生和坚持现存政治制度是社会的最适宜制度之信仰的能力。”[7]这表明合法性就是人们对其基本制度的认同。因此,一个政治体系要想实现良好的秩序和持久的稳定,就必须获得民众对其基本制度的认同和支持。对政治体系而言,一旦社会公众形成了对其制度的认同与支持,那么,该体系的合法性基础将是最为稳固的。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不管政府能否实现稳定的经济增长及良好的政绩,公众都将相信并积极支持他们的制度。需要指出的是,作为政治认同得以形成的制度性资源,必须具备公正性或正当性,因为“一切社会制度若要得到民众最大的支持,必须拥有为全社会所接受的、行使社会权威的道德正当性。”[8]一种制

度具有公正性才会产生权威性,人们才会产生对制度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才能提高执行制度的自觉性,否则,就会出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现象,影响制度的权威性及人们对制度的认同。所以,现代社会中的制度设计与安排,必须以公正的理念为基本依据。正如罗尔斯指出,“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正像真理是思想体系的首要价值一样。”[9]社会公正会使得社会成员产生心理感受上的公平感,从而会间接导致一种对于社会特别是政治的认同意识,于是就有利于促进社会的正常运转与和谐发展。如果现代社会中的制度设计与安排没有蕴涵公正理念,就会导致社会权利和义务倾斜,使得社会利益分配失衡,为投机钻营的各种不道德行为提供孳生蔓延的土壤,从而必然会导致社会失序、人心失衡,引起人们对整个社会制度产生置疑,严重影响人们的政治认同感。[10]因此,在现代化进程中,一个政治体系要想形成广泛的政治认同,维系社会的稳定与和谐,最为首要的任务之一就是要保持公民对其基本制度的认同与忠诚。

第三,意识形态资源:政治认同的思想基础

政治认同的形成不仅需要建立在一定的有效性资源和制度性资源基础之上,还需要以一定的意识形态资源作为支撑。所谓意识形态,是一定社会或阶级的思想体系,“是社会的思想上层建筑,是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集团基于自身根本利益对现存社会关系自觉反映而形成的理论体系;这种理论体系包括一定的政治、法律、哲学、道德、艺术、宗教等社会学说、观点;意识形态是该阶级、该社会集团政治纲领、行为准则、价值取向、社会理想的思想理论依据”[11]。作为一种观念的力量,一种具有行动取向的信念系统,意识形态在唤起民众对政治统治的认同、支持和服从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意识形态是一种现实的力量,自其产生以来,就具有强劲的政治功能,即维护和论证政治统治体系的合理性、合法性,推动大规模的社会政治动员,使政治统治体系及其运行获得政治主体持久、广泛的支持。正如美国政治学家罗伯特·达尔指出:“意识形态能够赋予政治权力以合法性,并把政治权力转换为政治权威,而这种政治权威不仅比赤裸裸的暴力和强制来得可靠和持久,而且还能够使统治阶级用最少的政治资源进行统治。”[12]也有学者指出:“意识形态是合法性资源结构中最为基础的部分,它为政治体系的合法性提供道义上的诠释,它通过培育社会成员对于政治体系的合法性认同和情感来起作用,有助于政治权威的形成。”[13]因此,任何政治体系都离不开意识形态及其所提供的合法性支持,都需要发挥意识形态的合法化职能。换言之,“意识形态是政治合法性的重要基础,是政治认同最原初的构成因素,也是其最持久的因素”[14]。一个稳定、有序的社会必须要有一个由主流意识形态确定的、得到社会成员广泛认同的社会价值系统,社会价值系统通过其社会和政治的理想来引导、动员社会成员,使社会成员的行为目标达到高度统一,从而实现广泛的政治认同。需要指出的是,一种意识形态要与社会公众的心灵产生共鸣和契合,获得社会公众的广泛接受与认同,则必须符合人们的内心期待和利益需求。然而,人们的利益需求是多方面的,不同时代、不同阶级、阶层和群体都有着不同的利益需求内容。因此,意识形态只有满足不同时代与不同群体的利益需求,具有适当的开放性、包容性、普惠性,长期保持自身的适应力、整合力和生命力,才能获得公众的广泛认同。如果一个社会中的主流意识形态不能根据社会的发展变化而不断进行调整与创新,不能给社会大多数成员提供精神的港湾以及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那么,它将成为一种僵化的教条,而失去其原有的理论魅力,从而影响到它的合法性权威和主导性地位。

二、政治认同的形成过程

作为一种主观政治心理和现实政治行为的有机统一,政治认同是在一定的心理机制基础上所进行的相应的政治行为活动的过程。政治认同的形成是由相互联系的很多结构要素构成的一个完整的过程,这些结构要素包括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态度、政治信仰、政治行为等。也就是说,政治认同的形成过程是通过政治主体对政治体系的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态度和政治行为表现出来的,其实质就是政治认同萌芽、累积、稳固、外化的心理活动过程。

1.政治认知:政治认同形成的首要环节

政治认知是认同主体对政治生活的主观反

映,亦或认同主体对于各种政治现象的认识与理解,包括人们对政治意识形态、政治制度和政治运行的感知、理解、判断和评价,它是认同主体对认同客体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过程。按照心理发展的不同层次,政治认知可分为政治感觉、政治知觉、政治理解、政治判断、政治比较和政治评价等。其中,政治感觉、政治知觉和政治理解是公民对所有政治现象、政治关系的主观反映,即属于事实认知;政治判断、政治比较和政治评价是公民对所有政治现象和政治关系的评价性认识,即属于价值性认知。在政治认知过程的基础上,政治认同主体对政治体系的本质联系做出判断和评价,从而形成一定的政治认同意识倾向。因此,政治认知是形成政治认同的基础和首要环节,公民只有在一定的政治认知的基础上,才能对认同对象进行认识和评判,才能进行相应的认同活动。公民政治认知水平的差异必然导致人们不同的政治取向以及对同一政治目标采取不同的态度。

2.政治情感:政治认同形成的感情基础

政治情感是认同主体在政治认知基础上产生的对政治生活的内心体验和感受,主要表现为公民对政治体系是否符合自己的政治认知和需要而产生的亲近或疏远、相信或怀疑、热爱或憎恨、服从或抗拒等积极的和消极的政治情感反映。政治情感一般可分为:较低层次的政治情绪和较高层次的政治感情。政治情绪是政治主体在政治生活中依据其政治期望和需求的满足程度而产生的暂时性的主观体验,包括积极肯定的情绪和消极否定的情绪,私人情绪和公众情绪等。政治感情则是政治主体在对政治关系的认知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复杂而稳定的心理体验,是一种较为高级的精神活动,具有持续、稳定、易于自我控制的特征,一般可分政治热情与政治冷漠两种类型。很显然,政治情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认同主体与政治体系的关系,带有明显的主观选择性和政治倾向性,它是长期政治心里积淀的产物,影响着公民的政治态度和政治行为。作为政治生活的感情纽带,政治情感在政治认同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它是政治认同的动力来源和感情基础,也是衡量政治认同状态的重要尺度。一般意义而言,认同主体一旦将其对一定政治体系的信任与尊崇内化为一种心里本能,则不仅会在行为模式上形成比较稳定的政治习惯,而且会升华为一种坚定的政治信念,从而规范其政治行为。

3.政治态度:政治认同心理与参与行为的中介

政治态度是一种重要的政治心理现象,由社会政治环境与个人政治社会化过程交织作用而成,它体现了人们看待和反应政治现象的方式。[15]具体而言,政治态度是认同主体对待社会政治现象的一种心理活动过程的显现,或者说是认同主体对政治目标与政治情境所形成的一种较为一贯和稳定的反应倾向。作为一种心理反应倾向,政治态度通常体现为一系列成型而又系统的政治意识、政治价值、政治信仰为表现形式的综合信念体系。每一个处于一定经济、政治地位,并生活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公民都会对一定政治现象产生认识和理解,通过他们的情感和倾向,最终形成相应的政治态度。从本质上讲,政治态度是一种心理现象,但它不是某一种心理过程的单独表现,而是一种综合性的心理过程,它是在政治认知、政治情感和政治动机等各种心理过程互动的基础上共同作用的结果,具有一定的结构。政治态度是政治心理转换为政治行为的必要中介,是政治行为的准备或潜在阶段。公民的政治态度对其政治行为具有较强的驱动作用,政治态度的倾向性决定政治行为的选择指向。一般来说,一种建立在良性政治认知、深厚政治情感基础之上的、没有偏见的政治态度有利于政治体系的稳定与发展。政治态度是政治认同形成过程中相对稳定的构成要素,它规定着政治认同的方向和性质,决定着政治认同行为的方式和手段。

4.政治行为:政治认同形成的外化表现

所谓政治行为,是指在一定的政治统治体系中,认同主体所进行的各种政治实践活动。政治行为是人类行为的一部分,是政治人与政治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当人们与政治环境发生关系,介入社会的政治生活时,他们的所作所为便是政治行为。一般来说,政治行为是受政治认同主体的政治认知和政治情感的影响,在一定政治动机的驱动下、在政治意志的调控下实施和出现的。

政治行为是政治认同形成过程中的显性的结构要素,是政治认同心理的外在表现。作为政治认同的外化表现,政治行为是公民个体的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态度在行为层面上的反映或者激活,也就是说,公民个体的政治认知、政治情感和政治态度是其政治行为产生的前提和依据。政治认同不仅体现为心理归属感,还体现为实践中的政治参与行为,只有兼具心理与实践的认同才是真正的认同。因此,政治行为是认同主体在一定政治心理基础上所产生的认同结果,也成为衡量政治认同的一个重要维度。一般情况下,认同主体的政治行为是其政治认知、政治情感和政治态度的直接外显和真实体现;然而,在某些情况下,政治行为与政治心理之间也会发生脱节现象,即政治行为不一定能反映认同主体真实的认同心理,因为政治生活中某些强制性因素有时会迫使认同主体做出与其固有的政治认知、政治情感和政治态度相偏离甚至是完全相反的政治行为。

由此可见,作为一种政治心理和政治行为的有机统一,政治认同反映的是一个从心理到行动的演化过程,即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态度——政治行为。具体而言,政治认同的形成过程表现为:一定的认同动机——(进行)认知——(产生)情感——(形成)态度——(付诸)行为——(出现)认同结果。一般来说,在政治认同的过程中,以上诸环节是条件关联和条件递进的关系,即前者是后者的条件,后者为前者的结果。但是,由于政治认同活动是人的政治心里与政治行为的有机统一,其影响因素具有多样性和变化性,从而使得政治认同活动的过程呈现出较为复杂的可能状况。

[1]景晓莉.亚里士多德[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7.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82.

[3]龙太江,王邦佐.经济增长与合法性的“政绩困局”——兼论中国政治的合法性基础[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170.

[4][法]让—马克·夸克.合法性与政治[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47-50.

[5][美]塞缪尔·享廷顿.第三波:二十世纪末的民主化浪潮[M].刘军宁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59.

[6][美]道格拉斯·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陈郁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91:225-226.

[7][美]西摩·马丁·李普塞特.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M].张绍宗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55.

[8][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赵一凡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124-125.

[9][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1.

[10]胡建,刘惠.社会公正:政治认同的制度性资源[J].理论探索.2009,(5):109.

[11]宋惠昌.当代意识形态研究[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9-10.

[12][美]罗伯特·达尔.现代政治分析[M].王沪宁,陈锋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78.

[13]宫志刚.社会转型与秩序重建[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375.

[14]王邦佐.执政党与社会整合——中国共产党与新中国社会整合实例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219.

[15]Gabriel A.Almond,G.Bingham Powell,JRr.Robert J.Mundt.Comparative Politics:A Theoretical Framework.New York:Harper Collins College Publishers,1996.p.46.

D64

:A

:1671-6469(2013)05-0027-05

2013-09-10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当代中国公民政治认同研究”(12CKS013)和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当代中国公民政治认同的理论与实践研究”(12YJC710020)的阶段性成果。

胡建(1979-),男,四川泸州人,博士,西华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马克主义政治理论与执政党建设研究。

猜你喜欢
合法性政治制度
组织合法性的个体判断机制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Westward Movement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签约制度怎么落到实处
构建好制度 织牢保障网
一项完善中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