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讯)2013年8月24日,由武汉市测绘研究院编制完成的《武汉市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顺利通过了专家评审。评审专家组由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总工程师胥燕婴、武汉大学宁津生院士、刘经南院士、李建成院士、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副主任陈新湖、湖北省测绘局总工程师郭建华以及来自武汉大学、香港理工大学、武汉市统计局等相关专家组成,胥燕婴总工担任专家组组长。评审会由院长肖建华主持,武汉市国土规划局、市发改委、市财政局以及武汉市测绘研究院等有关同志出席了会议。
会上,肖建华院长首先介绍了“实施方案”的工作背景和前期进展情况。7月14日武汉市测绘研究院就实施方案进行专家咨询,并在此基础上对方案进行了补充、修改和完善。在此背景下,召开此次专家评审,是一次很好的机会,也为下一步召开武汉市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领导小组会议做好准备。
武汉市国土规划局袁海军副巡视员在致辞中对各位专家表示了欢迎和感谢,他指出,武汉市是全国地理国情普查的重要节点,市国土规划局作为武汉市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有义务也有能力承担起这项任务。他恳请各位专家对实施方案进行审查和把关,对武汉市地理国情普查工作提出宝贵意见。
随后,武汉市测绘研究院副总工程师罗名海汇报了“实施方案”的主要内容。专家组在听取汇报后,审阅了相关材料,对“实施方案”进行了质询和讨论,认为:“实施方案”在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总体方案的基础上进行了必要的细化和扩充,重点突出,特色鲜明,为开展武汉市地理国情普查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实施方案”提出了地下空间利用普查,开展地上地下空间一体化的地理国情普查,对城市空间综合开发具有现实意义;“实施方案”编制依据充分,目标明确,任务具体,指标体系先进完善,技术路线科学合理,工作部署恰当,保障措施得力,经费预算适当,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专家组一致同意通过评审,同时建议根据专家意见进一步完善后,尽快组织实施。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胥燕婴总工用“先、全、厚、优”四个字给予“实施方案”高度评价。具体来讲,一是武汉市从2007年发布地理信息蓝皮书开始,着手探索地理国情普查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走在了全国的前列;二是“实施方案”在普查内容和指标上是目前全国范围内最全面的,在地下空间、地理单元方面涉及很多新的内容;三是武汉市具有丰富的基础测绘成果及国土、规划相关成果,为普查内容和指标的实现奠定了厚实的基础,将对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工作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四是实施方案依据城市地域特点划分了工作区,并制定了相应的技术路线,既符合实际需求,也有助于充分利用各类信息资源,提高普查工作效率。同时,胥燕婴总工也指出实施方案在任务安排、队伍组织、统计分析等方面仍需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武汉市发改委区域处王强处长、东湖开发区国土规划局李秋萍局长也先后在会议上发言,表示武汉市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工作对于提高政府决策管理水平,促进经济发展转型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将积极参与和配合该项工作,确保工作的顺利开展。
最后,武汉市国土规划局测绘勘察处(市测绘局)处长祝莹代表市国土规划局对各位专家的到来再次表示感谢,并提出下一步工作计划:一是认真吸纳各位专家的意见,尽快充实和完善实施方案,上报武汉市政府批准实施;二是加强与各职能部门的沟通和汇报,按照“建设同参与,成果共分享”的原则,建立顺畅高效的共建共享机制,确保普查任务的实施;三是按照“科学普查、依法普查、创新普查”的总体要求,抓住重点、提高效率,按时保质地做好普查工作,做好长期监测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