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学报企业化改革与功能定位

2013-04-01 09:41
城市学刊 2013年3期
关键词:学报定位期刊

周 觅

(黄冈师范学院 学报编辑部,湖北 黄冈 438000)

正在进行的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中,新闻出版总署要求要实现报刊业的集约化经营、培育大型报刊传媒集团。是不是大型的传媒集团就能够推动报刊业又好又快发展,增强报刊的出版传播能力呢?有人总结,英国科技期刊出版业发达,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大型出版集团实力雄厚,小型出版公司定位准确。[1]像朗曼出版集团公司、培格曼出版公司年营业额都能达到几亿英镑,而像中国人在英国创办的新经典出版社因为定位准确也能获得不菲的收入。[2]可见成立大型报刊传媒集团是加快报刊业发展的充分条件,但并不是必要条件。小型出版企业也可以通过准确的市场定位获得发展。相较于大型出版传媒集团,我国地方高校学报编辑部都是极其微小的出版单位,可以借鉴英国小型出版公司成功的经验,做好自身定位,在差异化中寻求生存和发展之道。

朱剑先生谈到学报改革的重点应是学报布局与结构的合理化,他认为具体可以从四个方面入手:第一,鼓励研究型大学依托综合性学报联合重组为权威的一级学科和二级学科专业学报。这不仅是破除高校门户壁垒、建设开放平台的有效办法,而且也只有集各名校之力才能办成权威期刊。第二,鼓励具有一定科研能力的地方性高校联合重组为专业和专题学报,这可以使地方性高校集中优势力量在某些领域寻求突破。第三,对于以教学和培养实用型人才为主的院校,鼓励其学报转型为教学研究和为地方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服务的应用型学报。这些院校往往很难占据学术研究前沿,但在地方建设中的作用不容轻视。第四,对于不为上述三种鼓励所动,坚持不作任何改变的学报,只要其具备基本办刊条件,就应该有权自主地办下去,而选择权应该交给作者和读者。[3]朱先生谈到的这四点,其实就是一个学报定位问题。地方高校学报可以联合重组为专业和专题学报,同时,地方高校又往往是教学和培养实用型人才为主的院校,因此,地方高校学报也可以转型为应用性学报。目前,在事业单位体制改革尚未成功的前提下,由于体制限制,地方高校学报之间实质上的联合是困难重重的。由入选“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的17家综合性大学学报与中国知网共同创办的“中国高校系列网络版专业期刊”都处在艰难的探索阶段,何况地方高校学报的联合?因此,地方高校还是要更多地关注自身,找准自身的定位,坚持以我为主,以增强自身实力求发展为主,以期在学报改革中获得主动权。目前,地方高校学报的定位应该从四个方向进行思考。

一、跟随定位依托院校资源

跟随定位是指地方高校学报继续遵循传统的办刊模式,将学报定位为展示主办学校学术水平的“窗口”。2002年国家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工作的意见》中就指出,高校学报是展示高校学术水平的重要窗口。跟随定位就是按照这一点进行定位,将学报与学校的学术水平紧紧绑在一起。这种做法是目前很多地方高校学报的做法。当然,这种定位目前在学术界备受责难,认为是将学报办成了主办单位的“自留地”,而不是一个公共的学术平台,造成了学报的自我封闭性和排他性。从某种程度上说,这种定位的学报就是朱先生谈到的第四种学报,即坚持不作任何改变的学报。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地方高校学报在所处主办单位内部的地位让学报无法、也不能够有一番作为。

大多数地方高校将自己的学报编辑部定位为教辅部门,编辑部无法获得充足的办刊经费,也没有齐全的人员配置,在单位绩效考核、评优等活动中,学报编辑部都是边缘单位,没有获得正常的待遇。尤其是在职称评定中,学校往往没有根据不同职称的特点设立评定机制,将编辑同教师放在一起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评选,这让编辑在很多方面的对比中处于不利地位。尤其是在目前事业单位推动的定岗定编中,规定了作为非教师系列的编辑部编辑不能定为同档次的最高级。这对于编辑的积极性无疑是一个较大的打击。

地方高校一般都是传统性非常强的学校,很多地方高校领导的眼光和思路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学报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也比较片面。如果学报编辑希望对自己的学报进行一番改革,他需要面对领导的质疑,需要打破本校老师对学报固有的看法,还需要获得一定的行政自主权,所面临的阻力将是巨大的。因此,很多学报编辑就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办学报。

从一些地方高校学报所处的环境来看,跟随定位对于一些力量弱小的地方高校学报而言,是一种保护自己,同时也是蛰伏待机的一种定位。

二、特色定位打造专业期刊

特色定位是国家主管部门、学报行业协会,也是大多数学者比较推荐的一种学报发展定位。在“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名栏建设实施方案”中就要求大学学报要办出特色。在这一方案的推动下,大多数高校学报都创办有自己的特色栏目。但特色定位的最终目的并不仅仅是创办特色栏目,而是希望通过创办特色栏目,定位相应的学科,最终将学报转变成专业期刊。

地方高校学报基本上都是综合性学报,其展示的学术研究成果是低端的、拼盘式的,无法实现综合性期刊应有的跨学科、跨地域、跨专业的综合研究的学术交流公共平台功能。所以,作为地方高校学报与其在低端的展示型水平上徘徊,不如专注于某一学科或某一研究方向,通过差异定位,将自己创办成一本高水平的专业期刊。

有人认为地方高校学报转变为专业期刊,将无法竞争过现有的专业期刊,最终的命运还是被市场淘汰。实际上,既然采取的是特色定位,为的就是细分读者市场,走差异化办刊之路。可供选的学科有成千上万种,可供研究的方向也是数不胜数,尤其是地方高校较为擅长的区域内的文化、历史、经济研究,是其他专业期刊不能比的。因此,在很多学者提出的高校学报要从“全、散、小、弱”转向“专、特、大、强”时,“专”要放在首位,只有“专”才是学报尤其是地方高校学报可持续发展的选择。

三、层次定位细分读者市场

学报的层次定位就是不同的学报根据自身所处的层次确定自己的定位。不同层次的学报对自己的要求,对所要达到的目标,以及所担负的责任和任务也是不同的。比如说层次高的学报就要把自己定位在权威期刊、重要期刊这个层次,要注重对重大的科研成果的追踪报道,要将把期刊办成世界级期刊作为发展目标。对于层次低一点的期刊,就要根据自身的发展环境,了解自己所处的位置,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确定自己的发展目标。地方高校学报基本上都属于层次比较低的期刊,但层次低并不意味着地方高校学报就一无是处。从对学术成果的追求上来看,地方高校学报不一定就要紧盯着重大的科研成果,可以追求对某些具体的小问题的挖掘,对一般研究成果的展示,也可以将目光放在重大科研成果的阶段性成果上面来。期刊的发展目标可以定位在成为优秀的专业期刊或者是努力进入核心期刊。地方学报的分层定位可以帮助学报管理者认清现实,脚踏实地地规划自己学报的未来。

地方高校学报的分层定位有利于学报的分层传播,将学报的作者群、读者群定位在某一个层次,可以获得该层次读者和作者的欢迎,有利于学报声誉的建立和可持续的发展。不是所有的研究者都是一开始就能产出重大研究成果的,都是通过一步一步的努力,在积累了无数细小成果后,才会从量变到质变,成为高水平的研究者。当他们还是普通研究者的时候,他们的成果是不会受到权威期刊关注的,这时如果一个同他现有层次相当的期刊,关注他、伴随他、帮助他,使他成长,他一定会对这个期刊信赖有加。等他成长为高水平的研究者之后,他也会从各方面支持这个期刊,帮助期刊发展,得到一个双赢的结果。

四、应用定位创造社会价值

地方高校大多数是靠地方财政供养,办学经费由地方行政部门划拨,主要功能是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着力为地方培养高素质人才。地方高校学报的编辑大多来自本地区,他们生活在本地,更了解当地的发展情况,更明白当地人民的需要,更适合并能够利用学报为地方建设发挥一定的作用。将学报办成为地方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服务的应用性学报,也是地方高校学报的一种独特的定位方式。这样的学报更多的是追踪地方的各种值得推广或值得探讨的实用性研究成果,可能在学术上不是很强,但是却能够实实在在地为地方创造财富服务,也可以体现出学报的社会价值,同时也更受地方政府和人民的欢迎。有了广大的群众基础,就有了广大的作者群和读者群,学报的发展也就会蒸蒸日上。

比如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地方高校学报就可以发挥一定的作用,它可以传播农业技术知识、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加强农产品贸易研究,也可以将学校的实用性科研成果向农村推广,推动学校科研成果交流与转化。地方高校学报能够在农民和研究者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一方面地方高校学报编辑可以多方调研,根据本地区的地形地貌、气候特征、种植传统、特色农产品等情况,有意识的向相关研究者约稿,将他们最新的研究成果介绍给农民或者农业科技人员,有利于他们生产技术的提高;另一方面,通过农民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可以扩大研究人员研究成果的传播,实现科研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随着该技术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研究者可以不断积累成果数据,有利于他们进一步研究工作的开展。另外,对于很多农民因思想观念、交易方法以及在获取农产品供需信息的手段上的落后导致的增产不增收的情况,地方高校学报可以邀请有关研究人员对某一农产品的营销状况进行调查与分析,并给出一定的解决策略,从科学的层面帮助农民。

不管是跟随定位、特色定位,还是层次定位、应用定位,都是从不同的角度来审视和思考地方高校学报的现状与发展出路。在出版体制改革中,作为规模最小、数量最多的出版单位,地方高校学报亟待解决的问题也多。正因为如此,地方高校学报对于各种改革模式都可以先尝先试,分头尝试,且有着船小好调头的便利。因此,地方高校学报在这场出版体制改革中应该先走一步,闯出一条符合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办刊之路。

[1] 刘一培, 赵新. 美国科技期刊运行机制和发展环境[J]. 图书情报工作, 2006(3):19-22.

[2] 鞠宏磊, 黄淼.“走出去”之道——英国新经典出版社创始人黄勇军海外出版的实战案例研究[J]. 文化产业导刊, 2011(7):5-13.

[3] 朱剑. 也谈社科学报的现状与改革切入点——答尹玉吉先生[J]. 清华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4):139-155.

猜你喜欢
学报定位期刊
期刊更名启事
期刊简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导航定位与授时》征稿简则
Smartrail4.0定位和控制
致敬学报40年
期刊问答
找准定位 砥砺前行
青年择业要有准确定位
学报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