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菜细菌性软腐病的发病规律及防治技术

2013-04-01 05:41李金堂
长江蔬菜 2013年17期
关键词:软腐病病株大白菜

李金堂

大白菜细菌性软腐病是一种广泛传播的世界性病害,也称“烂疙瘩”,是当前限制大白菜高产、稳产的主要因素之一,该病不仅在田间为害严重,在储藏期也可继续为害,导致储存窖内大白菜腐烂严重,造成巨大损失。该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如防治不及时或用药不对症,将会对白菜生产带来极大的威胁,给农民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通过近几年对寿光、青州、聊城等地的调查发现,大白菜种植区大多有细菌性软腐病的发生,为害较重,成为大白菜种植中一种威胁性极大的重要病害,因此研究该病的诊断防治技术及发病规律有着重要意义。现结合相关经验,将该病的为害症状、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总结如下。

1 症状

大白菜细菌性软腐病可为害大白菜叶片、茎部、根部。多从包心期开始发病,初发病时,外围叶片在晴天中午呈萎蔫状,早晚可恢复,一段时间后不能再恢复,外叶平贴地面,露出叶球。初期病株外叶片呈浸润半透明状褐色(图1),在干燥、晴暖环境下,病部可失水干枯成纸状并紧裹住菜球(图2),湿度大时叶片呈水浸状软腐(图3),也有的病株因早期带菌从内部叶片侵染发病,叶片腐烂,充满黄色黏稠物,有臭味(图4)。下部叶片褪绿变黄并腐烂(图5),随病情发展茎基部腐烂、脱帮,病部充满黄褐色黏稠物,病株一碰即倒,俗称“烂疙瘩”(图6),发病严重时,叶球腐烂,叶片腐烂失水过度而死亡(图7)。储藏期间病害继续发展,尤其遇冷害、冻害或缺氧,发病更重。

2 病原菌

病原菌为Erwinia carotovorasubsp.carotovora(Jones)Bergey et al.,称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胡萝卜软腐致病型,属细菌中的薄壁菌门。菌落白色至灰白色,圆形或不规则形,菌体短棒状,(0.3~0.9)μm×(2.1~3.0)μm,革兰氏阴性,不产生芽孢。 最适生长温度范围23~30℃,50℃条件下经10 min即死亡。

3 发病规律

病原菌主要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也可在未腐熟的粪肥、存贮窖中的病株上越冬。环境条件适宜时,病原菌通过雨水、灌溉水、昆虫、肥料、土壤等多种途径传播蔓延,因病菌寄生性较弱,侵染时多从寄主的伤口侵入。

害虫发生严重的地区,因其取食造成大量伤口,有利于病菌的侵染,发病较重。尤其是地蛆为害重时,发病十分严重。雨水多、温度较高时有利于病菌的传播、繁殖及蔓延,尤其是包心期前期干旱、后期遇大雨,有利于该病的发生。土壤湿度过大、排水性差的地块,发病也较重。

4 防治技术

①选用抗病品种 如鲁白11等。

②轮作 宜与豆类、葱蒜类作物轮作,避免与茄科、瓜类及其他十字花科蔬菜连作。

③种子处理 可用种子质量0.4%的77%可杀得(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拌种消毒。

④加强管理 日常注意防止伤根、伤叶,包心后浇水要均匀,防止形成生理伤口。先清除病株并带出田外销毁,在病穴撒上石灰或杀菌剂后再浇水。

⑤防治害虫 减少伤口以防病菌侵入,苗期开始防治食叶及钻蛀性害虫,如菜青虫、甜菜夜蛾、小菜蛾、跳甲等。

⑥药剂防治 发现软腐病株后立即拔除,病穴撒上石灰,全田喷洒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3 000倍液、20%叶枯唑可湿性粉剂600倍液、3%中生菌素可溶性粉剂800倍液、14%络氨铜水剂300倍液、20%噻菌铜悬浮剂500倍液或90%链·土可溶性粉剂4 000倍液等药剂,5~7天喷1次,连喷3~4次。

⑦贮存期防病 大白菜进窖贮存前,应用40%的福尔马林等药剂对贮存窖进行消毒,温度调节至3~6℃,同时保持窖内不缺氧,可有效减轻贮存期的发病。

猜你喜欢
软腐病病株大白菜
大白菜要高产这样管理
番茄髓部坏死病空间分布格局与参数特征应用研究
豌豆抗白粉病资源田间评价试验
中国南北方禽流感病毒蛋白进化差异的探究
绩溪县水稻纹枯病发生特点及防治意见
伊犁地区蝴蝶兰软腐病病原体的分离与鉴定
红薯黑斑病、软腐病的防治
三个萝卜主产区软腐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早熟大白菜新品种新早59
大白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