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地区企业文化与农村文化协同发展探究

2013-03-31 06:10长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荆州434023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3年17期
关键词:协同农村建设

王 刚,姜 晨 (长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3)

农村地区企业文化与农村文化协同发展探究

王 刚,姜 晨 (长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3)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文化建设的需要,农村地区企业文化与农村文化协同发展越来越重要,虽然在具体的落实与执行中存在诸多问题与困难,但政府部门仍应当努力促成农村地区企业文化与农村文化协同发展。

农村地区;企业文化;农村文化;协同发展

在工业化、现代化及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农村地区企业对农村经济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当地企业文化对农村文化建设发展的作用也不容忽视。我国应注重农村地区企业文化与农村文化协同发展,达到以农村地区企业文化促进当地农村文化发展的效果,最终实现农村地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1 农村地区企业文化与农村文化协同发展的必要性

农村地区企业要想扎根立足农村地区,壮大自己的企业规模,取得企业的长足发展就必须要适应当地的农村环境与条件。其中农村文化就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境与条件之一。作为一种新的、外来的文化脱离了当地农村文化的大背景是难以存在与发展的。

对于农村文化的发展而言,自身的不断发展需要外来力量的推动与影响,而如果仅仅是单独的“闭门造车”,不吸取外来的优秀文化也难以实现发展,而企业文化作为外来的文化,有较多的优秀元素,而且不少当地农村居民也被吸纳入企业中转变成为工人,企业文化成为了对当地居民的重要影响之一,因此农村文化在发展中必须要吸收与借鉴企业文化。

为了实现农村地区社会和谐,必须要处理好两者文化的关系,协调好文化之间的矛盾,如果同一区域的2种文化之间相互碰撞与冲击,就难以实现本区域内的整体文化和谐发展。实现农村地区企业文化与农村文化的协同发展,可为农村地区和谐社会建设中的文化和谐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农村地区企业文化与农村文化协同发展的可行性

2.1 作为同一地区的农村文化与企业文化之间交流性强

文化之间本身就具备相互沟通交流与协同发展的特点。处在同一时空范围内的文化都可以做到相互学习与借鉴,企业文化与农村文化作为2种独立的文化之间同样存在相互交流、融合的需要和可能。就一个固定区域的这2种文化而言,必须保证文化之间的良性互动与发展,各自孤立发展也是不现实的。要引导企业文化与农村文化突破界限与限制,促进两者协同健康发展。

2.2 农村文化是农村地区企业文化发展的基础

目前,随着国家对于农村地区文化建设的不断重视与投入,农村地区的文化水平不断得到提升,农村文化是当地企业文化形成的“大气候”和“大土壤”,真正成熟的农村地区企业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必须充分考虑到当地的农村文化特点。只有在此基础之上才有可能建立符合自身特点的企业文化。如若企业文化与当地的农村文化相差较大甚至是完全相反,那么这样的企业文化也好比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2.3 企业文化对农村文化的影响力逐步增大

从宏观上看,农村地区企业的数量与质量均有较大幅度提高。据统计,仅就私营企业而言,截止至2011年9月,全国登记注册的私营企业已超过900万家。除此之外,我国其他各类性质企业数量也同样迅速增加,其中不少企业就落户农村地区。尤其经过产业结构升级调整和产业布局变化,更多企业选择将生产和经营的重心转移到农村地区,以获得更为廉价的生产成本以及更为广阔的销售市场。同时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不再局限于过去的“手工作坊”式的经营方式与规模,这是将企业的经济上的影响力扩展到文化领域的重要前提与基础。

从微观上看,农村地区企业对当地居民的影响力逐步增大。农村地区企业吸收了当地剩余劳动力,丰富了当地居民收入来源,提高了居民收入水平,承担了居民包括医疗、教育等方面的社会责任。农村地区企业与当地居民已形成一定依附关系。正是这样的一种密切的关系为企业文化与农村文化交流的畅通提供了保障。以这样一种关系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企业文化,自然对当地农村文化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2.4 企业文化对农村文化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对于现代企业而言,符合自身企业特点与需要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壮大发展的必要条件与精神保证。纵观世界上达到一定规模的企业都有独具特色的、成熟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具有凝聚功能、导向功能、激励功能、约束功能、互动功能、辐射功能等作用[1]。一个企业要想获得长远的发展,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与潮流,就应当自觉自愿地建设企业文化,不断地吸收新的企业文化元素与养分。

农村文化的发展也要适应新文化的冲击与影响,陈旧的农村文化也不能适应当下社会变化的要求,自然不能够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要。农村文化应该以当地企业文化为窗口了解变化中的世界,将其作为自己与时俱进的良好平台,这是农村文化建设发展的必然选择。

3 农村地区企业文化与农村文化协同发展的优势与效益

3.1 企业文化与农村文化协同发展能够促进整个农村地区文化发展

农村地区企业对当地员工在经济上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并且在雇佣关系的基础上形成了依附的关系,企业对当地员工的思想文化上的影响力也是不容忽视的,企业对于员工具有一定程度上的领导力,员工由于经济上的依附关系,对于企业组织的其他决定也会相应的产生一定的执行力。总之,将农村地区企业对于当地员工的经济上的影响力扩及到文化领域,以保障企业文化建设的执行力与效果,从而丰富居民文化活动,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推动农村文化建设。相对于过去依靠村委会等组织的形式,居民的配合程度会更高,宣传建设的效果更好。

3.2 企业文化与农村文化协同发展有利于节约资金投入

通过企业文化活动促进农村地区文化建设节约了资金的投入,将企业文化建设赋予一部分的社会职能与意义,可以极大地推动文化资源的利用效率,这样的一种以企业为载体的文化建设,改变了单纯依靠政府财政进行文化建设,摆脱了建设主体单一的困境,增加了文化建设的资金来源。一方面政府将当地农村文化建设的资金转入当地企业文化建设中,促进当地的企业的自身文化建设,间接推动当地企业的发展,有力带动当地企业转型升级,让企业做大做强成为了可能,另一方面也将极大带动当地的文化建设,促进了当地农村文化建设,丰富当地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为企业文化的创立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最终实现资金的充分利用。

3.3 企业文化推动农村文化创新发展

企业文化具有一定的先进性,代表着社会中现在流行的或者是不断更新的先进文化。只有一个积极的、先进的、不断更新的企业文化方能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的需要,从一定程度上说,企业文化相对于其他的文化而言更具活力。因此,农村文化在这样的文化的促进下,能够不断补充最为新鲜的血液,增强其活力,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可见,企业文化是当地农村文化适应社会发展要求,与外界进行交流与沟通的一座桥梁。

4 农村地区企业文化与农村文化协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4.1 部分企业文化建设水平低

随着农村地区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农村地区企业有了长足发展,不少企业都已具备现代企业的规模,但是不可否认,在广大农村地区部分企业规模相对较小,层次与水平相对较低,建设企业文化的意识相对较弱,因而这类企业文化建设相对不足,一部分企业并没有形成自己的企业文化,甚至缺乏基本的文化娱乐场所和活动,完全忽视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如果企业文化建设缺位,何谈对当地农村文化建设的影响与带动作用。

4.2 企业文化对农村文化的辐射力有限

农村地区企业文化的存在对于农村文化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与带动作用,但其所产生的效果与作用以及所辐射的人群都十分有限,并没有最大限度地发挥相应的社会价值与作用。诸多企业将本企业文化的受众局限于该企业的员工,缺乏相应的社会责任意识,并没有扩大企业文化影响,服务地方农村文化需要的理念。

4.3 政府对企业文化与农村文化协同发展的协调不足

企业文化的建设往往容易被政府所忽视,其对农村文化建设的促进作用也没有引起必要的重视与支持。对于企业文化建设,他们往往简单地认为这仅仅是企业内部的事务,进而放任不管,没有给企业文化的营造提供必要的政策和经济支持。农村地区企业文化与农村文化是2种不同的文化,在其相处的过程中难免会产生矛盾,政府不认真履行自己“协调员”的职责,则会阻碍文化之间的协同发展。

5 农村地区企业文化与农村文化协同发展的措施与意见建议

5.1 加强自身企业文化建设,适应农村文化发展的需要

只有具有自身健全的、优秀的企业文化,才能够对当地的农村文化建设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企业应当结合自己经营的领域特点与需要建立自己的企业文化,包括提出自己的生产经营的理念、丰富员工的精神文化生活、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等方面,带动员工参与到文化建设中来。

5.2 扩大企业文化的影响面,保障其对农村文化的辐射力

在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加大群众的参与度,扩大企业文化的影响面,比如在实际的文化活动开展过程中,可以以员工为中心,以家庭的形式将员工的家属也加入到企业的文化建设工作中,可以有效地增加企业文化的影响面,同时也丰富了员工的家庭文化生活。

5.3 加大政府统筹领导力度,调节农村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关系

在当地企业文化与农村文化协调发展的过程中,必定不能缺少统筹的角色,而政府则理所应当承担这样的角色。政府应对新农村文化建设制定系统科学的规划,从而能够站在整体和全局的高度进行宏观的指导和调控[2]。政府对企业承担的社会职能中的文化建设职能应给予必要的指导,在一定情况之下,可以适当地给予必要的经济支持。从一定程度上讲,这也是扶持当地企业的发展壮大,从另一方面看,也是促进当地农村文化的建设。

5.4 企业文化树立与建设要考虑到农村文化背景

农村地区企业在建设自己的企业文化的过程中应当适当地考虑当地的农村文化特点。充分考虑到当地的农村文化的特点,适当地将两者的文化进行融合,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当地员工尽快地适应自己的企业,也使得自己的企业文化尽快得到认同。与此同时一个优秀的成熟的企业文化业必须要适应当地文化的大背景,只有和当地农村文化和谐发展,自己的企业文化才能被员工接受,才是稳定的。

随着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增强,作为国家重要软实力的文化,其发展和繁荣的迫切性越来越凸显[3]。面对新的形式、新的变化,应当认识到企业文化与当地农村文化的密切的影响关系,克服现阶段所出现的问题与困难,促进两者协同发展。

[1]吴文盛.企业文化与民营经济发展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05.

[2]张继涛,李玉婷.新农村文化建设主体辨析——基于政府、市场、社会关系视角的分析[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5):94-98.

[3]冯天瑜.中国文化的昨天、今天和明天[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

2013-05-05

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210489325)。

王 刚(1990-),男,现从事政治学研究。

G123;F320.3

A

1673-1409(2013)17-0089-03

猜你喜欢
协同农村建设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