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静,江海霞
(华北电力大学法政系,河北保定 071002)
城市老年妇女社会参与的特征、价值及对策
——基于河北省保定市老年妇女的个案研究
陈 静,江海霞
(华北电力大学法政系,河北保定 071002)
通过对保定市的老年妇女社会参与活动进行个案访谈和参与式观察,指出老年妇女适度参与社会活动,有益于维持身心健康、形塑积极的人生观和精神面貌,实现自身继续社会化以及督促第三代健康成长。家庭、政府和社会应为老年妇女参与社会活动提供文化信息咨询、政策引导以及活动空间,通过促进老年妇女参与社会活动来构建和谐家庭与和谐社会。
老年妇女;家庭生活;社会参与;继续社会化;精神文化保障
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性别分工模式下,老年妇女的社会价值主要是体现在作为家庭照料者角色对家庭做出的贡献。在共享社会物质与精神文化成果以及代际公平的视角下,老年妇女生活质量的提升和老年社会保障体系的健全是学界关注的焦点。学者研究发现,个体资本或者集体资本的建立有助于提升人们的精神健康水平。个人的朋友数量、信任和组织参与,都与自我心理健康评价存在相关关系。精神健康与个人受到的紧张性刺激有关,当个人拥有更多的社会网络从而拥有更多的社会支持性资源时由不利的生活事件带来的负面效应会大大降低社会危险因素对个体心理状态的不良影响。[1]集体资本中社会互动、公共参与和规范遵守对于精神健康均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2]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河北省保定市老年妇女社会参与状况进行个案访谈与参与式观察,解析老年妇女如何通过参与社会活动来丰富个人的社会资本和满足精神文化需求,以及对于促进和谐家庭与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价值。
(一)老年妇女的社会价值
老年女性对社会贡献可分为直接参与社会贡献和间接参与社会贡献。前者指直接参加社会生产、服务劳动,即通过各种形式参加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种活动,为社会发展做出有益的贡献;后者指不直接参与社会商品劳动交换的生产和劳务,它主要表现在通过为自己家庭服务的形式,间接地参与了社会贡献。妇女通过对家庭这个社会细胞的劳动,参与社会贡献。她们在人类自然的生产和家庭的建设以及抚育儿童中,作出了特殊贡献,应受到社会的肯定和尊重。[3]
(二)老年妇女的心理及社会特征分析
老年妇女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掩饰自己的真实情感,对新事物缺少激情,容易感到单调、贫乏,容易产生孤独、紧张的心理,对现实不满情绪甚至失去信心。城市空巢老年妇女心理健康问题突出地表现为失落感、孤独寂寞、焦虑、恐惧感等。[4]老年妇女具有惰性文化心理和血缘偏执意识这两种负面文化心理。惰性文化心理是指老年妇女的依赖心理、容忍心理、随大流心理和淡漠心理。在家庭关系中,主要表现为依赖和容忍;在社会关系中,主要是随大流和淡漠。惰性文化心理减弱了老年妇女自养自立的能力和意识,而血缘偏执意识使老年妇女更多地依附于家庭和子女,缺乏社会交流,容易导致孤独和寂寞。[5]
(三)老年妇女社会参与的可行性和意义
心理学研究表明,老年人可以保持良好的智力水平和活跃的心理状态。为社会继续做贡献是老年人晚年生活的精神支柱,参与一定的社会活动,有利于老年人延年益寿,能够有效预防或减轻在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恐怖、偏执、精神性、人际敏感等方面的消极改变,有助于提升心理健康水平。[6]老年妇女平均寿命比男性长,参与社会劳动的时间相对就长。老年妇女退休年龄早,继续参与社会劳动的精力旺盛,并且她们在整个老年群体中数量多、比重大,可以充分调动她们的积极性、发挥她们的作用。[7]老年妇女是社区建设的重要人力资源,应得到高度重视。目前我国社区的参与者与受益者都以老年妇女为主体,老年妇女如果能积极地参与社区建设,为社区献计献策,这样必然会推动我国社区建设的发展。老年妇女能够在社区建设的过程中,继续实现自己的人身价值,继续社会化。[8]
现有研究主要是将老年妇女视为社会脆弱个体,从其社会行动和社会地位受制于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层面来看待老年妇女问题,呼吁政府和社会关注老年妇女的生存质量,提高老年妇女的社会保障水平,却忽视了将老年妇女视为能动个体的视角去重视老年妇女内在的主观精神心理层面的需求,忽略了老年妇女社会参与对于家庭和社会双重层面的重要价值贡献。
(一)核心概念的界定
本文提及的老年妇女是指年龄为60周岁以上居住在城市社区的老年妇女。老年妇女社会参与,是指老年妇女基于自身的兴趣爱好、利益或需求的满足,或是在相关组织的引导下,通过合法途径参与有组织的社会活动,并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与其它社会成员、社区和社会产生联系和互动的过程。老年妇女的社会参与包括两个层面,一是直接参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二是通过抚育第三代来实现与社会的互动,间接参与社会活动。
(二)研究方法和进程
笔者于2010年对河北省保定市300名老年妇女参与经济活动、娱乐休闲活动、志愿活动、政治活动、文化教育活动、人际交往以及宗教活动的影响因素进行结构式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发现影响老年妇女社会参与行动的主要因素有:年龄、身体状况、政治面貌、经济收入、性格及中年时期的生活方式和观念等。调查发现,身体状况良好、政治面貌为中共党员、经济收入相对较高、性格外向以及中年时期乐于参与社会活动的妇女在晚年期社会参与的积极性较高。[9]在前述研究的基础上,于2012年对河北省保定市30名在文化程度、职业经历、经济收入方面存在差异的有代表性的老年妇女进行入户半结构式访谈,受访的老年妇女的年龄介于60至80岁间,退休前的职业包括党政机关和国家企事业单位的干部、国有企业的工人、教师以及无业人员等。此外,笔者还在保定市滨河公园、东风公园、竞秀公园等老年人们较为聚集的活动场所对老年妇女进行参与式观察,搜集了较丰富生动的个案资料,以较为深入地解析城市老年妇女社会参与的特征和价值。
(一)以家庭生活为重心,在不影响家庭生活的情况下参与社会活动
社会文化环境通过社会认可的价值观念或习俗稳定而持久地对社会成员、社会行动的选择产生深远的影响。老年妇女在其生命历程中内化了社会传统、社会性别分工文化中对女性职责的认识,有着极强的家庭责任感,家庭生活是维系她们主观幸福感和生活质量的核心要素。
访谈中发现,临近午饭或晚饭时间,她们会催促调查员尽快结束访谈,因为要赶回家去给家人们做饭。对保定市滨河公园、东风公园、竞秀公园等进行参与式观察发现,老年妇女们的活动时间有一定的规律性,如每天清晨八点以前和晚上八点以后都是老年妇女们外出参与社会活动的高峰期,清晨参加完集体健身类活动后,老年妇女们会顺便赶往早市买菜,或是为家人购买早餐,在处理好相关家务事后,老年妇女会选择在上午和下午部分时段外出参与活动,如参与社区或公园中老年人群体自组织的歌舞或健身队伍的活动,或是与街坊邻居、亲朋好友们聊天等。
老年妇女参与社区社会活动具有随意性和不稳定性,她们多以家庭生活为重心,是在兼顾家庭的前提下来满足自身的精神需求。她们参与活动的时间不能够与家庭事务相冲突。如果家庭中有突发事件,常会使老年妇女中断正在参与的社会活动,而全身心地投入家庭事件的解决中。如老年协会文体部主任魏女士指出,“我退休前是文化局管文体工作的,还没退休,就有朋友让我加入老年协会帮助他们管文体方面的工作。我们在市里组织了多家义演队,成员是不稳定的,有时家里有个事,或者身体不太舒服,老人也就不来了,甚至有时是临时有单位让我们出个节目,我们在去表演前,才把大家叫来组成一个队。”
老年妇女重视家庭的和谐,部分老年妇女谈到参加合法宗教活动可以获得内心的安宁与平静,有助于协调与家庭、邻里的关系。如叶某 (64岁,社区居民楼门栋栋长,退休前为国企员工,小学文化程度)在接受访谈中谈道 “我信仰基督教5到6年的时间了。在精神上和理念上受益很多。我老伴脾气特别不好,折磨了我一辈子。受基督教理念的净化后,我变得宽容、忍让、比原来更开朗,愿意付出,不图回报。”
(二)活动的空间和内容较为局限,乐于受到社会的关怀与重视
老年妇女的人际交往对象较为稳定和局限,对家庭和社区较为依恋,大多与朋友联系密切,与邻居关系较好,除家人外,交往的对象主要是邻居、退休前认识的朋友以及在社区参加活动时结识的朋友。社区是老年妇女社会参与的重要载体,她们乐于在其所居住的社区及周围参与相关活动。老年妇女长期以家庭生活为核心,依赖和眷恋家庭,很重要的原因也在于她们在家庭生活中感受到了被家庭成员所重视和需要,把家庭照顾好可以让她们体验到日子过得有意义,老年妇女社会存在的主观体验主要来自于家庭生活的支持。
老年妇女对 “衰老”、“无能”、“无用”等负面的社会标签较为敏感和排斥,她们任然希望可以通一定的途径得到社会的重视,渴望体验到仍被社会所需要,可以做到老有所为。社区歌舞队负责人龙女士 (61岁,社区歌舞队成员,退休前为下岗工人,小学文化程度)谈道,“我们厂的中老年妇女大多都喜欢在傍晚去操场唱歌跳舞。参加厂里组织的歌舞队后,我们变得更开朗活泼积极。我们全队由厂里下岗的中老年妇女组成,多次参加市里的文艺汇演,每次都和来自全市的机关事业单位的文艺队伍同台表演。倒闭企业的退休女工参与这样的活动,让我们感觉到仍然被社会所需要,所接纳,所重视。只要身体还好,我们会一直把厂里的歌舞队继续进行下去。”现阶段的老年妇女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参,参与社会政治经济活动的能力和意愿都较弱,退休后参与社会活动的内容较为局限,主要是通过参与社区娱乐、体育健身类活以及志愿公益活动,在家务劳动之外获得身心的放松与调适,并在一定程度上继续体现自身的价值。
(三)不同社会地位的老年妇女社会参与的动机和主观体验不同
文化程度较低,处于社会底层的老年妇女在晚年期继续参与社会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帮扶家庭或是获取更多的经济收入。兰女士 (70岁,没有上过学,常年在小区卖水果)的儿子在一家公司当司机,工作不固定,经常变换,儿媳也没有固定的工作。兰女士谈道,“我和老伴常年在小区门口卖水果,我们没有文化和别的技能,但是我们诚信经营,不骗不欺顾客,在这附近的小区,人们挺认我的小摊,生意一直还不错。孙子现在上小学了,我得在家给孙子做饭,老伴腿不好,冬天不能常守摊,我们准备把小摊交给儿媳打理,但是也会经常来帮一把。”
在老年人组织中发挥模范领导带头作用的“精英老年妇女”,退休前多在国家机关、国家企事业单位工作过,是老党员,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意识深厚,具有较强的工作能力、较高的文化修养,以及丰富的基层工作的经验,她们在退休前所积攒的丰富的人际关系资源,是其退休后组织和开展老年人工作的社会资本。如张女士 (67岁,中共党员,保定市老年协会维权部主任,文化程度为大专),退休前为市妇联干部,另外两位副主任,韩女士和王女士退休前分别是市棉纺厂的书记和市信访局干部。张女士在访谈中提到,“我58岁退二线以后,就到老年协会组织开展维权工作,至今已有十余年的时间了。我干了一辈子的妇女工作,我们那个年代的妇女,大多没有受过多少教育,社会上地位低,维权意识弱。我们开展维权工作,是为了让老年妇女们知法、守法和用法。可以继续为社会服务,是我们最大的快乐。”社区老年秧歌队负责人郑女士 (72岁,中共党员,社区爱心秧歌队领队,退休前为公务员,文化程度为中专)指出,“我以前在监狱工作,是老党员,我年轻的时候因为家庭成份的原因经受过很多磨难,后来终于入了党,觉得很幸运,也很珍惜党给我的机会。退休后,我想人民警察就应该为人民服务。我们社区有个自由活动的秧歌队,我加入秧歌队后,主动掏钱给大家买衣服。只要社区中有活动,我们秧歌队都会表演节目,上个月我们刚去了县里的一个福利院做义务演出。电视台要采访我,我拒绝了,名和利我不看重。”
和兰女士情况类似的家庭经济状况不佳、受教育程度较低、缺乏专业技术知识的老年妇女,在晚年仍坚持工作,主要是为了满足基本的物质生活需求,以维系生存和帮扶家庭为参与活动的动机。而有稳定的退休工资,文化程度较高的老年妇女干部和老年妇女知识分子群体,退休后坚持参与社会活动的动机主要是延续退休前的角色意识和体验,增强权能感,让生活更加充实和富有意义,主要满足精神层面的需求来参与活动。
(一)个人层面:满足精神文化需求,增强自信心和社会适应能力
调查发现,老年妇女喜爱参与娱乐体育类活动,受访的老年妇女普遍反映,参与此类活动有助于增强体质、减轻体重、维持良好的身体素质和愉快稳定的心情,减少或延迟相关老年疾病发生。
老年妇女通过参与社会活动增强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增强其社会的责任意识,促进自身的继续社会化。调查中发现,老年妇女在参与由工作单位、社区、诸如老年协会等民间组织举办的活动中,把其对于家庭生活的强烈的责任意识也投放到所参与的社会活动中,能够做到遵守组织的规章和纪律,认真积极地行动,不仅使身心素质得到良好的锻练,也在参与中增强社会集体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体会到继续服务于社会和被社会所需要和认可的成就感。在照顾家庭生活之外的闲暇活动中,老年妇女参与形式各样的老年人组织,通过参与社会活动扩展人际交往的范围,形成自己的朋友圈子,增添生活的乐趣,排解孤独和烦燥;在老年人组织中继续学习各种知识、增加对社会的了解、与时俱进,丰富精神文化素养,形成良好的自我认知,以提升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二)家庭层面:塑造积极的人生观和精神面貌,身体力行地影响着第三代的成长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对全国31个省进行的调查显示,87.8%的受访者确认目前年轻人将孩子隔代寄养的现象普遍。老年妇女在家庭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俗话说,“家有老是块宝”,身体健康的老年妇女是为家庭排忧解难的主力军。她们可以尽心尽力地照顾家庭,解除子女的后顾之忧,使子女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中,通过服务家庭来间接地回报社会。
通过参与社会活动,老年妇女可以在家庭生活之外继续展现自身才能,增强自信心,形塑积极的人生观和精神面貌,对第三代的成长产生积极影响。无论是在城市还是乡村,由于子女外出务工或忙于工作而导致的隔代寄养现象日益普遍,老年人已逐渐代替子女成为第三代的第一任老师,在第三代社会化的过程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老年妇女已成为家庭中抚育第三代的主要力量,她们的精神状态、世界观、行为方式、性格情绪等都成为第三代学习和模仿的重要对象,在第三代的成长过程中烙下深刻的印记。老年妇女适度参与社会活动,有利于增强终生学习的意识,更多地了解社会的发展变化。尤其是继续参与教育学习类社会活动,可以及时补充抚育儿童青少年的相关知识,及时更新不合时宜的旧观念,接纳关于儿童青少年科学合理的教育方式和技巧,减少对隔代亲人的溺爱和娇宠。此外,老年妇女在参与社会活动的过程中,还有益于形塑积极乐观坚强的人生态度,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稳定的情绪,对第三代形成正确的人生观、良好的性格等产生积极的影响。
(三)社会层面:促进了不同社会群体的亚文化在基层社区的融合
老年妇女自发组织成立的民间娱乐健身组织活跃于福利院、企事业单位、公园以及街角等公共场合,是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重要力量,她们自娱自乐、老当益壮的身影和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感染着其它社会成员,以社区集体活动为纽带,老年妇女的社会参与促进了老中青少等不同年龄群体的亚文化在基层社区得以融合,尤其为 “陌生居住”环境下日益疏离的城市生活空间注入了合谐稳定的精神资本[10]。她们自发自愿地参与诸如捐款捐物、维护交通安全、社会秩序和社会规范、宣传法律知识,参与维权活动、参与环境保护工作以及协助居委会开展相关工作等公益活动,她们的爱心和志愿行动为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贡献了重要的力量,她们是建设和谐社区的宝贵人力资源。
第一,国家和社会应重视健全老年妇女的精神文化保障体系,通过单位、社区或民间组织,为老年妇女参与经济、政治和文化活动、处理家庭关系等提供文化信息咨询、政策引导和经济帮扶,为老年妇女乐于参与的娱乐体育健身类活动提供安全稳定的活动场所。新闻媒体在关注老年妇女的相关问题时,也应积极地关注现阶段老年妇女在精神层面上的发展和变化,避免给老年妇女统一贴上无能低素质等负面标签,应鼓励老年妇女增强自信心,形成健康积极良好的自我认知。
第二,国家和社会应投入相应的资金,提前培养服务于老年人的专业人才。不仅应重视医疗卫生保健、社区护理方面的人才,也应根据我国社会和家庭的变化,培养能够为肩负抚养照顾第三代重任的老年妇女提供专业知识培训,情绪疏导的专业人才,以协助老年妇女在教育第三代的过程中,克服认知上的盲区,满足老年妇女教育后代所需的知识储备需求,力求帮助老年妇女做到科学合理地培养或引导第三代健康成长。
第三,积极倡议引导,形成全社会关爱老年妇女的风尚。无论是初人为母,历经中年阶段还是步入老年,女性为维系家庭生活质量投入大量的精力,付出艰辛的劳动。晚年阶段,处理家庭事务仍然是老年妇女生活的重心,家庭作为女性生命历程中重要的生活空间,应对老年妇女参与社会活动给予尊重、理解和支持。老年妇女通过直接或间接参与社会活动的方式帮扶家庭,回馈社会,家庭和社会也应通过提升老年妇女生存质量来增进社会的和谐与文明,通过关爱老年妇女来关心儿童青少年的成长,形成科学的养老文化,以促进老龄社会的健康与和谐发展。
[1]余慧,黄荣贵,桂勇.社会资本对城市居民心理健康的影响:一项多层线性模型分析[J].世界经济文汇,2008(8):41—44.
[2]张云武.个体资本、集体资本与人们的精神健康 [J].浙江社会科学,2012(10):65—72.
[3]王因为.中国老年妇女的社会价值与社会地位简 [J].人口研究,1996(1):117—120.
[4]兰林火.城市空巢老年妇女心理健康问题探 [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38—40.
[5]姚远,米峙.从构建和谐社会角度看解决中国老年妇女问题的重要性[J].妇女研究论丛,2005(12):59—62.
[6]刘颂.老年社会参与对心理健康影响探析 [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10):38—40.
[7]田雪原,熊郁,熊必俊.中国老年人口:社会卷 [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278.
[8]陈悦悦.加强社区老年妇女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 [J].理论月刊,2003(12):111-112.
[9]陈静.城市社区老年妇女社会参与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181—185.
[10]Dunn N J,Wilhite B.The effects of a leisure education program on leisure participation and psychosocial well-being of two older women who are home centered[J].Therapeutic Recreation Journal,1997(1):53—71.
A Study of Social Participation of Urban Elderly W omen:Characteristics,Value and Countermeasures——a Case Study of Baoding in Hebei Province
CHEN Jing,JIANG Hai-xia
(Law and Politics Department,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Baoding 071002,China)
Through the case interview and participantobservation of urban elderlywomen’s social participation in Baoding city,it elaborates that the appropriate social participation for the elderly can benefit their health,help them establish positive view of life and mental attitude,continue their socialization process,and help their families nurture the third generation.So the family,the government and the society should provide consultation,policy guidance and some activities for the elderly women to promote their spiritual and cultural standard to construct the harmonious families and harmonious society.
elderly women;family life;social participation;continuing socialization;spiritual and cultural security
C913.68
A
2095—042X(2013)03-0024-05
10.3969/j.issn.2095—042X.2013.03.007
(责任编辑:刘志新)
2013-01-06
陈 静 (1981—),女,广东中山人,博士研究生,讲师,主要从事老年社会工作研究。
2012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12MS129);2012河北省教育厅指导性计划项目(SZ126013);2011保定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201102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