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秀娟
(柳州市人民医院,广西柳州 545006)
婴幼儿术中低体温原因及护理
苏秀娟
(柳州市人民医院,广西柳州 545006)
低体温;婴幼儿;护理
由于婴幼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容易受外界环境影响,全身麻醉下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减退,婴幼儿手术过程中更易导致低体温的发生。为了提高婴幼儿围手术期的安全,减少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手术期间要采取积极主动的保温措施,维持婴幼儿体温在正常范围。
1.1 生理因素 由于小儿,特别是婴幼儿体温中枢发育不完善,体温调节能力较弱,体表面积/体重之比相对成人较大,皮肤及周围血管运动神经调节功能不全,易随周围环境温度而波动,容易发生低体温[1-2]。
1.2 麻醉因素 婴幼儿手术一般采用全身麻醉,麻醉药物尤其全身麻醉药阻断了身体大部分的神经传导,不能随环境的变化来调节体温,因此易受环境的影响,出现体温过低[3]。另外,气管插管全麻期间,气体不经鼻腔上呼道的加温加湿作用,干冷气体直接进入肺内,也会引起体温下降。
1.3 环境因素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手术室采用净化空气层流设备,使用层流通气设备可使对流散热的比例升高61%,而蒸发散热为91%[4]。手术室的室温过低、体表暴露过多和层流手术室内空气的快速对流这些因素,会增加机体的散热,容易导致体温下降。
1.4 手术因素 使用碘酊、酒精等挥发性消毒液蒸发吸收带走机体大量热量,同时婴幼儿术中暴露的体表面积越大,皮肤散热越快。而手术中脏器暴露致脏器内热的蒸发,也是体温下降的原因。手术时间越长,机体热量散失越多,基础代谢率也随体温下降而降低引起热量散失增加、产热减少,从而导致大幅度的体温下降[5]。
1.5 进入体内冷液体因素 婴幼儿的有效循环容量较少,对失血代偿能力较差,因而在复杂大手术时输入的液体量也相对较多,在手术中经静脉大量输入冷液体及冷藏的库存血,可导致患儿的体温下降。用冷盐水冲洗婴幼儿体腔,使机体的热量丢失而引起患儿体温下降。
2.1 影响凝血机制 手术中轻度低体温使血小板功能和活性有所下降,凝血酶的活性降低,凝聚功能受损,增加术中失血量和对同种输血的需求,凝血机制紊乱,造成术后渗血增多[6]。严重者可导致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2.2 影响循环系统 低温可引起低钾,是导致室速、室颤等心律失常的重要原因,动态心电图观察证实,体温低于35℃的患者,心肌缺血的比例明显高于体温正常的患者[7]。如果体温<30℃,还可出现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甚至室颤[8]。
2.3 影响术后伤口愈合 术中低体温使氧摄入量降低,伴有蛋白质的消耗和胶原合成的抑制,从而减少胶原蛋白的沉积,导致手术切口愈合延迟。术中温度低于35℃,伤口的感染率增加3倍,住院时间延长约20%[9]。
2.4 影响苏醒 低温可降低机体代谢率和氧的供给,使麻醉药物在体内代谢时间减慢,麻醉清醒时间和拔气管导管时间延长,同时还易发生呼吸抑制、呕吐、误吸等意外并发症[10-11]。
婴幼儿因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全,有效调节和保持恒温的能力差,手术室内低体温发生率很高[12]。因此,在进行婴幼儿手术时,应采取有效的综合保温措施,维持婴幼儿术中正常体温,防止婴幼儿围手术期低体温并发症的发生。
3.1 保暖 保暖应贯穿整个手术过程中,在冬天接患儿时要用毯子或棉被覆盖保暖,手术床单及棉被要先预热,静脉穿刺及麻醉操作尽量减少患儿身体暴露,手术中用棉被或床单覆盖患儿的非手术区,头部戴帽子或盖手术巾。采用有集液袋的手术贴膜,防止术中冲洗液、渗出液及血液浸湿敷料,一旦敷料被浸湿要及时更换。
3.2 环境温度管理 手术室温度太高,手术医生会有不适,目前认为手术室适宜环境温度为22-26℃,相对湿度40%-60%为宜。消毒皮肤铺巾时,应适当调高室内温度,至25-28℃,手术开始时再将室温调到24-26℃,但不能低于2l℃。室温低于2l℃和全麻手术时间大于3h,体温往往低于36℃,这种影响在小儿和老人更易发生[13]。
3.3 呼吸道加温 行插管全麻的手术病人用干燥、寒冷的空气进行通气时,经呼吸道可带走约10%左右的代谢热量[14]。因此,对机械通气的患儿用保温加湿过滤器,长时间插管全麻手术患儿使用人工鼻,以保持患儿呼吸道内温、湿度的恒定,。
3.4 保温装置
3.4.1 控温电热毯:在术前患儿手术床上铺上控温电热毯,在电热毯上面铺一次性中单和一块布中单,防止被水浸湿漏电,控温电热毯有高中低三档调节,在术中根据患者的体温变化情况进行随时调节。
3.4.2 暖水袋:根据不同手术部位,在远离术野部位的腋下、身体两侧使用暖水袋,注意水温不能超过40℃,并用毛巾包裹,避免烫伤患儿。随时观察热水袋的温度,热水袋水温降低时及时更换。
3.4.3 热风机:将出风管道放至棉被内病人两腿之间,温度调节至43℃[15]。
3.4.4 充气式保温毯:充气式保温毯是目前防止术中低体温方法中最有效且可行的方法[16]。患儿卧于充气式保温毯上,四肢用保温毯覆盖,通过对体表施加一定温度的高对流气体,在保温毯四周形成一个立体的温暖空间,而且弄湿后不会漏电,可减少体内热量向外周转移。
3.4.5 循环水毯:循环水毯对手术床加温,水毯温度可在30-41℃调节,通过调节水毯的温度调节患儿的温度。
3.4.6 恒温辐射台:新生儿手术用红外线辐射台代替手术床,使新生儿暴露在远红外线灯下手术,温度保持在35℃,这样既可以保证新生儿手术时的温度,又可调节手术间的温度[17]。
3.5 液体加温 手术中需大量输液、输血时,准备好输液加温器,术中静脉输注的液体均加温至37℃[18]。但有些药物如青霉素、维生素C等不能加温。用血液制品加温器控制输血温度,不能超过37℃,以免破坏血液成分[19]。无输液加温器,将血袋置于35-38℃水中,轻轻摇动血袋并不断测试水温,15min左右取出备用,但加温的血液要求控制在32℃,水温度不能超过38℃,以免引起溶血反应,加温后的血液应要尽快输注[20]。
3.6 防止体腔热量散失 婴幼儿术中腹腔脏器长时间暴露时,使用温热盐水纱布覆盖暴露的内脏,不仅能起到保温的作用还可减少因体液蒸发而导致的热量散失。行胸、腹腔冲洗时,将冲洗液加温至37-40℃,可避免体内过多热量散失[21]。
3.7 消毒液处理 手术皮肤切口消毒不宜采用挥发性的消毒液,消毒过程中掌握好消毒液的量及消毒范围,防止消毒液浸湿床单,同时使用加热的消毒液消毒,减少散热。有文献报道,碘伏温度由20℃升至40℃时,可增强杀菌作用,且不会发生变性[22]。
3.8 进行体温监测 术中加强体温监测,及早发现低体温,及时采取多种综合保温措施,维持婴幼儿中心温度在36℃以上(手术中常用的中心体温测量部位是鼻咽部和直肠)。
随着人口增加及医学技术的发展,婴幼儿手术越来越多的在临床开展,特别是开展一些复杂的大手术,手术中低体温的发生率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手术室护士不仅术前器械物品准备齐全,手术操作配合熟练,尽量缩短手术时间,而且在围手术期间采取综合保温措施,防止婴幼儿术中低体温的发生。
[1]徐宏伟,王晴威,谭玲,等.小儿全麻期间体温的变化与处理[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2,18(11):599-600.
[2]李少平.小儿术中低体温及护理[J].现代护理,2006,3(3): 87.
[3]李小兰.全身麻醉中低体温原因的分析及护理[J]. 包头医学院学报,2010,26(6):96-98.
[4]潘春莉.全麻手术后低体温的原因分析及护理[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3,16(8):56.
[5]邹艳云.手术患者术中低体温原因分析及对策[J].中国医药指南,2011,22(9):244-246.
[6]谢小玲,祝妍华,黄小珊.术中低体温对婴幼儿患者腹部手术凝血功能改变的临床研究[J].浙江临床医学,2001,11(8):805-806.
[7]吴岚,马挺,王天龙,等.术前输注支链氨基酸对老年人开腹手术围术期体温的影响[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9,25(9):770-772.
[8]刘小颖,吴新民.围术期低体温[J].中华麻醉学杂志,2003,23(9):712-714.
[9]朱静.手术病人术中低体温的预防及护理[J].内蒙古中医药,2010,29(21):166-167.
[10]黄霏霏.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手术中低温的护理[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0,19(1):28,49.
[11]赵志丹.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围术期麻醉意外及教训[J].中国临床医生,20l0,38(8):49-50.
[12]刘润玑.小儿围手术期的体温管理[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1995,16(5):302.
[13]钱美.创伤病人手术期低体温的护理[J].临床护理杂志,2008,7(6):49-51.
[14]万爱玲,步爱兰,吕敏.围手术期患者低温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2004,10(4):288-289.
[15]郑小春,吴蓓茸,李松莲,等.充气式保温毯预防腹部手术患儿术中低体温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2007,14 (6):70-71.
[16]黄光梅.充气式保温毯在老年人全麻手术中的临床应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12):1477-1479.
[17]王海丽,苏瑛,刑玉荣.新生儿手术的术中护理[J].中原医刊,2006,(15):100.
[18]赵小红,赵红,宇媛,等.库血加温输注对术中患者体温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05,20(4):66-67.
[19]李莉.老年患者术中低体温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8,12(23):2274-2275.
[20]耿淑琴,孙颖,郝美璞,等.库血加热对红细胞完整性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1997,32(10):573-574.
[21]李风玲,吴洪霞,潘庆华.护理干预对开腹手术患者术中低体温及其并发症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 (26):3376-3378,
[22]徐秀华.临床医院感染学[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561.
R473.72
B
1004-6879(2013)06-0501-03
2013-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