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进火
(安溪县茶叶技术推广站,福建 安溪 362400)
安溪县位于福建省东南部,地处戴云山脉东南坡,西北高、东南低。以五阆山、跌死虎山为界,西部称内安溪,东部称外安溪。外安溪地势较低,平均海拔300~400 m,以低山、丘陵串珠状河谷盆地为主;内安溪地势较为高峻,以山地为主。由于自然地理原因,安溪平地少,山地资源非常丰富,全县4万公顷茶园中80%以上是山地梯田茶园。自21世纪以来,由于茶叶经济效益日渐显著,全县茶树种植规模迅速扩大,很多不适宜开垦茶园(坡度超过25°)的地方也被大量开发,加上水土保持措施不到位、茶园管理粗放,在暴雨及梅雨时节,山地梯田茶园在地表径流作用下极易造成水土流失,导致土壤肥力下降,茶叶品质降低。
安溪土壤母岩属火山岩系,以花岗岩为主,土壤以砖红壤性红壤及砂土壤为主,土壤抗蚀能力弱,保水保肥能力差。全县年平均降雨量为1600~2000 mm,主要集中在3~8月。由于降雨集中,雨量大,土壤保水能力差,极易形成地表径流,造成水土大量流失。
茶农开垦茶园时没有按照“头戴帽、腰系带、脚穿鞋”的生态茶园建设要求进行,后期管理更未遵循“茶园周边有林,路边沟边有树,梯壁梯岸有草”的基本原则,导致茶园土壤大面积裸露,雨季时节造成水土大量流失。
由于每座山头梯田茶园分属不同茶农户,组织化程度和凝聚力较差,公共基础设施投入不足,茶园的排蓄水系统和道路系统落后,长期雨水冲刷导致水土大量流失。
安溪大部分茶园经营管理以个体家庭户为主,种植标准化和生产集约化程度较低,管理处于粗放阶段,茶树“矮化”栽培现象突出,容易造成茶园水土流失。
根据对全县茶园水土流失状况的调查分析,水土流失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茶园开垦缺乏规划,设计不合理;茶园周边林木(生态)破坏严重;茶园梯壁全部或部分崩塌,梯梗、后沟破坏严重,导致茶行裸露,形成“半壁茶”;茶园排蓄水不完善;茶园梯壁无草,山坡裸露地植被贫乏;茶园管理粗放,茶树“矮化”管理,树冠面较小,土壤裸露面广。
根据茶园水土流失原因和流失程度,采取单一或多措施相结合的手段进行综合治理。
针对开垦缺乏规划、设计不合理导致水土流失的,对山顶及坡度超过25°的茶园进行退茶还林,围绕茶树喜温、喜潮湿、耐阴的生物学特性,建立树、茶、草立体化生态结构茶园,改善茶园小气候,提高茶树的环境适应能力,防止水土流失。
针对茶园周边林木破坏严重导致水土流失的,在茶园因地制宜种植各种树木。山顶防护林密植,每4~5 m种植1株,避免因雨水冲刷造成水土大量流失;道路和沟渠两旁或一旁每7~8 m种植1株;园中遮荫树不宜过高过密,以名贵树种为主,一般每亩种植8~10株,避免树与茶争光、争水、争肥,导致茶树养分缺乏[1]。
针对梯壁全部及部分崩塌,梯梗、后沟破坏严重导致水土流失的,在每一茶园梯田退出一行茶树,加固梯壁,扩宽茶园梯梗,并用不夹有树根等杂物的生土填筑,每层虚土厚约20 cm,夯实后厚约 15 cm。在每一茶园的梯壁下方修筑长 50~70 cm,宽20~30 cm,沟间距30 cm的竹节沟,增强茶园的水土保持能力。
针对茶园排蓄水系统不完善导致水土流失的,通过茶园流转或创建合作社的形式对茶园进行集约化管理,采取费用分摊的方式筹措资金加大茶园排蓄水公共设施投入,每5~10亩茶园修建1个蓄水量达2 m3以上的蓄水池,蓄水池与蓄水池之间通过排水沟相连,构建旱时灌溉、涝时排水的多功能排蓄水系统。
针对茶园梯壁无草、山坡裸露地植被贫乏导致水土流失的,茶园行间及梯壁每亩套种 600~1000株黄花菜、平托花生、爬地兰等作物护坡固土,幼龄茶园套种豆科作物(大豆、花生、绿豆、印度豇豆、羽叶决明等)绿肥,既可防止水土流失,又可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2],同时改善茶园生态条件。
针对茶园管理粗放导致水土流失的,采取茶行间铺草覆盖、培育壮大树冠等农业措施进行治理。
3.5.1 茶行间铺草覆盖
在幼龄茶园和未封行茶园行间覆盖山间杂草、稻草、麦杆等,每公顷7500~10500 kg,抑制杂草生长,达到少耕、免耕的目的,防止水土流失。
3.5.2 培育壮大树冠
幼龄茶树每年经过3次定型修剪,成龄茶树要采养结合,不断扩大树冠,增加茶园遮蔽度和绿色覆盖面,减少土壤裸露,防止雨水直接冲击土壤而造成土壤流失。
[1]廖琼满.安溪县生态茶园建设实践与成效[J].中国茶叶,2008,30(2):32-33.
[2]吴全,姚永宏,李中林.山地茶园中不同种植模式对水土保持效果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04,11(3):252-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