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近代华侨史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2013-03-28 01:18苏全有岳培红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侨乡华侨华人

苏全有,岳培红

(河南师范大学 社会发展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7)

作为一个对中国有巨大贡献、在国际上有特殊地位的群体——华侨,对其进行研究有着重大的学术价值及现实意义。相对于国外来说,我国华侨史研究起步较晚,但成绩斐然,尤其是随着华人华侨学科的设立,国内对于华侨史的研究范围日渐广泛,大批学术成果相继问世,国际学术交流会也接连举办。鉴于此,笔者对中国近代华侨史研究进行一个全面的回顾,并指出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与不足,以推进该专题的研究走向深入。

一、华侨的贡献

华侨华人对中国作出了巨大贡献,主要表现在中国革命、经济、教育和侨乡建设四个方面。

(一)中国革命与抗战方面

华侨对中国革命的贡献方面,“华侨革命之母论”是主流观点。李长傅从宏观总体出发明确表示:“华侨于祖国政治,亦极关心,中国革命之成功,海外华侨其主要功臣也。”[1]10董平也认为:“在中国革命诸多重大历史关头,他们都与祖国和人民风雨同舟,以他们的杰出表现充分展示和证实了广大华侨是中国革命的一支重要的进步力量,用他们的爱国行动谱写出无数可歌可泣、壮丽辉煌的历史篇章。”[2]1具体到辛亥革命,戴学稷指出:“中国的民主革命与海外侨胞有着密切的关联,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始终是在海外华侨大力支持下获得进展和胜利的。”[3]89-92类似的看法不胜枚举。

但是,不同阶层、不同乡籍、不同阶段的华侨对革命所持的态度是不尽相同的。谢美华就曾指出:“清末华侨社会的上层,如大矿主、大商家和大种植园主等,或与殖民当局,或与清政府有密切联系,普遍对革命派冷漠甚至反对革命党人,海外革命党的社会基础主要是中下层华侨。”他还认为:“不同华侨帮派对革命党的态度有所不同。其中,广府帮对孙中山和革命党的支持远过于其他帮派。”“在现代民族主义和国家认同尚未被华侨广泛接受时,孙中山革命党的骨干和经费来源,很大程度上只能依靠广府人。”[4]55-60吴金平、雷炳炎也认为:“华侨虽然是‘革命之母’,但他们并非天然的革命者。……19世纪末20世纪初,加拿大华侨社会的保守势力还比较强大。华侨中倡导革命者寥寥无几。”“对推翻清朝的革命工作,一般守旧的华侨视为‘造反’,不敢附和。”“由于华侨社会对孙中山及其革命思想反应冷淡,孙中山第一次加拿大之行只持续了20天。”[5]39-41

华侨对抗日战争的贡献方面,富秋红从总体出发明确表明:“海外华侨深明大义,维护民族尊严,在抗日战争中的贡献将永远镌刻在中国人民的心中。”[6]148-150郭梁也认为:“华侨在抗日战争中,无论在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援方面,在华侨社会动员的深度、广度上,还是在海外华侨所表现出的团结精神方面,都远远超过了辛亥革命,是近代史上最热烈、最广泛的华侨救国运动,也是华侨爱国爱乡优良传统空前的大发扬。”[7]38-43具体到地方、阶层,郭建波指出:“抗日战争时期,浙南华侨与海外侨胞一样积极投入抗日救亡斗争。他们在侨居地组织爱国团体,宣传抗日,或积极募集抗战物资和资金,有的奔赴祖国抗日前线,英勇杀敌,给予祖国抗战以有力的精神和物质援助。”[8]20-24翁伟志也论证了广大闽籍华侨用各种方式支援祖国和家乡的抗日战争,并给予了高度评价。[9]46-48常学飞、章至诚、杨建党等都持这一观点。

(二)中国经济建设方面

华侨对中国经济发展贡献有二:侨汇和投资。

侨汇对经济发展颇为重要,赵淑慧认为,从宏观来看,侨汇是连接海外华侨与祖国家乡的重要纽带,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对侨乡的建设有着积极而重要的贡献。[10]151具体到国家外贸,侨汇是我国非贸易外汇的来源之一,林金枝运用大量数字论证了侨汇弥补对外贸易入超数额,对中国经济贡献之大。[11]21-34庄国土等也持这一观点。具体到侨属生活,林翠如认为:“侨汇是海外移民用来赡养亲属的款项,它是侨属的经济来源,也是海外移民在经济上与家乡联系的主要纽带。”[12]61吴雅纯、张莉观点类之。

相比于侨汇,投资对近代中国经济的发展更为重要。华侨投资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的发展,这一观点得到了学界人士一致认同。冯子平指出:“近代华侨投资建设祖国,对旧中国的资本主义和中国近代经济发展起了促进作用。以华侨资金创办的企业,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地方经济的繁荣和改善人民的生活,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13]219庄国土认为:“华侨投资国内对中国现代产业的产生和发展具有先导作用。”[14]233具体到晚清,刘桔红强调:“晚清华侨在国内的投资的意义,首先是在晚清的经济建设中起到了重要的先锋示范作用,推动了国内经济现代化进程。华侨投资的企业开创了国内许多领域新式企业的先河,有利于学习西方,推动国内传统经济的转型。”[15]92辛亥革命时期,任贵祥也认为,华侨把自己积蓄的资金向国内投资,建厂筑路,形成了近代华侨投资国内的初兴时期,从经济上直接或间接地支援了革命。[16]214

无论是侨汇还是投资都带有很浓重的地域色彩。张公量明确强调:“信局此种商业,纯为华侨汇款机关,在国内仅闽、粤两省特有。”[17]16至于投资,也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赵淑慧指出,近代华侨投资的主要流向集中于广东、福建、上海三地,占投资总额的90%。[10]159林金枝也认为,近代华侨在中国大陆投资资本与中国国内民族资本的比重在各个地区是有所不同的……而在厦门、汕头、江门、海口等地,华侨资本占当地民族资本的比重约在60%~70%左右。[18]50-59

(三)中国教育发展方面

华侨对中国教育事业贡献巨大,从宏观层面来讲,庄国土指出,华侨“对教育的捐赠向来是华侨捐赠的最主要领域”。“华侨捐资兴学为祖国创建了一批文化教育事业阵地,填补了侨乡教育阵地的空白,改变了其文化教育落后面貌,对整个国家的教育事业也起了有力的推动作用,成为中国教育事业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祖国的革命与建设培养了一批人才。”[14]238黄新宪也认为:“华侨华人通过新式教育实践,充当了教育现代化的先导,对社会变迁产生了积极作用。”[19]15-19具体到地方,赵淑慧认为,20世纪初广东梅县、福建南安、亚江等侨乡纷纷兴办侨校,开了华侨在国内捐资办学的先声。此时的侨办学校数量不多,多为小学;辛亥革命后,华侨捐资办学有了较大发展,除了大量兴办小学外,中学、大学、师范及各类职业学校也普遍出现。[10]162

学界也点出了华侨对教育贡献中的家乡情结,陈敏指出:“海外侨胞热心于在家乡办学,为促进家乡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家乡人民的文化水平,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四化培养人才作了贡献。”[20]16-18仲微认为:“东南亚华侨热心捐助家乡文教事业,在一定程度上使福建侨乡与内地各省市相比出现文化鼎盛的局面,侨乡受教育人数之多,在当时也属全国之冠。”[21]46

(四)中国侨乡建设方面

华侨对侨乡建设的贡献,许金项认为,华侨与侨乡在频繁的来来往往中,增强侨乡与海外的各项交流,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侨乡的社会、经济等层面的发展,使侨乡从社会经济到民俗文化,均展现出与非侨乡地区不同的特色。[22]94具体来说有三:经济、教育、公益文化事业。

经济方面,温广益从宏观上认为华侨视建设家乡为己任,对侨乡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23]42-47具体到地方,肖文燕指出:“经济领域,华侨通过多种形式的努力,或投资家乡各项经济事业,为家乡经济转型注入了新的活力,或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经营理念,推动梅州企业经营日趋近代化。”[24]3庄国土认为:“对闽粤侨乡而言,华侨投资成为侨乡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14]369

教育方面,林金枝指出,侨办教育成为侨乡教育的主体。华侨一贯乐于在家乡捐资兴办教育以及文化事业,这对改变家乡教育文化的落后面貌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11]21-34肖文燕也认为,大量的侨办侨助学校在侨乡出现,明显带有“侨”字特色。在华侨的带动下,侨乡教育在发展变迁中得到进一步提升,初步形成了初、中、高等教育多层次的侨乡教育体系。[25]128-137

公益文化事业方面,张钟鑫指出,华侨捐资公益事业使侨乡社会经济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并且,华侨热心公益事业是纯粹的贡献,是不图回报的。[26]79-81庄国土认为:“近百年来,举凡家乡的文化教育、卫生、医疗、体育、赈济灾荒以及各种慈善事业,华侨无不给予关心和资助。”[14]266蒋楠认为,“华侨以集体之力在许多方面替代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因此华侨成为泉州侨乡社会公共事务中举足轻重的力量。”[27]30-36

二、华侨国外生存状态

华侨在国外的生存状态主要有华侨的同化、华文教育、在国外的贡献与境遇,贯穿于华侨在国外生存状态的一条线就是国家政策,包括祖籍国中国、侨居国的政策。

(一)华侨同化问题

华侨同化问题,学界观点不一,大部分学者持赞同态度。周南京认为,华人同化于当地主流社会是一个历史的必然趋势,而自然同化有着越来越强的势头。但由于历史形成的民族隔阂、仇视与偏见,与土著民族在经济利益上的冲突以及在文化背景、道德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差异等因素的影响,使得这一同化过程会是曲折不平的。[28]149萧永坚论述了侨民在政治、经济和意识上归属于当地国的现象及其成因和侨民归化政策等,认为侨民归化是社会历史的进步,有助于民族之间的融合。任何遵循侨民自愿认同、民族亲近原则而实行的归化政策,都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29]20-27温广益等都持这一观点。

具体到同化的程度,汪洋从宏观层次上指出:“千百万华人在政治、经济、文化上与居住国的联系远甚于与中国的联系,无论是自愿还是强迫,华人们的精神世界里已经没有了太多的中国传统的文化思想。”[30]55-59具体到不同国家,周南京明确表明:“菲律宾华人已在不同程度上同化于当地社会,这种自然同化过程仍然在继续着,再过若干代之后菲律宾华人将会消失于菲律宾社会之中。”[31] 14-21邓仕超也认为:“泰、菲华人与当地民族文化的融合不是程度不够的问题,而是让人担心其是否会失去本族群特色的问题了。”[32] 60-63所以不少学者主张:“在异域文化占据主流的社会中,想要找寻到一种文化认同和归属感,需要在秉持华人‘华人性’的过程中,事先与当地文化真正意义上的融合。”[33]56-60他们认为:“海外华侨华人保持中华传统文化,不只是有利于自身的发展,也有利于人类社会多种文化的交流和共同发展,更有利于促进所在国社会的进步与人类的共同繁荣。”[34]63-66

不同地区、不同群体同化程度又有差异,温广益就指出同化分为三种,以泰国为代表的自然同化,以印尼为代表的强迫同化,以新加坡为代表的塑造新型民族。[35] 49-52周南京认为,土生华人或侨生不同于直接从中国移居印尼或纯血统的华侨,他们的祖国观念日益淡薄。[36]4-13鞠玉华等都持这一观点。

(二)华文教育问题

从宏观立论,杨峥嵘指出:“推动海外华文教育不仅仅是一种语言学习交流,它还负有民族文化薪火相传的使命。其实质就在于借助中华民族语言的推广,传承、弘扬中华文化,保持和延续华侨华人的民族特性,增进海外侨胞,特别是他们中的年青一代与祖籍国的联系和感情,进而凝集侨心,汇聚侨智,共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努力奋斗。”[37]34-35张向前认为:“华文教育的发展促进华文教育功能从单一走向多元,即华文教育除为华侨华人传承本民族的语言文字和传统文化之外,还肩负着培养适应时代要求、服务当地社会的通用型人才。”[38]214郑良树指出:“除了医院之外,教育新生代是整个华社认同的另一项重要工作。”[39]20

具体而论,耿红卫认为,晚清时期华文教育形式大多仿效中国大陆的私塾办学,多借用会馆、宗祠、庙宇为教室,也有设在私人商店的,教师多从国内聘请落地秀才等。教学内容主要是《三字经》、《千字文》等,目的是使长期居住海外的华人后代,学习中国(祖国)的语言文字,继承并弘扬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并学习尺牍、珠算等应用学科,以适应营生之需要。民国时期,尤其是20世纪20年代以后,由于国家主义思潮的泛滥,海外各国大多推行排斥和反华的政策,以致海外华侨华人备受欺凌。华人社会通过自筹经费、自设华校、自聘教师等多种渠道,克服各种办学困难,使海外华文教育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40]71-77

海外华文教育中存在地域色彩,王立芳指出:“早期的华侨教育都是方言教育,塾师根据自己的方言教导族群内的子弟。”“近代的新加坡华侨华人社会,处处打上‘帮’的烙印,华侨教育也不例外。”[41]57

(三)华侨在国外的贡献与境遇

华侨对侨居国贡献巨大,林金枝从宏观上明确表示,近代以来海外华侨对侨居地的开发和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为侨居国的民族独立事业做出了巨大牺牲,并认为华侨和当地民族、人民一样,是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是争取和捍卫当地民族独立解放的忠诚战士。[42]53具体到各个国家,仲微认为:“华侨华人在越南从事商业,促进了商品的流通,丰富、方便了城乡人民的生活,做到了‘物尽其用,货畅其流’,促进了越南社会的繁荣。”[21]4唐慧也认为,印尼华侨的经济活动客观上促进了城乡物质交流,推动了当地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繁荣了当地经济,为人民生活提供了便利,是当地国民经济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43]70任贵祥认为,华侨对美洲尤其是对美国的开发,同样作出了重大贡献。[44]13

华侨在国外的境遇是悲惨困难的,林金枝指出,一部华侨史其实也是一部华侨血泪史。广大华侨寄人篱下,又得不到祖国的保护,往往是有苦无处诉,有冤不能申,生命财产没有任何保证,接连不断的排华暴行又酿成了多少震惊中外的人间惨案![42]郭梁认为:“华侨背井离乡去国万里,受尽居留国帝国主义或殖民主义政府的压迫、欺凌,被视为次于欧美、日本人的劣等侨民。”[7]庄国土指出,下层华侨“在海外的侨居地多是列强殖民地或白人统治的国度,深受当地政府和民间的歧视、虐待,对民族压迫较其他社会阶层更有切肤之痛”[14] 305。不同国家华侨的境遇有所不同。赵淑慧指出,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东南亚……华人华侨都不同程度的遭受到当地政府和其他种族民族的排斥和打击,严刑苛法比比皆是,血的教训触目惊心。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排华又有不同特点,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历史现象,与华侨侨居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风俗和种族等都有着密切的联系。[10]38-43周南京在其著作《风雨同舟:东南亚与华人问题》[28]中认为,菲律宾华侨的境遇比秘鲁、古巴华侨更为恶劣悲惨。

(四)华侨政策

中国政府的华侨政策是不断变化的,黄小用指出,晚清华侨政策走过了一条由漠视到了解,由了解到保护,由保护到吸引的道路,整个过程是一个阶段比一个阶段进步,整体趋势是积极向上的;而这个转变是由国内形势发展的需要,是各方力量呼吁的结果;促进了华人社区的发展,培养了华侨的民族主义情感,一定程度上为清廷赢得了民心,但由于主客观原因,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45]3金尉善也认为晚清政府由被动到主动地确认中国公民的出入境自由权,并对海外华侨予以保护。[46]178民国时期,无论是北洋政府或是南京政府,都高度重视侨务工作,视华侨为海外国民,尽可能动员华侨资源为中国社会变革和发展服务,蒋兴顺详细论述了南京临时政府重视关心华侨、实行保护华侨的政策。[47]142-146

国外华侨政策基本上以排华为主,如东南亚地区,陈兆民指出,19世纪中后期,东南亚殖民政府在新的形势下调整了对华侨的政策,开始实行经济上限制华侨、政治上歧视华侨的政策。[48]159-161具体到印尼,印尼屡屡发生排华事件,是海外华人遭受悲痛和屈辱的地域。侯俊伟认为,印尼政府长期推行排华政策,始终用错误的政策对待华人问题,错误的华人政策为印尼种族主义的成长提供了温床,是印尼发生排华事件的重要原因。[49]50-52其他地区,19世纪以来,随着北美、拉丁美洲和大洋洲地区中国移民的增多,这些地方成了新一轮排华运动的中心。一些国家的统治集团和种族主义者利用传媒煽起排华情绪,通过立法机构制订排华法案,禁制中国移民及其在居留地的正当活动,甚至发动受蒙蔽的劳动群众对华侨(华工)进行袭击和屠杀。[50] 31-35具体到美国,1882年的排华法案及1884年的修正案,标志着美国排华政策的正式形成。[51]47-51

三、不足之处

通过上述对中国近代华侨史研究的梳理可以看出,学界涉及内容广泛,成果颇丰,不过,我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应该清晰地认识到其背后所潜藏的问题与不足。

(一)研究理论

学界对于华侨史的研究多是从历史学的角度去分析,其实,华人华侨史在地域上涉及的是中国与其他国家间的互动,在文化种族上涉及的是华人或中华文化与其他种族和文化的互动,其内容十分丰富,应归于多学科研究,牵涉到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化语言、社会心理、文学艺术、企业管理、人口移民等学科领域,因此,对它的研究也应是开放的,不应是某一特定学科的专利。这就要求我们在理论运用方面,要以更开放的心态、更宽阔的视野,进行多元化研究。在研究方法上尤其要注意中西结合,根据实际情况运用不同的手段,以探知更加符合历史原貌的历史。近年来,不断有学者援引一些国外的理论和方法,力图拓展研究视野和提高学术层次。

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政策的变化和东南亚民族主义的兴起,华人世界发生了巨大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华族”、“华人资本主义”、“华人家族主义”、“华人移民社群”、“新移民”、“侨乡”等诸多有关概念进行定义或重新界定,以便解决目前近代中国华侨史研究的各说各话,依据各自的学术范式来阐释华侨华人问题,致使研究对象在不同的语境中受到割裂和肢解,而不关心研究对象本身的生存状态与历史脉络的现象。

就现实需要而言,学界也确实需要提高理论层次,以便提出更有借鉴意义的看法。如何对待中国与华人所属国或华侨定居国的关系,如何看待全球化进程中的华侨华人本身,如何看待华侨华人在中国建设中的作用,如何在有利于华侨华人自身的情况下使其成为建设中国的有利因素,都是很值得研究的课题。只有对这些问题进行更有理论水准的深入研究并拿出有分量的研究成果,国家政策的制定才会更具科学性。目前,学界多是对原始资料删删减减、重新组合而凑成论著,现实资鉴意义难现,这样的研究得出的结论又如何给后人以启示,如何“以史为鉴”?

总体而言,近代中国华侨史研究中理论薄弱是许多学者的共识,加强和提高理论研究及运用是现今国内华侨史研究呼声日高的一个问题,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我校自2014年引进尔雅通识课程作为公共选修课程补充以来,从精选的6门尔雅课程,到至今的248门尔雅课程可供给学生进行选修,课程每学年分二个学期开设。课程内容涵盖综合素养、通用能力、成长基础、创新创业等类别,每学期选修尔雅通识课程的学生人数均远多于传统授课方式的选修课学生人数(见图1),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共开设164门课程,4 123人次选择,其中选课人数前十名的课程集中在综合素养类和通用能力类课程(见表1)。由此可见医学生对此类网络通识课程的认可和对于其他领域知识的诉求。

(二)研究内容

中国近代华侨史研究在内容方面存在的问题是重复性研究较多,高水平研究较少;现象描述、普及介绍宣传的较多,理论概括、理性分析的较少;东南亚地区及美国研究较多,欧洲国家和落后地区研究较少;汉民族华侨华人研究较多,少数民族华侨华人研究较少。

学界喜欢研究华侨史中的“正面”,不太关注“另面”。我们从上述梳理中可知,学界对华侨的贡献表现出浓厚的兴味、强烈的热情,选题多是围绕这一主题来展开,至于另类的课题,如华侨家国观念的差异即对于国家革命还是家乡革命态度的差异,家乡情结、省界观念,不同时段、不同地域、不同阶层所表现出来的不同取向……则少有企及。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内容取舍,与支撑研究者行为的指导思想有关。在华侨史研究过程中,学者受传统研究范式的制约,爱国主义、民族主义一直以来都是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先入为主的意念制约了研究的基调,考察的中心围绕对国家、民族的积极影响而非华侨自身的发展,“华侨华人中心观”的分析模式和价值取向难以树立。在中国的华侨华人史研究中,不同时期华侨华人的历史被标明不同的主题。例如,对早期的华侨华人历史突出宣传的是华人的勤劳、和平与奉献,西方殖民之后的华侨华人史以华人受压迫、受剥削和华人的反抗为主题,1900年后的华侨史侧重于华侨的民族主义,当前所宣传的华侨华人历史主题是爱国(爱乡)主义。这些内容非常重要,但并非华侨华人历史的全部和核心,而且这种描述让人感觉到华侨华人史是断层的,而疏忽了华侨华人历史发展中的永恒主题。

从一般意义上说,华侨华人历史就是一部中国人的海外移民史。然而长期以来,华侨史研究领域的学者不是受“中国中心观”的影响就是受“西方中心观”的影响,这两种思想价值取向最大的缺点就是否定了华侨华人在其历史进程中的本体地位。研究历史,需要客观剖析史料,还原历史本来面目,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得出科学结论,不能以先入为主的观念去进行主观性的分析。

总之,整个中国近代华侨史的研究课题老化,找不到、找不准新问题,低层次重复多。

(三)研究材料

梁启超曾说:“史料不具或不确,则无复史可言。”编纂、研究任何一国的侨史都不能例外,必须先占有资料。关于资料的搜集,已有不少学者作了努力,整理出来不少著作,应该说在近代中国华侨史研究中,资料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是整体情况不容乐观。华侨史资料需要强化收集工作,而且仅凭政府档案是不够的,必须在所在国深入民间,走访调查,才能占有一批比较确凿的有关史料。

当前最大的不足是第一手资料匮乏,因为第一手资料的掌握直接关系到能否产出创新性成果。近年来,相对于前沿理论的把握,中国学者对第一手资料的掌握更是不尽如人意。就华侨史研究的第一手资料而言,中文文献的整理有待于发掘,在未刊清档和民国档案中,仍有大量未被利用的涉侨资料;外文档案文献,尤其是涉及东方事务的外交档案、近年来国外的外交解密档案等,海牙档案馆藏有的荷属东印度公司档案对研究东南亚国家华侨早期历史的研究至关重要,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南非等国的排华法令对研究所在国的移民政策极其重要,中国学者却很少利用。因此,大量的相关研究成果仅依赖有限的文献和少量统计数据,其质量可想而知。

(四)研究人员及态度

中国近代华侨史研究取得的成就,主要的人才资源是新中国成立前就开始从事华侨史研究的老一辈学者,建国后10多年中培养的人才和恢复大学招生后80年代初毕业的大学生。这批人才中前两类大多在60岁以上,后一代成长起来的更年轻有更高学历和国内外学术经历的人才,专门致力于历史研究的相当少,如果继续这样下去,很难再有新的辉煌成就。

在当前市场经济的熏陶下,急功近利的研究态度是研究者的大敌。急功近利使研究者们不愿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创新性研究,往往满足于低水平的重复,这样就难以产出精品研究成果。近年来,重点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经费和科研条件有很大改善,数字化图书馆也为研究者搜集资料提供了便利条件,但科研成果上未有突破。当然,当前的现行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学术评估体系也是急功近利态度滋生的很重要原因。评估需要的是数量而不是质量,更多的出版机构也是借此维生,在这样的体制下,又能有多少人会以创新为价值取向,毕竟数量带来的现实利益比在学术道路上的艰难跋涉更吸引人。科研创新需要的是研究者潜心埋首,十年磨一剑,涉略多种学科和中外文资料,无论是资料积累还是理论构建,需要的是厚积薄发。但一些研究者出于现实利益的需要,急于将未成熟的成果推出,以尽快兑现实际利益。

总体看来,中国近代华侨史的研究还需要我们革新认知和思维模式,扩大史料征引范围,朝着研究内容多元化、研究方法多样化方向发展,研究人员水平需进一步提高,同时也需要现代社会的整体学术研究氛围、价值观的改变,少一些功利主义色彩。只有做到以上几点,在中国近代华侨史这一研究领域中方能取得更大突破。

[参考文献]

[1] 李长傅.中国殖民史[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4.

[2] 董平.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爱国华侨的重大贡献[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8.

[3] 戴学稷.孙中山新马华侨与辛亥革命[J].团结,2003(6).

[4] 谢美华.广府籍华侨与孙中山革命当人——兼论晚清南洋华侨帮派对国内政治的态度[J].南洋问题研究,2010(2).

[5] 吴金平,雷炳炎.加拿大华侨与辛亥革命[J].衡阳医学院学报,2000(2).

[6] 富秋红.论华侨在抗日战争中的贡献[J].学理论,2010(24).

[7] 郭梁.抗日救亡运动南洋与华侨社会[J].南洋问题研究,1985(4).

[8] 郭建波.浙南华侨与抗日战争[J].八桂侨刊,2007(2).

[9] 翁伟志.血浓于水的亲情——抗日战争时期的闽籍华侨[J].福建党史月刊,2001(4).

[10] 赵淑慧.华人在五洲[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

[11] 林金枝.侨汇对中国经济发展与侨乡建设的作用[J].南洋问题研究,1992(2).

[12] 林翠如.再造故乡:近代以来集美的海外移民与侨乡建设[D].厦门:厦门大学,2008.

[13] 冯子平.华侨华人史话[M].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04.

[14] 庄国土.华侨华人与中国的关系[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15] 刘桔红.晚清华侨投资国内行业状况分析[D].厦门:厦门大学,2007.

[16] 任贵祥.孙中山与华侨[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8.

[17] 张公量.关于闽南侨汇[Z].泉州:中国银行泉州支行,1943.

[18] 林金枝.海外华侨华人在中国大陆投资历史的回顾与展望[J].南洋问题研究,1991(1).

[19] 黄新宪.华侨华人捐资办学的社会效应——以闽南为中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1).

[20] 陈敏.捐资办学,爱国爱乡[J].瞭望,1986(3).

[21] 仲微.东南亚华侨汇款与近代福建地区侨乡建设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7.

[22] 许金项.跨国生存——近代旅日闽侨的社会生活(1860-1940年代)[D].厦门:厦门大学,2006.

[23] 温广益.海外客家人对梅州家乡建设的贡献[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90(1).

[24] 肖文燕.华侨与侨乡社会变迁——清末民国时期广东梅州市个案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8.

[25] 肖文燕.华侨与近代侨乡教育变迁——以广东梅州为例[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11(1).

[26] 张钟鑫.华侨华人与侨乡公益事业——泉州市鲤城区浮桥镇华侨捐建公益事业调查[J].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2002(10).

[27] 蒋楠.华侨与侨乡的现代化历程以泉州为例[J].华侨大学学报,2010(4).

[28] 周南京.风雨同舟——东南亚华人问题[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1995.

[29] 萧永坚.试论侨民归化[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91(2).

[30] 汪洋.从华侨到华人再到华族——兼谈东南亚华人同化问题[J].东南亚研究,1998(3).

[31] 周南京.关于菲律宾华人同化问题[J].东南亚华人,1998(2).

[32] 仕超.同化,融合,还是共存?[J].东南亚研究,2002(3).

[33] 郭秋梅.秉承与融合-东南亚华人——华人性的嬗变[J].东南亚纵横,2010(9).

[34] 鞠玉华.近代日本华侨华人的同化现象论析[J].华侨华人研究,2003(5).

[35] 温广益.侨史研究与华侨同化问题[J].南洋问题研究,1986(4).

[36] 周南京.印度尼西亚华人同化问题初探[J].华侨历史,1986(1-2)

[37] 杨峥嵘.推动海外华文教育[J].政协天地,2005(21).

[38] 张向前.浅谈华文教育的功能[J].中国科技信息,2006(24).

[39] 郑良树.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M].吉隆坡:马来西亚华校教师会总会,1998.

[40] 耿红卫.海外华文教育的历史回顾与梳理[J].东南亚研究,2009(1).

[41] 王立芳.近代新加坡神庙与华侨华人社会[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6.

[42] 林金枝.华侨华人与中国革命和建设[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

[43] 唐慧.印度尼西亚历届政府华侨华人政策的形成与演变[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

[44] 任贵祥.华侨与中国民族民主革命[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45] 黄小用.晚清华侨政策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3.

[46] 金善尉.浅析中国侨务政策的演变过程[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35).

[47] 蒋兴顺.南京临时政府保护华侨的政策[J].江海学刊,1994(5).

[48] 陈兆民.19世纪中后期东南亚殖民政府的华侨政策评析[J].太原市职业技术学院院报,2008(1).

[49] 侯俊伟.论印度尼西亚排华问题[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4).

[50] 黄滋生.浅析战后东南亚国家的排华及其趋势[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93(3).

[51] 袁鹏,林艳.论美国排华政策之缘起[J].外国问题研究,1996(3).

猜你喜欢
侨乡华侨华人
何为“华人”?
侨乡古村 夜赛龙舟
我的华侨老师
发挥新侨乡独特优势 助力南通高质量发展
华侨华人贺祖国70华诞: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
海外华侨华人咏盛典
华侨华人庆“国庆”度“中秋”
明溪是怎么打好侨乡牌的
“走基层·侨乡行”中央媒体江苏行圆满结束
《华人经济》杂志社特别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