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姝鹏,许 婕
(东北林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教学研究部,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在讨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的问题时,首先需要明确其内涵。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就是这一理论从理论中心向广大群众传播、扩散,并进而内化为人们行动指南的过程。这里的“理论中心”,一般指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机构、党的宣传部门。关于这一概念还需要明确三点:一是“被大众化”的理论不是泛泛地指所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而是特指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也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时间上,“当代”不同于改革开放以前;地域上,“中国”不同于欧美。这应该有别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人的理论。当然,并不是说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与他们的理论无关。二是“大众化”的“大众”不是指所有的中国人,而是指党的领袖、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之外的群众。因为对于前两种人的要求是全面、系统、深入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绝不是停留在“大众”的水平。他们是进行“大众化”的主体,其他群众是接受者。三是“大众化”是相对于“封闭化”而言的,即要求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走出党的会议室,走出学者的书斋,走出大学的讲堂,进入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人们生活实践的理论指南。这不仅仅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简单化、通俗化,更不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媚俗化。
马克思主义无论是作为一种理论,还是作为我国的主导意识形态,在中国都有强大的生命力。但是无论多么富有生命力的种子,都需要人们去浇水、施肥,才能茁壮成长。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1]的任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并不是一件随心所欲的事情,需要具备一些前提条件,这一任务才能真正得到落实。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政治前提。马克思主义理论并不是中国社会土生土长的理论,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人积极主动的研究、宣传、普及,很难在中华大地上生根、发芽。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经过一番争论,才在中国站稳脚跟的。近代中国被迫打开国门之后,各种学说纷至沓来。“哲学上有非理性主义与实证主义的对立、人本主义与科学主义的对立;政治上有民族主义(国家主义)、无政府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三角关系;文化上形成了激进主义、保守主义和自由主义的三足鼎立;宗教上有佛教(以及建立儒教的尝试)与基督教的抗衡。”[2]可以说,只是到了新中国成立之后,共产党成为执政党,马克思主义理论才在中国取得了主导的意识形态的地位。但是,尽管如此,我们仍不能说人民群众可以单凭自己的生活经验就能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
在我国,社会主义理论、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是与党的执政地位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不仅为党提供了解决中国面临的现实问题的理论线索,而且提供了保持其执政地位的理论说明。对于这一理论的命运而言,没有党的执政地位就意味着没有强有力的社会力量去推行、实践它,它就失去了成为一个国家主导性理论的基石,它很有可能变成社会边缘的理论学说。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前苏联、东欧地区的遭遇提供了前车之鉴。东欧剧变之后,“社会主义不再是这些国家的唯一的意识形态,而只是若干种‘主义’之一。除社会主义之外,这些国家中还有自由主义、保守主义、民粹主义、民族主义等等。他们并行存在,在对社会发展许多方面的看法上的界限也越来越模糊”[3]。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当今世界掌握着社会文化和意识形态宣传的主导权,马克思主义理论在这些国家从来没有占据过社会主导思想的地位。而且即使在广大发展中国家,马克思主义理论也鲜有被奉为主导意识形态的。完全可以说,今天的中国人民能了解和掌握这一理论,是与中国共产党在执政活动中对马克思主义的大力宣传分不开的。
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生发的基础,也是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前提。人们之所以接受一种理论,关键在于这一理论反映了他们的现实利益。我们可以乐观地认为:“马克思主义和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是天然的。”[4]但是我们不能盲目地认为,人民群众和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感情也是天然的。“总结历史经验,中国人民之所以选择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接受马克思主义,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人民群众信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党能够代表和实现自身的根本利益。”[5]如果一种理论背离了大众的利益,人们就会弃之如敝屣。当今中国人民的最大利益就在于能够安居乐业,不断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丰富自己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自己的幸福指数。这一切的基础,在于坚持推进改革开放。坚持这项事业,就是为人民谋福利,同时也是在夯实人们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的现实基础。
当前,中国仍然需要推进改革开放。三十余年的改革开放已经带来了广大的福祉,每一个经历了这一伟大历史进程的人都会有所体会。但同时也要看到我们面临的问题也不少,“过去我们讲先发展起来。现在看,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6]。比如人们体会最深的收入差距过大问题、养老体制问题、房价过高问题,以及到了不改革就不能进步的政治体制问题。这些问题都要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加以解决。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正是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事业中发展起来的。这一理论是改革开放事业成功经验的理论总结。没有改革开放的继续推进,人民群众的发展利益就会受到损害,甚至人们已经得到的利益也有可能失去,建立在改革开放事业基础上的理论就会受到人们的怀疑,就有失掉人心的危险。因此,不断推进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的实践前提。
不断发展和完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前提。这一理论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发展性和开放性是这一理论的本质属性。一个理论要被大众广为接受,就必须是鲜活的、有生命的,而不是僵硬的、封闭的。这一理论虽然已经形成了一个科学体系,但它并非穷尽了真理。因此,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向前发展,这一理论也必须向前推进。理论的创新,必须体察人民的、时代的要求,理论要反映人们的呼声。只有随着人们利益取向的变换来发展理论,这种理论才会有大众化的可能。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说:“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要抓住事物的根本。”[7]理论除了要反映大众的利益和关切,还有一个自身的逻辑和内容不断完善的过程。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主义理论在东欧剧变后经历了一次严重危机,这些国家的共产党纷纷改旗易帜,甚至国内一些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失去了信心。现实的情况迫使我们承认,存在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文本中的理论不是“一句顶一万句”的绝对真理,我们必须承认,“老祖宗”著作中的一些结论已经不适合当今情况了。毛泽东曾指出:“马克思主义一定要向前发展,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不能停滞不前 。停止了,老是那么一套,它就没有生命力了。”[8]
我们今天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既不能以经典作家的著作为本,也不能以领导人的讲话为本,而必须老老实实面对客观情况提出新理论。比如说关于城市居民的征地拆迁,农民土地的征收征用等问题,都涉及我们对社会主义所有制的理解。当然,这并不是单纯的理论问题,它涉及居民、农民、政府、开发商等各方面的利益。理论就是要对这些利益及其关系进行有逻辑的、全面的说明,来证明各方利益分配的合理性或不合理性。如果我们的理论偏向某一方而不及其余,那么,这个理论就不可能“抓住事物的根本”,它的大众化就无从谈起。谁会相信一个跟自身利益严重脱节、使人感到明显社会不公正的理论呢?
不断提高大众的教育文化水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文化前提。列宁曾指出:“社会主义以人类知识的一切材料为基础,以科学的高度发展为先决条件,要求科学的工作等等。”[9]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是建立在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知识基础上的,即使是在21世纪的今天来看,他们的一些思想也并不那么容易理解,尤其是在与西欧历史文化殊为不同的中国。如果没有相应的科学文化知识,不仅建设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是空想,而且要较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也是妄想。如今的现实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典籍汗牛充栋,对于专业学者而言通读一部经典著作都是一件耗时费力的事,普通大众阅读经典原著更是困难。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各地区按性别和受教育程度分的人口”数据,我国2008年在6岁及6岁以上人口中受过大专及以上程度教育的人口占6.7%[10],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尚且费力,没有高等教育经历的群众要理解马克思主义更为困难。
当然,普通群众接受马克思主义主要是通过理论家的宣传实现的。列宁曾经说过:“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的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11]这种灌输的任务主要由理论工作者来承担。也就是说,要被大众化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经过党的理论家阐释的马克思主义。但即使是经过理论家改造的、简化了的理论,也不是那么容易被接受。现在在高校中的一个普遍现实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往往不受学生重视,效果堪忧。“在课堂上能够认真听课的学生约占47%;接近80%的学生认为‘对教师授课的内容不感兴趣’是导致注意力不够集中的主要原因;超过80%的同学在课后对理论课几乎不再过问,只是为了应付考试才临时进行复习。也就是说,在学习过程中,他们根本不能从‘完善自己世界观’的高度来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仅仅把这些课视为‘学习任务’,在学习过程中完全处于被动的地位。”[12]在受教育程度更低的群众中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就更不容易被理解。可见,要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高我国人口受教育水平、增强理论的说服力与感染力是不能忽略的基础性工作。
[参考文献]
[1] 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2.
[2] 高瑞泉.中国近代社会思潮[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11.
[3] 孔寒冰.原苏东地区社会主义运动现状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3.
[4] 孙熙国,路克利.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两个基本前提和两条实现路径[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2).
[5] 朱大锋.政治信任: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前提——兼论我国转型期群众政治信任的弱化与改善[J].学习与实践,2010(6).
[6]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年谱:下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1364.
[7]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
[8] 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810
[9] 列宁.列宁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352.
[10]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9年版[OB/OL].http://www.stats.gov.cn/tjsj/ndsj/2009/indexch.htm.
[11] 列宁.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17.
[12] 沙飞.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实效性调研报告[J].烟台教育学院学报,2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