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毛泽东哲学思想特色的思考

2013-03-27 05:43赵玉兰
学理论·上 2013年1期
关键词:含义特色

赵玉兰

摘 要:毛泽东哲学,是中国哲学发展史上最丰富的成果,是中国哲学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哲学思想之集大成者,是哲学思想发展的最新阶段,是中国哲学的现代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成果。主要阐述了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含义,从毛泽东哲学思想与中国传统的关系、毛泽东的语言、人学思想、实事求是思想等方面分析了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特色。

关键词:毛泽东哲学思想;含义;特色

中图分类号:B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1-0070-02

毛泽东哲学,是中国哲学发展史上最丰富的成果,是中国哲学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哲学思想之集大成者,是哲学思想发展的最新阶段,是中国哲学的现代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毛泽东哲学思想有着自己独特的方面。

一、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含义

毛泽东哲学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最高理论概括和总结,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应该说,任何理论都是对实践的概括和总结,但有正确与错误之分。哲学与其他理论的区别就在于哲学是“最高”的概括和总结,而其他理论都只是“一般”的概括和总结。任何具体理论都是对某一具体事物的抽象,是以某具体事物为对象的,但哲学并不同具体事物直接关联,不直接对具体事物进行抽象,而是对各种理论抽象的基础上进行的再抽象。所以,哲学抽象是最高的抽象,哲学概括是最高的概括。毛泽东哲学思想与毛泽东思想的区别也就在这里。①毛泽东思想的外延是很广的,毛泽东的军事思想、政治思想、经济思想、社会革命思想、文化思想、统一战线思想、党的建设的思想等等,都是对某一方面、某一具体领域实践的概括和总结,而毛泽东哲学思想则是对这些理论的哲学概括和总结。各领域的具体理论和实践为毛泽东哲学思想提供依据,反过来,毛泽东哲学思想又为各具体领域的实践和理论概括提供理论指导。毛泽东哲学思想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理论体系,是毛泽东思想的理论基础。

毛泽东哲学思想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个体系,都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毛泽东哲学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继承与发展。因为,毛泽东哲学思想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对象是相同的,都是研究世界的本质及其状况的学说,都是揭示自然、社会、人类思维运动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理论。同时,组成毛泽东哲学思想的一系列哲学概念、范畴、原理都是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相同的,毛泽东没有创立足以改变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新范畴,只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些概念、范畴、原理在内容上加以丰富和发展,这原因不是别的,就是因为毛泽东所处的时代同马克思的时代虽然在发展阶段上很不一样,但作为社会发展的资本主义过程在本质上是相同的,这就决定了作为时代精神精华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没有过时,因此,毛泽东也不需要或不可能创立新的哲学体系去代替马克思主义哲学。时代赋予毛泽东的只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并在运用过程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

二、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特色

毛泽东哲学思想除了直接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外,同时还受中国古代哲学的影响,也是对中国古代哲学的继承和发展。

1.民族化、本土化思想浓重

毛泽东哲学来源于中国传统哲学,扎根于中国社会基础。毛泽东哲学思想侧重于社会和人生,强调“修齐治平,安身立命”,并贯穿于“治世之道”之中;也比较重视人与天(自然)的和谐与统一,突出物质和精神的辩证关系,强调内因和外因的结合。把中国革命建立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准确地把握国内形势,采取相应的对策,因势利导,在困难中看到光明,在胜利中预见挫折。而且毛泽东本人对中国古代哲学有着深刻的研究,中国是个文明古国,在中华民族的文明史上,中国人民的哲学思想是非常丰富的。毛泽东特别喜欢古典小说并运用其哲学思想于实际,例如:《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等[1]。

2.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创立,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哲学的精髓。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观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观点,是我党长期坚持和遵循的原则,成为我党的思想路线。“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物变化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而要这样做,就须不凭主观想象,不凭一时的热情,不凭死的书本而凭客观存在的事实,详细地分析材料,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般原理的指导下,从这些材料中得出正确的结论。

实事求是就是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坚持中国共产党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走从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武装夺权的革命道路,从长征到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从四年国共两党的内战到新中国的成立,实事求是,是革命取得胜利的关键,是缔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理论指南。实事求是的哲学观点,指导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因此,实事求是的哲学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集中的、生动的体现,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在中国特定历史条件下创造性的运用和发展,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核心和精髓。

3.毛泽东的语言生活化、群众化

在毛泽东的各种著作中都体现出毛泽东丰富的劳动群众的语言,向人民群众学习语言、向生活学习语言集中地体现了毛泽东的语言观。他善于从古代历史、文学中吸收大量的成语、典故、熟语和格言警句,并加以提炼改造,赋予新的内涵。如“愚公移山”、“实事求是”、“重于泰山”、“轻于鸿毛”、“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钦差大臣满天飞”、“东风压倒西风”、“小脚女人”等等[2]。经过毛泽东点石成金的引用、改造,许多古代词语、民间俗语进入了现代语汇,获得了新的生命,极大地丰富了现代语言宝库,人民群众也很容易理解。

4.毛泽东的人学思想

毛泽东哲学本来就是以人的问题为研究主题的,他的认识论、辩证法、历史唯物论和应用哲学的各分支学科无不体现出他的人学思想。毛泽东的《实践论》是研究认识论的,但它首先讲人的特性和人的本质,讲社会和人的改造;《矛盾论》是讲辩证法的,但它主要讲人应如何分析社会矛盾、解决社会矛盾,促成事物的转化,达到改变社会结构、实现人的自由解放的目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是讲历史唯物论的,但它的主题是讲如何协调社会主义条件下的人际关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他的经济哲学、政治哲学、军事哲学、道德哲学、文化哲学等应用哲学各分支学科,也是以人学为基础,围绕人的问题而展开的。人学思想在毛泽东哲学思想体系中占有独特的地位,既具有中介性又具有总体性的特征[3]。

5.《矛盾论》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重要基础

事物矛盾的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自然和社会的根本法则,因而也是思维的根本法则。它是和形而上学的宇宙观相反的。它对于人类的认识史是一个大革命。按照辩证唯物论的观点看来,矛盾存在于一切客观事物和主观思维的过程中,矛盾贯串于一切过程的始终,这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绝对性。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这是矛盾的特殊性和相对性。矛盾着的事物依一定的条件有同一性,因此能够共居于一个统一体中,又能够互相转化到相反的方面去,这又是矛盾的特殊性和相对性。然而矛盾的斗争则是不断的,不管在它们共居的时候,或者在它们互相转化的时候,都有斗争的存在,尤其是在它们互相转化的时候,斗争的表现更为显著,这又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绝对性。当我们研究矛盾的特殊性和相对性的时候,要注意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区别;当我们研究矛盾的普遍性和斗争性的时候,要注意矛盾的各种不同的斗争形式的区别,否则就要犯错误。《矛盾论》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必要性作了哲学论证,也为我们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并有效地解决矛盾,提供了科学的方法和指导。

毛泽东哲学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精神动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我们要联系新的实际,与时俱进,发展毛泽东哲学思想,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参考文献:

[1]邹非老.浅论毛泽东哲学思想特色[J].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4,(2).

[2]张忠俊.毛泽东哲学思想探究[J].理论前沿,2008,(16).

[3]石仲泉.毛泽东哲学思想与改革开放30年[J].湘潭大学学报,2008,(32).

(责任编辑:姚 丽)

猜你喜欢
含义特色
时代特色
每个袋子里总有坏土豆
解释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
鼹鼠牌游乐场
抓普及、促提高、创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