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尔森 虽坚守 已超脱

2013-03-27 10:16Alfred
数位时尚·环球生活 2013年1期
关键词:乒坛乒赛男单

Alfred

多特蒙德世乒赛,中国队和瑞典队在男团小组赛相遇,一场几无悬念的对决,却因为一个人的参与变得格外不同。佩尔森,从前一个经常被瓦尔德内尔的光环掩盖的名字,随着23年时光过去,他已经成为昔日瑞典“三驾马车”最后的坚守。

三十年中国情,餐桌开启乒乓梦

“我已经打了好多代了,从江嘉良、孔令辉、马文革、王涛、丁松、刘国梁、王励勤、马林,然后就是新的一代,张继科是最新的一代了。我也跟蔡振华打过,我和中国队打得太多了。”这个穿着普通休闲帽衫,年逾40却仍然拥有强健身型与孩子般真挚笑容的瑞典男人,沐浴在京城下午三点最好的阳光里,笑着回忆说。

——约尔根.佩尔森,瑞典乒乓球名将,喜欢看乒乓球比赛的中国球迷对他不会陌生,他可是中国男乒的老对手加老朋友了。

佩尔森出生于1966年4月22日,瑞典西南部的海滨小城哈尔姆斯塔德里。六岁那年,佩尔森在父亲的书房中无意发现了一张打乒乓球的照片,顿生好奇心,他问了父亲关于乒乓球的许多问题,之后越来越觉得这项运动有意思,产生了浓厚兴趣。“父亲给我买了球拍和球,我就和伙伴在我家的餐桌上玩儿了起来,没有球网,没有裁判,但是我们打得很投入。”佩尔森说,父亲是打羽毛球的,所以非常能理解体育运动带给人的快乐,“这么多年,无论我在哪儿,父母一直都支持我打球。”

佩尔森第一次来到中国是15岁的时候,那时候真正学会了打球。佩尔森自称,年轻的时候在中国学到了很多,他认为这是世界上最好的团队。在那个过程中,他努力看中国队怎么打,想从他们身上学到东西:“现在我已经老了,很难再学会什么。但是我还是努力去看他们打球,希望能学到一些比赛中的小技巧,应用到我们的比赛当中。看他们打球是很好的,他们很强大。”

在中国乒乓球队一度垄断世界乒坛的漫长岁月里,当年年仅十八岁的佩尔森信誓旦旦:“中国选手并非不可战胜,如果我的技术能得到最好的发挥,如果分组时能抽个好签,如果比赛中运气好一些,我就能成为世界冠军。”

至此以后,佩尔森以一种顽强的姿态存在着。其中,第41届世乒赛男单冠军和第12届世界杯赛男单冠军最具有代表意义,其势大力沉的正手弧圈和异常稳健的防守能力让他成为世界乒坛的中流砥柱。

讲起跟中国乒乓球队亦敌亦友,却又惺惺相惜的缘分,要从1981年他第一次来到中国参加青年国际大赛说起。

“真不敢相信那是三十年前的事情了,我当时在北京待了一个月,去了很多地方,八十年代的中国和现在很不同,那时马路上几乎没有汽车,大家都骑自行车,现在却不一样了,交通堵塞随时可能发生,尤其是北京。”

伦敦奥运会后,他从国家队退役,然后又给自己定了一个新的目标,那就是来中国打乒超。现在,佩尔森在天津实现了这个梦想。如今身在天津队的他,曾经的对手兼好友马文革成了他的主教练,回想第一次来天津时还是1995年的世乒赛,他不由感叹:“说真的,天津这些年的变化可真大。”

打球生涯里除了获取名次外,最令佩尔森引以为豪的,是他和中国八代球手过过招,并都和他们成为了很好的朋友,但作为乒坛中拥有话语权的一位长者,佩尔森也为自己的中国朋友提出了建议,“他们很少有人会说英语,不然我们会成为更好的朋友,我知道马琳、王励勤和胡彬的英语不错,我希望能有越来越多的中国运动员会说英语,而不是用肢体语言交流。”

大满贯,从来不是终极目标

40年球龄,28年国家队生涯,7届奥运会经历,45场世乒赛男单比赛,曾与中国乒坛八代选手过招……在这之间,他两度退役,又两度复出。这个无数次闪耀在电视屏幕上的乒乓神将满头金发,身材高大,眉宇间杀气四射,却又谦逊有礼。今年他已迎来人生中的第四十六个春秋,但岁月的唏嘘未曾抹杀掉一颗勇敢的心。2012年的夏天,46岁的佩尔森正式签约渤海银行——天津乒乓球俱乐部,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曾经视中国乒乓球队为毕生宿敌的他,现在却立志要帮助天津队打进乒超四强。

有人认为来中国联赛打球的外国人,无一例外地都是为了钱,这本是天经地义、无可厚非的事情。然而,同样是建立在金钱的基础上,人和人表现出来的品性却又是不同的。参加世界比赛这么多年,佩尔森从来没有因为擦边、擦网等事情和对手发生过争执,也从没用过什么小动作、小伎俩去干扰对手,马文革说佩尔森是一位人品和球品极佳的对手,堪称乒坛的楷模,这也是他除了成绩之外另一个赢得尊重的因素。

而当佩尔森离开球台的时候,则是个十足文艺范儿的小资老男孩。比如他喜欢去三里屯的咖啡厅里,专挑靠窗的位置坐下,看望玻璃墙外来来往往的红男绿女。他最喜爱的中国食物是火锅,并且无辣不欢。有一瞬间,你会发现那个无数人心目中的高大英雄原来离你这么近。

这么多年来,乒乓球一直像有一股魔力一样吸引着佩尔森坚持不懈。谈起投入的理由,他口若悬河的谈个不停,从中国人难以分辨的北欧口音的英文里,我大致可以分辨出:“我喜欢挑战、我喜欢赢球、我喜欢认识朋友。”

佩尔森有种让你一直在心里为他鼓着掌的魅力:闯荡国际乒坛这么多年,以他如今的地位和人脉,完全可以找到更轻松的方式挣更多的钱,但佩尔森却继续用一种英雄般的姿态在球场上坚持着。“能来中国打球是自己年近半百的一个梦想。”如今他年近50岁,你到了50岁的时候,还会有梦想吗?——这个人生中最宝贵、最宝贵的东西。

德鲁克经典五问

1、我是谁?

我是佩尔森。

什么是我的优势?

我的体魄和球技。

我的价值观是什么?

坚持自己想做的,并且我认为可以做到的。

2、我在哪里工作?

现在在中国,天津,北京。

我属于谁?

属于我的家人。

是决策者?参与者,还是执行者?

我想我是个行动者。

3、我应做什么?会对社会有什么贡献?

做好一个有国际体育精神的运动员,并且以一种健康、坚持的姿态向社会倡导我生活的态度。

4、在人际关系上承担什么责任?

在不同的人际关系里承担不同的责任,比如和家人互相照顾思念,和朋友互相支持帮助,和队友互相理解鼓励。

5、我后半生的目标和计划是什么?

珍惜在赛场上,能打球的每一天,多抽一些时间陪家人,特别是给孩子更多关爱。

猜你喜欢
乒坛乒赛男单
胡志平
今年世乒赛取消,二战后首次
乒坛儒将脱颖而出
乒坛常青树:瓦尔德内尔退役前的最后一赛
怀念瑞典
周恩来与“茅台酒外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