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绪涛 徐 铁
(湖北经济学院国际贸易学院 湖北 武汉 430205)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表明国家间收入的较大差距原因是各国之间生产率的差距所导致的,而科学与技术创新又是生产率水平不断提高的重要源泉。显然,技术创新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解释国家间收入的较大差距,相关的经验研究也支持了上述结论,国家间收入差距的70%是由技术水平差异所导致的(Romer,1986、1998)。科学与技术创新是美国、日本、欧盟等发达国家的生产率水平不断提高的主要驱动力,而Coe and Helpman(1995)的研究证实了不仅工业化达到国家之间存在大量的R&D溢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也存在R&D溢出。这一结论表明本国生产率水平的提高不仅取决于该国的技术创新水平,还取决于流向该国的跨国间R&D溢出水平,国际R&D溢出也是本国生产率水平不断提高的主要源泉之一。尽管一些国家离技术前沿的差距较大,但是国际R&D溢出却推动了本国的技术进步,带来生产率水平较快地增长。从这种角度来讲,国际R&D溢出有助于更好地解释有些技术落后的国家为什么出现快速的经济增长,或者一些国家的经济增长快于另外的一些国家。因此,搞清楚国际R&D溢出的贡献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一国的技术进步不仅依赖本国的R&D活动,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国际间的R&D溢出,因此,国际R&D溢出水平的大小非常重要,这证实了国际R&D溢出在本国技术进步中的贡献作用。现有大量的经验研究表明国际间R&D溢出的程度是相当显著的,Coe and Helpman(1995)利用22个工业化国家的数据发现,外国的R&D活动对本国TFP的进步具有相当的推动作用,而且对一个小国而言,国际R&D资本与本国R&D资本具有同等程度的作用,只有大国的国内R&D资本的作用才会超过国际R&D资本的作用。Bernstein和Mehnen(1994)利用产业间的数据发现,美国每增加1单位的R&D资本,导致日本R&D资本成本平均减少63%,而1单位的日本R&D资本增加,却仅导致美国R&D资本成本平均减少3%,日美间的跨国R&D溢出程度是不对等的。Bernstein和Yan(1995)进一步研究表明,对于某些特定国家而言,国际间R&D溢出甚至比国内R&D投入在促进本国的技术进步方面作用更大。总之,大量的经验研究表明,国际R&D溢出水平是相当显著的,重要且不可忽视的,是本国技术进步的重要来源之一。
既然国际R&D溢出是相当显著的、重要的,那么有关国际R&D溢出的水平大小也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关于国际R&D溢出水平方面,有些研究是测度国际R&D活动的产出弹性。如Coe和Helpman(1995)的研究表明,国际R&D活动的产出弹性范围在0.03—0.07之间。Park(1995)则发现国际R&D活动的产出弹性平均在0.17左右;Keller(1995)的研究发现国际R&D活动的产出弹性在0.22左右,Nadiri和Kim(1996)的研究表明国际R&D活动的产出弹性约在0.3左右。上述这些学者研究表明,国际R&D活动对本国GDP的增长在程度是非常显著的。
关于国际R&D溢出水平方面,另一些研究主要是测度国际R&D活动与本国TFP之间的弹性。相对于国际R&D活动的产出弹性,国际R&D活动的TFP弹性更能测度出国际R&D溢出水平,这是一种相对直接的衡量国际R&D溢出水平。Coe和Helpman(1995)利用22个工业化国家与77个不发到国家的宏观数据发现,总体上来讲,发达国家R&D投入增加1%,发展中国家生产率会提高0.06%。Kao et al(1999)则运用非平衡的面板数据发现,国内R&D投入对TFP的作用具有正的显著性,而国际R&D投入对TFP作用是正的,但在10%水平是不显著的。在此基础上,Falvey、Foster、Greenaway(2002)从短期与长期分析了发达国家R&D存量增加对发展中国国家TFP的影响;根据他们的研究,短期内,发达国家R&D存量增加1%,发展中国家TFP会提高0.02%~0.07%之间,而长期内,发达国家R&D存量增加1%,发展中国家TFP会提高0.01%~0.06%之间。总之,不论短期还是长期,国际R&D溢出效应是非常明显的。Bravo O rtega和Garcia Marin(2008)从国家层面研究了R&D与生产率之间的关系,其研究表明R&D存量增加10%,大约会带来TFP提高0.2%,而且在长期内R&D活动对生产率作用会大于短期。这些研究表明,国际R&D溢出是大量存在的,尽管学者研究方法与数据不同,导致国际R&D溢出的水平大小是有差异的,但国际国际R&D溢出对一国的生产率水平提高具有显著的作用,国际R&D溢出效应不可忽视。
有关国际R&D溢出水平的实证研究表明,国际R&D溢出对本国生产率水平提高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讲,国际R&D溢出是本国生产率的主要驱动因素之一。在验证国际R&D溢出水平时,国际R&D溢出效应的测度非常关键,这是验证国际R&D溢出效应是否显著,以及国际R&D溢出水平大小的重要因素之一。Coe、Helpman(1995)在早期的研究中用双边进口量与双边贸易量的比例乘以外国的R&D存量来表示外国的R&D存量通过进口贸易渠道溢出到本国的部分,从而检验国际R&D溢出效应对一国TFP的作用,其中国际R&D溢出效应用来测度。在 Coe、Helpman(1995)研究基础上,lichtenberg、Potterie(1998)进一步修正了国际R&D溢出的测度,他们认为CH模型夸大了国际R&D溢出效应,用来测度国际R&D溢出效应,称为LP模型。不论是CH模型,还是LP模型,其经验研究的结果都支持了国际R&D溢出效应是显著存在的,但LP模型在测度国际R&D溢出水平上更为准确,其经验研究也更有说服力。
在CH和LP模型基础上,一些学者也利用FDI溢出效应来检验R&D活动的国际溢出效应。如Potterie和lichtenberg(2001)利用来测度FDI中的国际R&D溢出效应,拓展了国际R&D溢出效应的渠道,这种方式主要测度流入FDI的国际R&D溢出效应;Potterie和lichtenberg(2001)还进一步利用流出OFDI来国际R&D溢出效应。上述这些学者基本上测度实体部门物化的国际技术溢出对本国TFP的影响,Gwanghoon Lee(2006)则不仅分析了 FDI、OFDI、中间产品进口这些实体渠道物化的国际技术溢出,还分析了非实体部门(专利、文献等等)的国际技术溢出效应,其研究表明通过非实体的直接渠道、FDI、中间产品进口具有显著的国际技术溢出效应,而OFDI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并不显著。国外学者们还考虑了制度因素对国际技术溢出水平的影响,如Coe、Helpman、Hoffmaister(2009)则不仅研究了贸易部门的国际R&D溢出效应,还从各国高等教育质量水平、经商难易程度、专利保护水平等指标测度这些制度变量在吸收和利用国际R&D溢出效应的能力,其研究表明这些制度变量会使国际R&D溢出对本国TFP进步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总之,国外学者不仅研究了国际R&D溢出的渠道效应,如国际贸易、FDI、OFDI、中间产品贸易等等,还进一步研究了国际R&D溢出的吸收能力、制度等问题,如人力资本、本国R&D强度、技术差距、贸易开放度、金融发展水平、知识产权保护等等,这些变量都会影响一国如何有效吸收和利用国际R&D溢出的能力,从各个方面测度国际R&D溢出效应,全方位地剖析一国R&D溢出的来源。
有关国际R&D溢出效应的研究表明,国际R&D溢出是本国TFP进步的主要来源之一,而且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讲,由于本国R&D存量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是不足的,国际R&D溢出将在很大程度上驱动本国的技术进步;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讲,尽管本国的进步是由国内R&D存量推动的,但国际R&D溢出的作用是相当显著的,是不可忽视的。总而言之,国际R&D溢出效应是显著的,在促进技术进步中的贡献是及其重要的。尽管现有经验模型在测度国际R&D溢出水平方面存在一些技术困难,导致经验研究结果具有一定的可质疑性,但普遍的研究几乎都表明,国际R&D活动存在大量的溢出,溢出渠道也非常广阔。因此,对于一国来讲,如何更好利用国际R&D活动的溢出效应,拓展国际R&D活动的溢出渠道,更有效地吸收国际R&D活动的溢出,以充分地利用外国的R&D资本来促进本国技术水平的提高,将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的课题。
[1]Bruno Van Pottelsberghe De La Potterie,Frank Lichtenberg.Does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Transfer Technology Across Borders? [Z].The Review of Econom ics and Statistics,M IT Press,2001.
[2]Coe D.T.,E.Helpman.International R&D spillovers[Z].European Economic Review,1995.
[3]Coe,David T.and Helpman,Elhanan and Hoffmaister,Alexander W.International R&D spillovers and institutions[Z].European Econom ic Review,2009.
[4]Gwanghoon Lee.The effectiveness of international know ledge spillover channels[Z].European Econom ic Review,2006.
[5]Lichtenberg,Frank R., Pottelsberghe de la Potterie,Bruno v.International R&D spillovers:A comment[Z].European Econom ic Review,Elsevier,1998.
[6]Nadiri,M.I.,Kim,S.International R&D spillovers,trade and productivity in major OECD countries[Z].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 ic Research in Cambridge,MA,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