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区域高等教育规划的战略重点与发展态势

2013-03-27 12:11:17李作章
当代教育科学 2013年15期
关键词:大学区域发展

●李作章

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席卷全球,国家间的竞争的日趋加剧,人才培养和开发在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着基础性、决定性的作用,高等教育已经成为国家发展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推动力量。基于此,世界各国积极制定面向未来社会发展、经济竞争、科技创新和人力资源开发所需的区域高等教育规划,拓展自身发展的空间。

一、制定高等教育规划是区域经济社会以及教育自身发展的应然需求

(一)高等教育自身区域化发展要求制定区域高等教育规划

加州高等教育系统和纽约州立大学系统是对美国影响最大的两个公立高教系统,它们主要通过大学的分层设计来促进区域高等教育的发展,并形成了层次分明、形式多样、布局合理的结构体系,满足了社会对各级各类人才的需求,实现了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协调发展。英国政府为了提高区域经济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先后将英格兰划分为9个发展区域,每个区域都设有各自的地区发展署(Regional Development Agencies,RDAs)和区域高等教育协会[1],建立了“地区发展署—高等教育机构—区域高等教育协会”三方相互协作和支持机制。各地区发展署与各大学紧密联系,是区域发展的主要协调机构,其在提高区域竞争力、促进区域繁荣中发挥作用。

(二)高等教育机构在区域创新系统中的作用日益突出

韩国政府除了积极发展首尔等大城市的高等教育外,也很重视扶持富有特色的地方性大学,以提升其综合竞争力。从2000年开始,韩国教育人力资源部积极发展部分特殊的地方性大学,以满足地方工业和未来发展的需要,并开始实施“新大学区域创新计划”(New University for Regional Development,NURI),支持地方大学的改革,帮助它们加强招收外国学生的能力。新大学计划是韩国教育人力资源部支持地方性大学发展的一个主要计划。[2]芬兰的拉普兰地区的4所高校建立了区域服务联盟,旨在支持区域发展、增加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推进教育机构间的交流合作、引导创新。芬兰政府充分利用4所高校所在地区的设施资源,展开广泛的合作,包括:开放教育、职业发展课程、专家与研发服务以及评估服务等。“区域大学系统”(provincial university),即一种高等院校与地区代表之间的合作网络。在区域合作体系(目标、规划、沟通)的支持下,高等教育机构有效地利用资源,不断提高区域影响力。

(三)知识经济和终身化学习使高等教育服务区域发展的内容、组织形态、方式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终身教育是澳大利亚政府实现“建立一个更加强大和公平的澳大利亚” 远景规划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能刺激经济增长,提高生产力水平。布莱德利(Bradley,2008)《澳大利亚高等教育评估报告》[3]指出,澳大利亚为改善高等教育的公平问题,增加澳大利亚人口中拥有“高层次技能”的比例,要实现两个目标:其一,到2025年25-34 岁的人口中有40%将获得至少本科层次的资格;其二,到2020年本科水平入学人数中来自社会底层者比例占到20%。为了实现这些目标,当务之急是确保成人学习者,社会经济弱势群体,以及土著澳大利亚人和远离城市地区生活的人,都有需要上大学并获得学士学位的机会。

二、国外区域高等教育规划优先发展的重点领域

(一)支持区域经济繁荣和加强人才培养是各国区域高等教育规划的两个主题

2009年11月,《21世纪威尔士高等教育战略规划》指出:政府积极支持坐落在河谷地区(the Heads of the Valleys)两端的格拉莫根大学和纽伯特大学(University of Wales,Newport)为河谷地区的重建贡献力量。纽波特大学位于威尔士的纽波特,是工业革命时期的主要港口,也被快速发展的高科技市场公认为卓越的技术中心。基于区域的需求,纽波特大学的本科、研究生和职业课程都具有鲜明特色,拥有一流的设施,师资力量雄厚,经验丰富,开设的课程广泛、水平多样,从高级国家文凭,本科学位,直到教学类硕士课程,还可获得达到博士水平的研究机会。俄罗斯联邦大学是建立在科学、生产和教育一体化基础上的俄罗斯高等教育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其目的是实现和保证更广范围的教育、科学、创新活动,联邦大学的优先活动是人才培养、再培训、进修,以及制定服务于地区和国家创新发展的科学决策。

(二)兼顾公平与质量,体现教育政策的双重价值需求

美国纽约《高等教育2004-2012 规划》(Statewide Plan for Higher Education 2004-2012)指出[4],纽约教育署(Board of Regents and the Education Department)的使命是为所有纽约人提高知识和技能创造机会,校务委员会(the Board of Regents)主要负责规划和协调高等教育发展,评价质量,促进公平和准入。纽约《高等教育2004-2012 规划》提出,将先进的科学技术融入到课程之中,提高学生的学习经验和学习进程,设立独立的评价机构、通过多样的评价方法来督导学校领导和教员为提高学生学习质量而努力,提供社区学院学生更多的全日制课程;充分考虑市民的经济负担能力、建立财政支持体系,为学生从通识教育到专业教育、从大学到社区教育的流动建立连结机制,为残疾学生建立专业网站,建立一个平衡和灵活的监管环境支持优质高校发展。韩国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为切入点,实施了一系列引导高校特色发展、提升高校竞争力的政策和举措。2000年韩国推出的“促进优秀高校教育改革支援项目”,主要目的就是通过促进高校学科专业开设的自由化和多样化,保障和扩大高校学生在专业发展方面的自主选择空间,进而不断提升高校的人才培养和办学质量,提升高校院所之间的优势学科领域,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和人才需要。

(三)加快区域教育体系建设,帮助高校与当地政府、产业界以及非政府组织之间建立联系

俄罗斯以莫斯科国立大学和圣彼得堡国立大学为核心,辐射西伯利亚、南部、北部、远东四个地区,立足为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需要,同时整合行业性拔尖大学的学科优势,重点发展核能领域及冶金机械领域,初步构建了全国范围内的联邦大学网。2004年开始实施的韩国“新大学区域创新工程2004-2008”(NURI)指出,韩国政府在教育投入方面将采用绩效拨款机制,加大对与区域发展相关技术研究领域的经费投入力度和政策支持,鼓励地方大学(首都圈以外的高校)参与同区域发展密切的领域,实现区域和高校的共同进步,破解区域发展不均衡的现实[5]。NURI 计划主要包括三项措施:第一,通过大幅改善办学条件,使所有学生和绝大多数教师(80%)能够适应专业的发展,进而提升地方高校的专业化水平和竞争力。第二,通过建立各种实用的人力资源发展计划使毕业生掌握就业技能,将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提高10%,为区域发展培育人才资源。第三,通过建立各种网络帮助高校与当地政府、产业界以及非政府组织等之间建立联系、合作和交流,为区域创新体系(RIS)奠定基础。

三、国外区域高等教育规划发展态势

(一)区域高等教育规划越来越走向国际化

欧盟从《索邦宣言》到《布拉格公报》开展了一场遍及欧洲大陆的高等教育改革,尝试建立一个欧洲高等教育区,旨在使欧洲各国的高等教育逐步趋同,走向国际化。1998年5月,法国、英国、德国、意大利四国教育部长在巴黎发表了一项旨在协调统一欧洲高等教育体制结构的《索邦宣言》,强调大学在形成欧洲“文化维度”方面的重要性,提出建立欧洲高等教育区(European Area of Higher Education)的设想。宣言对欧洲各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奠定了博洛尼亚进程的基础。“博洛尼亚进程”(Bologna Process)是欧洲29个国家在世纪之交发起的一场以区域合作形式引导各参与国家进行高等教育改革的一场教育改革运动,其标志是签署了《欧洲高等教育区:欧洲教育部长在博洛尼亚会议上的联合宣言》。[6]

(二)区域高等教育规划主动汲取“市场”元素

近年来英国积极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以地区发展署和区域高等教育协会为纽带,鼓励大学与区域工商企业的联系与合作,发展特色专业。地区发展署制订区域经济战略,确定优先发展方向,整合区域内主要合作伙伴的资源[7]。政府鼓励地区发展署使用包括资助、商业等手段参与并影响大学,对于各大学的特色专业和学科给予支持。英国区域高等教育协会(Higher education regional association)是一个会员组织,专注于促进各大学之间以及大学与社会间的协作,促进各部门有关事务与区域内高等教育机构进行沟通。区域高等教育协会已成为一个纽带,为区域内大学与区域工商企业的联系与合作提供了合作的平台,促进大学对区域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贡献,并影响区域发展议程。以沃里克大学为例,就以长远发展为着眼点发展特色专业,其理科专业包括:生物科学、化学、计算机科学、数学、物理、心理学、统计、医学教育;工程科:各类高级工程、制造工程科目(包括工程商业管理、制造业资讯科技应用、制造系统工程、可靠性及品质学、电子商贸管理、供应工程及物流)。1994年,由考文垂市议会、沃里克大学、沃坦克郡议会以及中西部企业集团共同组建了 “沃里克科学园区”。园内企业大多依托于沃里克大学,从事机械制造、电气工程、计算机软件和医药与生物技术等行业。

(三)提升教育质量成为区域高等教育规划的核心内容

2008年11月在秘鲁首都利马市召开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教育部长会议的主题就是“注重质量的全民教育:学到21世纪所需的能力和技能”。与会20个亚太经合组织成员除越南外均派出代表参与本次会议。会议发表的《第四次亚太经合组织教育部长声明》指出,注重质量的全民教育是各经济体的共同目标,通过保障所有学生接受有质量的教育,我们尽力消除亚太经合组织经济体之间以及整个亚太地区的经济差距;我们要提高公民的生活质量,使他们受益于全球化和我们经济体的增长。为了提高区域教育质量和教会学生掌握核心能力和技能,各国代表普遍认为,需要在职业和技术教育、语言尤其是外语学习、信息通讯技术与教育体制改革、数学与科学教育四个优先重点领域进行突破,并加强各领域的政策与实证研究。韩国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为切入点,实施了一系列引导高校特色发展,提升高校竞争力的政策和举措。其在2000年推出的“促进优秀高校教育改革支援项目”,主要目的之一就是提升各区域高校的人才培养水平和办学质量。

(四)区域高等教育规划更加重视服务区域经济

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2004年通过了《高等教育未来展望》报告,指出了2015-2020年日本高等教育发展的目标和实施步骤。在区域教育方面,报告指出让地方高校主动承担起区域经济、区域文化桥头堡的任务;建立起包含不同学科领域、不同层次,让日本所有国民都可以通过自由选择进行学习、流动的高等教育体系;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明确不同学校的特色。为改变高校的纯学术性倾向,德国高校也开始强调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培养人才,注重通过各种形式为社会提供服务。德国的高校已经成为其所在地区的智囊团,为地区发展出谋划策。一些企业遇到技术和产品开发方面的难题往往会请当地的大学帮助解决,而高校也在为地区服务中办的更有起色。

[1][7]English Regional Development Agencies [RB/OL].http://www.berr.gov:uk/whatwedo/regional/regional-dev-agencies/index.html.

[2][5]金振彪.基于大学特色化办学的高等教育革新方案研究[J].韩国经济政策论丛,2005,(1):129-157.

[3]Review of Australian HigherEducation[EB/OL].http://www.unimelb.edu.au/publications/docs/2008bradleysubmission.pdf,2010-12-10.

[4]The New York State Education Department.Statewide Plan for Higher Education 2004-2012[EB/OL].http://www.highered.nysed.gov/swp/.

[6]徐辉.欧洲“博洛尼亚进程”的目标、内容及其影响[J].教育研究,2010,(4):94.

猜你喜欢
大学区域发展
“留白”是个大学问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中国核电(2021年3期)2021-08-13 08:56:36
《大学》
大学(2021年2期)2021-06-11 01:13:12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海峡姐妹(2020年12期)2021-01-18 05:53:08
大学求学的遗憾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华人时刊(2017年21期)2018-01-31 02:24:01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北方交通(2016年12期)2017-01-15 13:52:53
关于四色猜想
分区域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
电测与仪表(2015年5期)2015-04-09 11:3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