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莉娜
心输出量骤然减少导致急性脑缺血,出现昏厥症状,即为心 源性昏厥。严重心律失常及急性心脏排血受阻易导致心源性昏厥。笔者通过对心电图的研究发现:若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即可引起心源性昏厥:(1)心室扑动发生在心室颤动之前或室性心动过速;(2)心房维持搏动但心室停顿;(3)心室颤动;(4)完全性心脏停顿。
从广义上来说,任何机制所致的心脏突然发生显著增速或异常缓慢的心率,造成心输出量骤然降低,使得脑供血不足均可引起心源性昏厥。心源性昏厥综合征所具有的抽搐发作以及昏厥症状,基本上是由于脑供血不足持续 5~15 s以上造成。中医认为,心源性昏厥是以脉微、面白、肢厥、血压降低,神昏或晕厥为主要表现的心病及脑的厥病类疾病。实际上,晕厥是因为多种原因综合导致的突然或短暂性意识丧失,能够自动恢复,是临床常见的综合征。有研究分析,心源性晕厥病死率达 17%~32%。笔者分析研究了 120 例心源性晕厥病例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取 2009年1月-2012年1月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 120 例(男 68 例,女 52 例)心源性晕厥患者,年龄 16~88 岁,平均(55±21.3)岁。其首发症状均为晕厥,除 3 例有腹泻、2 例有恐惧之外,均无明显诱因;反复发作型 61 例,有猝死或心脏病家族史 3 例,无预兆症状 110 例,伴心悸及胸闷 59 例,有非常明显外伤 7 例,大小便失禁 26 例。
1.2 方法 依照临床特征,选择性行头颅MRI、颈动脉B超、直立倾斜试验、CT或直立位置测量等检测,排除因其它因素引起的晕厥[1]。患者常规行十二导联心电图或超声心动图检测,对于疑似心律失常者实施心电监测或动态心电图检测,必要时实施心内电生理检测、运动试验或冠状动脉造影检测。
2.1 关于原发病诊断 此次研究的心律失常性晕厥的 110 例患者,缓慢性心律失常 61 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31 例,心房颤动伴长间歇 12 例,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 23 例、洋地黄中毒 2 例及先天性有QT综合征 2 例,室上性心动过速 21 例、房室传导阻滞 20 例。器质性心脏病 10 例(8.4%),包含冠心病心肌缺血 5 例,主动脉瓣窄小 2 例,梗阻性肥厚式心肌病 3 例。
2.2 治疗效果和方法 缓慢性心律失常的 61 例患者均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只有 2 例出现了再次晕厥现象,主要原因是起搏器感知失常,程控调整相关参数之后没有再次出现晕厥现象;室上性心动过速 21 例中,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2 例、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 4 例,均实施射频消融之后转律,而阵发性心房颤动 2 例在口服了乙胺碘呋酮得以控制;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的 23 例中,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9 例,2 例实施射频消融,剩余病例在口服乙胺碘呋酮之后得以控制;获取性长QT综合征中其低血钾引发 6 例,进行补钾治疗,8 例抗心律异常药物导致的 2 例停止使用药物、2 例植入心脏转复除颤动仪器后转律,4 例在医院死亡。其先天性有QT综合征的 2 例将心脏转复除颤动仪器植入和口服心得安之后转律。洋地黄中毒的 2 例停止使用洋地黄且实施心脏临时起搏的治疗之后转律。5 例冠心病心肌缺血中有 1 例于院内猝死,有 1 例经过皮冠状动脉的介入之后将心脏转复除颤动仪器植入之后转律。
据统计,晕厥占急诊患者的 3%,住院患者的 1%~6%[2]。晕厥的病因较为复杂,多种多样,涉及学科众多[3]。2004年欧洲的心脏病学会把晕厥的病因分成以下 5 种:即神经介导中的反射性晕厥、心律失常、脑血管疾病、器质性心脏病及直立性低血压[4]。
心源性晕厥是因为心输出量非常规性降低引发大脑缺血最终诱发晕厥,多因严重的心律失常导致[5],更可能是因为器质性心脏病导致心脏排血受阻或心肌严重病变。此次研究中严重心律失常导致晕厥占 91.6%,器质性心脏病导致晕厥占 8.4%,普遍的心律失常为严重窦性心动太慢、窦性停止等。
综上所述,心源性晕厥若病情较为严重,死亡的几率非常高,科学合理的治疗能有效降低病死率,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1]崔蓉蓉,王成,毛定安,等.临时心脏起搏器抢救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致Ⅲ度房室传导阻滞伴阿-斯综合征 2 例[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8,23(18):1429,1451.
[2]胡允兆,卢剑华,何宗云,等.临时起搏在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合并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应用分析[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2005,3(6):450-451.
[3]何勤.经置入心脏临时起搏器成功救治病毒性心肌炎伴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1 例[J].解放军保健医学杂志,2004,6(1):34.
[4]陈翔,蒲晓群,王小宜,等.临时人工心脏起搏抢救小儿暴发型心肌炎二例[J].中华儿科杂志,1999(1):11.
[5]石秀兰,曲政海,李自普.临时人工起搏器治疗重症病毒性心肌炎伴阿-斯综合征[J].青岛医学院学报,1999,35(4):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