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制“三改二”后的教学改革浅议

2013-03-24 04:25:47徐文竹徐翠香
当代医学 2013年30期
关键词:专题讲座专业学位硕士

徐文竹 徐翠香

2010年,我校将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制由三年缩短为二年,对研究生培养方案也相应进行了修订,其中培养目标明确定位为培养具有较强的临床分析、创新思维、临床操作能力,并且掌握本学科系统的专业知识,能够结合临床实际,掌握临床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的、具有良好素养高层次临床应用人才。围绕这一目标,对研究生培养模式、课程设置、考核方式等方面作出了较大调整。

首先分析一下两年制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进程,第一学期为课程学习阶段,着重学习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第二到第四学期为临床实践、课题研究和论文阶段,着重进行临床实践和研究能力培养。这样的培养计划理论上可行,但目前存在的困难是,总的培养时间缩短,而在第四学期,在进行学位论文撰写工作的同时,大部分研究生由于就业的压力,还要忙于找工作,基本没有更多的精力进行临床实践工作,科研能力和临床能力训练时间就大大减少。基于上述原因,有必要对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作出相应的改革,以应对“三改二”后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挑战。

课程设置充分反映医学领域对临床大夫的知识能力要求,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开设标准应以临床实际应用为导向,以综合素养与临床能力的提高为核心,满足医疗一线需求为目标,相应增加实践性课程,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教学内容强调理论性与应用性有机结合,突出病例分析与实践研究、课程学习与实践教学紧密衔接。基于上述原因,我们将课程调整如下:

公共课调整 将原来的第一外国语改为医学英语,并且列为必修课。公共英语主要由学生自学。这样,使英语的学习更具有针对性,实用性。

专业基础类课程调整

1 专业基础课

专业基础课一般由学院统一组织开课。研究生可以根据本专业研究方向的要求,有针对性地选修。例如,外科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中基础主干课程解剖学开设5~6门,学生可以根据各自的研究方向任选1~2门,没有必要全部选上,这样,既学得了必要的基础知识,又节省了上课时间。

2 专业课和专业外语

专业课与专业外语列为由导师组来完成的教学项目,学院不再统一组织授课,完全在临床实践中进行讲授、考核。可以采取以下教学方式:(1)经典著作或文献阅读:由导师组指定本专业相关著作,要求查阅文献,写出综述(中英文);(2)导师临床讲授:在门诊或病房查房过程中进行现场讲授,以便于学生将理论与本专业实践问题联系起来,为后续阶段研究工作扩展知识面。[1]这样,使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做到了有机衔接,融会贯通,巩固和加强了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将理论转变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专题讲座

为培养科研素质,提高科研能力,专业学位研究生要定期参加临床学术讲座、病例探讨等学术活动,内容包括本学科国内外研究动态、文献综述、新技术与新成果介绍等。因此,我们将专题讲座以学位课程形式列入培养方案中。

专题讲座构建了一个研究性的学习环境。基本方式是要求学生针对本学科内的专题主讲3~5次,参与相关学科专题讲座不少于10次。其中对遇到的实际问题查阅文献,了解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趋势、最新进展等,并提出解决方案。专题讲座将课程的知识点应用于从事的学科领域,有利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掌握选题思路和方法,学会收集资料、数据处理、统计分析等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培养临床思维能力与分析能力,达到科研素质提升的培养目的。

4 实践课

临床实践是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充分的、高质量的临床实践是临床专业学位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临床实践阶段为二级学科临床基础培训,目的在于使研究生掌握二级学科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时间为1.5年。

为加强临床实践阶段的管理与考核,临床实践阶段按课程形式进行设置,其中二级学科内各专业实践为临床实践必修课,相关科室轮转过程为临床实践选修课。同时明确了课程学分,实践必修课最高3学分,实践选修课2学分[1]。

这样,临床轮转的过程也即实践课学习的过程,这使课程的教学效果分散在平时,学生可以更加充分、合理地利用学习时间。教学活动完全贯穿于整个临床训练过程,有效地解决了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时间短的问题。

5 实践课考核

合理的课程考核方式也是教学改革中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主要实行实行轮转考核、阶段考核与毕业考核三种方式。

轮转考核:每转完一个科室,由科室指导小组对研究生临床基本理论、基本技能、思维能力、医德医风以及轮转工作量进行考核,给予相应的实践课成绩,并设立70分为及格线。成绩不合格者不能参加阶段考核和毕业考核,并应适当延长转科时间,进行补考。

阶段考核与毕业考核:阶段考核与毕业考核合并进行,由医学院与教学医院共同组织。考核内容包括思想品德、专业课、临床实践能力考核。其中临床实践能力考核按二级学科命题,主要考核研究生的临床技能规范性和独立处理本学科常见病的能力。考核成绩作为学位必修课成绩,也是作为申请学位论文答辩的必要条件[1]。

本次教学改革是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临床能力和科研素质的培养完全融入课程学习过程的一次大胆尝试。通过对本院2010级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调研情况来看,学生对目前的教学模式表示了肯定的态度。对于我们今后对短学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新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培养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1]2010年山东大学医学院攻读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Z].山东大学医学院.2010.

猜你喜欢
专题讲座专业学位硕士
掀起热潮 学深悟透 奋勇争先 东城区总工会举办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讲座
工会博览(2022年34期)2023-01-13 12:14:40
昆明理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简介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医患沟通的认知及培养需求研究
如何写好硕士博士学位论文
猪业科学(2018年5期)2018-07-17 05:56:22
社会学著名期刊主编在西安交大开办论文写作专题讲座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举办专题讲座 介绍近期我国网络安全态势及《网络安全法》
省属企业挺纪在前 实现弊革风清
——山西省国资委举办专题讲座
支部建设(2016年8期)2016-03-09 09:48:34
土木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现状与对策——以广大为例
职业技术(2015年8期)2016-01-05 12:16:44
中外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与启示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