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用现
由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南京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中心和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鲁迅与20世纪中国研究”课题组联合举办的“鲁迅与20世纪中国”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13年3月23日至25日在南京召开,会议为鲁迅研究的推进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视野,与会的50多位国内外专家学者来自英国、日本、新加坡和中国4个国家的30多个著名学府和科研机构。与会学者就“鲁迅与20世纪中国”研究的多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涉及到的主题,大致可以分为这样几类:一是探讨鲁迅与20世纪中国社会改革与文化发展的关系;二是从比较文学的视野来继续发掘鲁迅精神主体构成的思想艺术资源;三是对鲁迅及鲁迅作品的再解读;四是关于鲁迅在21世纪中国的意义。与会学者不仅提交了缜密细致的论文,而且在报告会上还展开了学术观点与思想方法上的交锋,论辩之精彩,争锋之激烈,显示了与会学者深厚的学理功底和勇于批评与反批评的学术精神。其中对于鲁迅研究的实证阐释、回到文本、鲁迅的普及以及国际视野等方面的讨论尤其值得我们深入地思考与探索。
鲁迅以及鲁迅的作品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的巨大存在,在对它的阐释研究中,人们主张用实证的方法进行解读由来已久。当年《阿Q正传》一发表,就有人开始寻找阿Q形象的现实映照,甚至于引起种种猜测与论争。今天的鲁迅研究界仍然对实证研究的方法青睐有加。本次研讨会运用实证研究方法阐释鲁迅作品内涵以及对鲁迅思想演变研究的论文有近10篇,如日本佛教大学李冬木作的《鲁迅进化论知识链中的丘浅次郎》,对鲁迅进化论的知识链进行了细致条理的梳析,认为伴随鲁迅进化论容受过程的链条,始于《地学浅释》和《天演论》,继以《物竞论》,留学之后开始读的《进化新论》、《进化论讲话》、《种之起原》和《宇宙之谜》等,而丘浅次郎《进化论讲话》对鲁迅的影响可以从他在东京留学阶段的学习课程中得到证实。考证资料丰富细致,用力至深。王彬彬的论文《鲁迅研究中的实证问题》,批评李冬木发表于《文学评论》2012年第1期的文章《明治时代“食人”言说与鲁迅〈狂人日记〉》一文,认为李冬木关于《狂人日记》“吃人”主题及形式的来源是受日本的芳贺矢一《国民性十论》的影响的观点不能成立,并由此批评在鲁迅研究的实证问题中存在两个极端即:“腾云驾雾与钻牛角尖”。“腾云驾雾”很容易天马行空,牵强附会;“钻牛角尖”的实证则会走向另一个极端。因为实证不是一种独立的研究方法,实证是所有学术研究的基础。实证有时也虚妄,如果前提不成立,实证就变成虚证。鲁迅是否真正地受到芳贺矢一《国民性十论》影响,这与《狂人日记》中“吃人”意象的运用是否有必然的相关性,还是需要有更进一步的考证才可证明。陈国恩则认为,考证的有效性与有限性的问题,是需要大家在鲁迅研究中综合考虑才可的。李冬木对此回应认为,不管鲁迅接受“吃人”理念的多少与早晚,但“激活”这一知识的关键应该是芳贺矢一的《国民性十论》。另外中国社科院的赵京华作的《鲁迅与日本的中国研究——以橘朴为中心》,则从鲁迅的日记和橘朴采访记《与周氏兄弟的对话》中考证出鲁迅当年的道教思想观,对鲁迅思想的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资料实证意义。此外还有张钊贻、葛涛、王烨等人在鲁迅研究中的实证方面提供了较为详尽的资料考证。
实证研究在学术研究中具有着非同一般的功效,它是对有和无、是和非的实事证明,受到学者的高度重视也是必然。鲁迅研究中的实证运用对现有鲁迅资料的占有,还需进一步的加强。本次研讨会中葛涛出示给大家的有关鲁迅对汉画像拓片的资料就有着非常重要的实物证明的意义,因为这在以往的鲁迅研究资料中所未有的,这对鲁迅一生关注美育的艺术思想有着重要的事实佐证作用。
本次研讨会在对鲁迅作品的文本解读上也是精彩纷呈,视角之新颖,立论之扎实,在报告会的现场也引来纷纷的喝彩。其中对于鲁迅作品《伤逝》的解读,就有三位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各自不同的阐释。比如南京师范大学的林敏洁在《“新”资料增田涉注译本〈呐喊〉〈彷徨〉研究之可能性——以鲁迅小说〈孤独者〉注释“lover”为例》的报告中,通过增田涉对《呐喊》、《彷徨》注释的“新”资料发现了注释“lover”一词的深刻内涵,并进而认为《孤独者》与《伤逝》两篇小说在某些方面互相留白,互相填补了某些空白,彼此构成了某种连贯、对话的关系,涓生与魏连殳之间有着某些共同的特质,甚至于都可以合体为作者自身形象,并从中得出这两篇小说的主题为“爱与死”。尽管有考证阐释研究的成分在内,但对两篇小说的文本加以比较式阅读,对两文本的互相印证留白的解读还是属于文本解读的又一种尝试。而日本学者藤井省三则是把《伤逝》与森鸥外的《舞姬》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了《伤逝》中的五处留白,并对这五处留白加以阐释,提出了作为赎罪的彷徨的主题,也不失为《伤逝》解读的文本性分析。对文本的留白解读实际上是对作品潜在内涵的一种猜测,至于能否符合作品的真正含义,也许还要做进一步的探讨。另外新加坡学者张钊贻则通过对《伤逝》的解读,揣测了周作人强解此篇小说的主题为悼念兄弟分手的主旨。此外王烨通过史证材料分析了《阿Q正传》这篇小说在厦门处于国民革命语境中被改编为话剧并上演时的传播与接受情况,既有史证的材料,也有文本的再解析。汤山トミ子探讨鲁迅对“人”的发现,通过对《狂人日记》、《长明灯》及《孤独者》等文本的解析,考察了鲁迅将“男性的发现”、“女性的发现”和“孩子的发现”结合在一起的鲁迅“人”的发现。还有学者对《头发的故事》、《离婚》等小说进行了细致的文本阐释,也都体现了对鲁迅小说文本的细读与辨识。还有学者将鲁迅与莫言小说中的女性命运进行比较,从文本阐释的角度也不失为一种较新颖的视角。
除了对小说文本的再解读外,还有对散文诗集《野草》及回忆散文《朝花夕拾》的重新解读与阐释。年青学者张娟从都市视角重新解读了《野草》,认为鲁迅借助对其生命哲学进行阐释的《野草》,描摹了三个经典的都市形象:文人、乞丐和妓女,鲁迅笔下的都市,一方面写出了市民社会的世态人心、物质境遇下的都市疾患,另一方面也以抽象化的情感、存在主义的思考立场昭示着背后城市文化的影响与推动。李林荣对《朝花夕拾》的解读与阐释则将它放在20世纪中国文学的进程中加以思考,从学术研究的角度分析了《朝花夕拾》在学术研究领域的“冷”和在社会接受领域的“热”的原因,得出散文体裁特征是造成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实证阐释与文本解读,两种方式的紧密结合,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烛照到作者的原意与文本的内涵。对“鲁迅与20世纪中国”这样一个大的题目的探讨,更需要有严谨扎实的实证精神和细致缜密的文本阅读。
本次研讨会也讨论了鲁迅精神的普及与推广问题,在这方面,既有前辈研究者的谆谆教诲与殷切期望,也有年轻学者睿智敏思的精见高论。比如冯光廉与刘增人二位先生针对当前中小学语文教学中鲁迅作品的增删事件而提出了鲁迅研究的普及问题。刘增人先生说,中学语文教学中鲁迅的背影已经渐行渐远,原因是很复杂的。但基本的原因是最近15年的高考语文试题中,有关鲁迅及其作品的考题已经越来越少。因此建议,《鲁迅研究月刊》多刊登一些一线中学语文教师的鲁迅研究文章;鲁迅研究会与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应该能够合作推广鲁迅;圈内的鲁迅研究专家与圈外的鲁迅研究学者也要结合起来。冯光廉先生则以自己小孙女接受鲁迅《过客》的例子说明了普及鲁迅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可以看出前辈学者在鲁迅研究的持续性发展上表达了真切的担忧。年青学者独辟蹊径,探幽烛微,在鲁迅的研究视野上也增添了许多新颖的视角。比如杨姿的《基督宗教界的鲁迅印象与鲁迅资源利用》从基督宗教界信徒们的视角来观察鲁迅及其作品,并从信徒们接受鲁迅的作品、精神乃至相关的文化角度来言说基督宗教界的鲁迅形象,视角可谓新颖别致。英国诺丁汉大学王维群的《鲁迅在英国存在之现状》,则为鲁迅研究界提供了一个国外视野下的鲁迅接受研究状况,作者在英国境内作了一些非常详细的调查,从英国学术界、教育界、出版界以及传媒界等各个领域进行了细致的探索,得到了较为详实的资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鲁迅的国际化镜像展示。
本次国际学术研讨会的与会专家学者,在面对这样一个有着巨大文化内涵的鲁迅研究话题时,所展现出的国际化视野已经在与会的两天的时间里,得到了较好的展示。大体说来,学者在探讨“鲁迅与20世纪中国”的这个论题时,既有宏观综论的思考与论析,也有微观细读的阐释与考辩。研究视角丰富多彩,既有政治文化关注的研究视角,也有艺术教育思索的研究视角;既有海外汉学比较与接受的研究视角,也有国内都市乡土阐发与证明的研究视角;既有20世纪中国文化与鲁迅身份辨识的研究视角,也有面对21世纪的中国鲁迅价值评判的研究视角。学者们全面深刻地对鲁迅及鲁迅作品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与研究。从与会者的研究视角分析,我们可以看到,鲁迅与20世纪中国的关系具有多重性的研究意义和多层次性的研究价值。因此对于作为具有民族精神和文化符号特征的鲁迅的研究,在面对新世纪中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思想认识多元化发展现状的时候,我们必须要有一个更加清醒的认识,把鲁迅研究放在一个广阔的国际化视野之下,综合全面地解读鲁迅的作品、思想以及影响,尤其是鲁迅精神世界中的民众立场、人本理念等具有人类普世价值的精神内涵,则更需要我们继承并发扬光大。
国际化视野的提倡,在今天这样一种多元化思维的时代,人们对一个事物的认识与评价,应该站在一个更高、更开放的平台去审视、去言说。对鲁迅这样一个具有中国现代文化符号特征的价值存在,如何在研究方法、视野、形式以及评判方面与国际接轨,需要的是开放心态,更需要的是冷静客观的思维。与会的学者无论是在提交的论文中,还是在报告会的现场都显示出了这样的一种视野与情怀,应该说本次研讨会是鲁迅研究走向世界的一场成功的国际学术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