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雪锋,侯晓银,方 亭
(西安石油大学人文学院,陕西西安710065)
《文化部“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指出,强化文化在国家对外工作大局中的独特作用,树立“文化中国”新形象①新华网,《文化部“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发布 要树立“文化中国”新形象》,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2 -05/10/c_111928401.htm。。新时期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中国的文化传播从封闭走向开放。一时间,传统、现代、后现代文化交织、杂糅,共同形成众生喧哗的文化系统。在全球化的体系中,好莱坞模式、韩流、日本动漫的广泛传播已经为中国跨文化传播提供借鉴。因此,中国文化建设不能固步自封,必须通过开展大规模的文化交流,向全球传播“文化中国”的新形象。“意义分享依赖于文化群体的共同经验、兴趣和共识,并且进一步转化为一种集体无意识。”②单波:《跨文化传播的问题与可能性》,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07页。孔子学院的建立从语言文化传播的角度达到“意义分享”,而国家形象宣传片则致力于通过形象化的视觉表征来实现“意义分享”,通过对文化软实力的建构实现跨文化传播。
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有效路径之一就是建构具有当代性的国家形象③贾磊磊:《中国文化软实力提升的策略与路径》,《东岳论丛》,2012年第1期。,美国学者乔亚舒·雷默认为,中国当下最大的战略挑战都与国家形象有关④徐润东,张楠:《国家公关策略》,《国际公关》,2011年第2期。,国家形象宣传片作为国家形象的外显形态,是国家形象传播策略的重要部分。在全球范围内,已经有一些创意型国家宣传片可以为中国国家宣传片的拍摄提供思路和语境。比如《丹麦交响曲》是1988年丹麦旅游局策划拍摄的一部旅游宣传片,堪称无缝剪辑的典范。该片时长约20分钟,700多个镜头,长达六个月近乎完美的剪辑,即使用“鬼斧神工”、“天衣无缝”这样的绝妙好词来形容也并不夸大。全片没有解说词、对白和字幕,仅靠剪辑将音乐、自然音响和画面巧妙的融合,真实生动得展现出丹麦的风土人情、人文地理和生活科技等方面,面面俱到却不杂乱,细腻小巧又不失大气。
《伦敦申奥片》是伦敦奥组委为了争夺2012年奥运会举办权而筹拍的,其创意性的、诙谐性的情节处理,不仅突破了以往申奥片“旅游宣传片”式的保险策略,还成功地打破了其他国家受众对伦敦乃至英国“古板、傲慢、阴霾”的刻板印象与偏见。该片时长约5分钟,由一名奔跑中的女子作为串场线索,将150个碎片式的镜头分成24个相互粘接的系谱轴,包括城市景观、文化遗产、运动健身等。该片由名不见经传的英国商业广告片导演达瑞尔·古德里奇(Darly Goodrich)执导,虽是小成本制作,但在人物的选择上以普通百姓与明星“角色互换”的方式(即“名人也是普通人”与“普通人也是运动明星”互相穿插交织),将5分钟的影视短片演绎得耳目一新,在诙谐轻松的氛围中体现出伦敦“全民奥运”的主题。
这些国家宣传片的创意策划与对外传播无疑证明,一部在艺术与技术上成功的此类短片可以为推广国家形象、增进跨文化传播提供创新思路和成功保障。因此,中国国家宣传片也在此环境中应运而生。
2009年底,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起,并委托灵狮广告公司制作,分为《人物篇》和《角度篇》两部分。《人物篇》时长60秒,主要在国际主流媒体播放,以人物拍摄现场摆造型、一组组群像出现的形式,通过“中国人”概念打造中国形象,曾于2011年1月17日在美国纽约时报广场大型电子显示屏上播出。《角度篇》时长17分钟,以短纪录片为载体,通过聚焦事实的方式,力图从更多角度、更广阔的视野展示当代中国。全片取材广泛、画面大气磅礴,尽显中华秀美山川、人文风情,塑造了一个繁荣发展、民主进步、文明开放、和平和谐的国家形象,分为“开放而有自信”、“增长而可持续”、“发展而能共享”、“多元而能共荣”、“自由而有秩序”、“民主而有法制”、“贫富而能互尊”和“富裕而能节俭”8个章节,从2011年2月3日起通过探索频道的亚洲电视网及亚洲、欧美多家电视台境外播出①《国家形象片<角度篇>在光明网首播》,光明网。,并供我国驻外使领馆及重要外宣活动使用。
作为首部国家形象宣传片,《角度篇》和《人物篇》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标志着中国的国家形象传播进入到一个全新的阶段。本文立足于中华文化走出去这个大背景,从国家形象宣传片影音传播与视听表达入手,通过与丹麦国家形象宣传片、伦敦申奥宣传片等经典之作进行对比,分析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角度篇》和《人物篇》在策划创意上的优势与不足,借此为中国形象跨文化传播提供策略与启示。
中国传统文化在跨文化传播中一直是各类作品渲染的重点,外国公众对中国的理解常常也停留在兵马俑、长城、丝绸和瓷器这些传统中国表征的层面上。事实上,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和社会的进步,当代中国国家形象已经远远超越了“四大发明”、“文明古国”的表意空间,“我们期望别人认同的文化也不只是古老的传统文化,更重要的还是期望世界能够认同我们当代的文化形象。为此,我们应当按照当代文化的构成元素来配置中国文化产品的内容,来搭建中国文化产业的交易平台,来铸造我们的国家形象,来传播我们的文化软实力。”②贾磊磊:《中国文化软实力提升的策略与路径》,《东岳论丛》,2012年第1期。文明、兴旺、和谐的中国社会与勤劳、质朴、聪慧的中国人民已经在新世纪展现出当代中国的风貌,而这些图景在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中从人物形象、叙事角度、色彩构成、结构节奏、音乐影响与英文解说中得以淋漓极致地展示。这种基于影像与音乐的跨文化传播方式无疑树立了成功的传播模式。
第一,丰富的人物形象符号从视觉直观上吸引关注。
“文化具有对符号的依赖性。文化总是依赖特定的语言、文字、肢体语言、图像、符号、声音等符号系统来传播,表现着独特的语意。”③单波:《跨文化传播的问题与可能性》,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07页。由于语言“巴别塔”的存在,跨文化传播尤其注重对视觉符号的理解和运用。《人物篇》和《角度篇》里所有极具符号意义的人物都经过严格的筛选,出场顺序也几经推敲。一方面,《人物篇》以客观叙事的方式直接呈现以人物为中心的视觉符号,在冷静中凸显张力。其中展示了包括章子怡、邰丽华、吴宇森、宋祖英、刘欢、郎平、姚明、丁俊晖、袁隆平、吴敬琏、杨利伟在内的,涵盖文艺、体育、商界、模特、航天等各行各业的数十个杰出华人,“人是国家最重要的元素,而且近些年来中国人的精神面貌有很大提升,尤其在西方不断诟病中国人权背景下,短片选择人物形象演绎国家形象是个正确决策。”①宁海林,吴国华:《视觉表征ACTE模式视域中的<国家形象宣传片——人物篇>》,《新闻与传播研究》,2011年第4期。他们优雅的身姿、挺拔的气质、智慧的面孔、亲切的笑容,如一幅幅画卷向世界人民诠释着“智慧、美丽、勇敢、才能、财富”的中国人形象。另一方面,《角度篇》展示中国人群像,全片每个单元中出现的人物都是这段历史的见证者,他们有的是精英,有的是享受着这种改变所带来的利益的普通老百姓,他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表达着自信和太平盛世下的满足。这些人物的出现,使世界看到了中国切切实实的发展,看到了中国普通百姓真实的生活面貌。而且,真实、朴素、乐观、自信的普通百姓形象的出现,也弥补了中国为数不多的国家形象宣传中,概括而模糊的中国人形象。
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大量出现的公众人物过于符号化,形象稍显呆板,难以代表中国13亿普通百姓,呈现的画面仅仅浮于表象,隐含型的人物表达方式缺乏必要的动感与情感互动。“短片中人物的含蓄微笑、威严与美国人的热情、开放不相协调,而那些不同于他们文化的形象是很难被他们接受的。因此,人物的肢体语言、面目表情以及整幅画面要饱含情感,才能够与观众产生互动效果。”②宁海林,吴国华:《视觉表征ACTE模式视域中的<国家形象宣传片——人物篇>》,《新闻与传播研究》,2011年第4期。更为重要的是,这些公众人物作为中国的名片,在国内拥有较高知名度,但根据相关调查,外国受众更愿意看到名片之后中国人的真实面貌。30年来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每一个普通中国人发自内心的骄傲,才是国家形象宣传片应体现的主题,但在制作中却没有找到有力的体现方式。
第二,客观的叙事角度增强宣传片的可信度。
传播学中的“使用与满足”理论提出,受众的主体能动性对传播效果具有制约性作用,国家形象宣传片的目标受众很明确,是把中国介绍给世界各国特别是欧美国家的受众。鉴于此,《角度篇》选择了标准浑厚的英文解说,以第三人称的叙述,旁观中国30年来日新月异的飞速发展。片中人物的台词设计,表达了普通百姓的切实感受,从另一个层面见证了中国这些年的发展,结尾处通过真诚的孩子、朝气蓬勃的年轻人之口喊出“中国加油、世界你好”,充分展示了中国人青春、活力的一面,这也正是中国发展面貌的真实写照“CHINA ON THE WAY”。和解说词相辅相成的,是大气磅礴的画面内容,包括航拍的人文、风景画面,普通百姓的生活场景。大量经过特效处理的画面,不仅给人以美感,同时也彰显着中国日新月异的变化,让人从画面的动感中领略到中国快节奏的发展,与表现内容非常契合。但作为一部国家形象宣传片,在“编码—解码”的过程中,虽然在传播者编码时考虑到了尽量接近受众的语境来优化传播效果,但在受众接受时却容易造成角度的混乱。比如采用英文解说虽然大大方便了外国受众的信息接受,但却像中国人在接受西方的采访,过于迎合西方视角,可能在外国受众接受时产生对抗式读解,削弱中国国家形象自信与从容的一面。
《角度篇》采用散点透视的方式,运用了单人、多人以及多视线重合的视点从不同角度进行展示,试图层次分明地呈现中国的方方面面,从这个层面上讲,宣传片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从创作者角度汇集起来的众多视点,却始终让人感觉有点纷乱,难以给受众留下较深的印象。比尔·尼科尔斯指出,影片制作者始终控制着全部表达的行为,真正的“合作”根本无法实现③李.R.波布克:《电影的元素》,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年版,第123页。,《角度篇》的不足在于完全是制作者根据他们的标准和职责来表现他人,使得出镜的人物在表达时显得被动、呆板、脸谱化,缺乏“集体归属感”。首先,30年来,中国的城市飞速发展,农村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工”这个中国独有的群体,日益受到国家和人民的重视,这是中国人倍感欣慰的,但这更是应该做的,而且现阶段还做的远远不够;计划生育政策作为中国特色,其实施保障了国家的稳定与发展,但面向强调人权、鼓励生育的外国受众传播时,则会产生误解,甚至做出错误的解读。其次,创意的缺失,使全片失去了亮点。国家形象宣传片,不管它肩负着怎样的使命,终究还是一部宣传片,就要遵循宣传片也称为广告片的原则——让受众心动,以致留下深刻的印象。《伦敦申奥片》抛弃了单纯地用国家文化与经济优势的视觉镜头盲目堆砌,片中满脸是泥的练撑竿跳的建筑工人冲着镜头憨厚而笑,体现了典型的自嘲式的幽默,几乎所有的受众都会抱之会心的笑容;而《丹麦交响曲》所营造的那种悠闲、舒适、有张有弛的意象,则是一个富裕小国的自信与自足,深深得吸引了受众。
第三,中国红的色彩提升视觉感染力,激发国外受众的兴趣。
色彩作为影视语言不可或缺的表现形式,它已经超越了原来意义上的涵义,开始作为深化内容、渲染情绪或表现思想的造型元素,体现出的是艺术表达的功能①王丽娟:《影视鉴赏与荧屏写作》,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48页。。国际大品牌在中国投放的广告片中,“中国红”是最为抢眼的色彩,他们充分利用了中国人对于红色的由衷热爱。伴随着文化的积淀,“中国红”已成为中国人心中不可替代的色彩,是喜庆的象征,是蓬勃向上的激情,是勇往直前的动力,也是中国国旗的颜色。在本组国家形象宣传片中,《人物篇》以中国红的主基调向受众展示了中国各界的精英人物,他们或时尚靓丽、或英姿飒爽、或睿智持重、或风度翩翩,也向世界传递着一个自豪的信息——“我们都是中国人”。
《角度篇》为了全方位展示多样内容,色彩的运用极为丰富,也沿用了“中国红”的主基调,红色的国旗频频出现,飘扬在北京的胡同里、天安门广场和孩子的手中,飘扬在上海现代化建筑的上空,飘扬在海上科考基地的上空。在不同的单元中,红色墙壁的古建筑也时时出现在不同的场景中,红色的服装、红色的奥运夜空、红色的世博中国场馆、红色的代表喜悦和欢庆的气球、红色的中国传统戏剧舞台、红色的现代建筑、红色的布达拉宫,将观众带入了传统古朴而又充满朝气和热情的中国的大街小巷。“色彩感知是人类共同的心理感受,它不受地域、民族、国家、文化、年龄、性别等因素的影响。色彩是一种文化,对色彩的感知就是一种文化现象。”②田洁:《张艺谋电影中的“中国红”元素》,《新闻界》,2010年第3期。从视觉艺术的角度,色彩感知能够超越时空、国别语言的限制,直接表现中国人蓬勃向上、开放包容的精神状态相得益彰。
第四,传统与现代感交融的音乐超越语言和影像无国界传播。
音响作为重要的艺术创作要素,是影片中除人声和音乐以外的所有声音。著名导演安东尼·奥尼曾说过:“我非常重视声带,我总是在这上面下很大工夫。我说的声带是指自然音响、即背景噪音而不是音乐……常规的音乐很少能跟影像融为一体;其作用多半是催人入睡,不让观众欣赏跟前的景象而已。”③比尔·尼科尔斯:《纪录片导论》,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7年版,第56页。《丹麦交响曲》是一部很好地利用音响进行剪辑和营造气氛的宣传片,该片没有使用一句解说词、台词和字幕,但整个片子中充满了各种生动的音响:咕咚的水声、清脆的鸟鸣、蜜蜂的嗡嗡声、整齐的脚步声、马蹄声、自行车的铃铛声、现场演奏乐器的声音、工业流水线的声音、现场嘈杂的人声、伐树声、喷水声、剪刀声、风声、雨声、狗吠、牛叫,然后通过剪辑,将这些自然音响和画面巧妙地融合,音响被音乐化了,而音乐又成了音响结构,和谐自然,声画合一,为受众营造了丹麦人真实、丰富、生动的生活场景。
音乐也是影片创作的重要元素,音乐和影像的成功结合创造了电影音乐,大大地丰富了影片的表现力和感染力。音乐是极具民族性的,中国传统音乐博大精深,乐器种类繁多,作为中国第一则真正意义上的国家形象宣传片,音乐应该既能很好地体现中国特色,又能为表现主题增色、感染观众。《人物篇》和《角度篇》都选择了一种极具现代感的、节奏明快的音乐,虽然很符合宣传片节奏及表达需要,但若能选择中国特色的音乐或乐器演奏,则能更好得表现中国传统文化。而且由于通篇采用解说词,因此音乐经常被淡化,尤其是在解说词出现的时候,这样就大大减弱了音乐所独具的感染力。
第五,结构与节奏的平稳有序展示中国气度和风范。
《人物篇》以六十秒版本为例,共二十四个镜头,每个镜头约二至四秒。过度闪回的结构和缺乏相关背景预设的人物呈现很难达到充分的传播效果,“大多数美国人只认识姚明等少数中国各界明星。……尤其是在纽约时代广场绝大多数人行色匆匆的广告环境下,人们一般不太可能顿足仔细端详,很可能至多只知道是在播放中国的形象宣传片,至于片中有谁以及表现什么内容就不得而知了,因此大大削弱了传播效果。”④宁海林,吴国华:《视觉表征ACTE模式视域中的<国家形象宣传片——人物篇>》,《新闻与传播研究》,2011年第4期。《角度篇》以字幕将短片划分为八个单元,每个单元两分钟左右,属于平均分配,每个单元除了配合解说词展示的画面以外,选取二至三人面对镜头阐述对相关内容的感受,两个单元之间采取简单的黑屏和字幕硬性衔接的方式,结构比较规整,但却使整个片子的衔接过于刻意,容易打断观众思维,同时也让人觉得呆板、缺少创意和活力。
对比《伦敦申奥片》,该片采用非常简单而充满活力的奔跑作为线索,将观众带进了伦敦的角角落落,向受众展示了伦敦乃至整个英国的骄傲,展示了伦敦人对于体育的执着和运动精神。英国名人尽显,但都以普通人的身姿出现在伦敦街头,包括宣传片的配音歌曲演唱者,都与伦敦的普通人融为一体。该片在剪辑上也颇费心思,精巧流畅而不漏痕迹,英国式幽默贯穿全篇,为整个宣传片的气氛调节增色不少。
影片的节奏是由画面节奏和声音节奏共同作用而形成的。画面节奏主要利用镜头之间的时值长短、场面调度、蒙太奇以及镜头之间的色调、光线、色彩和景别的对比变化等手段形成。声音的节奏主要由语言、音乐和音响三个元素作用完成①李理:《试论声音对影片节奏的控制作用》,《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人物篇》采用舒缓的节奏,通过朴素的剪辑,将一张张含蓄恬静的笑脸展示给观众,镜头平稳,衔接流畅,但缺乏节奏感,显得比较僵化、缺乏活力,很容易使西方受众产生中国经济腾飞后中国人自负、傲慢的刻板印象。“尽管短片想表达这种含蓄的‘淡定、自信’,一些外国人可能根本就不理解,甚至会让他们误认为是‘保守’、‘呆板’、‘矜持’、‘自负’等负面形象。”②李理:《试论声音对影片节奏的控制作用》,《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短片可以展现那些人物各自背后的精彩故事,尤其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图像,没有必要非要拍摄现场摆造型。”③李理:《试论声音对影片节奏的控制作用》,《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
第六,英文解说从语言上弥补跨文化传播的鸿沟。
李·R·波布克指出,在绝大多数纪录片里,都使用解说声带来提供信息、配合画面,解说常被用来表明时间的推移或提供影片画面未能包含的信息④李.R.波布克:《电影的元素》,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年版,第111页。。贾尔斯在言语“趋同现象”(convergence)中分析到,讲话者将语言调节到与接收者相同或相似的语言上来可以增加传播效果。基于此,《角度篇》采用了英文解说词,严谨、缜密,追古溯今,上至天文地理、下至人文风情,全方位概括了中国近年来发展的方方面面。但中国语言独具魅力,其丰富的词汇、抑扬顿挫的语调及其体现出的意境,都是其他语言所难以企及的,如果只是为了方便沟通,可以采用中文解说加英文字幕。另外,解说词贯穿全篇,对于解说词的过度依赖,使得画面的表达力减弱,画面成了解说词的辅助元素,背离了影视艺术的初衷,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角度篇》画面和现场同期声所能够带给观众的视觉冲击和感染力。我们国家拍摄的宣传片,包括城市宣传片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画面加解说词,而且往往是解说词从头至尾,与画面重复甚多,这种模式可以上溯到我国最早电视风光记录片。然而作为影视作品,视觉语言应是第一位的,丰富、形象的视觉语言给观众带来的视觉冲击是其他艺术手法所不可企及的,当然,声音元素作为补充,不可或缺,但在我们的宣传片中,却有本末倒置之嫌,《角度篇》因此显得严肃有余而活泼不足。
2011年1月17日,中国国家形象片《人物篇》在纽约曼哈顿的时报广场电子显示屏循环播放,产生了轰动效应,此后新华社巨资租下美国纽约时报广场最显眼广告牌,旨在宣传“中国国家形象”。2011年8月1日,以“典型中国,熊猫故乡”为题的成都市城市形象宣传片亮相美国纽约时报广场电子屏⑤新 华网,《成都城市形象片亮相纽约时报广场 延续“熊猫”元素 》,http://news.xinhuanet.com/2011-08/03/c_121761461.htm;就在同一天,美国纽约时报广场的电子显示屏上播放了“中国酒业大王”五粮液的宣传片⑥经济参考报,《“五粮液”走进美国纽约时报广场》,http://jjckb.xinhuanet.com/2011 -08/03/content_324771.htm;9月10日,有着“天下第一村”美誉的江苏省华西村形象宣传片出现在美国纽约时报广场新华社电子屏⑦新华网,《“华西村”亮相纽约“中国屏”》,http://www.js.xinhuanet.com/wuxi/2011 -09/13/content_23688738.htm。这些面向西方受众传播的宣传片旨在诠释独特的中国城市形象、中国新农村形象以及中国企业的品牌文化。正如国家京剧院院长宋官林所言,文化“走出去”是一个由浅入深、由点到面、由表及里的过程,不能硬走,不能草率、一窝蜂,要让国外的观众与我们产生文化认同。对外文化传播是构成和影响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变量,文化由于具有以价值观念为核心的内在特质,因此文化对认知主体的影响是无形的和“柔性”的。文化“有一种以思想(精神或意识)为特征的、无形的集体认同力和感召力,这种集体认同力和感召力被国际政治学者称为‘文化力’(culture Power)。”①孙 红霞,李爱华:《文化外交的独特价值》,《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年第1期。
中华文化相对于西方文化,是一种异质性的东方文明,是文化他者存在。和谐文化间性的形成有赖于多元文化的“共义域”的实现,除了通过汉语教育、国际新闻传播之外,国家宣传片的拍摄是一次有益的尝试。一方面,国家形象宣传片对当代中国形象定位准确,又考虑到与他国文化的差异性,从影音表达上比较成功。《角度篇》、《人物篇》制作精良、画面大气,也取得了较好的跨文化传播效果。同时也要注意到,从整个拍摄策划的创意上来看,中国国家宣传片可能还存在着对西方受众的接受心理与习惯不够了解、难以和目标受众产生文化认同等一系列问题。“改善中国对外的国际形象要从媒介环境和个体经验认知框架构筑两方面入手……信息的发布应该注重多元化和事实性,而不是媒介议程设置框架太明显和过于口号化的宣传”②徐 剑,刘康,韩瑞霞,曹永荣:《媒介接触下的国家形象构建——基于美国人对华态度的实证调研分析》,《新闻与传播研究》,2011年第6期。。因此,国家形象宣传片存在的不是“拍什么”的问题,而是“怎么拍”的问题,从视角、结构、音响、人物、背景、铺垫共同结合,以更完满地设置意象,形成无需语言交流即可被接受的氛围和境界。
更进一步,仅仅依靠视听语言的策划和创意形成优质的跨文化传播文本,并不足以实现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目标。有研究成果表明,来到过中国的美国受众对中国国家宣传片可以产生共鸣,而大多不了解中国的受众很难从宣传片的视觉影像中吸取资源。因此,文化不仅要“走出去”,还必须能够“请进来”,只依靠推送的方式不管文化产品制作得如何精良也无法达到感同身受的效果。“从文化传播的角度说,文化交流和传播从来都是双向的,单纯地把文化贸易理解成出口是不全面的。”③齐勇锋,蒋多:《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内涵和模式探讨》,《东岳论丛》,2010年第10期。
在跨文化传播的语境中,中国国家宣传片虽然在名人明星效应的运用、影视语言的无国界传播上取得了一定突破,但当代中国国家形象的传播不能只依赖一则成功的影视宣传作品,而应当借此契机,全面提升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在信息交互的新媒体时代,跨文化传播不是孤立地依靠某一部作品,更有赖于整个中国文化产业的全球发展作为基础。首先,继续建立“孔子学院”等传统文化教育基地,以语言教育扩大文化影响面,树立历史文化大国的形象;其次,为中国流行影视作品的海外发行寻找平台,学习美国连续剧与日本动漫产业的全球传播方式,利用新媒体推送中国优秀影视作品,树立时尚文化大国的形象;再次,推进旅游文化、服饰文化、饮食文化等物质型文化产业,吸引外国受众来到中国、了解中国、认同中国、推广中国,除了走出去,还要请进来;最后,利用公共外交、政治对话、经济合作的方式全方位扩大中国的影响力,树立和谐向上、蓬勃发展的国家形象,从感知、认知、信任、关注等有效心理模式的形成来形成文化浸润,以增强跨文化传播的可信度与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