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怀峰 王先化 顾 平 朱洪梅
(1.沂南县结防所 山东 沂南 276300;2.青岛大学 山东 青岛 266071)
紫癜也提出称为紫斑,是一种常见的小儿出血性疾病[1]。临床表现为血液溢于皮肤以及粘膜之下,可见瘀点或瘀斑等,手指按压之不退色者。紫癜好发于学龄儿童,本文主要以小儿紫癜患者为研究对象,为探讨小儿紫癜中医辨证治疗作用的研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现将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1.1 研究对象:随机抽取于2011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医院门诊就诊及其住院治疗的80例小儿紫癜患者为调查对象,年龄在3~15岁之间,平均年龄8.16±4.32岁。将小儿紫癜患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中药治疗实验组和常规西药治疗为对照组,每组均为40人。两组病例在年龄、性别、入院前病程、病情等各指标方面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
1.2 研究内容及方法:
1.2.1 小儿紫癜诊断标准:按《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的诊断标准[2]。
1.2.2 辨证分型:邪热伤络型(21例):临床表现为起病急骤,紫癜成片,颜色鲜红或深紫,或伴发热、咽痛,或伴关节肿痛、腹痛、便血、尿血、吐血、鼻衄,或有发热口渴、小便黄、大便干结、舌边尖红或舌红苔薄黄或舌红绛、脉浮数或滑数。
邪毒瘀阻型(15例):临床表现为紫癜伴关节肿痛,或肌肉痛、或腹通等,可伴血尿,或腹泻,或便血,舌质红或有瘀斑,脉弦。
脾肾两虚(4例):临床表现皮肤紫癜反复发作,遇风寒易诱发,迁延不愈,瘀点瘀斑隐约散在,色较淡,可伴面色少华,神疲乏力,食欲不振,血尿、蛋白尿反复出现,舌淡脉虚。
1.3 治疗方法:两组治疗30天为一疗程,两个疗程未见疗效者,判定为无效。
1.3.1 中药治疗组
1.3.1.1 邪热伤络型:治以清热解毒、活血止血,方用清营汤加减:金银花20g,连翘20g,生地30g,牡丹皮20g,赤芍20g,紫草20g,蝉蜕15g,大黄10g,防风10g,芦根20g,甘草10g。水煎服,每日一剂。
1.3.1.2 邪毒瘀阻型:治宜清解毒邪,活血化瘀,方用血府逐瘀汤加减:川芎20g当归20g,赤芍20g,桃仁10g,生地20g,川牛膝20g,元胡20g,秦艽20g,马鞭草20g,白鲜皮15g,豨莶草30g,地锦草30g。水煎服,每日一剂。
1.3.1.3 脾肾两虚型:治当健脾补肾,益气养血,方用太乙汤加减:太子参25g,黄芪30g,白术20g,防风10g,旱莲草30g,益母草30g,金樱子20g,芡实20g,丹参12g,当归20g,生地12g,蝉蜕15g,紫草30g。水煎服,每日一剂。
1.3.2 对照组:口服扑尔敏、潘生丁,有腹痛或关节痛加用强的松(1mg/kg·d)。
2.1 评价两组治疗后临床作用的效果分析:本次研究中药组对小儿紫癜总有效率达到92.5%,而西药对照组总有效率只达到57.5%,两组治疗效果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即中药组对小儿紫癜患者治疗后临床作用明显有效。具体数据可见表1。
表1 对小儿紫癜患者治疗后临床作用的效果比较
过敏性紫癜是血液科的常见病,病情易复发,临证患者见皮肤瘀斑,四肢多见,可有瘙痒,可伴腹痛、关节痛、便血、血尿、蛋白尿,属中医 “紫癜风”等范畴。本病的成因是由本病起病多因感受外邪或饮食不当,而见皮肤紫癜,可伴消化道黏膜出血、关节肿胀疼痛、血尿、蛋白尿等,中医认为其发病机制为邪毒侵扰机体,损伤脉络,血溢脉外,而离经之血遂成瘀血,复阻经络气血之运行,又加重病情。疾病反复发作,可致气随血耗,脾肾虚损。故中医分为邪热伤络型、邪毒瘀阻型和脾肾两虚型三型辨证论治。本次中药组对小儿紫癜患者治疗后临床作用明显有效。用中药组治疗,小儿紫癜患者其肝功能各指标均明显改善(P<0.05或P<0.01);小儿紫癜采用中医辨证治疗效果好、副作用少,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
[1]张之南,主编.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第二版.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270-274
[2]陈佑邦,等.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
0
11,12